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傳承,帶你認識紫砂的另一面

2020-12-12 騰訊網

本報訊 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至趣——紫砂的另一面」展覽,亮相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名窯傳承館,共展出宜興陶瓷博物館館藏紫砂藝術佳作105件套。通過此次展覽,有助於人們打破對紫砂的固有認知,探索它並不為人熟知的面貌,並從中感悟中華紫砂藝術的多樣魅力。

談及紫砂,世人多將其與「壺」聯繫在一起,然紫砂的魅力遠不止於此。明代中葉之後,在能工巧匠、文人雅士的推動下,宜興紫砂工藝與傳統雕塑、詩詞、書畫與篆刻相兼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據了解,此次展出105件套展品,均為宜興陶瓷博物館館藏清代至當代名家創作的藝術佳作,器型多樣,涵蓋了紫砂茶酒器、紫砂花器、紫砂文玩、紫砂雕塑等多種類別。

展覽以紫砂茶酒器為引言,展出包括陳鳴遠、範大生等諸位大師作品,從世人熟悉的紫砂器著眼,揭開這段至趣探索歷程。紫砂花器則是紫砂藝術中的另一大門類,同樣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甚至得到清代宮廷的賞識。而紫砂材質的超高可塑性,使得其還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房、雕塑、日用器皿等,百變多樣。同時,在紫砂藝術光芒之下,宜興地區的陶瓷技藝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紫砂、青瓷、均陶、精陶、美彩陶等「五朵金花」,大放異彩。

展品中,一件造型新奇的清代果品核桃杯,十分吸引眼球。據介紹,該器是由清康雍時期紫砂名家陳鳴遠所做。其制壺之餘,擅長製作清供雅玩和文房用具,常以蔬果入器,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等,無不精妙,把果蔬的自然生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給人以鮮活的審美感受,令人拍案叫絕。這隻果品核桃杯,杯底有「陳鳴遠」款識,整體為半開核桃形,杯下以菱角、荔枝、花生、慄子為足,顏色搭配巧妙,構思新穎別致,生氣活潑。

另一件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創作的飛雪迎春盆,以其清新脫俗、典雅小巧的造型吸引不少人駐足欣賞。「歲寒三友」松竹梅在紫砂創作中已然十分常見,但觀賞這件以梅花為主題的六方花盆卻是回味無窮。作品主體為花盆,以遒勁的梅枝纏繞花盆底部作足,再貼塑綠梅朵朵;鋪砂工藝則形象地表現出漫天的飛雪,仿佛是一幅動態的綠梅傲雪圖。梅花積玉含香,鬥霜雪,抗嚴寒,冰肌玉骨,迎春開花,人稱「春來第一枝」,故有「報春花」之稱。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在如今秋冬交替時節,欣賞這樣一件意境深遠的「飛雪迎春」盆,令人神清氣爽。

同時展出的還有清代鏤空方壺、「貢局」款拋光壺、「彭年」款菊瓣碗、「孟臣」款爐子、邵元祥制加彩壺,以及一批由當代紫砂名家製作的自拔雕塑、寶琴踏雪尋梅掛盤、松鼠慄子杯、堆花均陶缸等精品佳作。

據悉,此次展覽是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宜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級)主辦,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及宜興陶瓷博物館承辦,展期到11月15日。

