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歌德(德)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90字,閱讀約3分鐘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八路軍迅速發展和作戰需要,先後組建了5個縱隊。五個縱隊是由什麼部隊改編而來的,縱隊指揮員是誰,未來發展如何?
八路軍第一縱隊,成立於1939年5月,由八路軍山東,蘇北各部隊組成,縱隊司令員徐向前,山西五臺人。他畢業於黃埔一期,紅軍時期曾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榮獲紅星金質獎章。長徵勝利後,任西路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後來,他來到山東,擔任第一縱隊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司令員。指揮過臨汾,晉中,太原戰役,建國後被授予元帥軍銜。
八路軍第二縱隊,創建於1940年2月,由河北人民軍隊344旅,晉豫邊防支隊,獨立遊擊支隊,死亡第三縱隊和第四團組成。縱隊司令是左權,湖南醴陵人。畢業於黃埔一期,後留學蘇聯。先後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校。紅軍時期任紅一軍團代團長,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後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在掩護戰友撤退時犧牲。當時他只有37歲。
八路軍第三縱隊,創建於1938年4月,由冀中人民自衛軍和河北遊擊軍組成。縱隊司令員呂正操,他是遼寧省海城縣人,出生於東北軍,1937年初,呂正操率東北軍647團接受改編,並擔任新的691團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691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抗日戰爭時期,他屢立奇功,後任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鐵道團副團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鐵道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八路軍第四縱隊,創建於1938年5月,由120師雁北支隊和晉察冀軍區鄧華支隊組成。縱隊司令是宋時輪。他是湖南醴陵人。畢業於黃埔五期。紅軍時期,曾任紅三十軍,紅二十八軍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358旅716團團長,後任八路軍第4縱隊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山東野戰軍參謀長,華野第十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九兵團司令員等職。他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
八路軍第五縱隊,創建於1940年8月,由八路軍,新四軍和皖東北地方部隊組成。縱隊司令員黃克誠,他是湖南省永興縣人。參加過北伐戰爭和湘南起義。紅軍時期,任紅1軍4師政委,總政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344旅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八路軍第2縱隊政委,第5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政委。抗戰勝利後,他率軍進軍東北。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政委等職。解放軍成立後,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這裡是《醉影在心》,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