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堂」政務處分、紀律處分、處分,有何區別?

2020-12-19 天津黨務通

日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以下簡稱「政務處分法」)頒布施行。看到「政務處分」四個字,不少人會想到「政紀處分」「紀律處分」「處分」等名詞,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政務處分」使用後

「政紀處分」已不再使用

據介紹,「政務處分」這個名詞,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產生;相應的,監察機關已不再使用「政紀處分」這一概念。觀察可以發現,此前紀檢監察機關的通報中,通常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XXX人」這樣的表述;而如今,表述則變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XXX人」。即「黨紀政紀處分」變成了「黨紀政務處分」。

早在2017年7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深化監察體制改革 推進試點工作」系列文章中就指出,「政紀」概念是歷史形成的,我們黨早在陝甘寧邊區就開始使用這一概念。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依據相關法律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作出政務處分決定,將進一步推動依法執政,實現紀法分開和紀法銜接。

2017年11月,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在全國推開;緊接著,2018年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通報中,過去的「黨紀政紀處分」表述變為「黨紀政務處分」;201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正式實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政務處分」這一法律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政務處分與政紀處分並不是簡單的概念替換。僅就處分對象而言,政紀處分的對象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而政務處分的對象範圍更廣,涵蓋了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包括了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這也體現了權責對等、失責必究的基本精神。

黨員受了政務處分

還可能同時受到紀律處分

那麼,政務處分和紀律處分是個啥關係呢?

以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的「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原大隊長吳斌仁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金等問題」為例——

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吳斌仁借新房搬遷和為其子操辦婚禮之機,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金共計0.98萬元;並先後多次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及旅遊活動安排。此外,吳斌仁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20年2月,吳斌仁受到開除黨籍、政務撤職處分,違紀款予以收繳。

該案中,「開除黨籍」為紀律處分,「撤職」則為政務處分。

由此可見,政務處分針對的是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紀律處分主要針對黨員和黨組織。當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同時也是黨員,其行為構成了違紀和違法,受到政務處分時,一樣將受到紀律處分。

那麼,政務處分和紀律處分在使用時具體有何區別?

根據政務處分法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二者區別如下:

從處分主體上,政務處分作出的主體為各級監察機關;紀律處分則為黨組織。

從處分對象上,政務處分對象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這裡就包括了黨員以及非黨員;紀律處分對象為黨組織和黨員。

從適用情形上,政務處分適用於違法行為;紀律處分適用於違紀行為。

從處理方式來說,政務處分方式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類;對黨員的紀律處分方式分為「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五類。

政務處分和紀律處分

也就是說,雖然政務處分和紀律處分有區別,但是之間也有聯繫,即當一名黨員違紀的同時也存在職務違法,其將同時受到紀律處分和政務處分。

對公職人員的政務處分與處分

不能同時使用

據介紹,在監察法出臺前,我國對違法違規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懲戒稱為處分。

政務處分和處分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對此,專家表示,對公職人員而言,存在政務處分和處分兩種懲戒制度,但二者不能同時使用。

根據政務處分法第三條,監察機關給予違法的公職人員政務處分;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給予違法的公職人員處分。據介紹,政務處分法確立了政務處分與處分雙軌並行的二元處分體制。政務處分執行的是監察法和政務處分法的規定,處分執行的是公務員法等其他規定。

雖然對公職人員存在政務處分和處分兩種懲戒制度,但是二者不能同時使用。政務處分法明確,對公職人員的同一違法行為,監察機關和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不得重複給予政務處分和處分。

為何兩種處分不能並用?

