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釋字(詞)
系
這裡用作動詞,束縛、拘執的意思,其象為拿繩子去拘束別人。
臣妾
這裡泛指家人、邑人。臣妾,古來稱地位低賤者。《向書·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為妾。」《周禮注》也說:「臣妾,男女貧賤之稱。」《史記·吳太伯世家》:「請委國為臣妾」。《後漢書·皇后記》:「天下臣妾,鹹為怨痛。」
疾憊
「疾」指痛苦、不舒服的感覺。「憊」指心累的感覺。體累曰疲,心累曰憊。「疾憊」在這裡指因慘慘劬勞卻勞而無功而感到煩心苦累。
釋象:
《遯卦》九三與六二比鄰,是陰陽相薄的對手。《遯卦》六二爻辭曰:「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脫。」是誰用「黃牛之革」執六二呢?當然是九三。《遯卦》九三為艮體主爻,「艮為手」,執六二者,九三之手也。《遯卦》九三欲以「黃牛之革」而執六二,故曰「系遯」。那麼執之如何呢?「莫之勝,脫」。《遯卦》九三用「黃牛之革」都不能執住六二,還是讓其走脫了,費老大勁卻不能成功,疲憊啊,故曰「有疾厲」。其《象傳》亦因而釋曰:「系遯之厲,有疾憊也」。
《遯卦》九三為什麼要「執」六二呢?因為九三不想讓六二跑到自己上面去。《遯卦》九三為什麼「執」六二而不能成功,反把自己弄得「有疾憊」呢?因為《遯卦》是消息卦,陽消陰息,是剛大者退隱而柔小者上進用事之卦,天道如此,九三能奈之何?天時註定《遯卦》九三隻能歸隱,回家抱孩子畜臣妾而「不可大事也」,故其爻辭曰「畜臣妾吉」,其《象傳》亦因此釋曰:「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對君子而言,「畜臣妾」是家中瑣小之事,是不可大事的表現。《遯卦》九三「不可大事」,何以見得?這就要從卦變上來考察了。
《遯卦》的卦變形式共有三種:一種是《遯卦》先變為《訟卦》,然後《訟卦》再變為《鼎卦》;第二種是《遯卦》先變為《巽卦》,然後《巽卦》再變為《中孚卦》;第三種是《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
在第一種卦變體系中,《遯卦》九三先變為《訟卦》九二,然後成為《鼎卦》九二。《訟卦》九二爻辭曰:「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訟卦》九二與六三爭訟失敗,逃回家躲了起來,其邑人三百戶,這是典型的「畜臣妾」去了。《鼎卦》九二爻辭曰:「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這裡的「仇」是同伴的意思,在《遯卦》中,九三與九四比肩同行,故《鼎卦》九二的同伴就是九四。《遯卦》是消息卦,按自然的陰陽消息規律,九四本可進一步而受禪為王,但《遯卦》變成《鼎卦》後,王權世襲制卻取代了禪讓制,使得九四受禪為王的願望落空,故曰「我仇有疾」。九四「有疾」,作為九四同伴的「我」,卻因「不克訟」而躲回老家,自顧不暇,又怎能來幫九四呢?故曰「不我能即」。可見在第一種卦變體系中,《遯卦》九三始終都「不可大事也」。
在第二種卦變體系中,《遯卦》九三先成為《巽卦》九三,繼而再變為《中孚卦》初九。《巽卦》九三爻辭曰:「頻巽,吝。」《中孚卦》初九爻辭曰:「虞吉,有它不燕。」這就是說,《遯卦》九三成為《巽卦》九三時,還不甘心退隱,仍搖擺不定,拿不定主意,等變為《中孚卦》時,初九終於還是退隱到初位了,因為他認識到,原來的三位是多兇之位,就象居所有蛇,居之不燕,故曰「虞吉,有它不燕」。從這一卦變體系看,《遯卦》九三也最終退隱了,故亦「不可大事也」。
在第三種卦變體系中,《遯卦》九三待在原處未動,先成為《離卦》九三,再成為《豐卦》九三。《離卦》九三爻辭曰:「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日昃之離」即日已偏西,喻指人已過壯年,變得衰老。「鼓缶而歌」就是指樂天知命,不再與命運抗爭。這也是「不可大事」的意思。《豐卦》九三爻辭曰:「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無咎。」不用我們分析,其《象傳》直接釋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義理
《遯卦》是消息卦,陽消而陰息,君子道消而小人道長。《遯卦》天時為申,當申之時,萬物皆致養焉,正是大者歸隱,小者用事之時。時也,命也,天時就是天命。《遯卦》九三君子道消,宜歸隱而「畜臣妾」,不可大事,乃天命之也。若逆天命而強行,則註定會疲憊不堪而無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