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年奮戰,寧波中心城區公廁提質行動進入決戰之年。
記者今天從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年底前我市將完成130所城市公廁新改建服務提升,其中新建公廁18所,包括鎮海5所、奉化3所、東部新城3所、鄞州5所、江北2所。
「自2017年11月啟動城市公廁提質三年行動以來,全市環衛系統迅速掀起一場廁所革命。」寧波市市容環境衛生指導中心環衛一科科長劉勇權介紹,城區公廁對標清潔、舒適、衛生,力爭找時容易、上時愜意、走時滿意。
據介紹,在人流量較大的核心區域實現10分鐘如廁圈,同時確保公眾方便快速找到就近公廁,就是如廁體系與尋廁體系。
劉勇權說:「落實人性化設計,創一流功能;實現星級化管理,創一流環境;推進市場化運作,創一流服務,是城市公廁管理的追求。」
據了解,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牽頭制定公廁建設指導手冊,突出人性化、科技化、信息化以及綠色環保、健康衛生理念;制定公廁保潔和服務規範,出臺寧波市城市公廁管理辦法,實行公廁星級管理和分類管理,規範公廁保潔作業。
同時,探索企業化管理,推動服務模式革新推進市場化運作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激活公廁保潔服務市場,將企業誠信、行業自律、服務能力納入考核。
我市公廁分三類——
一是商業服務類:商業區、賓館、金融電信營業網點、客運交通樞紐、體育文化場館、遊樂場所、風景區、廣場公園、醫院、學校、停車場、加油站等公廁。
二是市場類:菜市場、水果批發市場、海鮮批發市場、建材市場等專業市場公廁。
三是沿街類:沿街商鋪、餐飲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廁。
記者了解到,今年130所提升公廁將助推我市公廁業態革新,形成寧波公廁遠景藍圖,為提高公廁配置數量、取得產權證明奠定基礎。按要求,新建公廁建築面積需大於60平方米,其中商業區、重要公共設施、交通客運設施、公園綠地等人流量較大區域的公廁建築面積大於80平方米。
新建、改建公廁的男女廁位比例達到《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標準要求;合理設置無障礙廁間、老年人廁位、母嬰室、第三衛生間、等候區和便民服務箱等;配備除臭設施,採用洗手臺出水冷熱控制、柔化燈光等人性化設計。
130所公廁提升名單含18所新建、112所改建,其中,海曙區改建9所,江北區改建1所、新建2所,鄞州區改建20所、新建5所,鎮海區改建33所、新建5所,北侖區改建14所,奉化區改建35所、新建3所。
引人注目的是,鄞州區單列出東部新城指揮部實施3所新建公廁任務,分布於邱隘鎮南部、高新區及明湖板塊。
2020年度寧波城市公共廁所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清單表
編輯:成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