根據政務處分法,對公職人員的處分,政務處分的主體是各級監察機關;處分的主體是公職人員的任免機關和單位。但通過梳理發現,政務處分和處分的對象,均為「公職人員」;適用情形,均為「違法」。

對公職人員的政務處分和處分

據介紹,對公職人員的同一違法行為,監察機關和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不得重複給予政務處分與處分。這避免了對同一違法行為的重複評價,符合一事不二罰的法治精神,有利於保障公職人員的合法權益。

當然,雖然二者不能並用,但二者並不是對立的。據介紹,之所以要分別規定監察機關政務處分權和任免機關、單位處分權,主要是體現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貫通協同。對違法的公職人員是給予政務處分還是處分,要根據幹部管理權限以及違法案件由哪個主體調查處置更為合適等因素統籌把握,不能有本位主義。

在實踐中,既要防止任免機關、單位對違法公職人員搶先處分,規避監察機關政務處分的情況,也要避免監察機關大包大攬,不加區分都給予政務處分的情況。為此,政務處分法規定,監察機關發現公職人員任免機關、單位應當給予處分而未給予,或者給予的處分違法、不當的,應當及時提出監察建議。

責編 | 高羽 孔維薇

編輯 | 許超元

來源 | 人民日報政文

相關焦點

  • 【黨規知識】黨紀處分與政務處分的區別
    【黨規知識】黨紀處分與政務處分的區別 2020-12-09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務處分法要來了!「政務處分」與「行政處分」有何區別?
    央廣網北京9月9日消息(記者焦瑩)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近日公布,列入日程的政務處分法受到關注。什麼是「政務處分」,與以往的「行政處分」「政紀處分」有什麼區別?2018-09-0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政務處分是國家監察機關針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包括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管理人員,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其他的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所給予的紀律處分和懲戒。
  • 你問我答|政務處分與政紀處分、黨紀處分有什麼不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靜靜報導網友「春生」問:6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全文發布。那麼,什麼是政務處分?政務處分與監察體制改革前監察機關所做的政紀處分是一回事嗎?政務處分與黨紀處分有什麼不同?
  • 如何理解和把握《政務處分法》規定的政務處分與黨紀處分的匹配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以下簡稱《政務處分法》)進一步明確了政務處分種類、處分期間,以及政務處分的適用規則,而且與黨紀處分制度實現了處分情形相對應、處分檔次相協調、處分規則相對接,做到紀律和法律相互貫通、一體執行。
  • 對犯罪受刑罰黨員的紀律處分規定
    對於個別可以不開除黨籍的,應當對照處分黨員批准權限的規定,報請再上一級黨組織批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必須要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內決不允許有違法犯罪分子的存在,決不允許黨員帶著黨籍蹲監獄。因此,黨員一旦因犯罪被判處刑罰,就應當清除出黨,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 黨員幹部:被紀律處分時,你知道從重、加重、較重的區別嗎?
    黨員幹部在被黨紀處分時,要區分很多種情形,然後給予不同的處分檔次。一般來說,主要是根據違紀的情節和影響來進行處理。在量紀的過程中,有很多具體的規定,比如有的行為可能會被加重處分,有的要實行較重檔次的處分,而有的要從重處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的頒布有什麼深刻含義
    囿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本身位階及特徵,《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僅是對政務處分作了原則的規定,沒有對應當給予政務處分的違法行為、政務處分的適用規則和程序等作出具體規定。這就有必要專門出臺相關的政務處分法規,使之進一步細化。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的適時出臺,為監察機關作出政務處分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
  •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全文)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指導思想、原則和適用範圍   第一條 為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純潔黨的組織,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教育黨員遵紀守法,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 一張長圖告訴你黨紀和政務處分如何執行?
    近日,北京市研究制定《北京市黨紀和政務處分執行工作規程(試行)》,共41條,對黨紀和政務處分執行的適用範圍、職責分工、執行標準、工作機制與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詳細明確規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此為基礎製作一張長圖,供各級黨組織參考,也希望廣大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共同來維護紀律和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 密雲:召開紀律處分執行工作聯席會議
