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戰場:夜訪伊北部抗擊"伊斯蘭國"前線

2020-12-24 中國軍網

(原標題:夜訪伊拉克北部抗擊「伊斯蘭國」前線)

「前方1000米就是『伊斯蘭國』武裝」——夜訪伊拉克北部抗擊「伊斯蘭國」前線

新華網伊拉克埃爾比勒12月14日電(記者尚樂、陳序)「蹲低!蹲低!前方1000米就是『伊斯蘭國』武裝!」數日前的一個晚上,在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省達古格陣地一條戰壕裡,庫德士兵哈達尼厲聲提醒記者,「恐怖分子的狙擊手隨時都可能襲擊我們」。

從6月初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挑起武裝衝突以來,伊拉克戰場形勢幾經變化。近兩個月來,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伊政府軍和伊部族武裝開始逐步收復失地。近日,記者來到基爾庫克省南部戰區,對戰場前線進行實地探訪。

一個真正的戰場

10日上午,陰雨綿綿。當地庫德族嚮導阿拉德向記者確認:「這樣的雨天,你們真的要去一個真正的戰場?」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阿拉德再次聯繫基爾庫克省的庫德軍方,要求對採訪活動進行護衛。

基爾庫克省是伊北部最重要的石油基地。衝突爆發以來,「伊斯蘭國」武裝一直試圖拿下基爾庫克,從而實現真正的「經濟自足」。隨著政府軍的潰敗,伊庫區武裝迅速控制基爾庫克,並在該省南部持續與「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激烈交火。

中午時分,記者一行抵達基爾庫克市後繼續驅車向南,正式向前線進發。一路上,記者被「轉手」多次——先是在警車的帶領下來到一個警察部隊指揮所,之後護衛車輛換成架設了機槍的皮卡車,進入戰區後又被轉交給庫德軍方人員。嚮導阿拉德一再提醒記者要「服從命令聽指揮」,攝像師阿基爾被禁止拍攝沿途的碉樓,「你用攝像機拍攝他們,他們就會用槍射你!」

在位於基爾庫克市西南的庫德武裝指揮部,指揮官拉蘇爾·奧馬爾·拉蒂夫少將向記者介紹了戰場形勢。拉蒂夫指著作戰地圖上代表武裝分子的藍色旗幟說:「目前,這裡的北面、西面和南面都處在武裝分子的包圍中。」

一個「錯誤」的採訪時機

下午4時,在三名荷槍實彈的士兵護衛下,記者乘坐庫德武裝作戰用的皮卡車繼續向南前往達古格陣地——距離該省南部「伊斯蘭國」武裝最近的陣地之一。一路風聲呼嘯,沿途不時有斷壁殘垣和被燒毀的汽車一閃而過,到達達古格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

這裡是一個真正的戰場。陣地周圍築起三四米高的戰壕,戰壕頂部是一些用水泥袋堆成的掩體。庫德士兵哈達尼帶領記者登上其中一個掩體,指著對面夜幕中的一排樹木說,那裡就是「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陣地。哈達尼嚴肅地告訴記者,雙方相距只有1000米,身體一定要時刻保持低蹲姿態,不要把頭探出掩體,因為潛伏在對方陣地上甚至中間地帶的狙擊手隨時都可能射擊。

22歲的哈達尼來自敘利亞邊境重鎮艾因阿拉伯。「伊斯蘭國」武裝分子8月份開始進攻伊拉克庫區後,哈達尼和其他一些敘利亞庫德武裝人員前來增援。

哈達尼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說,現在可不是一個採訪的好時機。由於雨天美軍和伊拉克空軍的飛機無法執行空襲任務,「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往往選擇在這種天氣發動大規模襲擊。「現在又是傍晚,清晨和傍晚是他們最喜歡的(進攻)時段。」

一個意外的答案

達古格陣地上的士兵大多來自伊拉克庫德自治區武裝。基爾庫克省是除伊庫德自治區外伊拉克最大的庫德人聚居地。無論是哈達尼,還是來自伊庫區的庫德族士兵,都表示為能出力保衛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感到自豪。