(記者 王國良 通訊員 張必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打破對紫砂的固有認知!「至趣——紫砂的另一面」帶你認識新世界
    打破對紫砂的固有認知,探索它並不為人熟知的面貌,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樂趣呢?8月28日起,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展出的「至趣——紫砂的另一面」展覽,將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包羅萬象的紫砂世界。作品器型包括紫砂茶酒器、紫砂花器、紫砂文玩、紫砂雕塑等多種類別,展示以紫砂為代表的宜興陶藝。飛雪迎春盆 當代 汪寅仙(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宜興,素以陶都馳名中外,擁有悠久的制陶歷史和燦爛的陶瓷文化。
  • 紫砂藝術家呂俊傑:創新是最好的傳承
    作為華人文化藝術界的代表,來自中國江蘇省宜興市的紫砂藝術家呂俊傑獲得唯一的「華人榜·傳承獎」。「呂俊傑先生生於紫砂藝術世家,他所傳承的,不僅是一項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一種集合了中華文化和藝術的匠心精神。」活動主辦方在給呂俊傑的頒獎詞中,高度評價了他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國紫砂文化的全球傳播以及中國紫砂陶藝創新方面所作的貢獻。
  • 這些紫砂女神,愛壺的你認識幾位?
    在紫砂制壺這門傳統的技藝中,成名成家的均以男性為主。然而,一些女匠人堅持初心,將女性的柔美融入紫砂壺藝之中,以絲毫不遜於男性的水準,譜寫出了另一種紫砂華章……紫砂制壺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誕生於明朝時期。
  • 陸婕婕.紫砂藝術的傳承
    原標題:陸婕婕.紫砂藝術的傳承在長達百多年的紫砂制壺史中,女士傳世經典器型尤以花器造型居多,陸婕婕製作的壽桃報春造型的紫砂壺,為紫砂壺藝界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於街市、裡社道路上高聲喧叫「春來哩」、「春到哩」,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裡鄉親。
  • 都說真紫砂是內斂之光 假紫砂是和尚光 到底是什麼意思?
    宜興紫砂壺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形成了一門獨特的紫砂工藝。紫砂壺,古稱砂壺,紫砂傳統工藝即是砂藝。紫砂是砂,要把砂粒做到晶瑩玉潤、扶之如玉,需要非常好的抿針功夫,就是要把砂抹平、壓緊、還不能把壺坯弄壞,這是用的巧力,所以叫「抿」。 抿針工是紫砂工藝的核心。
  • 紫砂七老
    宜興紫砂史是一部歷代紫砂藝人的創業史,已故的七大老藝人樹立了不朽的豐碑,創造了紫砂藝術的巔峰,他們是任淦庭、吳雲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為了緬懷老一代藝術家,進一步弘揚紫砂文化、推動紫砂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特地製作了專題——紫砂「七老」!
  • 「紫砂少帥」陸超在韓國有粉絲
    在儀式現場,近百名嘉賓收到了一份貴重的禮物——宜興德允堂藝術工作室出品的紫砂作品「笑櫻壺」。記者昨日了解到,德允堂工作室的主人陸超,大學畢業後回故鄉傳承家業,從事紫砂制藝,雖然年方26歲,但是在宜興紫砂界已經嶄露頭角,被紫砂業內譽為「紫砂少帥」。回憶「小時候以為紫砂是玩具」悠悠蠡河,漾出一把紫砂壺;脈脈紫砂情,養出一批紫砂人。
  • 清代宮廷紫砂壺器鑑賞
    紫砂自明始,到清代更是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皇庭貴胄,都或多或少有紫砂器具,種類繁多,不一而足。而乾隆時期更是出現了各種各種的紫砂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他們是怎麼玩紫砂的。構圖清疏,工致畫美,刀法犀利而流暢;另一面則是篆書乾隆御製贊詠茶詩一首,字體穩健而優雅。紫砂碗▲陳覲侯制紫泥團龍紋貼花貢碗此紫砂碗乃搜貼花精品官器。口部微侈,腹壁傾斜,近底內收而平,下承圈足。
  • 紫砂名家名師錄:中國紫砂十二精英
    每個行業都有那麼一些精英人才,"中國紫砂十二精英",你了解幾位?2004年被中國紫砂博物館評為中國紫砂十二精英,新生代領軍人物的有:桑黎兵、呂俊傑、張振中(正中)、吳鳴、陳國良、曹亞麟、範建軍、江建翔、高建芳、季益順、儲集泉、沈建強。
  • 顧澤軍:紫砂也需現代化
    原標題:顧澤軍:紫砂也需現代化   紫砂壺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宜興紫砂陶工藝」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如何傳承與發展,是紫砂大師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說起宜興紫砂壺,不得不說絞泥技術。
  • 焱壺人物誌|程輝的紫砂藝術
