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戰役是毛澤東一生罕見敗仗 曾引起林彪極大不滿

2021-01-20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發生在1935年1月底的土城戰役直到近些年才被軍史學家專家們反覆提起,而此前,在「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年代裡,這場惡戰有意無意的被忽略掉了。對於這場戰役在當時就有不少爭議,在之後召開的扎西會議上,作為土城戰役的主要指揮者毛澤東雖然強調了土城戰役積極的一面,但同時也坦言,這是一場拉鋸戰,消耗戰,我軍沒有殲滅川軍,反而受到了很大損失,不合算,也可以說是一個敗仗。

鳳凰衛視3月9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發生在1935年1月底的土城戰役直到近些年才被軍史學家專家們反覆提起,而此前,在「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年代裡,這場惡戰有意無意的被忽略掉了。對於這場戰役在當時就有不少爭議,在之後召開的扎西會議上,作為土城戰役的主要指揮者毛澤東雖然強調了土城戰役積極的一面,但同時也坦言,這是一場拉鋸戰,消耗戰,我軍沒有殲滅川軍,反而受到了很大損失,不合算,也可以說是一個敗仗。對於剛剛復出的毛澤東來說,土城之敗讓他承受了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甚至連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都表示了極大的不滿。

紅一軍團並沒有參加土城戰役最關鍵的那場決戰。青槓坡戰鬥,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一軍團在在林彪的率領下,已經在北上渡赤水河的途中,中央的計劃是北渡長江與四方面軍會合,作為開路先鋒的一軍團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還打了不少遭遇戰,一路上煞是辛苦。

然而土城之戰後由於紅軍大部隊行動緩慢,蔣中正調集了十個旅,堵住了紅軍的去路,搶佔了先機,這樣一來紅軍北渡長江的計劃變得困難重重,中革軍委隨即下令,部隊向扎西地區集結,留在川黔邊境尋機戰鬥,和創建新蘇區,命令只有寥寥數語,卻苦了紅一軍團的將士。

他們之前為北渡長江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還不得不掉頭回師,得到命令的軍團長是火冒三丈,林彪當即向中央回電,提出「部隊有相當疲勞,此去扎西南走,尚須兩日行程」,成仿吾曾對此事回憶說,軍委為了調一軍團到扎西地區集結,前後六天給林彪下了八次命令,林彪拖延了四天,才不得不帶部隊向指定地區集中,幾乎誤了軍機。

其實,大軍調動需要時間和準備,特別是在國軍的圍追堵截之下,哪能拔腿就走。當然林彪對於軍委的不滿並非始於此,在此之前他就對軍委沒有仔細看地圖,沒有弄清部隊的位置就亂下命令,發出過質疑。據來電可以看出,軍委尚未弄清大壩在何方向,盼軍委將我們昨今兩日電,詳細研究,弄清楚我們在何處再給我們行動命令。

賭氣歸賭氣,一軍團還是按照軍委指示在扎西地區集結,面對對手南北對堵的局面,中革軍委決定避強擊弱,掉頭向東,再渡赤水,攻取桐梓,2月24號晚上十點,林彪的紅一軍團輕取桐梓,第二天彭德懷和林彪便先後向軍委拍發電報,建議攻取婁山關,遵義,這也算是與軍委的意圖不謀而合,1935年2月25號軍委發出了「應乘虛佔領婁山關」的指示,命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負責指揮,一、三軍團及幹部團進攻婁山關。

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關注鳳凰衛視官方微信平臺,更多精彩盡在鳳凰私享會!

