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九點半,讀一條濃縮版歷史。如果你喜歡看歷史,請關注歷史九點半,這裡有最多、最全的近代史探秘,歡迎討論留言。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介入朝鮮戰場,將展現推到鴨綠江畔。毛主席認為朝鮮這道中國最後的屏障決不能丟,否則美國的勢力將會壓到中國家門口。於是,在毛主席的堅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立開赴朝鮮戰場。
對於究竟派誰出任志願軍最高指揮官的問題,現在的人有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毛主席最開始想要林彪或者粟裕指揮韓戰,但是兩人因為身體情況不能勝任,最後才把指揮權交給了彭德懷。歷史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咱們今天就不去爭論了,永遠沒個頭,總之,最後彭德懷擔任了志願軍最高指揮官,並且順利的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到了三八線。新中國也因為韓戰一戰成名,贏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大家都知道,韓戰是打的非常艱苦,雖然戰爭就在家門口,但當時的新中國政府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也是硬著頭皮上的。特別是朝鮮,冬季非常寒冷,志願軍甚至連棉衣都不能做到人身一套,後勤等更是異常艱難,武器裝備也比對手落後了幾代,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堅持勝利,靠的就是堅持的意志。
在整個韓戰中,雙方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當屬上甘嶺戰役了。上甘嶺戰役雙方一共歷時43天,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裡的陣地,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上甘嶺硬是被削平了2米,雙方在這一塊小高地上來回反覆爭奪達59次,志願軍更是打退了敵人900多次衝鋒,創造奇蹟。
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上,志願軍傷亡1.15萬,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2.5萬人,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防禦戰的經典案例。這場戰役的中方一線指揮官就是王近山將軍。
王近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有非常多的經典戰役,也是一員虎將,毛主席稱他為王瘋子,打起仗來不要命。但是韓戰,當時志願軍對陣的可是比日軍、國軍都要強數倍的美軍(其他聯軍打醬油的),王近山也是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戰爭壓力。
在上甘嶺戰役,王近山還特地請教了林彪,希望能夠林彪能給給予建議,怎樣打好這場仗。而林彪這位戰神當然知道的道理,戰爭有的是靠謀略,而有的完全就要靠雙方硬碰硬,看誰堅持到最後,就是比耐力,比心理防線。林彪當時僅僅給王近山提了一個字的建議,就是:熬。不管付出多大代價,熬到最後,哪怕只剩一個人,因為沒有更好的打法。
在上甘嶺這樣的戰役面前,再好的戰略都只是紙上談兵。唯有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誰就勝利了。王近山也確實做到了熬的精髓,一直熬到了聯合國軍終於扛不住了。上甘嶺戰役最大的成果,不是奪得了幾個山頭和高地,而是徹底打碎了敵人的心理防線,此後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再也沒有對志願軍組織起大規模的群毆戰,因為他們撐不過。
1955年,新中國授銜儀式,由於在抗戰、解放戰爭、朝鮮戰場上的一系列戰功,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雖說在戰場上表現英勇,戰功卓著,但是王近山將軍的婚姻生活卻不光彩,他拋棄了自己的結髮妻子,最後和妻子的妹妹同居了,還對妻子拳打腳踢,最後被中央開除黨籍,從中將降為大校,轉到了地方謀了個閒差。後來,賦閒10餘年的王近山出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
王近山,就是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原型。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將軍在南京逝世,享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