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園讓生活更美好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公園在各大城市綻放出濃濃綠意,比如筆者生活的北京,繼今年「五一」開放40處新建公園後,國慶節前,還將有66處公園綠地建成迎客;在上海,到今年年底,全市將新增城市公園50座,屆時上海的城市公園總數將達到400座,綠道超過1000公裡……

這些數字在告訴人們,城市的綠色正在增加,市民正擁有更多親近自然的空間。過去,隨著城市建設用地不斷擴張,越來越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一方面印證了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導致鋼筋水泥擠佔了本就不多的城市綠地,拉遠了人與自然的距離。人們恍然之間發現,很久沒聽到鳥叫蟲鳴,很少看到綠樹成蔭了——城市環境是否宜居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四川成都天府新區時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自此,公園城市建設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為打造城市宜居環境指明了方向。

營造宜居環境,單純增加綠地和公園還不夠,關鍵是要讓環境與人形成良性互動。越來越多的公園和綠地建在了小區邊、學校邊、商場邊,建在了城市中心、交通樞紐。「留白增綠」為城市帶來了新生機,也提高了人們生活的幸福感。

這種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前不久,筆者去什剎海遊玩,遊覽至西海時,被眼前的溼地公園所驚豔:大片水生植物茂盛生長,沿環湖棧道漫步一圈,能近距離觀賞荷花和菖蒲、蘆葦等植物,水面還有野鴨戲水。之所以驚豔,是因為大約三四年前筆者來到這裡時,完全不是此般風景——環湖走會遇到斷頭路,要想接著走,得繞到大馬路上才能回到湖邊,觀賞荷花也只能遠遠地瞄上一眼,那時也沒有這麼多水生植物。如今,環湖步道被全部貫通,豎起了指示牌和介紹,觀荷處還修建了水中浮橋,溼地與周邊的四合院民居相得益彰。相較於前海和後海,西海一帶少有商家,因此更顯清幽。這裡也成為北京城區內難得的天然溼地公園,不少人來到這裡散步納涼、賞荷拍照。

一個個城市公園建成,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綠化率,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理念,更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棲息地。城市公園是孩子的遊樂場,是運動達人的「健身房」,也是上班族散步解壓的場所。城市公園不是城市的「面子」,而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樂園。一句話,建設公園城市的實質,是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何欣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年08月31日 第 12 版)

