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羅馬威尼斯廣場 環球之旅(37)

2020-10-19 野山的呼喚

圖1、羅馬

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羅馬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對任何時代的人來說,羅馬都是一種感官上的美。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積澱了太多回憶,留給人們數不盡的文化古蹟。古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一生致力於擴建羅馬,晚年有句名言:"我接受了一座用磚頭建造的羅馬城,但留下了一座大理石的羅馬城。"

圖2、旅館提供的羅馬旅遊地圖

我們所住的每一個旅館都免費提供該市的旅遊地圖,上面標明了主要的旅遊景點和所在的街道,拿著地圖就不會迷路,而且很容易找到你要去的地方。不足之處是地圖從不標出公共汽車路線。好在我們去的幾個城市景點都很集中,一般都能步行走到。每參觀完一個景點,我就在地圖上景點的位置畫個圈。我女兒說我每天最大的樂趣是在地圖的景點上畫圈,表明攻下的堡壘,有一種成就感。幾天下來,地圖上的景點基本上都畫了圈。

圖3、威尼斯廣場

你想知道羅馬真正的"中心"在哪裡嗎?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夠滿足那個定義,那麼它一定是威尼斯廣場。這裡總是人流如織,在法西斯時代還曾呈現出"海洋"一般的集合場景。而這裡,也是帝國廣場大道後的莊嚴背景。得益於數百部在此拍攝的電影,威尼斯廣場非常出名,是羅馬五條最主要街道的節點,"大道"的開端,羅馬老城區的中軸線,從這裡出發的一條筆直的道路,一直延伸到羅馬的人民廣場。

圖4、維託裡亞諾紀念堂

我們在羅馬的遊覽首先選中了城市中心即威尼斯廣場。古城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廣場正面是威尼斯廣場上最醒目的綽號叫"打字機"(又稱結婚蛋糕)的白色大理石建築維託裡亞諾紀念堂。

圖5、維託裡亞諾紀念堂留念

這是羅馬市最宏偉的建築之一,在羅馬城的許多位置上都能看到它,成了很好辨別方向的標誌。這座建築是為了慶祝1870年義大利統一而建造的,是國家的象徵。設計於1895年開始,紀念碑的建造工程是由建築大賽的獲勝者朱塞佩·薩科尼(Giuseppe Sacconi)設計的。 卡比託利歐山的北坡被清除,為紀念碑讓路。 羅馬廢墟和中世紀教堂在這個過程中被摧毀。

圖6、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紀念宮最精彩的部分

紀念堂用布雷西亞的純白大理石建造,高約80米、寬120米(260 x 390英尺),設有宏偉的階梯,通向一個72米長的巨大的柱廊。柱廊高達十五米(50英尺)的16根科林斯圓柱以及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兼顧了大氣和精緻。柱廊的設計很可能受到古代奧古斯都主義的雙重柱廊的影響。

圖7、柱廊上面有16尊人物的石雕

在柱廊廊壁上刻有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的浮雕。頂部的楣上飾有象徵義大利地區的16尊人物雕像。兩邊有兩座銅質旗杆,兩面義大利國旗迎風飄揚。每座旗杆大理石基座牌都有一座帶翅膀的勝利女神雕像。右邊的表示自由,而左邊的表示統一。

圖8、帶翅膀的勝利女神

朱塞佩·薩科尼始終沒有看到他的紀念碑完成,他於1905年去世。由三位建築師曼弗雷多.曼弗雷迪(Manfredo Manfredi)、皮奧.皮亞琴蒂尼( Pio Piacentini) 和加埃塔諾.科赫( Gaetano Koch) 繼任。雕塑由義大利雕塑家萊昂納多·比斯託菲和安傑洛扎內利設計,全由義大利的雕塑家完成雕刻。1911年開工,完成於1935年。耗時25年建成。

圖9、紀念堂頂部青銅雕像"熱愛祖國的勝利"

建築物上面有兩尊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青銅雕像,右邊的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這座建築寬135米,高70米。如果包括雙輪戰車和維多利亞,高度達到81米。建築的底層設有義大利統一博物館。

圖10、紀念堂頂部青銅雕像"勞動的勝利"

祭壇上方刻有"祖國統一、人民自由"幾個巨大的拉丁文字。紀念碑前有寬闊的石階,兩旁有鍍金的象徵性銅像,左方代表"思想",右方代表"行動"。臺階下的兩組噴泉,右邊的象徵"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徵"亞得裡亞海"。

