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詩詞】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唐)

2021-02-19 每日詩詞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唐)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這首詩在意境上顯得清寂或清峭,情緒上則帶著比較重的孤獨感。

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桐廬縣一帶的別稱。「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首句寫日暮、山深、猿啼。詩人佇立而聽,感覺猿啼似乎聲聲都帶著愁情。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於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次句滄江夜流,本來已給舟宿之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的感情,便簡直要激蕩起來了,它似乎無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樣急於尋找它的歸宿。接下去「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語勢趨向自然平緩了。但風不是徐吹輕拂,而是吹得木葉發出鳴聲,其急也應該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說也還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詩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觸動得厲害了。如果將後兩句和前兩句聯繫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想像風聲伴著猿聲是作用於聽覺的,月湧江流不僅作用於視覺,同時還有置身於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這就構成了一個深遠清峭的意境,而一種孤獨感和情緒的動蕩不寧,都蘊含其中了。

詩人之所以在宿桐廬江時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建德當時為桐廬鄰縣,這裡即指桐廬江流境。維揚,揚州的古稱。按照詩人的訴說,一方面是因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鄉,「雖信美而非吾士」,有獨客異鄉的惆悵;另一方面,是懷念揚州的老朋友。這種思鄉懷友的情緒,在眼前這特定的環境下,相當強烈,不由得潸然淚下。他幻想憑著滄江夜流,把他的兩行熱淚帶向大海,帶給在大海西頭的揚州舊友。

這種悽惻的感情,如果說只是為了思鄉和懷友,那是不夠的。孟浩然出遊吳越,是他四十歲去長安應試失敗後,為了排遣苦悶而作長途跋涉的。「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這種漫遊,就被罩上一種悒悒不歡的情緒。然而在詩中,詩人只淡淡地把「愁」說成是懷友之愁,而沒有往更深處去揭示。這可以看作孟浩然寫詩「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詩,原是「遇思入詠」,不習慣於攻苦著力的。然而,這樣淡一點著筆,對於這首詩卻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對於他的老朋友,只要點到這個地步,朋友自會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種求仕失敗的心情,說得過於刻露,反而會帶來塵俗乃至寒傖的氣息,破壞詩所給人的清遠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達值得讀者注意以外,詩人在用筆上也有輕而淡的一面。全詩讀起來只有開頭兩句「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給人以經營錘鍊的感覺,其餘即不見有這樣的痕跡。特別是後半抒情,更像是脫口而出,跟朋友談心。但即使是開頭的經營,也不是追求強刺激,而是為了讓後面發展得更自然一些,減少文字上的用力。因為這首詩,根據詩題「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寫不好可能使上下分離,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後容易失去自然的過渡和聯繫。而如果在開頭不顧及後面,單靠後面來彌補這種聯繫,會分外顯得吃力。頭一句著一個「愁」字,便為下面作了張本。第二句寫滄江夜流,著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並給傳淚到揚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據。同時,從環境寫起,寫到第四句,出現了「月照一孤舟」,這舟上作客的詩人所面臨的環境既然是那樣孤寂和清峭,從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說這首詩後面用筆的輕和淡,跟開頭稍稍用了一點力氣,是有關係的。沒有開頭這點代價,後面說不定就要失去渾成和自然。

孟浩然寫詩,「遇思入詠」,是在真正有所感時才下筆的。詩興到時,他也不屑於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筆調把它表現出來。那種不過分衝動的感情,和渾然而就的淡淡詩筆,正好吻合,韻味彌長。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特色。

摘自百度百科



覺得不錯,請在頁尾點讚哦.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

我們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圖均來自網絡,對原作者表示敬意與感謝!

 

【每日詩詞】感謝您的關注!

點擊右上角:可分享朋友圈&收藏

點擊正文上面藍色文字「每日詩詞」:關注微信號

 

徘徊在明月清風的意象中,感受對中國文化的溫情與敬意.(於丹)