相關焦點

  • 興義:溼地公園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周邊環境的整治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尤其是利用了現有的資源,人工打造的一些景色,不僅讓原有的城市環境有所改善,也讓這座城市增加了許多亮色,讓市民茶餘飯後有了更多休閒娛樂的場所。這是一個遠離城市的休閒健身場所,在傍晚走進園區,一個美好的黃昏便展現在你的眼前。  夕陽快要下山時,陽光穿透斑駁的樹枝,灑在人們臉上,身邊的樹葉都變得透明,在風中搖曳。在黃昏中,陽光給溼地公園中行走的人帶來溫暖。在這兒行走,你不僅會遇見藍天綠地,也遇見一個浪漫的黃昏。
  • 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這是1200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筆下「錦繡天府、理想家園」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諧的美好期許。如今,正逐漸變成現實。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作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的重要指示。
  • 什麼樣的建築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如果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那麼什麼樣的建築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從構木為巢到摩天大樓從穴居野處、構木為巢,到亭榭樓閣、大廈摩天,人類走過一段漫長的房屋建造史。古典時期,建築講究對稱、規則,追求視覺和精神上的秩序感。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美的線條和其他一切美的形體都必須有對稱的形式。
  • 文明喀什 | 創建文明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文明喀什 | 創建文明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2020-10-02 19: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地評線】紫金e評:共建公園城市,共享「高顏值」美好生活
    「至2030年,將每年投入不少於1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公園城市」建設,預計將建成公園350個,建成慢行系統100公裡,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7萬畝,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日前,廣東佛山南海區桂城街道對外發布「公園城市」戰略建設實施方案,引發廣泛關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定義美好生活 紫光海闊助力成都建設「公園城市」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孫蔚)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與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城市,怎樣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原標題:城市,怎樣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中國正快跑進入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階段。   從「寬馬路、大路網」 到「窄馬路、密路網」,從「汽車導向」到「公交導向」,從「TFD模式」到「TOD模式」,未來城市需要實現這些轉變,讓城市生活「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解決交通壓力和停車壓力。
  • 「人城產」融合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進入城鎮化發展下半場,城市發展建設的內涵發生轉變,公園城市成為各地探索、追求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起源地,先行先試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
  • 黑龍江伊春城市公園,讓百姓樂享美好生活
    城市綠 家園美 百姓樂城市公園,讓百姓樂享美好生活林都迎賓不用酒,捧出綠色就醉人。伊春以森林生態文化為魂,以自然稟賦為底色,因林而生,依林而建。伊春之美,美在自然景象的天成,美在四季變幻的風光。這裡山清水秀,林茂石美,生態環境完好,盛夏中的伊春陽光澄澈,綠意疊蕩。
  • 範銳平:加快建設公園城市,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公園城市理念,順應了世界城市文明發展歷史趨勢,集成了各個時代理想城市的形態特點,推動城市發展邁向高級形態,促進歷史文化綻放時代風採,堅守美好生活價值歸依,必將推動世界城市規劃建設發生根本性變革,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 為美好而來|用演繹公園慢生活服務創造美好生活
    詩人描繪的生活場景,真切地反映人們對於山水美景相伴的美好生活之嚮往。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越來越進步,在選擇住宅的時候,不再是單純以「能住」為標準,取而代之的是「宜居」、「生活」等理念。北戴河孔雀城在濱海板塊有70年大產權高端住區,綜合公園,東沙河濱河公園及濱海新大道帶狀公園三大公園環繞。
  • 新鄭:遺址公園讓城市更美好
    從確定公園內部的花草樹木到布局各類景觀小品,在遺址公園建設的方方面面,新鄭市都首先考慮如何降低建設對遺址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護鄭韓故城遺址。在保護的前提下增加遺址的觀賞性和體驗性,讓文化遺址鮮活起來。 鄭韓故城考古遺址公園是新鄭市對遺址保護利用有機結合的首次成功嘗試。2017年,該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 「愛成都 迎大運」 簡陽市以公園城市定義美好生活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已經進入倒計時,作為大運會跳水和柔道兩項賽事的承辦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橋頭堡」、成都「東進」主陣地和主戰場,成都簡陽市以公園城市定義美好生活。屆時,一幅「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大美公園城市新畫卷將向世界展現。
  • 日照市住建局:建設精緻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一條綠道,構築起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創造出在城市裡詩意棲居的生活場景。棚改「加速度」 激活城市發展新動能在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力?近年來,日照市住建局圍繞「讓城市環境更優美、功能更完善、發展有活力和居民住得好、生活好」的目標,改革創新拆遷改造政策,紮實做好「棚改+」文章,為城市新舊動能轉換拓展了空間、搭建了平臺、豐富了載體,有效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輝煌「十三五」海南再出發|海口:文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是每一座城市的追求,也是「生活更美好」的應有之義。現在的海口,越來越符合我們對城市的美好標準:馬路更乾淨了,衛生死角少了,私家車停放有序了,人行道走得舒坦了,斑駁的牆壁刷新了,小巷道沒了坑坑窪窪,農貿市場乾淨整潔,公園美麗如畫。
  • 做活水文章 做優水生態 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做活水文章、做優水生態,更好彰顯江南水鄉、人間天堂的獨特韻味,高水平打造美麗中國杭州樣本,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許明、張振豐、胡偉、滕勇參加。 五月江南碧蒼蒼,丁山湖溼地水道如巷,沿線鄉村綠蔭蔥蘢。周江勇乘船考察丁山湖溼地,詳細了解溼地保護、美麗河湖和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 體育公園城市,美好生活王國:貴陽中鐵國際生態城置業正當時
    黔中秘境 爽爽貴陽高原明珠,城市東擴貴陽作為貴州省會,被譽為「高原明珠」,是貴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按照《貴陽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 提出的城市「東擴西進」戰略,貴陽市重點打造以龍洞堡空港經濟區、花溪大道沿線等為代表的城市新區。
  • 規劃 讓城市更美好
    人們為了活著聚集到城市,為了生活更美好而留居於城市。    我們從未停止對美好城市的追尋。依山傍水的常德,從福地洞天的世外桃源走來,早在2000多年前,智慧的先輩們就在此築城而居。千百年來,常德城的發展沿革,承載著一代代常德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夢想與期盼。
  • 成都:公園社區營造美好生活場景
    公園社區是公園城市的基本細胞,是構築未來城市的底部支撐,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基本單元。公園社區的創新探索也是一個全新課題,是規劃設計理念的轉變、建設運營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