點擊關注官方微博@鳳凰衛視官網,更多精彩內容實時掌握

《騰飛中國》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專區】

播出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相關焦點

  • 林彪的兩次敗仗:湘江戰役和二戰四平
    毛澤東與林彪,自1928年在井岡山相識之後,在民主革命時期由師生到戰友,密切合作是主流。但是,他們之間也有過許多這樣那樣的意見,擇其要者就有這九次---  湘江戰役  紅一方面軍長徵中,歷經百戰。但真正對全軍生死悠關的當首推湘江之戰。林彪的一軍團與彭德懷的三軍團為中央縱隊及整個紅軍的命運,與湘,桂軍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殘烈撕殺。關於湘江之戰,當年林彪的紅二師4團團長耿飆和政委楊成武都寫過回憶錄。  彭德懷的紅五師師長李天佑也曾撰文。
  • 由於情報上一字之差,造成紅軍損失慘重,解讀土城戰役失敗原因!
    其中,就有毛澤東,周恩來,賀子珍,鄧穎超等許多紅軍領導的住所。陳列館裡擺放著紅軍曾使用過的每一種物件,仿佛都在訴說著當年「四渡赤水、土城戰役」的艱難歲月和慘烈的戰爭場面。戰爭的硝煙雖已遠去,但樸實的土城人民仍然堅守著戰爭遺留下來的遺蹟。
  • 青槓坡戰役
    這是我黨有史以來參戰人員「級別」最高的一場戰鬥——黨的兩代領導核心毛澤東和鄧小平,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劉少奇、楊尚昆,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五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林彪、葉劍英、耿彪、張愛萍,十大元帥中的七位——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以及陳雲、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共和國元勳,200餘位將軍悉數參戰。
  • 紅色旅遊,這次親臨四渡赤水之土城渡
    土城,是一座以古鎮聞名的小城市,後來,在這裡又發生了土城戰役和四渡赤水的第一渡,讓這座小城更是名聲在外,所以朋友就和我隆重推介了這裡!我首先來到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這裡我知道了,當年戰鬥的大體情況,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來到了這裡,月底在這裡與川軍在土城附近的青槓坡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土城戰役」正式打響了!當時紅軍的高級將領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次戰鬥啊!
  • 1962年林彪如何讓毛澤東感覺是「患難逢知己」?
    從後來搜交出來的林彪、葉群的「筆記」上看,上述判斷並不是我們強加於人,而是有所根據的。這一時期的林彪,對如何迎合毛澤東確實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他的筆記裡,凡提到毛澤東時,都用「一號」、「姨毫」、「老東」等字樣代替。林彪對自己,也用「一零一」、「老巴」之類的代稱。在葉群記錄的林彪談話中曾這樣記載:「黑格爾說:何謂偉大人物?
  • 揭秘林彪一生中的五個女人(組圖)
    國共第二次合作時,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下設115、120、129三個師,林彪任115師師長,林育英(張潔)任129師政委,毛澤東當時曾同他們開玩笑的說:「如果林育南還活著的話,八路軍這三師就由你們林家全包啦!」。三兄弟中林育南最帥氣也最有魄力,但卻在1931年因反對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被開除出黨,後被國民黨殺害。
  • 土城,毛澤東「平生得意之筆」的起筆之地
    紅軍長徵中的「四渡赤水」是世界軍事史上非常精彩的經典戰例,也是毛澤東「平生得意之筆」。
  • 探秘杭州西湖邊的軍事隱蔽基地——被稱為「林彪行宮」的704工程
    「704工程」三面環山,地面以上部分是4幢風格迥異的建築,分別是林彪一家居住的一號樓;用作遊泳池的二號樓;林彪的四大幹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居住的三號樓,林彪在浙江的代理人陳勵耘居住的四號樓。這四座樓總面積達28452平方米。目前,一號樓對外開放,其他三幢樓已改為賓館。704工程的地面建築從外面看,與當時的一些別墅無異,但內部設計精巧。
  • 毛澤東的15種名字與稱呼
    專題:奧·秘   毛澤東資料圖    【毛澤東】 1951年11月,毛澤東巡視古都安陽,當知道陪同的地區專員叫程耀吾時,他開玩笑地說:「你這個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
  • 毛澤東是怎樣成為領袖的?
    秋收起義後,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登上井岡山,以兩千人的武裝開闢了中國革命的獨特道路。隨著1928年4月朱德、陳毅一萬餘部隊的到來,紅四軍成立,革命形勢一派大好。但是,朱毛會師後並非一團祥和。1929年初,中共中央指派朱德的舊友、曾在蘇聯學過軍事的劉安恭為特派員,前往紅四軍。這促發了朱毛之間關於紅軍領導方式的爭論,史稱「朱毛之爭」。