圖11、紀念堂的鍍金青銅雕塑"思想"

這也是為紀念義大利開國國王埃馬努埃爾二世而建的。中央高臺上,矗立著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Victor Emmanuel II) 騎馬的鍍金青銅像,由雕塑家Enrico Chiaradia完成。雕像重達50噸,長12米(39英尺)。它的基座上裝飾著代表義大利城市的寓意浮雕。因為歲月的關係,鍍金幾乎看不見了。

圖12、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騎馬的銅像

埃馬努埃萊是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1820年出生於撒丁,1849年成為撒丁王國國王,即薩丁島-皮埃蒙特國王(1849年~1861年在位)。為了統一鞏固王國和支持義大利復興運動,他聯合拿破崙對佔領者奧地利作戰,取得馬堅塔戰役和索爾費裡諾戰役的勝利。義大利統一後,他成為第一個國王(1861年~1878年)。義大利人給他的綽號"祖國之父"。 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1879年逝世後,遺體葬於羅馬萬神殿。

圖13、米開朗基羅創作的飛獅雕像

有一種說法,第二段臺階上的飛獅雕像是米開朗基羅創作的。米開朗基羅早在1564年就去世了,這座雕塑如果是米開朗基羅創作的,也是從別的地方移放過來的。為什麼放在這裡?我查不到資料。我只知道,飛獅是威尼斯的保護神。傳說耶穌聖徒馬可在埃及傳教時不幸被害,幾個威尼斯商人將他的遺骨偷偷帶回了威尼斯。剛剛上岸,就見一頭長著翅膀的獅子飛過。威尼斯人便認定這是神的諭旨,於是在岸邊建起一座恢弘盛大的聖馬可教堂,用來安放聖人的遺骨,並從此將飛獅奉為城市的保護神。

圖14、兩名衛兵守護著無名戰士墓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將無名英雄墓安放在紀念堂前,紀念為義大利獨立而陣亡的士兵。這是朱利奧杜埃(Giulio Douhet,1869年5月30日1930年2月15日)將軍的建議。朱利奧杜埃是義大利著名將軍、軍事理論家,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制空權》(1921年出版)中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預言空中戰場是未來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場。他的的制空權理論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的空軍建設,尤其對轟炸機的發展有過重要的影響。

圖15、衛兵在換崗

無名戰士的屍體於1921年10月26日從瑪麗亞貝爾加馬斯的11件無法辨認的遺體中選出。從與貝爾加馬人舉行儀式的阿奎萊亞轉移到羅馬並葬於此。那時沒有DNA技術,無法確定這11個人的名字,選中的無名遺體假設是一位名叫格拉迪斯卡·迪松佐女子的兒子,因為她只有一個孩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她的兒子的遺體從未被發現。

圖16、無名英雄墓上的勝利女神雅典娜雕像

無名英雄墓上中間的雕塑是勝利女神雅典娜雕像,衛兵後面的浮雕,左邊是"工作第一的群眾"群雕,右邊是"愛國至上的人民"群雕。無論日曬雨淋,總有兩名衛兵紋絲不動地在這裡守護著無名戰士墓,還有兩把熊熊燃燒不息的火炬。守衛者從海軍陸戰隊、步兵師和空軍師中輪流選出,日夜守候在這裡。我們到時,恰趕上衛兵們換崗。

圖17、"愛國至上的人民"群雕

紀念碑和無名英雄墓又稱"祖國祭壇",每年義大利國慶,都要在這裡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義大利共和國總統都要親自主持向無名英雄獻花圈。到義大利訪問的各國首腦,通常都要到這裡來獻花圈致意。在臺階下方靠近大門處,左右兩邊又各有兩座大理石雕像,從左至右代表"毅力和和氣、"犧牲和正義"。

圖18、大理石雕塑"毅力和和氣"

柱廊下面及紀念碑內,有巨大的室內展廳,一半用於展覽。另一半是義大利復興(建國)博物館(Museo centrale del Risorgimento)博物館,這是一個致力於義大利統一史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入口位於紀念碑左側,展示了繪畫、文件、照片和紀念品。我們去時,紀念堂正在修繕,局部被擋住了,我們未能進去參觀。女兒說,因意見不統一,修建方案總在變化,因此總是不能完工。這也許是義大利的特色。

圖19、大理石雕塑"犧牲和正義"

