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至立夏:武夷山一年一度的制茶季

2020-12-25 武夷巖茶資訊
夷寶齋茶業
夷寶齋老樅水仙

2019年5月6日3時3分——立夏如約而至。夷寶齋武夷巖茶粗製宣布結束,停止採摘。

正如《茶疏》有講,「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立夏,對於巖茶的採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風水嶺。

夷寶齋茶業

巖茶有著自己的一套生長規律,周期在每年四、五月(穀雨至立夏)間。穀雨後立夏前採摘的茶青,制出的成品茶,內質豐富,香氣幽長,滋味醇厚,獨具「巖骨花香」之巖韻風格這也是巖茶最好的狀態。而每年的穀雨到立夏,是福建武夷山茶人一年中生產最忙的時節。

1.採摘

穀雨後立夏前是武夷巖茶的最佳採摘季節,不同品種採摘時間略有不同。

因為巖茶開面採的特殊性,故而巖茶的春茶、夏茶的劃分也較為明顯。巖茶春茶的採摘季節一般是穀雨至立夏,立夏過後至七月所採摘的茶葉被稱為夏暑茶。

南國溪陰暖,

先春發茗芽。

採從輕竹籠,

蒸自白雲家。

如詩中所寫,春分過後,氣溫回暖,武夷山中充滿春意。石階上爬滿碧綠的青苔,山崖上的茶樹都發出嫩芽,整個山林都充滿嫩葉散發的巖骨花香。

夷寶齋茶業

1、穀雨後採摘嫩度是最合適的

因為巖茶的性質與綠茶等其他茶種的性質略有不同,且採摘的老嫩程度對巖茶質量影響頗大,採摘過嫩,不能滿足焙制技術的要求,成茶香氣偏低,味較苦澀,相反,採摘太老則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

2、穀雨後滿足「開面採」要求

巖茶一般以一芽三葉摘為標準,講究採摘中開面,就是頂上的芽葉張開,相當於第二張葉子的二分之一,採中開面的春茶滋味醇厚,香氣內斂沉穩,馥鬱飽滿,香氣豐富且沉於水中,餘韻悠長,堪稱一年佳品。

(2)萎凋(兩曬兩晾)

夷寶齋茶業

萎凋是形成巖茶香味的基礎,目的在於蒸發水分,軟化葉片,使鮮葉內部發生理化變化。

(3)做青(搖青、做手)

武夷巖茶特殊品質的形成關鍵在於做青。做青是巖茶初制過程中特有的精巧工序,其特殊的製作方法形成巖茶色、香、味、韻及「綠葉紅鑲邊」的優良特質。做青的過程十分講究,其費時長,要求高,操作細緻,變化複雜。

夷寶齋茶業

做青的原則是:重萎輕搖,輕萎重搖,多搖少做,轉動先輕後重,先少後多;等青時間先短後長,發酵程度逐步加重,做到「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做青中變化顯著的是促進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可以使茶味更柔和醇厚。

(4)炒青

夷寶齋茶業

炒青的目的是利用高溫火力,破壞酶的活性,中止發酵,穩定做青已形成的品質,純化香氣。

(5)揉捻

夷寶齋茶業

茶青取出後,趁熱迅速置於揉茶臺上的揉茶篩中。將炒青葉壓於揉茶篩中來回推拉,直至葉汁足量流出,捲成條形,濃香撲鼻,即解塊抖松。

(6)初焙

夷寶齋茶業

巖茶初焙,是為了抑制酵素,固定品質,因此要在高溫下短時間內(僅十一二分鐘)進行,這樣可最大程度減少茶葉中芬芳油等物質的損失,又可使酵素失去活力。

(7)揚簸、晾索

茶索經初焙後水分蒸發過半,葉呈半乾狀態,此時茶葉的化學變化暫時停止,茶葉起焙後,倒入簸箕弧內,用簸箕揚去黃片、碎片和茶末。

晾索的目的一是避免焙後的茶葉積壓一堆,未乾茶葉堆壓發熱易產生劣變;二是避免受熱過久,茶香喪失,同時晾索也可使茶葉轉色,有油潤之感。

接下去之後5-7月就進入精製環節啦!挑剔,復焙,歸堆,拼配,文化慢燉,成品茶裝箱。

茶友們,

立夏到了,今年新茶還會遠嗎!

