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書院:老子《道德經》所說的「三寶」,是哪三寶?

2020-12-10 明德書院

《道德經》六十七章:我有三寶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我有「三寶」,請你們把握住而且保持下去。不管做人做事創業立功,上至治理國家,下至做一族之長,都離不開這三寶。

「一曰慈」,不管做什麼事情,永遠都要懷有一顆慈愛之心,而且要推己及人,處處仁慈。

「慈,故能勇」,具備了慈愛之心,才能大智大勇。有了愛天下人的心,才有犧牲自我的勇氣。

《孫子兵法》中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這就是仁慈激發的巨大作用。

「二曰儉」,這是指物質上的節儉,也指精神的消耗。言行也要節儉,不要說那麼多廢話,也不要做那麼多不著調的事,以免徒然浪費精神。

諸葛先生曾誡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清心寡欲,修身之要。老子用儉字,作為治國、事天、養生之根本原則。

「儉,故能廣」,因為節儉,所以發揮起來更為廣大。比如,一個人什麼事都做得很瑣細,那麼精力有限,就不能做到廣博了。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要在天下人之前爭先,不要老想著出風頭,做事情恰到好處就可以了。

老子為何崇尚謙柔之德?因為「物極則反,過盛必衰,盈滿則覆」。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凡是過於自我膨脹的行為,都不會持久!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因為不為天下先,就能統領全局,使得萬事萬物符合自然之道,生命悠長。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現在捨棄了慈愛之心,而去好勇鬥狠,侵略他人。捨棄了節儉,欲望越來越多。把個人的利益放在前面,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國。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有了慈愛之心,用它來打仗就會取勝,用它來防守就會穩定國家。上天如果想救誰的話,一定會讓他有慈愛之心。「天心仁愛」,萬物依靠天地而生生不息,一個人真正有了慈愛心充沛於體內時,上天自然會佑護你。

