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潛艇來發射艦載機,日本「伊-400」型潛水航母在二戰時就實現了

2020-12-26 民兵團長

人們對航母的認識,就是航行在水面上的可以移動的飛機場。這個理解重點說明航母有兩大特點,一是水面移動平臺,二是有艦載機。這對航母的總結很到位。但你知道嗎?還有一種特殊的航母,它不是在水面上航行,而是潛伏在水下,利用自身攜帶的艦載機來遂行作戰。這種特殊的航母,專業名稱叫做潛水航母,其實它就是個潛艇,只不過是攜帶有艦載機的特殊潛艇。

關於潛水航母的記載,資料較少,即使是世界上航母的研製大國,美國、俄羅斯等,也沒有能力研製出來潛水航母。而一個亞洲的彈丸小國,卻在七八十年前就研製成功,而且還參加了實戰。這就是日本在二戰時期研製成功的「伊-400」型潛水航母系統。

「伊-400」型潛水航母是日本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研製成功的一款設計理念非常先進的水下武器系統,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潛水航母的本體,也就是潛艇本身;二是艦載機系統。它的水下排水量約為6.5噸,水上排水量約為5.2噸,艇長為122米,艇寬為12米,艇員約為210人,水下航速約為6.5節,續航力約為3萬海裡。「伊-400」型潛水航母研製成功後,就被日軍作為先進的作戰利器投入到二戰中,意圖打擊美國本土,但最後沒有得逞,在日軍投降之時被日軍沉沒海底,艇上資料包括艦載機被日軍全部銷毀。

日本的「伊-400」型潛水航母

整體來看,日本的「伊-400」型潛水航母主要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技術特點:

第一,就是它的主體其實就是個潛艇,只不過是把航母和潛艇進行了雜糅。這是日本「伊-400」型潛水航母的一個非常鮮明的技術特點。從設計特點和作戰方式來看,在水下潛行的,一般都是指潛艇,也只有潛艇具有這種特性。潛水航母的設計思想,就是用潛艇來搭載航母上的艦載機,提供突然的火力打擊能力。「伊-400」型潛水航母的本體,就是「伊-400」型潛艇,從外形來看它很特殊,從上面看是航母的樣子,從下面看又是潛艇的樣子,屬於一個典型的航母與潛艇的雜糅產品。

第二,就是它自帶有艦載機,而且艦載機的機翼可以摺疊。這是日本「伊-400」型潛水航母的另一個鮮明的技術特點。艦載機是航母的關鍵設備,對於潛水航母來講,也是如此。「伊-400」型潛水航母所採用的艦載機,是一款叫做「晴嵐」的攻擊機,這種艦載機具有現在艦載機的典型外在特徵,那就是它的機翼是可以摺疊的,機翼摺疊的好處,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可以容納更多數量的飛機。