從金枝玉葉,到瓊漿玉液,

每一葉茶都來自茶農的辛苦和漢水!

相關焦點

  • 武夷巖茶制茶季如約至 女茶人手工制茶
    張麗君 攝 4月28日,一年一度的武夷制茶季如期而至,武夷巖茶的制茶時間段集中在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中旬。做茶季的武夷山處處充滿茶香。 80後女茶人季素英堅持手工制茶,這對制茶師的體力要求非常高,許多男制茶師都感到吃力。從2003年開始,季素英利用自己的曾經習武的功底,邊學邊做,慢慢摸索。2009年,她獨立完成了手工茶的製作。季素英也是國家級傳承人葉啟桐唯一女弟子。
  • 武夷巖茶制茶季如約至 女茶人手工制茶
    張麗君 攝 4月28日,一年一度的武夷制茶季如期而至,武夷巖茶的制茶時間段集中在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中旬。做茶季的武夷山處處充滿茶香。 80後女茶人季素英堅持手工制茶,這對制茶師的體力要求非常高,許多男制茶師都感到吃力。從2003年開始,季素英利用自己的曾經習武的功底,邊學邊做,慢慢摸索。2009年,她獨立完成了手工茶的製作。季素英也是國家級傳承人葉啟桐唯一女弟子。
  • 福建武夷山:金駿眉進入採摘制茶季
    ↑4月9日,制茶師梁駿德(左)在指導兒子梁添夢對茶芽進行揉捻。 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出產的金駿眉進入採摘制茶季。武夷山紅茶製作歷史悠久,金駿眉是武夷山紅茶工藝創新中的代表產品。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賀燦鈴 攝影報導↑4月9日,制茶師梁添夢在簸茶。
  • 走近「肉桂王子」——探訪武夷山最大的手工制茶工坊
    一年一度的春茶採茶制茶季已接近尾聲。時值立夏之日,來自五湖四海的旅遊達人齊聚武夷山,與巖茶相遇。福建省武夷山素以山水奇秀著名,山中所產茶葉被譽為名山靈芽。探訪武夷山最大的手工制茶工坊,在「只做肉桂,所以專業」的武夷茶人吳永鵬師傅的帶領下,讓達人與網友第一時間、零距離的了解武夷肉桂茶從採摘到烘乾的全過程,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奧秘與精髓。一生一事——傳承中國非遺茶文化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被列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 「媒體看武夷」新華社:福建武夷山金駿眉進入採摘制茶季
    4月9日,新華社刊登圖文《福建武夷山:金駿眉進入採摘制茶季》,原文如下:↑4月9日,制茶師梁駿德(左)在指導兒子梁添夢對茶芽進行揉捻。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出產的金駿眉進入採摘制茶季。武夷山紅茶製作歷史悠久,金駿眉是武夷山紅茶工藝創新中的代表產品。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賀燦鈴 攝影報導↑4月9日,制茶師梁添夢在簸茶。↑4月9日,茶農在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村茶山採摘製作金駿眉的芽頭。↑4月9日,制茶師在對揉捏好的茶青進行解塊。
  • 九曲溪畔茶飄香 武夷山進入採茶季、做茶季
    東南網訊 著名茶鄉武夷山,在其九曲溪上遊星村鎮黃村金茂茶廠,4月30日凌晨一點,依然是燈火通明,茶香四溢,六位制茶師傅正在做茶葉的殺青、揉捻,烘乾機則在翻滾著烘焙茶葉,一旁還有七八位男女在品鑑、觀賞。四月的武夷山,春風和煦,山水透綠,一派生機勃發。每年四月,武夷山就進入為期一個多月的採茶季、做茶季。武夷茶包括武夷巖茶、武夷紅茶。武夷巖茶當家品種有水仙、肉桂、大紅袍。其中水仙4月下旬開採,肉桂5月上旬開採,大紅袍5月中旬採摘。另有少量品種茶會稍早採摘,如鳳凰單叢在4月上旬,八仙、金觀音、黃觀音、黃玫瑰在4月中旬。武夷紅茶中的金駿眉在3月底4月初開採製作,正山小種、赤甘則在5月上旬和中旬。
  • 武夷山古茶村舉辦茗川世府制茶能手大賽