    中國紫砂藝術大師中國宜興紫砂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宜興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宜興方井紫砂藝術總監宜興方井紫砂學校校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國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紫砂文化首席教授紫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國家標準《紫砂陶器》(GB/T1989
  • 獻身紫砂藝術的一代宗師——顧景舟
    石瓢壺可以說是歷史上文人與紫砂藝人合作的,以展示中國傳統書畫鐫刻藝術的代表樣式。顧景舟選擇製作這樣一件作品,與吳湖帆、江寒汀、唐 雲這樣的書畫家唱和,無疑是認識到了石瓢壺的歷史傳承以及文化氣息,他要用自己的技藝來創造新的文化意境,還要用悟道的文化意境來創造新的石瓢壺,石瓢壺 顯然成為年輕的顧景舟悟道升華之作。
  • 焱壺人物誌|範倩雯的紫砂藝術
    關注【焱壺紫砂】全面解析紫砂基礎知識解密中國傳統紫砂文化- 範倩雯自小受到父親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範偉群的薰陶和感染,對紫砂藝術甚是喜愛,大學畢業後便跟隨父親學習制壺技藝。擅長全手工傳統技法,後鑽研紫砂傳統工藝和壺藝製作,手藝日漸精良,在業內頗得好評。
  • 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在江蘇宜興舉行
    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毛國強先生及其徒弟的眾多紫砂藝術精品,均為毛國強師徒多年來的代表之作,完美展現了紫砂文化的厚重底蘊和迷人魅力,詮釋了宜興紫砂與時俱進的工藝追求和形式表現,為紫砂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們奉獻出一場精彩紛呈的紫砂藝術盛宴。 「舉行『毛國強師徒紫砂作品展』暨『毛順興陶器行百年慶典』,我心情十分激動。
  • 紫砂大師蔣蓉
    蔣蓉,是紫砂七老中最為年輕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女性在行業內出類拔萃絕非偶然。蔣蓉,別號林鳳,出生在江蘇省宜興市川埠鄉潛洛村的一個紫砂陶藝世家,11歲隨父親蔣鴻泉學藝,制坯摶陶。隨後的10年,是她的紫砂技藝向紫砂名工進階的基礎時期。此時距離宜興210公裡的大上海,正是古董商仿製古代紫砂器紅火的時期。20歲的蔣蓉,被伯父蔣宏高(燕亭)帶到了大上海,一起專制仿古紫砂作品。
  • 「好久不見」國際茶文化紫砂主題展在杭州圖書館開展
    在首個國際茶日舉辦這場展覽,是茶文化與讀書文化的創意融合,讀書文化是立體的,讀者一邊看書一邊欣賞茶文化,既是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下文化的融入,也是時代創新的產物。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部部長陳永昊也評價說:「紫砂大寫意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陸一飛通過大寫意提升了茶文化與器文化的精神,讓茶文化與器文化的融合到達了新的高度。」
  • 紫韻京華——季益順紫砂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2018年10月30日,季暢園紫砂藝術館入選首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基地。據悉,展覽將於4月7日落幕。(逢周一閉館)從藝四十年來以來,季益順在陶瓷藝術設計、紫砂陶器裝飾及鑑賞等諸多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認識和創作經驗,尤其在紫砂裝飾體現文化屬性和文人情懷方面有所建樹,對提升新時期紫砂陶美器的文化附著力進行了積極地探索。
  • 紫砂全才——申錫
    點擊標題下的「紫砂茶器與茶文化知識」一鍵訂閱關注「陽羨砂壺圖考」,這是一部詳細系統載述宜興紫砂藝術的專著,以獨創的目光對壺人壺事尤其是傳器加以評論和鑑賞
  • 紫砂電燉鍋如何選購 蘇泊爾紫砂電燉鍋價格
    鑑於止前市面上有白瓷、紫砂、陶瓷等多種類型的產品。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砂電燉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紫砂電燉鍋如何選購和蘇泊爾紫砂電燉鍋價格的相關內容吧。紫砂電燉鍋如何選購一、選質量標準、合格證、電器參數等標識齊備,在當地有售後服務網點的品牌。二、看選容量:根據自己家庭人口選擇適當的容量。
  • 「日本紫砂」憑什麼與中國紫砂平分秋色?
    中國紫砂,向來有茶器之首的美譽。「日本紫砂「常滑燒,作為後來者,為何能與中國紫砂平分秋色 ?百年前,一位名叫金世恆的中國制壺名匠,踏上了前往日本的客船,自此,拉開了日本新陶藝的序幕——01日本紫砂·常滑燒通過俞含老師的視頻講解,我們了解到「日本紫砂」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