對這一章的理解就到此為止。但是,也有諺語說,「慈不將兵,義不掌財」,仁慈的人不可以帶兵,慷慨的人不能掌握財政。一般學軍事的人,很少提到「慈」,更少提到慈可以打仗。老子為什麼說「夫慈,以戰則勝」呢?這就要深入到較高層次的哲學境界了,《孫子兵法》中提到「仁」,認為假如沒有仁愛之心,沒有愛天下人之心,不能為大將。至少在這個意義上,統領全軍,如果沒有仁慈之心,不能愛惜土兵,那是無法打好仗的。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中的「人生三寶」所反應的生活道理是什麼
    《道德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它體現了古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對我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身為天地的一分子,而且是一個很重要的分子,我們應該如何過好我們的一生?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比較好理解,對於多數人來說「慈」是很好做到的,但是「」儉」似乎難以做到,節儉本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之一,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於是有人開始鼓吹,只有高消費才能刺激經濟的發展,因此社交會上的奢華之風漸起。
  • 道教三寶是哪三個?
    那麼,你知道道教人士奉行的三寶是哪三寶嗎?其實,道教三寶對三種人群有著不同的意義。現在,就由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道教三寶吧。一、學道者學道者奉行的三寶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為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為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為師寶尊,在道教中又叫道、經、師三寶。
  • (道德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他就是李耳,後人尊稱他為老子,而這部傳世之書便是《道德經》《道德經》與《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奇書的作者老子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說: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第二個可遇不可求
    前幾期小編給大家分享了不少俗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家庭的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聽完這句後估計有不少小夥伴會好奇到底是哪三寶可以讓夫妻之間白頭偕老呢?第一寶,良田在中國的古代,人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農作,男耕女織在當時是十分常見的。
  • 老子說:人生這「三寶」,個個都很好
    喜歡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夫我恆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意思是:我有三寶,我一直都在持守著它。一個是慈愛,一個是節儉,一個是不出風頭。其實,老子所講的這人生「三寶」,個個都很好,而且對我們現代人為人處世,依然有著深遠的影響,我們做人,只要懂得好好守著人生的這「三寶」,我們的人生就能吉祥如意,福報連連。為什麼這樣說呢?
  • 《道德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這傳承幾千年的寶貝究竟是啥?
    道德經《老子·德經》第六十七章,老聖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其實很多人還是望文生義,沒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甚至提出了質疑和批判,因此夜述封神本期就來聊一聊這三寶。01慈《說文解字》:慈,愛也。從心、茲聲,心懷多益是慈之範式。這裡的慈其實是兩個意思,一是不惱害眾生,二是與人為樂。
  • 老子《道德經》一語點破
    老子《道德經》關於錢財的觀點一語點破。老子《道德經》認為為什麼掙的錢總是不夠花可以歸結為兩個原因。一是人的欲望太大,所以掙錢總是不夠花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老子說道有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天下人說我說的「道」偉大,但又看不出任何具體樣子。那是因為道大,所以並非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麼「道」也就顯得渺小了。
  • 法國羅浮宮的三寶是哪三寶 羅浮宮三寶簡介
    羅浮宮被稱為「萬寶之宮」,如今羅浮宮的藏品多達40萬件,藏品跨度1500多年之久,這裡更是有著人盡皆知的鎮館三寶,有不少遊客可能還不清楚法國羅浮宮的三寶是哪三寶,下面就給大家做個羅浮宮三寶簡介。
  • 道教裡「三寶」、「七寶」、「八寶」都指什麼?
    近些年,隨著眾多道教廟觀對道教信仰和文化的普及力度不斷加強,道教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了解。像我們都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簡單幾個數字便高度概括了大道衍生萬物的過程,可見,簡單的幾個數字,在道教中也常常被賦予獨特內涵。
  • 「印石三寶」哪三寶
    名居印石三寶之首的田黃石,是壽山石中最名貴的品種,早在清代初期就被選作貢品進獻宮廷,深得帝王賞識,乾隆帝祭天拜田黃,更使它身價百倍,在石族中登基稱「王」可謂是眾望所歸。芙蓉石雖然開發時間比起田黃、雞血要晚許多,但是,它卻以清白明瑩、潔身自好的品格,博得文人雅士的共鳴,在他們的推崇之下,躋身於「印石三寶」之列,被譽為「石中君子」。
  • 道教三寶、七寶、八寶,各指什麼?
    下文中筆者就簡單介紹一下道教中的三寶、七寶與八寶。"三清""四御""八仙"是道教中為人所熟知的神仙,而三寶、七寶、八寶則是從"三清""四御""八仙"衍生出的道教名詞。三寶:道教三位至高神學道者首先要有自己的精神領袖,而"三清"則是所有修道者的至高精神領袖。
  •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老子的三件法寶是什麼?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道德經》第六十七章,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譯文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麼「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 老子三大爭議:誰是老子,道德經是他寫的嗎,他去哪了?
    事實上,老子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活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是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死後六七百年,才被道教奉為始祖。在此之前,老子只停留在哲學層面,其學說著作僅有《道德經》(也被稱為《老子》)。有關老子的秘團主要有三,分別是:誰是老子,《道德經》是老子寫的嗎,老子怎麼死的。
  • 中醫上的經常說的「三寶」是什麼
    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氣神之所以被中醫界譽為「三寶」,是由於它對*生命價值的重要性。中醫學說中有很多術語裡面帶有「三」字,如三焦,三寶,三陰三陽病,那麼這些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呢?想要了解這些術語嗎?小編來為你介紹吧。 老子曾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道教的「三寶」指的是什麼?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其中,「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道德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生育萬物,是宇宙的本源,修道者要時刻奉行大道的自然法則。「經」是指引修道者修行的經書。道教典籍浩如煙海,《道藏》將經書匯集到一起,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
  • 「普陀山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普陀山三寶」,久負盛名,那你知道是哪三寶嗎?01多寶塔多寶塔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築物,且原貌保持最為完整。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到杭州,當時的鎮海禪寺住持前去面聖,請求復興普陀山,經康熙批准,拆遷南京明故宮琉璃瓦、九龍藻井等物,發往法雨禪寺建成九龍殿(又稱圓通殿),為目前國內寺院建築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殿。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
  • 《道德經》中老子的三件秘密法寶,川普一件也沒有
    建議川普讀一讀《道德經》,特別是第六十七章,老子所說的一個聖人,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成就偉大事業的三件法寶,他一樣也沒有。一、善良的人最勇敢老子在《道德經》第67章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劍與遠徵》光耀三寶是指哪三個角色 光耀三寶介紹
    導 讀 在劍與遠徵中有三位英雄被稱為光耀三寶,這讓許多新人玩家比較迷惑不知道光耀三寶是哪三個角色,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劍與遠徵光耀三寶是哪三個角色及三寶英雄該如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