給紀念堂照相的最佳位置是威尼斯廣場中央。威尼斯廣場四面是環繞的馬路,沒有紅綠燈,這時候過馬路就必須下定決心,一不怕死二不怕傷,堅決地往前走,那些急速衝過來的摩託車和汽車才會給你讓路。如果在馬路邊上遲疑,希望駛過來的車放慢速度,那你就永遠都過不了馬路。

圖20、威尼斯宮

在廣場的西北角,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哥德式建築。在威尼斯共和國繁榮時期,這裡曾經是威尼斯大使館所在地,因此被稱為威尼斯宮。臭名昭著的墨索裡尼曾經把總部設在這裡,還從2樓的陽臺向廣場上擠滿的人群發表著名的"陽臺演說"。他臥室內的燈火徹夜通明,使義大利人確信他們的領袖在不知疲倦地處理國政。當年人們瘋狂的場面已成過眼煙雲。現在,威尼斯宮已經成為收藏大量繪畫、雕塑及刺繡作品的博物館。

圖21、從紀念堂看旁邊的圖拉真廣場

有人說:羅馬空氣裡瀰漫歷史博物館的味道。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每個古蹟的下面可能還有古蹟。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像羅馬一樣,從公元前753年建城到公元後2000多年,古蹟層層累積,散布全城。跟隨帝王、聖靈的足跡,你可以找到無數的遺蹟和教堂,這些標誌著羅馬的歷史:它先是羅馬共和國的首都,歷時近500年;接著又戴上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榮冠達503年;在中世紀,它作為教皇國首都長達11個世紀;緊接著它又成為義大利王國統一後的王國首都。它更是最大的教會所在地。世界遺產委員會把羅馬歷史中心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22、圖拉真大帝勝利紀念柱

圖拉真大帝勝利紀念柱在廣場最西側,記錄著皇帝徵服羅馬尼亞地區的戰功。18塊希臘產的大理石砌成高38.7米的圓柱,表面雕刻著達契亞戰爭場面的宏大畫卷,雕刻精美,氣勢恢弘,詳細記載了自羅馬人準備出戰至達契亞人被逐出家園的這段歷史。僅各種人物就有2500多個。

圖23、紀念柱上的浮雕

浮雕的說明按故事情節自下而上呈螺旋狀而成,總長達200米。頂端原站立著圖拉真的黃金雕像,中世紀時期丟失,後換上聖彼得的雕像。 場面按敘事的發展配置十分複雜,圖拉真是所有場面的中心,曾出現90次之多。

圖24、紀念柱上的浮雕

整個雕刻是一部形象的戰爭史,是世界上最長的戰史立體畫卷。浮雕在刻畫人物的容貌、民族特點、服飾等方面具有豐富的歷史真實性。基座內部為靈堂,埋藏著圖拉真夫婦的骨灰。據說柱身內部有螺旋形階梯,可拾級攀緣至柱頂。

圖25、圖拉真廣場

在威尼斯廣場的左側是圖拉真廣場,與威尼斯廣場一路之隔。圖拉真(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是古代羅馬帝國的皇帝,被稱為五賢帝中的第二位。圖拉真廣場建於公元107年,是為了紀念圖拉真大帝遠徵羅馬尼亞獲勝。兩所巨大的圖書館、兩座宏偉的大會堂、至今還聳立在廢墟上的圖拉真勝利紀念柱和一排排雕像構成了當時全城最壯觀的地區之一。

圖26、中間半圓形的是圖拉真市場遺址

廣場的型制參照了東方君主國建築的特點,不僅軸線對稱,而且作多層縱深布局。在將近300米的深度裡,布置了幾進建築物,室內室外的空間交替,空間的縱橫、大小、開闔、明暗交替;雕刻和建築物交替。這一系列的交替醞釀建築藝術高潮的到來。中間半圓形的是圖拉真市場遺址,想像一下這是2000年前的三層商業中心,裡面有150間店鋪,據說還向沒有飯吃的人施捨,目前不對外開放。

圖27、城市中心保存著這樣巨大的廢墟,使我們非常感慨

古羅馬的"購物中心"所賣的物品包羅萬象,鮮花、香料、蔬果、海鮮都有,還有裁縫店和修鞋的匠人。據說古代羅馬時期以低廉的價格將穀物賣給市民,而圖拉真大帝時代為了更加討市民的歡心,設立了這個大市場,將穀物和葡萄酒、橄欖油等分配給市民。

城市中心保存著這樣巨大的廢墟,使我們非常感慨。要是在國內某些城市,也許早被地方領導拆除,建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了。

