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年V型反轉存在不確定性 中國將迎來新一輪區域一體化

2020-12-1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李鵬濤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出席並發表了主題為《發展新格局 共贏新生態》的演講。張明表示,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當前的新的全球的宏觀經濟的格局,就是疫情、衰退和衝突。

明年V型反轉存在不確定性

張明表示,目前越來越多人開始懷疑明年復甦的力度,其原因有兩點:第一、疫情依然在快速演進;第二,部分國家寬鬆政策可能面臨退出的可能性。

國際經驗顯示,在歷次金融危機或重大金融危機衝擊之後,新興市場復甦時間長於發達國家。衝擊之後,發達國家有能力、有空間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而新興市場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這樣的能力和空間。「今年全球是二戰以後最深幅的衰退,明年V型反轉存在不確定性。」他說。

而關於如何衡量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對資產的影響,張明提出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金油比」,換句話說賣掉黃金能買多少桶油。「今年金油比最高到了90倍,黃金是每盎司1800美元,油價是每桶20美元,現在這個指標已經明顯回落,對應黃金價格依然是1800美元,油價每桶40美元。金油比高導致產油國日子非常難過。」

全球三個核心憂慮

張明認為,未來3到5年全球比較高的風險,是低利率、高債務、貧富分化。

第一個憂慮是低利率。張明表示,疫情後全球央行大放水引發負利率格局加劇現象。從次貸危機到現在,美歐日放水總規模可以相提並論,這次疫情美央行歐洲央行放水規模再次突破想像,無論短期、長期利率負利率都在深化。

「對傳統投資例如保險基金、包括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相對比較固定,全球負利率會壓縮收益率,資產負債表的壓力,會不會導致把部分資產投入風險更高的資產,會不會導致金融風險?一切不得而知。」他說。

第二個憂慮是高債務,張明指出,高債務與疫情之後各國財政抗疫有關,到2019年底,主要國家政府債務槓桿率已經和二戰前大蕭條後水平非常接近。到今年年底,所有這些線還要再往上走8到10個百分點。

第三個憂慮是貧富分化。張明提到,2007年到現在13年,美國國內只有一個群體真實財富真正增長,即美國排名10%的富裕群體。隨著排位下降,真實財富縮水越嚴重,財富管理領域馬太效應依然存在。

未來5到10年中國將迎來新一輪區域一體化

最後,談到要素自由流動與區域一體化。張明表示,在未來5到10年中國必然迎來新的一輪區域一體化,最看好五個區域。最南面的是粵港澳大灣區,特點是市場化程度最高,而且金融和創新成了它的兩翼。核心城市是深圳、廣東、佛山,佛山是中國先進業代表性城市。

第二是長三角,區域發展平衡程度是最強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杭州、南京。這兩年杭州新增流動人口超過深圳,這是杭州真正升級為一線城市的標誌。

第三是京津冀,如果把雄安發展帶動河北發展,未來京津冀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京津冀科創中心,資源分配中心。

