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尹靈芝:寧死不屈的女英雄
尹靈芝(資料圖片)。
站在壽陽縣堆臺梁上,俯瞰白馬川,一座白色的雄偉建築映入眼帘,這就是寧死不屈的女英雄——尹靈芝紀念館。
尹靈芝,1931年3月12日出生在壽陽縣趙家堖村一個貧寒的家庭。1940年,抗日工作開展到趙家堖後,尹靈芝的父親尹爾恭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村抗聯主任。在父親的影響下,年幼的尹靈芝經常幫助父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抗日工作,派收軍鞋,給抗日幹部燒水、帶路等。尹靈芝13歲那年,村裡有了抗日小學,她進校學習並擔任了兒童團長。這期間,她組織、帶領小夥伴們站崗放哨、送情報、監視漢奸、宣傳抗日,一絲不苟、盡職盡責。
1945年,侵華日軍投降,年僅14歲的尹靈芝,已經擔任了趙家堖村婦救會副主任職務,她積極組織群眾挖地道、發動婦女做軍鞋,還帶人上火線送飯、運送傷員。
1947年7月,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地戰場捷報頻傳。出於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壽陽一帶的人民解放軍奉命奔赴其他戰場,閻錫山軍隊捲土重來,重新佔據了壽陽城和宗艾鎮等地。尹靈芝組織群眾開展地雷戰、遊擊戰,與閻軍進行鬥爭。當時正值秋收季節,為了不讓剛剛成熟的糧食落入敵人手中,尹靈芝一次次帶人回村「搶秋」。10月19日,當尹靈芝又一次帶領群眾回村搶收秋糧時,被叛徒發現告密,閻軍的一個營向趙家堖撲來。尹靈芝機智地將群眾轉移到村外,為保護村裡的9000公斤公糧她不幸被捕,敵人對她使用了釘竹籤、絞手指等殘酷手段,逼她說出藏糧的地點,在整整15個晝夜的酷刑折磨中她寧死不屈。11月3日,閻軍在宗艾鎮瑞祥寺設下刑場,年僅16歲的尹靈芝英勇犧牲在敵人鍘刀之下,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拂去歷史的塵埃,1965年3月,山西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尹靈芝為「革命烈士」。之後不長時間裡,壽陽縣太平村、壽陽縣城和英雄的家鄉趙家堖村,分別修建起尹靈芝烈士陵園、紀念館和紀念亭。1966年11月3日,尹靈芝犧牲19周年紀念日,烈士遺骨被鄭重移至縣城新落成的尹靈芝烈士紀念館,並舉行安葬儀式。4年後,尹靈芝的家鄉趙家堖村所在芹泉公社更名「尹靈芝公社」,趙家堖村更名「尹靈芝大隊」。
2005年至2007年,壽陽縣再投巨資,重新選址,在縣城城東靈芝公園內修建了尹靈芝烈士紀念館新館。50多年來,先後有越南、泰國、緬甸、古巴等多位國家元首和國際友人及全國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幹部、群眾前往瞻仰憑弔。近年來,尹靈芝紀念館成為山西省國防教育基地、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山西省黨史教育基地、山西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當地最為活躍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尹靈芝生前沒有留下照片,但是她寧死不屈、凜然大義的高大形象早已深深鐫刻在人們腦海中。2015年9月,以尹靈芝烈士真實事跡為題材創作拍攝的電影《黨的女兒——尹靈芝》,讓靈芝精神在全國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