相關焦點

  •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環球之旅(30)
    圖1、聖馬可廣場及周圍建築拿破崙·波那巴讚譽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舉世罕見的奇城",並把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稱為"歐洲最美麗的客廳"圖5、聖馬可廣場的舊市政廳(右)和新市政廳(左)廣場北端是建於12世紀的舊市政大廈(16世紀遭遇大火後重建)及15世紀由康德齊修建的時鐘塔,
  • 義大利威尼斯大運河 環球之旅(32)
    威尼斯清晨和夜晚的景色是最美的。21日我們早早起床,乘一號線路的船(每站都停)從我們的駐地到聖馬克大教堂廣場走了一個來回。晚上,再次夜遊大運河,充分欣賞了大運河兩邊美麗的景色。這條全長3.8公裡,寬3070米,深55.5米的倒"S"型的大運河,是威尼斯最寬敞美麗的河,將城區分為兩大部分。據資料介紹,威尼斯是中世紀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故鄉,位於義大利北部亞得裡亞海海濱。它的四周被海洋所環繞,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火車可直達,固有"水都"之稱。
  • 義大利歷史名城維羅納 環球之旅(43)
    1883年1月9日落成的伊曼紐二世銅像高高聳立在廣場上。記得羅馬威尼斯廣場前也有類似的雕像。義大利最終在伊曼紐爾二世手上統一,騎馬雕像大概更能顯示出「義大利之父」的氣概和偉業。我們坐在布拉廣場的長椅上休息,默默地注視過這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靜靜地品味那種只有歷史才能沉積下來獨特風韻。
  • 羅馬市政廣場和聖彼得鐐銬教堂 環球之旅(40)
    在威尼斯廣場西南面的卡比多利歐山丘上的卡比多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曾是羅馬政治的中心,也叫市政廣場(The Capitol )。從威尼斯廣場的維託裡亞諾紀念堂前方向南行幾十米,有一個大理石建的一百二十四臺階直通卡比多利歐廣場。該廣場是建築和雕刻的綜合體,被稱之為羅馬最美的廣場之一。
  • 羅馬狂歡的科爾索大道 環球之旅(38)
    "條條大道通羅馬"。來到羅馬,發現條條大道通古蹟,有路就有歷史及歷史的痕跡。科爾索大道又被稱之為"狂歡的科爾索大道",是縱貫義大利羅馬古城中心區的一條主要街道,筆直地穿過一大片以狹窄蜿蜒的小巷和小型廣場為特點的區域。南端在威尼斯廣場,北端是人民廣場,長度為大約1.5 公裡。
  • 義大利、聖馬利諾——威尼斯——羅馬自駕遊(上)
    義大利可能是每個旅行者的夢想。如果你正在尋找歷史,著名的美食,友好的人或活潑的音樂,義大利絕對是最令人興奮和浪漫的歐洲目的地之一。你可以在威尼斯租一輛車,然後縱情於義大利1255公裡的公路之旅,一路經由聖馬利諾到達羅馬。
  • 威尼斯廣場不在威尼斯,卻是羅馬最大的廣場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這個廣場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一般羅馬市中心的遊覽都會經過此處。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是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每年6月2日國慶日的閱兵式都會在此進行。這個就是威尼斯廣場哈。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威尼斯廣場,羅馬往日輝煌的象徵!
    羅馬的廣場有很多,要說最大的就屬於威尼斯廣場了,它處於羅馬的市中心,也是羅馬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一般在市中心遊覽的遊客,都會經過威尼斯廣場。因為它處於羅馬的中心,離所有的景點都非常近。它是5條大街匯集的中心點,小編爬上廣場的最高處,就會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條條大道通羅馬」這句話了。
  • 威尼斯廣場因名字被誤解,卻成為義大利羅馬新地標!遊客:震撼!
    義大利的羅馬,是一座被歷史古蹟鑲嵌的古老城市,在這裡保留著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建築雕塑,在哪兒都感覺走在了歷史的河流之中。這是一座充滿著文藝氣息的城市,其中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各種廣場,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威尼斯廣場了,如今也是羅馬的新地標。
  • 羅馬巴洛克風格的納沃納廣場 環球之旅(41)
    Piazza Navona)是羅馬八大廣場之一。其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以尼羅河代表的非洲充滿神秘感;另一種是貝爾尼尼特別看不上噴泉旁邊的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
  • 羅馬:威尼斯廣場上的大聖誕樹
