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海很好,但上海也很貴。
中國房價最貴的五個城區中,上海的靜安、黃浦、長寧和虹口進入前五,只有北京的西城區以99800元每平佔據第三,其中靜安區和黃浦區的房價都已超過12萬元每平。(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住宅市場報告》)
房價最貴的前十個城區中,上海佔據絕對優勢。6至10名依次是:上海徐匯、深圳福田、北京東城、上海楊浦、上海浦東新區。
02 「夜上海, 夜上海, 你是個不夜城,華燈起 ,車聲響 ,歌舞昇平...」
確實,如同歌詞裡唱的的一樣,上海是一個魔幻之城,紙醉金迷,葡萄美酒夜光杯,談笑有金融、股票、上市,往來皆Porsche、Bentley、Lamborghini。個虹口、21個徐匯
沒有夢想,何必上海?
我們雖相隔萬裡,風塵僕僕地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詩和遠方。
有人在這裡生根發芽、開枝散葉,有人在這裡踏上返鄉的歸途,落葉歸根。
無論留下亦或是回去,上海這座城市都充滿了人間冷暖,喜怒哀樂,五味雜陳。
站在中國城市金字塔頂端的魔都,上海已不僅僅是上海人的上海,更是全國人民的上海,哪怕擠破頭皮、掉幾斤肉也要有魔都的一個戶口,一套房,一張床。
人往高處走,無可厚非,但是,問題來了:
上海總人口還有多少容量呢?
03 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2423萬,其中戶籍人口:1400萬,外來常住人口1000萬左右。
根據國務院《長三角發展規劃》預測:到2030年,上海的人口紅線為2500萬。
「嚴格控制上海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合理確定全市特別是中心城區人口規模調控目標,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推動以產業升級調整人口存量、以功能疏解調控人口增量。
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引導人口向郊區、重點小城鎮和臨滬城市合理分布。採取積分制等方式設置階梯式落戶通道調控落戶規模和節奏。探索建立戶籍人口有進有出、雙向流動的新機制。」
--《長三角發展規劃》
劃重點:2020年-2030年,10年間上海總人口增量為 0 。
此外,《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也明確提出:「至 2020 年常住人口控制在 2500 萬人以內,並以 2500 萬人左右的規模作為 2035 年常住人口調控目標。」
兩個文件內容不同,但都有一個重要的目標:常住人口要控制在2500萬左右。2018年,上海總人口目前2420萬左右,離2035年的「2500萬人口紅線」還有80萬的名額,17年的時間,嚴格控制每年增長4.5萬左右。
我們不禁,要打一個問號:2500萬的閾門,真的能「鎖住」嗎?
上海每年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以下幾種情況:
結婚投靠落戶:每年上海男人娶外地老婆有4萬人左右,上海女人嫁外地男人1萬左右,一算嚇一跳,光結婚就把名額佔滿了;人才引進落戶:清華北大博士和重要創業人才,有通道獲取上海戶口;其他落戶:公務員、軍人等等。
細思恐極,還能投放出來多少名額?
其實,根據上海社科院的預計,未來上海總人口將遠遠大於《長三角發展規劃》和《上海城市總體規劃》規定的2500萬,2020年將達到2650萬,2030年將達到3000萬。
有些專家也認為,上海守住2500萬的紅線,有些難於上青天。
上海本來就是移民城市,城市人口流動是有利於社會發展,應該把優秀的外地青年人才吸引進來,創造出更多新的生產力。
在任何時候,青年都應該是社會之中堅,民族之未來,國家之希望。有了青年,國家才有銳氣和血性,生機與活力。
否則,雖處春夏,但寒意逼人。青年強,則上海強,則中國強。
04 上海人與外地人是綁在一條線上的螞蚱。
按照上海的人口年齡結構以及人口普查給出的從業人員比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相當多的一些的行業完全離不開外來人口。
以下是上海部分行業外來人口勞動力佔比: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77%建築業:74%住宿和餐飲業:74%批發和零售業:62%製造業:61%
此外,根據2013年的數據顯示,上海總人口2415萬,戶籍人口1432萬,外來常住人口983萬。其中,本地戶籍工作的人口有635萬,外來常住人口有706萬,也就是說:上海本地戶籍只有44%的人在工作,而外來常住人口卻有72%!
