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央視86版《西遊記》依舊長盛不衰?
在演員選取上,製作團隊也進行了慎之又慎,百裡挑一的篩選,最後選擇了一批既符合角色形象、又有豐富的演藝經驗並且熱愛鑽研的演員。其中算悟空的飾演者六小齡童更是猴戲的傳承者,在劇中通過各種細微的動作和表情,將出身為猴的齊天大聖演繹得活靈活現。其他的角色更是將神仙們的仙風道骨、凡人的人性弱點、妖怪的內外神形都做出了非常精彩的演繹。
儘管1986年的拍攝條件非常艱苦,但製作團隊依舊以匠人精神完成了這部作品,才使之成為經典。據說當時拍攝時只有一臺攝影機,要拍攝多機位分鏡只能換個機位一遍又一遍地演。很多知名導演在聽說以後都很難相信,如此精彩流暢的畫面是僅用一臺機器就能拍出來的。最後用時4年,終成佳作。這樣的製作周期在現在的快節奏產出的年代是無法想像的。
這樣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名作在影視化以後,憑藉出色的製作,《西遊記》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除了劇作足夠優秀以外,《西遊記》的熱度居高不下也有「情懷」的因素在。寒暑假期間,全家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和機會都比以往更多,而選擇這樣一部男女老少都熟知且喜愛的連續劇進行觀看,既能憑藉著記憶和熟悉感有從任意時間節點開始觀看的便利,也能讓幾代人在難得的共處時光裡有了共同話題。這樣超越時間和幾代人的共同記憶,大概就是經典作品獨有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