    12月20日,在義大利羅馬的威尼斯廣場上,人們參觀大聖誕樹。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聖誕將至,一棵高約22米的聖誕樹被安置在羅馬的威尼斯廣場中央。這是12月20日在義大利羅馬拍攝的威尼斯廣場上的大聖誕樹。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12月20日,在義大利羅馬的威尼斯廣場上,人們從大聖誕樹下走過。新華社記者 程婷婷 攝 這是12月20日在義大利羅馬拍攝的威尼斯廣場上的大聖誕樹的裝飾。
  • 力拓國際教育LTIE丨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威尼斯廣場,羅馬往日輝煌的象徵!
    羅馬的廣場有很多,要說最大的就屬於威尼斯廣場了,它處於羅馬的市中心,也是羅馬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一般在市中心遊覽的遊客,都會經過威尼斯廣場。
  • 大C遊世界 羅馬街頭華麗的威尼斯廣場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義大利的羅馬,擁有者諸多輝煌的遺蹟。這裡曾經是歐洲最富有、最有權勢的王朝,這裡也曾經是歐洲最輝煌的時代。在羅馬遊覽,有很多廣場是一定要去的,但是羅馬的廣場,很多都與我們常規概念裡的廣場有所區別,並不是佔地很廣泛的空地,而是立體結構的廣超,比如威尼斯廣場。
  • 威尼斯廣場——宏偉壯觀的羅馬最大的廣場
    威尼斯廣場是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圓形廣場,它是仿照威尼斯的聖馬可方形廣場建成的,是現今羅馬最大的廣場。廣場周邊許多歷史建築,博物館、美術館近在咫尺。它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是遊客步行前往西班牙廣場和真理之口的必經之地。每年國慶日6月2日都會在廣場上進行閱兵式。
  • 威尼斯廣場不再威尼斯!變成羅馬最大廣場,他們引以為豪的地標
    這是一座充滿文藝氣息的城市,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各式各樣的廣場,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威尼斯廣場,如今它已是羅馬的新地標。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著名景點之地。有人說,這個威尼斯廣場就像一個巨大的奶油蛋糕。
  •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是仿照威尼斯的聖馬可方形廣場建成的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仿照威尼斯的聖馬可方形廣場建成。廣場周邊許多歷史建築,博物館、美術館近在咫尺。這個廣場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是重要的交通樞紐,一般羅馬市中心的遊覽都會經過此處。廣場的正面是綽號叫結婚蛋糕打字機的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他是為了慶祝一八七零年義大利統一而建造的紀念堂,耗時二十五年才建成主體,後經修繕等工程直至一九二七年才正式完工。紀念堂體型巨大,有一百二十米寬八十米高,因此它也遭到很多爭議,被認為過於巨大和突兀。
  • 義大利古羅馬建築的傑作萬神殿 環球之旅(24)
    它始建於公元前3 世紀的阿格裡巴時代,是當時的羅馬執政官阿格裡巴為慶祝亞克興戰役獲勝,向其嶽父奧古斯大帝表示敬意之作,後毀於公元80年發生的火災。到了公元2世紀初,阿德裡亞諾皇帝(哈德良)在原址上進行了重建。他命人在柱頂過梁上刻寫上銅質的刻文,記述了神殿興建的原委。女兒強調,古羅馬的建築,首先要看大競技場,其次就是萬神殿。
  • 歐洲之旅第七站--義大利(威尼斯)
    剛進入威尼斯的廣場我就被震到了,主要是那個廣場氣派華麗和寬廣,超出了我的想像
  • 羅馬鬥獸場,威尼斯廣場
    有著「永恆之城」之稱的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時也是國家各種事務中心,氣候非常舒服,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一座見證了羅馬興衰史的建築––羅馬鬥獸場,極具歷史文化氣息的一座建築,它位於義大利羅馬市的中心,它又成羅馬大鬥角場 羅馬圓形競技場,顧名思義它是用來觀賞鬥牛比賽的圓形競技場。 內部了同時容納9萬明觀眾!可惜在歲月的啃噬下只剩大半個骨架,但它扔不失其美麗,為世界所聞名!
  • 大C遊世界 義大利威尼斯廣場的主建築
    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位於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羅馬最大的廣場。廣場呈長方形,長130米,寬75米,是五條大街的匯合點。廣場中央原先是公共汽車、計程車和觀光馬車等的聚集地,全市的交通中樞地帶。從1980年下半年起,羅馬市政府對它進行了整頓,使之更加美麗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