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作為德國最大綜合性港口的漢堡港,其吞吐量也受到了強烈衝擊。今年上半年,漢堡港的海運貨物吞吐量為6120萬噸,同比下降12.0%。兩大類主要貨物的吞吐量均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件雜貨吞吐量為4250萬噸,下降了12.2%;大宗貨物吞吐量為1870萬噸,下降了11.7%。在貨櫃方面,漢堡港貨櫃今年上半年總吞吐量為410萬標準箱,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12.4%。
對此,漢堡港營銷協會主席馬特恩表示,所有歐洲北部的港口都遭受了疫情的重創,形勢非常嚴峻。而且正如預期的那樣,由於全球經濟疲軟以及全球供應鏈部分中斷或延遲非常嚴重,第二季度港口業務受到的負面影響比第一季度更為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漢堡港今年上半年進口量的下降幅度最大,達到了16.3%,跌至3370萬噸,遠遠超過了出口量的跌幅。出口量為2750萬噸,下降6.1%。具體來看,礦石和煤炭進口量的減少可歸因於鋼鐵產量的下降。抓斗貨物和液體貨物的細分市場則分別下降了24%和10.5%。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農作物類別下的吸式貨物吞吐量取得了明顯增長,為410萬噸,漲幅達30.8%。其中,穀物和肥料的出口量顯著增加是上半年該類別吞吐量發展良好的主要原因。
另外,漢堡港十大重要貿易夥伴的貨櫃吞吐量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都出現了兩位數的明顯下降。作為漢堡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往來中國海運貨櫃吞吐量減少了16.4%。截至目前,與部分國家貿易貨櫃的積極發展仍無法抵消這一下滑。而俄羅斯(-14.9%)、瑞典(-13.3%)、韓國(-14.4%)、丹麥(-2.7%)和波蘭(-10.5%) 的海運貨櫃吞吐量也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態勢。馬特恩解釋說,中國採取嚴格防疫措施期間取消的貨輪班次直接導致了吞吐量的減少。但據他透露,隨著防控形勢的逐漸向好,漢堡港注意到,中國進出口方面的運輸量從7月份開始已逐步恢復。馬特恩指出,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中國和歐洲經濟緩慢復甦,船舶離港趨於穩定。因此,他對漢堡港海運吞吐量呈現出觸底反彈的積極態勢充滿信心。
打開第一財經APP,閱讀體驗更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