上海不相信眼淚。
每天,我們身邊都有很多勵志故事一幕幕直播,這些人背井離鄉、披星戴月。
有人在南京西路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人因付不起內環房租而不得不住在郊環,有人被迫要跟不守誠信的二房東鬥智鬥勇...
這就是柴米油鹽,這就是生活,雖骨感但真實。
生易,活不易,且活且努力。每一個「滬漂」都是一部勵志劇。
「來上海兩年,已經搬了六次家,轉租過兩次房子,跟中介打過無數次交道,成交四次,看房無數。
在這些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於「底層低收入者」的滿滿惡意,它輕易且無情的剝削著我們費盡千辛萬苦才掙來的略微財富。而這之中,最簡單最粗暴最利落的,無疑便是房租。
我們懷揣著夢想,心藏著期望,緊握著決絕,還是想在這裡出人頭地,走上一個階級。」
@夢雅 女 26歲 廣告公司
「2008年大學畢業,我固執地認為,工作好收入高也沒有戶口重要,沒有戶口將永遠「滬漂」。於是我放棄「外企白領」的夢想,進入一家老邁的國企。理由只有一個,能解決戶口。
不少大學同學在戶口與高薪之間選擇後者,從底層幹起。如今或當上經理、總監,或月薪近萬。多數人已有房有車,孩子上了雙語幼兒園,且開始學習鋼琴、舞蹈。
沒有上海戶口,的確會偶遇麻煩甚至留下遺憾。但這些遺憾,隨著戶籍改革的推進和個人經濟實力的增長,都會改變。我曾經為上海戶口放棄職業理想,在最關鍵的青春淪為「中低收入者」卻是終身遺憾。」
@張強 男 上海某國企
「記得2014年剛來上海的時候,住在嘉定萬達附近的隔斷房,身邊的租戶來來往往,魚龍混雜。後來搬來個大叔,感覺有點奇怪,言行舉止讓我錯覺地以為他是通緝犯。面目猙獰,說話很陰,話裡有話,一兩句話脾氣就上來了。想想還是後怕,萬一真是通緝犯咋整?
於是果斷搬出了隔斷房,雖然艱辛,但我從不覺得年輕時經歷艱辛甚至苦難是多麼糟糕的一件事,我到覺得這恰巧是不錯的經歷,或是成長,或是故事,都應該心存陽光,熱愛生活不是麼?」
@文文 女 28歲 IT公司
房租不友好,同樣,房價也不友好。
來自網絡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
外地人來上海,土豪變小康,小康變溫飽,溫飽變赤貧。
對這個現象衝擊最直接的就是房價,首富付首付,立馬變首負。
上海房價,是把殺豬刀,也是人才的驗金石。
05 其實能在上海生活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敢於正視蹭蹭上漲的房價,敢於直面毫無徵兆的加班堵車。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但還得堅強不是?
但畢竟高房價,年輕人還敢來上海嗎?
其實,很多人認為:上海房價不是覺得太貴,而是沒有購房資格而已。
上海房價讓人痛苦,上海房價又讓人欣慰。
房價動輒7萬、8萬甚至10萬的上海,藏在摩天樓、紅燈綠酒、八街九陌裡的是一顆雄心,畢竟,在這樣的城市,你的房價漲得比其他城市多,你的房產自然也戰勝了其他人,同樣的人生起跑線,上海總是贏更多。
即便在2019年,預期不確定性的現在,周邊城市房價如蘇州等都沸騰了,上海房價相對平穩——換句話,上海房產已經有點隱隱「價值」味道了。
2500萬的上海人,炒房客開始萌動,有房族開始期待,而剛需和年輕人則一邊看房,一邊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