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必萱 記者 俞倩
談及紫砂,世人多將其與「壺」聯繫在一起,然紫砂的魅力遠不止於此。明代中葉之後,在能工巧匠、文人雅士的推動下,宜興紫砂工藝與傳統雕塑、詩詞、書畫與篆刻相兼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打破對紫砂的固有認知,探索它並不為人熟知的面貌,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樂趣呢?8月28日起,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展出的「至趣——紫砂的另一面」展覽,將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包羅萬象的紫砂世界。
雕塑——自拔 當代 徐秀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展覽共展出宜興陶瓷博物館館藏清代至當代名家作品共 105 件(套),其中包含 3 件宜興、臺灣兩地陶藝家聯袂創作的陶藝精品。作品器型包括紫砂茶酒器、紫砂花器、紫砂文玩、紫砂雕塑等多種類別,展示以紫砂為代表的宜興陶藝。
飛雪迎春盆 當代 汪寅仙(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宜興,素以陶都馳名中外,擁有悠久的制陶歷史和燦爛的陶瓷文化。宜興陶瓷博物館,是中國最早成立的陶瓷博物館, 2013年11月正式獲批為中國紫砂博物館,成為宜興歷史上第一座「國字號」博物館,也是中國影響和規模較大的集展示、研究、傳播、保護和陶藝交流於一體的專業陶瓷博物館,並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聲譽。此次兩館的展覽合作,旨在依託宜興陶瓷博物館豐富的藏品資源,共同推動陶瓷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展覽以紫砂茶酒器為引言,展出包括陳鳴遠、範大生等諸位大師作品,從世人熟悉的紫砂器著眼,揭開這段至趣探索歷程。紫砂花器則是紫砂藝術中的另一大門類,同樣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甚至得到清代宮廷的賞識。而紫砂材質的超高可塑性,使得其還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房、雕塑、日用器皿等等,百變多樣。同時,在紫砂藝術光芒之下,宜興地區的陶瓷技藝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紫砂、青瓷、均陶、精陶、美彩陶等「五朵金花」,大放異彩。
拋光壺 清代 貢局款
如今紫砂技藝已形成了由材料、工具、工藝、燒成、造型、裝飾等組成的完整的製作體系,永續傳承。這就是紫砂,外觀平實,內藏萬千;這就是「至趣」,箇中滋味,因人而異;這就是「另一面」,不主觀臆斷,不隨波逐流。我們在展示紫砂的多種可能,也在試圖讓更多的人去感受紫砂的多樣魅力,找到品玩的多重樂趣。
果品核桃杯 清代 陳鳴遠
本次展覽將至2020年11月15日結束。
8月28日10:00,展覽將在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正式揭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紫砂工藝大師及愛好者將共同見證這一時刻,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宜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及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的相關領導也將受邀出席。
宜興陶瓷博物館將為展覽開幕,準備精彩的文藝表演、紫砂技藝展示、宜興非遺文化展示等內容。同時也將借展覽開幕之際,向西湖博物館總館捐贈宜興、臺灣兩地紫砂文化書籍,搭建起兩岸陶瓷文化交流的橋梁。
展覽名稱:至趣——紫砂的另一面
展覽時間:2020.08.28——2020.11.15
展出地點: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名窯傳承館
展覽內容:展覽將展出宜興陶瓷博物館館藏清代至當代名家作品共105件(套),一個包羅萬象的紫砂世界,等你來探索!
編輯 楊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