日本的「伊-400」型潛水航母及其艦載機

第三,就是它的艇艏設計有飛行甲板,甲板上有艦載機的彈射裝置。現在航母的艦載機採用彈射起飛的方式很少,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航母有這個技術,這項技術難度大;此外,艦載機的起飛方式還有滑躍起飛,垂直起降等,這些艦載機起降技術相比彈射起降要容易一些。對於「伊-400」型潛水航母來講,它的艦載機平時是容納在機庫裡面,作戰的時候才會把艦載機從機庫裡吊出來,展開機翼,與彈射裝置相連接,最後從潛水航母艇艏上的飛行甲板彈射出去。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最大的伊400型潛艇,為何沒有在二次大戰中展現實力?
    除了體積大、人數多這樣的基本要素外,最關鍵的是它還是一艘潛艇,一艘可以搭載艦載機的潛艇。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77年前,一起來回顧這艘「超級潛艇」的前世今生。 一、時代的產物 這艘神奇的潛艇就是日本二戰時期大名鼎鼎的「伊400型」潛艇,它的誕生還要追溯到人們最早對潛艇的認識上來。
  • 二戰時期最大的潛艇,伊400級潛艇!
    二戰時期,面對日益強大的美國海軍,日本正面交鋒剛不過,只好另闢蹊徑,而直擊美國本土的武器就只有潛艇!於是日本海軍開始改進「潛水航母」的戰術和裝備,而伊-400級大型載機潛艇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為二戰時期最大的同時也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核動力潛艇建成前最大的潛艇,其擁有巨大航程,可對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目標進行攻擊。使其可以攻擊遠在舊金山、巴拿馬、華盛頓或紐約的目標。伊-400級長122米,水上排水量3550噸,水下排水量6560噸,在實際運行中,潛艇達到了水上18.7節,水下6.5節的最高速度。
  • 日本二戰最駭人武器排行榜—伊400型!史上最大的載機潛艇
    日本是一個值得去研究的國家,它的複雜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在軍事武器裝備上它的好強自立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今天兵哥要講的是一艘特別的艦艇,它在二戰時絕對是屬於一個傳奇的存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在工業和兵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美國,不雖然當時美國海軍艦艇的綜合能力已大大超越日本艦艇,但是日本生產的伊-400型大型載機潛艇卻是一個例外。伊-400級潛艇是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軍兵器之一,在意義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水下航母的設想也是相當超前的。
  • 二戰時期唯一的「潛水航母」艦載機,日軍晴嵐水上攻擊機
    這樣的觀念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才發生了改變,在實戰中軍方發現大型潛艇存在的操縱性差、下潛速度慢等缺陷很容易成為美軍反潛部隊的突破口,為了擴大海軍的偵察作戰能力,日軍索性將一些有能力搭載水上偵察機的大型潛艇加以改造,大量用於遠程偵察任務當中去,這批潛艇也被日軍稱為「潛水航母」。
  • 未來的海洋霸主——潛水航母
    相對於水上航母而言。水下航母的優點自然更為突出:隱蔽性好、攻擊突然性強、航行安靜等等,非常適合不能取得制海權的國家使用。但是,它的缺點也是致命的,由於對潛水性能的要求,大大地降低了艦載機的容納空間。航母的進攻武器就是艦載機,一艘只能搭載個位數字的航母,不管它的隱蔽性有多好,戰鬥力都是非常低下的。潛水航母出現在二戰時期。
  • 世界最大「潛水航母」多牛?浮出水面戰機直接彈射起飛
    二戰雖說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期間很多武器裝備都得到了發展。當時各國都曾嘗試過用潛艇搭載飛機,但將這一概念真正落實到戰場上的,只有狼子野心的日本海軍做到了。當時全球最大的潛艇就是出自日本之手的伊-400型潛艇。
  • 日軍二戰造潛水航母,隱蔽突襲美國本土,載3架戰機塗星條旗
    1933年,舊日本海軍完成了能夠搭載1架水上偵察機的「伊-5」試驗潛水航母,使用彈射器發射,最大的特點是不受天氣的影響。經測試,日本海軍判斷潛水航母可投入實戰。於是,巡潛2型、3型、甲型、乙型、伊四百型(潛特型)等潛水航母陸續投入實戰。前述的伊-25號是乙型潛水航母。
  • 日本竟有可潛水航母?潛航後怎麼飛起來?答案出人意料
    見過核動力潛艇出糗如俄羅斯阿庫拉級核潛艇外殼被砸大坑,見過美軍把鯨魚當日本潛艇狂轟濫炸幾十個小時的軍事笑話,但你見過號稱『可潛水的航空母艦』嗎?20世紀最大的柴電動力潛艇-日本可搭載艦載機的伊四百型潛艇其實,這可潛水的航空母艦就是特指二戰時期一種搭載艦載機的潛艇。如今,不論哪國潛艇還是核潛艇都有了雷達等電子偵察系統,無需再設計艦載機滿足偵察需要。
  • 聽過潛水航母嗎?日本這款潛艇幫了美國一個大忙?
    在日本海軍最初的計劃中,他們原本應該建造18艘伊四百型潛艇,總共可攜帶36架攻擊機,足夠形成一支戰力強大的特種攻擊部隊。然而這個計劃在日本軍方內部卻遭到了阻礙,最後導致建造數量被大削,為了彌補數量缺陷,日本海軍決定將伊四百型潛艇可搭載的轟炸機數量提升到三架,而且讓I-13和I-14這兩款I-400的「閹割版」也能夠搭載兩架轟炸機。
  • 二戰日本水下航母浮出水面投降,美士兵表示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潛艇
