定陶戰役中,劉鄧率領的4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

2020-12-23 靜止歷史

定陶戰役,爆發於解放戰爭前期,是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內線打的第一仗,是一場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定陶戰役打了五天,殲滅了敵軍一個整編師,繳獲了大批的物資,粉碎了國民黨的作戰計劃,意義非常重大。參戰的是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第一、二、三、六這四個縱隊,我們今天給大家講講司令員都是誰。

晉冀魯豫野戰軍共有五個縱隊,當時第四縱隊正在陳賡的帶領下在晉南作戰,參加定陶戰役的是由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其他四個縱隊。

第一縱隊,是由晉魯豫軍區主力改編成的,下轄第1、第2、第3這三個旅,司令員楊得志

楊得志,17歲時參加湘南起義,後跟著朱老總走上了革命道路,長徵時已經擔任紅軍團長,有名的17勇士強渡大渡河,就是楊得志組織安排的。抗戰爆發後,楊得志擔任了六八五團團長,在平型關戰役中,殲敵一千餘人,立下大功。

解放戰爭時期,除了定陶戰役,楊得志還在清風店打了漂亮的一仗,不到一天半,就全殲了國民黨第三軍,讓石家莊獲得解放。建國後,楊得志當過大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央軍委秘書長等職。

第二縱隊,由冀南縱隊改編成,下轄第四、第5、第6三個旅,司令員陳再道

陳再道很善戰,26歲就當了紅4軍的軍長,在抗戰時也屢立奇功,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的時候,參與了百團大戰,取得了殲敵二千多人的戰績。

解放戰爭時除了定陶戰役,陳再道還打了邯鄲戰役、魯西戰役以及淮海戰役,主席多次表揚他「是一員戰將」、「打仗很勇敢」、「真不簡單」。陳毅也多次稱讚「再道之勇」。建國後陳再道出任過鐵道兵司令員、政協副主席等職。

第三縱隊是由太行縱隊改編而成,司令員陳錫聯

陳錫聯打的最有名一戰是抗戰時的奇襲陽明堡,一舉擊毀了24架日軍飛機,讓22歲的陳錫聯一下子就成了風雲人物。陳錫聯31歲就當上了縱隊司令,擔負起挺進中原的重任,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軍事才華出色,有著二野「朱可夫」的美譽。