    日前,密雲區紀委監委會同區委組織部、區人力社保局召開聯席會議,就紀律處分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規範紀律處分執行工作進行會商。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通報了2020年上半年處分執行工作情況,學習傳達了《北京市黨紀和政務處分執行工作規程(試行)》和《密雲區農村幹部基本待遇和基本保障實施辦法》等文件。與會者就紀律處分執行工作涉及的考核等次確定、職級調整、處分文書歸檔及部門間工作銜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黨紀處分條例:黨員信仰宗教經教育未轉變勸其退黨
    原標題:黨紀處分條例:黨員信仰宗教經教育未轉變勸其退黨  東方網8月27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通知指出,黨的十九大將紀律建設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在黨章中充實完善了紀律建設相關內容。
  • 如何認定不按照規定落實紀律處分決定的違紀行為?準確把握違紀主體...
    紀律處分決定執行工作是紀律審查的「最後一公裡」,全面及時、不折不扣地執行紀律處分決定,對於發揮紀律處分決定的懲戒、警示、教育作用,鞏固反腐敗鬥爭成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準確給予定性量紀給予黨組織和黨員紀律處分,必須在查清違紀事實的基礎上,綜合評判違紀黨組織和黨員所犯錯誤的性質、時間節點、情節輕重、危害後果和不良影響大小、配合組織審查和認錯悔錯態度、一貫表現以及當地政治生態情況等,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 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記者侯豔)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2018-8-2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通知指出,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嚴肅黨的紀律、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將紀律建設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在黨章中充實完善了紀律建設相關內容。
  • 違反工作紀律,達州這三人被處分!
    違反工作紀律,達州這三人被處分!2020年10月,熊小玲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萬源市永寧鎮長石學校出納、食堂管理員胡安強違反工作紀律案。2020年9月,萬源市市場監管局對永寧鎮長石學校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過程中,發現該校食堂蔬菜儲存間存在發芽土豆和部分食品生產日期與檢驗報告生產日期不一致及食品安全信息未完全公示等問題。
  • 軍隊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補充規定
    ,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結合軍隊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軍隊中的黨組織和黨員違犯黨的紀律應當受到黨紀追究的,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本規定。插手幹預基層敏感事務、違犯軍官職務任免紀律的,依照《關於軍隊領導機關工作人員插手幹預基層敏感事務的處理規定(試行)》和《違犯現役軍官職務任免紀律的處理規定》處理。   第三條 公開發表反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文章、演說、宣言、聲明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 司法說情案 臺灣「立法院」紀律會不處分柯建銘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柯建銘早前自請調查「關說案」,臺灣「立法院」紀律委員會29日上午召開朝野協商討論,柯建銘關說案不予成立,也不予處分。  紀律委員會調查後認為柯建銘因捲入官司向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訴苦」,經柯建銘陳述,並經王金平證實,  紀律委員會再查,黃世銘所陳述有關柯建銘去電陳守煌關說等,被陳守煌否認。  對此,紀律委員會召開朝野協商討論,柯建銘關說案不予成立,也不予處分。
  • 政務處分有幾種?影響期是多久?
    政務處分是監察機關對違法的公職人員給予的懲戒。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七條和第八條分別規定了政務處分的6個種類和各自的影響期。此外,受到政務處分期間,職務晉升、崗位等級和職稱、薪酬待遇會不會受到影響?對此,政務處分法第十九至二十七條作了詳細規定。
  • 【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問答17--20
    黨員受到留黨察看處分的後果主要有三個:黨內職務自然撤銷;建議撤銷黨外職務;恢復黨員權利後二年內,不得在黨內擔任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與其原任職務相當或者高於其原任職務的職務。這裡的「二年內」,是指自黨組織批准恢復受處分黨員的黨員權利之日起二年內,期間自留黨察看期限期滿之日起計算。各級黨組織在提名或者推薦候選人時,必須嚴格執行這一規定。
  • 黨員幹部受處分會影響工資待遇嗎?
    原標題:黨員幹部受處分會影響工資待遇嗎? 那麼,黨紀處分究竟會不會對工資待遇造成影響?如果會的話,會有哪些影響呢?   「紀律君」如是說   根據有關規定,黨紀處分、政紀處分都是影響公職人員工資待遇的重要因素。這種影響的大小也因處分輕重有所不同,歸納起來,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黨紀處分對工資待遇影響的原則性規定。
  • 紀律處分條例案例評析之「政治紀律」:女縣委書記對抗調查
    ▌四川蓬安縣委原書記「模擬談話」對抗組織調查 【條例原文】第五十七條:對抗組織審查,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或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一)串供或者偽造、銷毀、轉移、隱匿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