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姑蘇城像調色盤被打翻了,藍天、紅楓、銀杏,絢麗多彩。家住小施家弄的吳徵薇阿姨喜洋洋地拉著左鄰右舍高興地說:「我在小施家弄住了幾十年,因為房屋建造年代比較早,小區的原有監控只有6個、底樓防盜門基本都有損壞、原來樓道沒有照明燈等問題、小區的門衛道閘也有所損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麻煩,連小區的大名也用金色塗料粉刷一新,這次改造和整治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這些老住戶可高興了。」
小施家弄又稱施家花園,造於上世紀90年代末,建造於1998年,一共12幢樓。老年居民居多,物業收費不高。11月20日,萬年社區的社區工作者聯合江南騎遊隊的志願者和蘇州市教育局黨員志願者一起清除綠化帶裡垃圾以及將小區門衛室斑駁的牆面和樓道裡的小廣告剷除並粉刷一新,江南騎遊隊的幾位志願者,別看都是六十多歲的老師傅,但身手矯捷又熱心,64歲的何紀龍師傅和其他幾位師傅阿姨,將小刷子綁在長竹竿上將門衛室的牆面仔細地粉刷數遍,隊長萬金土,身手矯捷爬上梯子,粉刷高高的屋頂側面,強金華阿姨細心地將窗框粉刷成綠色,還計劃以後用黑色毛筆再勾畫個黑邊。物業志願者朱師傅,將宣傳欄裡的廣告用溼毛巾沾溼後再剷除。第一書記高晨帶領其他志願者一起並陸續將一些樓道的小廣告剷除並粉刷,原本布滿灰塵、「牛皮癬」的牆面恢復了原本的白淨亮潔,煥然一新的樓道環境讓居民讚不絕口。蘇州市教育局的黨支部書記王雲峰也帶領黨員志願者將小區內綠化帶內的隨意丟棄的垃圾,磚塊、菸蒂、晾衣杆、花盆……一件件撿出來,大家一刻不停地忙碌著,保潔人員放到保潔車上拉走。
踏進9幢的單元樓道裡,地面、牆面、樓梯、住戶門均整潔清爽,讓人心情愉悅。家住9幢303室的有37年黨齡的吳徵薇阿姨更是帶領單元的居民,自發組織購買塗料,剷除自己樓道裡的小廣告並粉刷一新,403室的退休的曹老師家裡裝修,將白水泥拿出來,粉刷樓梯踏步側面的「牛皮廯」小廣告。居民們說平時鄰裡關係很好,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老鄰居,有新蘇州人住進來,也被感化影響了,加入自家美麗樓道的維護中,最近出現在樓道窗戶玻璃上的小廣告,讓鄰居們憤恨不已,大家商量這平時上下樓,格外注意陌生人進來畫貼小廣告。優良互助愛家的鄰裡之風也讓樓道增色不少。
而在前不久,政協滄浪街道工委開展「協商民主在基層」活動後,藉助姑蘇區住建委幫扶項目,集中將小區一共12幢的樓棟的數十個單元樓道門裡外全部粉刷一新,有的樓道單元防盜門因為年久,風吹雨淋,有部分鋼鐵面已經鏽蝕,這次也全部更換一新。原本樓道裡沒有感應燈,老年居民較多的新村,居民出行不便,參與小施家花園設計的81歲的陳豫才老人說:「我口袋裡有一把微型手電筒,以防陰雨天和晚上偶爾出門需要照明。」小區原有的6個監控也因為年代久遠,損壞不少,有的拐角無法監控到位。這次的幫扶項目中,給老新村增加了二十多了監控,小區的安全得到了一定保障。
據了解,滄浪街道萬年社區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當作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逢兩小行動之際,社區統籌安排,在做好各小區環境衛生整治的同時,也讓樓道內的環境變得更加乾淨整潔,周圍的居民拍手稱讚。社區其他地方的兩小行動中「美顏」工作也在緊張計劃進行中。(王顯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