第六縱隊是由太行軍區主力組成,司令員王近山

第六縱隊是定陶之戰的主力,王近山一向以敢打硬仗、惡仗而出名,他個人風格也是一往無敵,在他的帶領下,六縱也是勇猛無前的風格。連主席都表揚王近山勇敢、果斷、有膽略,只要能抓住戰機就能打個漂亮仗。建國後,他又擔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瓊崖縱隊司令員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海南島上有瓊崖縱隊的接應。韓先楚再能打,如果沒有瓊崖縱隊的接應,他還是很難成就解放海南島蓋世奇功的。韓先楚是開國上將,那麼,瓊崖縱隊的領導人都是誰呢?他們後來什麼軍銜?瓊崖縱隊的副司令員換了好幾位,司令員長期由馮白駒擔任,很遺憾,馮白駒沒有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
  • 八路軍385旅的兩位團長,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相對來說,385旅無論實力還是名氣,都不如386旅。386旅的旅長陳賡後來成為十大將之一,而385旅的旅長只是開國上將。不過,385旅的兩位團長後來成就都非常之大,遠超過386旅的兩位團長。這兩位團長都是誰呢?先說769團吧,這個團比較厲害,是385旅甚至於整個129師的主力團,團長陳錫聯。
  • 瓊崖縱隊司令員為何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為什麼解放海南島那麼順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南島上有瓊崖縱隊的接應。那麼,當時是誰在指揮瓊崖縱隊呢?,他們後來都是什麼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他在1926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 賀龍元帥解放大西南,統帥5個軍,軍長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渡江戰役之後,胡宗南和白崇禧率領剩下部隊,以西南地區為依託,作著最後的掙扎,1949年在黨中央的命令下,劉鄧二人和賀老總以夾擊的形勢進軍西南,而解放大西南的重點便是解放四川,1949年9月劉鄧率領第二野戰軍從湘西進川,而賀老總則是從陝入川,率領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和兩個軍及第七軍和第十九軍
  • 大楊湖血戰,劉鄧:誰當主攻?無人應答,王近山霍然起身:我來打
    當時劉鄧身邊只有4個縱隊5萬餘人,還不及敵人的一個零頭,這仗該怎麼打?經過研究後,劉司令員決定先拿西路最強的敵整編第三師開刀,只要把這路敵人打掉,就會對其餘的敵人形成極大的心理震懾,再粉碎劉峙的這次進攻就會容易的多。1946年9月3日黃昏,我軍4個縱隊向敵整編第三師發起了全線進攻。
  • 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誰?建國後被授予什麼軍銜?說起歷史上那段跌宕起伏的時期,大家都會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說起那段歷史中的常勝之師,就能想到東北野戰軍,這是一支威名遠揚的軍隊,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 王忠嗣敗吐蕃與定陶戰役
    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從豫北調第2縱隊赴定陶參戰,並決心集中4個縱隊5萬餘人,以4倍於敵的兵力,誘殲國民黨軍整編第3師。9月2日,定陶戰役打響,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3、6、7縱隊向整編第3師發起猛攻,戰至6日晨,於大、小楊湖地區全殲其第20旅,重創第3旅,6日中午,全殲整編第3師師部,師長趙錫田被俘。
  • 八路軍五個縱隊改編的是什麼部隊?誰是縱隊指揮官?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90字,閱讀約3分鐘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八路軍迅速發展和作戰需要,先後組建了5個縱隊。五個縱隊是由什麼部隊改編而來的,縱隊指揮員是誰,未來發展如何?八路軍第三縱隊,創建於1938年4月,由冀中人民自衛軍和河北遊擊軍組成。縱隊司令員呂正操,他是遼寧省海城縣人,出生於東北軍,1937年初,呂正操率東北軍647團接受改編,並擔任新的691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抗日戰爭時期,他屢立奇功,後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鐵道團副團長。
  • 縱隊政委成了開國上將,縱隊司令員卻只是縣級幹部,這是為何?
    在抗日戰爭時期,駐紮在河北的八路軍129師,成立了一個青年抗日遊擊縱隊。然而,在新中國成立後,這個曾經的青年抗日遊擊縱隊的政委,卻成為了開國上將。但是,這個遊擊縱隊的司令員卻只是一個縣級幹部。那麼,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1955年授軍銜,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是中將,為何司令員是少將?
    到了1955年9月,海軍旅順基地的司令員和副司令員,都參加了授軍銜。不過,當時副司令員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而司令員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當時擔任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和副司令員的分別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1955年5月,在海軍旅順基地組建之後,擔任副司令員的是劉昌毅。
  • 此二人是全軍,唯獨當過兩個兵團司令員的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解放戰爭時期,開國元帥們都是任野戰軍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還有任其它職位的。然而,開國大將人選任職,職位有不同,有任野戰軍副司令員,還有搞後勤的,也有兵團司令,或者政委人員都有被授予大將軍銜。
  • 1940年6月,386旅兼太嶽軍區,三個軍分區司令員是誰?軍銜如何?
    到了1940年6月,八路軍太嶽軍區正式成立,由第386旅兼太嶽軍區領導機關,對外稱作太嶽縱隊。在太嶽軍區剛剛成立的時候,一共設置有三個軍分區和單獨的第386旅。當時,擔任太嶽軍區司令員和第386旅旅長的是陳賡,他後來在1955年被授予了大將軍銜。那麼,太嶽軍區三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呢?他們後來的軍銜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第386旅共三個旅長,他們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在第386旅的歷史上,先後共有三個旅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八路軍第386旅的三個旅長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軍銜?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陳賡曾擔任過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司令員等重要職務,率領部隊參加了挺進中原系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 八路軍386旅,最初的四個負責人是誰?解放戰爭曾擔任什麼職務?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紅四方面軍第31軍改編而成的八路軍第386旅,可以說是八路軍六個主力旅之中戰功最為突出的一個旅,在敵後戰場上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甚至被日本侵略者貼上了「專打」的標籤。那麼,在八路軍第386旅組建之後,最初的4個負責人都是誰呢?
  • 1949年2月,中野第一縱隊整編成兩個軍,兩位軍長後來成就如何
    作為四大野戰軍之一,中原野戰軍當時擁有7個縱隊,不過在整編後,第二野戰軍卻形成了9個軍的戰鬥序列,這多出來的兩個軍來自哪裡呢?其中一個是陳賡的第四縱隊劃分成為了兩個軍,另一個則是楊勇統帥的第一縱隊了。第一縱隊在抗戰勝利後由冀魯豫軍區主力改編而成,當時由楊得志率領,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第一縱隊劃分到了晉冀魯豫野戰軍麾下,司令員則換成了楊勇,後來晉冀魯豫野戰軍又改為中原野戰軍,1949年2月四大野戰軍統一整編時,第一縱隊將下轄的第1旅,第2旅以及豫皖蘇軍區獨立旅組成了一個軍也就是16軍,而剩下的第20旅則單獨與豫皖蘇軍區部隊組成了一個軍也就是18軍。
  • 1955年授軍銜,五十五位開國上將之中,哪2個沒有軍隊級別?
    1955年,我軍正式開始在全軍中實行軍銜制度,當年共有55個人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在這55位開國上將之中,有軍隊級別的共計53位,其中正兵團級上將有33位,副兵團級上將有19位,準兵團級上將有1位。那麼,這2個沒有軍隊級別的開國上將都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是閻紅彥。閻紅彥是今陝西子長人,曾參與創建的陝北紅軍,並為紅軍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作出了不少貢獻。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閻紅彥曾先後擔任過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留守處主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警備第3團團長、留守兵團警備第1旅政委。
  •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時,華中軍區轄四個軍區,司令員都是誰?
    此外,留在華中的新四軍部隊於1945年10月組建華中軍區,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任政治委員,粟裕、張愛萍則為副司令員,同年11月華中軍區組建華中野戰軍,粟裕為司令員,政治委員譚震林,參謀長劉先勝。華中野戰軍由蘇浙軍區北移兩個縱隊及蘇中、淮北、淮南、皖江留下部隊等組建,蘇北、淮北、皖江、蘇浙等四個軍區撤銷改為軍分區,華中軍區所轄軍區僅蘇中、淮南兩個,到1946年6月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前後,華中軍區恢復蘇北、淮北兩個軍區,到1947年1月新四軍、華中軍區、山東軍區合併為華東軍區前,華中軍區轄蘇中、淮南、蘇北、淮北四大軍區,司令員分別為管文蔚、周駿鳴、謝祥軍及張震
  • 戰功赫赫的四野,下轄4個兵團,為何只有12兵團司令員是大將?
    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部隊,下轄四個兵團,每個兵團的司令員都是優秀人物,但是只有12兵團的司令員蕭勁光是大將,作為四野能帶兵打仗的13兵團司令員卻只授得上將軍銜,他有怎麼樣的功績,為何僅獲上將軍銜?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