    武夷山古茶村舉辦茗川世府制茶能手大賽 2017-04-26 16:參與互動    黨建引領,產業是根,在新的一年武夷巖茶制茶季到來之際
  •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開館
    16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武夷山開館。本屆茶博會首次啟用武夷山茶旅小鎮會展中心,總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展覽功能區設置「全國名茶館、政府組團及臺灣館、茶機械茶配套館、茶包裝館」四大主題展館。參展企業811家,邀請VIP採購商4000家,比去年增加1000家。突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依然是本屆茶博會的重點。
  • 上福鼎尋白茶,上武夷山尋巖茶,什麼時候去最合適呢?答案在這裡
    採下來之後馬上就進入緊鑼密鼓的巖茶制茶季。到現在,6月初,正好兩個月左右。這時候,毛茶差不多,該被訂走大半了。訂茶的人,也該打道回府,回家休整休整了。等到端午節、或者中秋節時,成品巖茶就會寄到家。或者,到那時候再來武夷山一趟,試試焙好的茶是什麼滋味,焙到位了沒有,火還要不要再加,如果要再加的話,加到什麼程度......調整好了,再帶著成品茶一起回家。或者讓茶農再做一做,褪一褪火再發貨。武夷山的制茶季,就是這半年的時間。
  • 幽蘭荒野小白2020 | 武夷山也有白茶?還很甜醇鮮潤?
    來自武夷山的高山荒野茶園說起福建白茶的產地,茶友們的第一反應無外乎福鼎跟政和。今天要推薦的這款「幽蘭荒野小白茶2020」的產地就比較特別,來自武夷山山脈向江西上饒的延伸段菜茶品種芽頭相對偏小,但制茶人胡師傅深感荒野茶採摘不易
  • 武夷山採茶歌
    武夷山民間以茶為祭品的現象很普遍,至今武夷山民間還保留著用鹽、茶葉和米粒加樟樹片放在一起燃燒,藉此驅邪避穢的習俗。以茶為祭品,據說是從南北朝時才逐漸興起的。南北朝齊武帝蕭頤永明十一年(493年)遺詔說:「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乾飯、酒脯而已,天上貴賤,鹹同此制。」
  • 武夷山:遊客玩得放心 商家恢復信心
    在「無預約不出遊」出行新理念下,「五一」小長假,武夷山景區積極採取措施有效管控客流。據統計,截至5月5日16時,武夷山市共接待遊客14.71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1.3億元。其中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共接待遊客7.07萬人次,門票收入726.93萬元。
  • 福建武夷山開啟茶鄉民宿發展模式
    「武夷山的茶,讓人很迷戀,尤其是景區內的正巖茶,那種香氣和韻味,會讓你深深愛上它。多少次在武夷山停留,也沒能好好感受武夷山的茶文化。」
  • 臨滄·雙江「冰島茶節·潑水節」專場茶山行「尋茶季」
    帶上感受力,每個季節都是最好的季節,這就是「尋茶季」。津喬普洱·尋茶季2016首期——「冰島茶節·潑水節」特別專場開啟通過醞釀籌備,我們這次為津粉們帶來了內容特別豐富的「尋茶季」首期特別專場。我們將活動與雙江當地的「冰島茶節」、「潑水節」聯合推出,同時,時下正值茶山「春茶季」,可以說是勐庫茶山一年中最難得的一次盛會,這次尋茶季,讓您一次就能深入感受茶山、制茶和當地風土人情。3月15日,津喬「尋茶季」2016首期正式開啟,全國即刻接受報名!
  • 武夷山國家公園︱公園和茶園之間
    傅登旺,桐木人,制茶師,桐木村村委工作人員。34歲的傅登旺是桐木人,父親去世後,由他主事做茶已有六年。和每個桐木人一樣,他會和客人聊聊正山小種的緣起。相傳明朝末年,有軍隊途徑桐木,士兵們誤睡在茶青上。2017年,武夷山國家公園試點成立,為了控制松材線蟲病害,馬尾松受到了嚴格控制。一面是公園生態,一面是茶園生計,傅登旺們有些兩難。「青樓」裡的活歷史每年4月,桐木忙碌的茶季開始。由於茶樹散布山間,月初人們需要上山人工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