相關焦點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桐廬縣,其風景十分優美,然而對奔波無定,身在旅途的孟浩然而言,卻只聽到深山猿啼聲聲哀,見到滄江奔流浪逐浪,風吹著兩岸樹葉颯颯響。月照著江中孤舟一影單,景象是多麼的悽清蕭瑟啊!原因只在於"建德非吾土",景物在不同的人眼裡會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
  • 唐詩三百首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作品簡介】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抒寫旅中寄友的詩。全詩寫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現他鄉雖好終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頗不得志之情。此詩的情感很濃,意境很闊大,頗具盛唐風神。 【註解】桐廬江:即桐江,是錢塘江流經桐廬縣境的部分。
  • 每日背詩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舊遊:指故交。暝:指黃昏。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建德:唐時郡名,今浙江省建德縣一帶。漢代,建德桐廬同屬富春縣。此外以建德代指桐廬。
  • 唐詩123《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廣陵:即揚州,又稱維揚。舊遊:老朋友。暝:指黃昏。滄江:同「蒼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建德:今屬浙江,居桐江上遊。這裡泛言桐廬、建德一帶江域。非吾土:不是我的家鄉。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維揚:即揚州。《洞書·禹貢》:「淮海維揚州。」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月夜行舟憶友人
    每日一詩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廣陵:今江蘇省揚州。舊遊:即故交。[2]建德:縣名,今浙江,居桐江上遊。維揚:即揚州。[3]海西頭:揚州近海,故稱海西頭。
  • 唐詩精選:孟浩然五律《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寫詩,「遇思入詠」,是在真正有所感時才下筆的。詩興到時,他也不屑於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筆調把它表現出來。那種不過分衝動的感情,和渾然而就的淡淡詩筆,正好吻合,韻味彌長。這首詩也表現了這一特色。
  • 唐詩三百首|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唐
  •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背景】上回說到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這首詩是同一時期所作。孟浩然大約在開元十八年(730)從洛陽動身,前往吳越一帶遊覽。出發之前寫了一首《自洛之越》:「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此時的孟浩然科舉落第,厭倦了長安、洛陽等繁華之地,在短暫逗留後決定漫遊吳越,寄情山水。這篇名作詩人是經過桐廬江所寫。
  • 讀一首詩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一篇文字,寫滿孤獨
    ——唐代: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詩人必然是孤獨的,正是那份孤獨成就了詩人的詩篇。有人說喜歡孤獨,我感到疑惑,嘗過孤獨的滋味,我卻是一點也喜歡不起來。不知道他到底將孤獨做了怎樣的處理,使得孤獨突然有了可愛的一面?或許他是個詩人吧?以孤獨為材料,將其加工成悽美動人的詩篇。
  •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鑑賞
    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唐】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注釋】①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②舊遊:指故交。③暝:指黃昏。④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⑤建德:唐時郡名,今浙江省建德縣一帶。⑥非吾土:不是我的故鄉。
  • 詩詞|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唐代:孟浩然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注釋(1)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舊遊:指故交。(2)暝:指黃昏。(3)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
  •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風流天下聞」的「孟夫子」(孟浩然)未曾入仕,但並非生當盛唐的他無意仕途,只是他可能更適合當一位純粹的詩人。他應舉不第,離開長安後,為了排解苦悶,曾一度漫遊江淮。這首詩詩題便點明是他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桐廬縣一帶的別稱。
  • 古詩賞析 |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該詩前四句側重寫「宿桐廬江」之景色。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風、孤舟等悽迷孤寂的景物,構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襯託出詩人的綿綿愁思;後四句側重寫「寄廣陵舊遊」,詩人向朋友傾述獨客異鄉的惆悵和孤獨之感,又抒發懷念友人的拳拳之心。全詩前半寫景,後半寫情,景與情完美融合,寫景愈真切,其情愈深,顯得渾成自然,韻味悠長。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廣陵友人之作。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唐詩,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舊遊:指故交。暝:指黃昏。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建德:唐時郡名,今浙江省建德縣一帶。非吾土:不是我的故鄉。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維揚:即揚州。《洞書·禹貢》:「淮海維揚州。」
  • 【詩詞鑑賞】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 〔唐代〕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 注釋桐廬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舊遊:指故交。暝:指黃昏。滄江:指桐廬江。滄同「蒼」,因江色蒼青,故稱。建德:唐時郡名,今浙江省建德縣一帶。維揚:即揚州。
  • 孟浩然兩首「五律五絕」,寫流水之景,含豁達之情,讀罷神清氣爽
    孟浩然一首極為有名的水泊舟宿詩就實踐了這樣的創作方式,讀完使人神清氣爽。五律詩《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將詩題切為兩部分:前描「宿桐廬江」景中寓情,後寫「寄舊遊」敘事託意傳情。而以動詞「宿」與「寄」系聯看似獨立的兩半。
  • 唐代孟浩然《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孟浩然簡介: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與顏錢塘登障樓望潮作注釋:百裡聞雷震,鳴弦暫輟(chuò)彈。江潮如雷,聲震百裡,隆隆滾過,手中的鳴琴呀,暫且停止了彈撥。
  • 170C3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部編小語5上
    特約imEmily ibabylips 今天這周是詩詞鑑賞筆記第32篇,(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去揚州。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重新修建的。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去、到達。廣陵:即揚州。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辭:辭別。
  • 感受《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唐)孟浩然——越逃避越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