第四,鄭州、合肥、武漢,這是中國高鐵最大受益者,勾連五個核心區,必然成為中國物流核心和生產網絡的中樞節點。

第五,西三角,重慶西安等,科技發達,人力成本較低,天然成為粵港澳、產業長三角產業向內轉移核心地點。

張明表示,未來5到10年如果沒有意外,這15個城市未來會有很重要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張明:2021年的全球與中國經濟|《南方都市報》專訪
    錯綜複雜的2020年即將結束,張明用「疫情、衰退、動蕩」歸納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的三大關鍵詞。而展望2021年,環球經濟存在哪些確定性?風險資產價格將出現怎樣的場景?在「雙循環」新格局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呢?金融行業在「十四五」時期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張明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詳細解答了上述問題。
  • 智庫專家預見2021丨張明:下一年全球與中國經濟預測
    近日,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說過去幾十年,我們更多的是通過開放來促改革,那麼未來我們可能會以改革來促開放」。  錯綜複雜的2020年即將結束,張明用「疫情、衰退、動蕩」歸納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的三大關鍵詞。而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存在哪些不確定性?風險資產價格將出現怎樣的場景?
  • 中國社科院張明:展望2021年的世界經濟——V型還是耐克型復甦?
    鳳凰網港股|本文為筆者(張明: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接受《中國外匯》圓桌訪談的書面回復,感謝鍾偉教授提出的富有洞察力的問題。問題1:新冠疫情使得2020年的世界經濟更添變數。人們期待在2021年能出現經濟復甦。一些國際機構預測明年發達經濟體GDP增速在4%以上,新興經濟體則將增長約6%。相較於2020年可謂V型復甦。
  • 社科院金融所張明:未來看好中國五個區域的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1月10日,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大變局和雙循環」。年會上,以《全球劇變下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為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張明進行了主旨發言。怎麼來看待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讀創觀察|從V型反轉看深圳新一輪經濟轉型
    讀創/深圳商報評論員 孫波28日,深圳半年深圳經濟數據出爐,顯示深圳經濟V形反轉,地區生產總值由負轉正,雖然只有0.1的增量,但與全國經濟半年報比,與北上廣相比,深圳是惟一由負轉正的。從半年報中,我們能看出深圳經濟向以數字經濟為特徵的新經濟轉型的明顯趨勢。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其中,深圳首批95個新基建項目總投資達4119億元,預計年度投資可達1006億元。新基建項目以5G設施、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為主,為深圳搶佔未來產業制高點打下了牢固基礎,也為新經濟、新業態鋪設了高速通道。
  • 「創新融合共贏」——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召開 百位大...
    但在加速推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中國進出口總額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並引領全球貿易強勁反彈。  經合組織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即便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逆流湧動也難掩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趙志偉表示。
  • 「張明」「雙循環」的宏觀背景、概念內涵與政策方向
    在未來五年至十年內,中國國內有望形成新一輪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圍繞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形成的都市圈與城市群建設,則將會成為下一輪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增長極。2020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此後,「雙循環」成為了國內外熱議的一個新名詞。
  • 誰是推動車市V型反轉的關鍵先生?
    回顧過去幾個月不難發現,我國宏觀經濟的持續復甦、汽車消費潛力的釋放、政策支持和車企營銷的轉變,成為中國車市V型反轉的守護者。中國製造業PMI其他相關指標顯示,11月新出口訂單的分類指數為51.5,而上個月是51。從貿易到生產價格等各個領域的經濟指數都表明,中國的工業領域將會進一步好轉。服務業活動已連續9個月增長,且創下2012年6月以來的最高增速。在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幾乎為零的背景下,中國消費者的信心進一步提升。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預計,明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
  • 張明:關於國內外宏觀環境的十條判斷
    【編者按】本文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前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的新書《宏觀中國:經濟增長、周期波動與資產配置》。略有調整。該書將於2020年8月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首先,我們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國際宏觀環境提出五條判斷。判斷一:全球金融危機後形成的「長期性停滯」困局仍將延續。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明年的不確定性主要是來源於...
    另外,我們對中國經濟明年的反彈幅度也有一個較為樂觀的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可能會反彈到9%,目前市場預期的共識空間應該是在8-9%,背後的主要的原因是,一是大家對於整個的疫苗的推出和注射,還是有一個比較樂觀的預期;二是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預測,明年依然是寬鬆的;三是,明年新興市場復甦加速,趕上發達經濟體,出現自2008年以來第二次的經濟蓬勃復甦,只有2017年出現了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步的復甦,有可能將看到
  • 中國社科院張明:未來15年國內收入再分配力度會明顯加大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中國社科院張明:未來15年國內收入再分配力度會明顯加大中新社包頭12月8日電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8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表示,「十四五」規劃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遠景目標提了出來
  • ...2020金融界「領航中國」年度盛典召開 百位大咖暢談新趨勢...
    但在加速推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中國進出口總額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並引領全球貿易強勁反彈。經合組織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一。「即便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逆流湧動也難掩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休戚與共。」趙志偉表示。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明年的不確定性主要是來源於...
    另外,我們對中國經濟明年的反彈幅度也有一個較為樂觀的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可能會反彈到9%,目前市場預期的共識空間應該是在8-9%,背後的主要的原因是,一是大家對於整個的疫苗的推出和注射,還是有一個比較樂觀的預期;二是對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預測,明年依然是寬鬆的;三是,明年新興市場復甦加速,趕上發達經濟體,出現自2008年以來第二次的經濟蓬勃復甦,只有2017年出現了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步的復甦,有可能將看到
  • 《馥鬱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明年或將出爐,酒鬼酒迎來發展新契機
    微酒記者在會後採訪中得知:按照計劃,如果項目順利,《馥鬱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有望在2020年正式推出。 與會專家組認為,作為中國十二大香型的重要組成部分,馥鬱香型國標的制定將有助於推動該品類的發展,也將有望成為推動該香型創立者——酒鬼酒迎來新發展。
  • 「V」型反轉!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實現了「V」型反轉。5%以內,成為世界汽車市場回暖的最重要引擎;2021年,中國汽車工業將有望開始保持1.5%左右的增長速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到年底,疫情造成的損失已經基本彌補過來。對明年,我們也有很好的信心。整個汽車的消費有賴於國家宏觀經濟,國內國外雙循環的新格局在逐步形成,也會更有利於國內汽車產業。我們相信,未來中國汽車產業還會繼續向上發展。
  • V型反轉背後的關鍵詞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全面統籌、把舵定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行至年終,中國經濟走出「V」型反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 V型反轉背後的關鍵詞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全面統籌、把舵定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行至年終,中國經濟走出「V」型反轉,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 2020中國車市呈V型反轉 中長期市場走勢樂觀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得益於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表現及新能源車零售翻倍回暖態勢,今年7-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增速保持強勢上漲態勢。而對於2020年12月及未來走勢,業內人士也表示,汽車市場預計將回歸正增長,並且對中長期市場走勢表示樂觀。
  • 義大利將迎來新一輪「中國旅遊季」
    義大利將迎來新一輪「中國旅遊季」 2019-03-27 09:32參與互動    義大利將迎來新一輪
  • 「張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未來面臨較大不確定性——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要看受以下兩個故事中的哪一個主導。如果匯率走勢受經濟基本面主導,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溫和升值。而如果匯率走勢受中美摩擦主導,那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貶值。把上述兩種情景結合起來,則2020年下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呈現寬幅波動特徵,上限可能在6.7-6.8,而下限可能在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