  • 他是東北特工之王,林彪曾說:他一個人頂十萬兵,坑道戰創始人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蘇靜的上司是林彪元帥。因為在紅軍時期,蘇靜曾經救過林彪元帥一次,所以深得林彪元帥的信任。三大戰役開始之前,毛澤東主席電令林彪元帥,讓他速度進攻錦州,但是林彪卻一拖再拖。大家對於這段歷史是不陌生的,為什麼林彪會對進攻錦州的戰令,如此的抗拒呢? 因為,林彪並不擅長攻堅戰,林彪擅長的是運動戰,在運動中殲滅敵人,這是林彪慣用的戰略手段。
  • 四渡赤水戰役——戰役經過
    1935年1月19日起,紅1、3、5、9軍團分三路先後從遵義、桐梓、松坎地區出發,向土城、赤水前進。24日,先頭部隊紅1軍團擊潰黔軍的抵抗,攻佔土城,並往赤水疾進。26日,紅1軍團在黃陂洞、復興場遭遇川軍章安平旅、達鳳崗旅阻擊,紅九軍團在箭灘遭遇川軍特遣支隊徐國瑄部阻擊,紅軍佔領赤水計劃受挫。27日,中央軍委縱隊進駐土城。
  • 《重走長徵路第121天》2019.1.29貴州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紀念館
    習水縣是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主戰場之一,青槓坡一戰,是集中我黨領導人和未來國家領袖、將帥最多的戰鬥;境內四渡赤水的渡口有一渡主渡口土城,二渡、四渡主渡口二郎灘、太平渡、淋灘、九溪口。四渡赤水紀念館主要內容分為土城戰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編,二渡赤水、再佔遵義,三渡赤水、調虎離山,四渡赤水、出奇制勝等五個篇章,凸顯了四渡赤水的「神」與「奇」。
  • 習水縣土城古鎮的往昔與今朝
    85年前,紅軍長徵來到土城,在青槓坡戰鬥失利後,進行了戰略轉移,一渡赤水河進入四川古藺縣,由此揭開四渡赤水的序幕。  商貿文化是土城古鎮的底色  土城鎮西與四川古藺為界,北接赤水市。當地文風淳樸,古蹟甚多,文化遺產豐富。根據土城出土的石器研究發現,早在7000年前的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土城繁衍生息。
  • 朝鮮上甘嶺戰役,王近山請教林彪如何打,林彪送他一個字
    對於究竟派誰出任志願軍最高指揮官的問題,現在的人有很大的爭議,很多人認為毛主席最開始想要林彪或者粟裕指揮韓戰,但是兩人因為身體情況不能勝任,最後才把指揮權交給了彭德懷。歷史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咱們今天就不去爭論了,永遠沒個頭,總之,最後彭德懷擔任了志願軍最高指揮官,並且順利的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到了三八線。新中國也因為韓戰一戰成名,贏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 林彪一生的5個女人:周恩來乾女兒令他最動心
    在林彪的一生中,共經歷過五次婚戀:初戀對象陸若冰婉轉回絕,給少年傲慢的林彪當頭一棒;對從小就訂下「娃娃親」的汪靜宜,林彪中途變卦;「陝北一枝花」張梅生性活潑,林彪少言寡語,性格不和導致他們的姻緣以離婚告終;對最心動的孫維世,林彪幾經努力,到頭來卻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原名葉靜宜的葉群
  • 探秘四渡赤水:毛澤東究竟神在哪裡?(圖)
    不知何故,對四渡赤水的研究幾乎都忽略了紅軍情報工作所起的重大作用,與之相關的史料也很罕見。不難想像,在當時複雜多變的險惡環境裡,人數裝備均處於絕對劣勢的紅軍如果沒有出色的情報工作支持,再高明的指揮也無法避免盲人瞎馬的困境。以土城之戰為例,1935年1月下旬的土城之戰是四渡赤水的序幕。這一仗之所以沒能打好,並非毛澤東指揮不當,而是情報失誤所致。
  • 毛澤東的南方決策:揭秘毛澤東生前最後兩次南巡秘聞_文化_騰訊網
    在此期間,毛澤東作出由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南方決策」。本書作者曾數十次沿著毛澤東南巡期間的行動軌跡,實地調研,獨家披露了毛澤東一生中最後一次離開北京270天的所行所思和所有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接著分享我的習水土城古鎮行。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近年來,我們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地域文化為重點,以其他文化為補充,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在薊州參觀林彪「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
    下圖皆為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院外的景況。」不久,接中央指令,林彪元帥帶領「四野」入關,運籌進行平津戰役的戰前準備。還以館藏的形式,陳列有相關平津戰役和「林副統帥」個人的圖文資料和實物。林彪「出事」後,紀念館封閉,所有相關文物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