    文|老白296 日本的瘋狂想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建造了很多非常獨特的武器,其中的伊號第四百型潛水艦就是一款典型的代表。今天老白和大家分享這一款二戰時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核動力潛艇建成前最大的潛艇-伊400級潛艇。從沒有真正顯身手的伊400伊400級潛艇可以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軍武器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
  • 二戰時最大的潛艇,日本海軍當時最好武器之一,伊-400潛艇
    在二戰期間,大洋深處的「狼群戰術」被德國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軸心國的日本,在潛艇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日本就曾在二戰的時候,造出了當時最大潛艇伊-400潛艇。伊-400有多大呢?在核動力潛艇出來之前,可以說它就是潛艇「扛把子」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也讓日本走上「工業時代」,從而進行了對外的侵略和擴張。日本在20年代末期就進行了潛艇的研究,當時泰國和日本的關係走到很近,從日本買走的幾艘潛艇,也讓當時泰國的潛艇部隊成為了「亞洲第二」。這說明當時日本在潛艇製造的水平還是非常先進的。
  • 核航母太平常,外媒曝中國潛水航母,帶防水機庫,可裝40架飛機
    而在公海大洋發現一艘航母很容易,但發現一艘潛艇很難。出其不意,突然浮出水面攻擊,又能隱藏於無形,具備隱形能力的潛艇則可以相當程度的無視那些反艦武器及太空偵察。若這些潛艇再搭載隱身戰鬥機,從水下悄無聲息地穿過各種島鏈而出現在背後發起出其不意的攻擊,則比水面戰艦強行硬闖反艦飛彈系統容易的多!但是目前潛艇都只攜帶一些戰略飛彈和魚雷等武器,並沒有一艘潛艇攜帶戰機來實現隱身出擊。
  • 二戰最大潛艇日本製造,可攻擊全球,能彈射飛機,只造出來3艘!
    這型潛艇不僅航程遠,還可以裝「艇載機」,它的意義甚至比「大和」號戰列艦還大,是日本在二戰中造的最好的海軍兵器之一。二戰期間,只有日本讓潛艇帶著飛機出去作戰。飛機可以利用空中優勢偵查敵艦,潛艇則利用水下優勢偷襲,同時,飛機還可以校正彈道。1942年11月,日軍潛艇就成功突破封鎖,帶著一架飛機抵達美國西海岸,並順利投下兩顆炸彈。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1、超越時代的「大塊頭」潛艇絮庫夫號潛艇全長110米,寬9米,水下排水量達到4373噸,直到1944年服役的日本伊400級潛艇,才搶走了這個「最大潛艇」的名號,而在現代常規動力潛艇中,德國212型水下排水量1830噸,基洛級改進型水下排水量3126噸,絮庫夫號依舊是個「大塊頭」,對比同時代的主力潛艇
  • 美國航母艦載機聯隊的演變及啟示
    改編的艦載機聯隊在一個月後就投入了中途島之戰,「約克敦」號被擊沉,但日本海軍4艘航母全部被擊沉。航母和飛行員的損失對日本海軍是災難性的打擊。儘管指揮決策、密碼破譯、運氣都對美國勝利起重要作用,增強的艦隊防空對消耗日本飛行員和保護美國航母的作用不可低估。在大西洋,德國潛艇是最大的威脅。美國海軍用護航航母和驅逐艦搭配。在陸基反潛巡邏機的航程之外,航空反潛與水面反潛相結合。
  • 《碧藍航線》新潛艇伊168介紹 重櫻潛艇伊168立繪欣賞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並了解一下歷史上的伊168是什麼樣的吧。 重櫻潛艇 伊168 【日服預告】 "哈曼嗎?她要是想教訓我,就儘管放馬過來吧!" 重櫻所屬的潛艇 強勢好強,不管不顧稍微任性的性格。
  • 「重炮狂鯊」絮庫夫號,90年前潛艇航母,二戰主要任務卻是觀戰!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法國海軍受到一戰時期德國海軍無限制潛艇戰的影響,對於發展潛艇極為熱心,計劃到1939年時打造一支擁有79艘潛艇的水下艦隊,其中包括一級續航力長、武備強悍的大型遠洋潛艇。艦體構造為單殼體,梭形船首,兩側各有一個橢圓形水櫃,艏水平舵位於水線下方主水櫃與衡水櫃的連接處,艇艏擁有4具550毫米魚雷發射管和4具400毫米魚雷發射管,指揮塔中置,在指揮塔前方安裝有一座雙聯裝203毫米炮塔。
  • 二戰時代日本的最好航母,大鳳還是赤城?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代,日本相比老牌歐洲海軍強國,作為新型的海軍國家,尤其是在海軍假日期間放開手腳發展航母,在二戰初期,利用偷襲的戰術優勢,充分發揮了航母優勢,曾讓美軍困擾許久,那麼,二戰中日本最好的航母是哪一艘呢?
  • 噸位最大下潛最深:世界潛艇記錄盤點
    伊400型潛艇常規動力潛艇二戰時期最大的潛艇是舊日本海軍製造的:伊400型常規動力潛艇,其水下排水量到了6560噸是核潛艇出現以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潛艇(要知道著名的「大洋黑洞」基洛級潛艇改進型伊400的機庫它的特殊之處就是擁有長35米,直徑約4米的機庫,可運載三架晴嵐攻擊機,堪稱水下航母;不過美國軍方俘獲該潛艇後,經過研究,認為這種水下航母攻擊能力很有限,隨後就被放棄。
  • 日本裝甲航母號稱不沉戰艦,被美國潛艇一炮擊沉,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相復勵二戰中,發展裝甲航母的其實並非英國獨一家。隨著航母運用經驗的積累,日本海軍在1939年(昭和14年)推出了海軍造艦第4次充實計劃時,開始決定建造1艘新型艦隊航空母艦——這就是日本唯一的一型真正意義上的裝甲航母「大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