在與「伊斯蘭國」武裝作戰的間隙,這些士兵也會用手機上網,通過媒體和社交網絡了解形勢,有時還會上傳自己拍攝的作戰圖片。他們使用的AK步槍顯得有些破舊,當被問及是不是非常需要一些武器援助時,一名士兵的答案卻令人有些意外:「其實我們最想得到的援助是一些攝像機。我們想記錄下這裡的生活,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正在同恐怖分子作戰。」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國」魚遊沸鼎摩蘇爾戰役道阻且長
    【記者連線】摩蘇爾是伊拉克北部重鎮和重要產油地。2014年夏,「伊斯蘭國」武裝異軍突起,一舉攻佔摩蘇爾,令世界震驚。兩年後,局勢已經逆轉。近日,伊拉克政府軍主力從南面,庫德民兵武裝從東面和北面,對盤踞在摩蘇爾的「伊斯蘭國」武裝形成合圍之勢,解放摩蘇爾的戰役進入關鍵階段。「伊斯蘭國」武裝對摩蘇爾南部的另一石油重鎮基爾庫克發動佯攻,企圖「圍魏救趙」,緩解在摩蘇爾戰場的壓力。摩蘇爾戰役進展如何?「伊斯蘭國」武裝是否無路可走?
  • 美國增兵,能端掉「伊斯蘭國」老巢嗎?
    卡特此前表示,美國將加強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但有分析人士懷疑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誠意,認為目前要攻佔其在伊敘兩國的大本營摩蘇爾和拉卡還存在諸多困難,清除「伊斯蘭國」勢力短期內難以實現。
  • 「伊斯蘭國」頻受重創,地區和平還有多遠?
    「伊斯蘭國」位於北部拉卡省的另一大本營也將受到打擊。  伊拉克政府軍在與「伊斯蘭國」交戰中取得可觀戰績,陸續奪回中部和北部大片地區。3月24日,伊政府宣布開始展開收復第二大城市、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的軍事行動,接連取得勝利。  今年5月以來,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加緊了軍事打擊恐怖組織的活動。
  • 新聞連結: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王雪梅)美軍8日向「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伊拉克北部的目標發動了兩波空襲。令伊拉克政府和美國頭疼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究竟什麼來路?頭目何許人?幹了什麼?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是由「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發展而來。
  • 銳讀丨伊拉克在「伊斯蘭國」覆滅後將會如何?
    伊拉克或爆發內戰以及代理人戰爭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6月12日刊發亞歷山大·庫茲涅佐夫的文章《伊拉克在「伊斯蘭國」覆滅後將會如何?》稱,「伊斯蘭國」的覆滅並不遙遠,但被「伊斯蘭國」盤踞的伊拉克的前景依然渺茫。現實如此:作為全球最大儲油庫之一的伊拉克可能會變成打敗極端主義的勝利者的衝突地區。
  • 德國明星周刊:伊斯蘭國逃亡者的自述
    他們經常把被處決者的屍體帶到前線,讓其它同伴也能看到,然後一起大喊:「下地獄吧!」,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士氣。 夜色已深,哈米德坐在土耳其烏爾法市一個古蘭經學校的庭院裡,如今他是這裡的夜班守衛。之所以曾經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成員,是因為他此前只聽說了這個組織好的一面。更早之前,他是「敘利亞自由軍」的一名戰士。
  • 乘勝追擊 伊拉克政府軍重挫「伊斯蘭國」
    伊拉克軍方6月30日宣布,安全部隊乘勝追擊逃離費盧傑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車隊,摧毀至少260輛車輛,打死150名武裝人員。伊拉克安全部隊成功收復費盧傑以後,「伊斯蘭國」勢力範圍已經縮水至不到伊拉克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
  • 揭秘「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最富最危險的恐怖集團
    最近,伊拉克境內局勢急轉直下,儘管伊政府軍近兩天從恐怖組織手中奪回兩座小城,但這個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以下簡稱伊斯蘭國或ISIS)的組織近一周來從該國北部迅速攻城略地,直逼首都巴格達,令世界震驚:800名武裝分子竟讓受美國訓練過的伊拉克政府軍3萬人落荒而逃,而這個極端組織的成員手段極其殘忍,經常會當眾處決被俘的軍警,並將血腥過程拍照錄像後上網發布。
  • 法國對「伊斯蘭國」在敘境內進行新一輪空中打擊
    人民網巴黎11月17日電(王芳) 17日凌晨,法國戰機對「伊斯蘭國」位於敘利亞北部拉卡市的設施進行了新一輪空中打擊,炸毀其一個指揮中心和一個訓練營。  法國國防部就此發布公報說,法國空軍在24小時內對敘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進行了兩輪空中打擊。
  • 伊拉克極端武裝給所控制區居民發「伊斯蘭國」護照
    伊拉克極端武裝發放的「伊斯蘭國」護照 人民網7月6日訊 土耳其媒體報導說,伊拉克極端組織——「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武裝已控制了伊拉克北部許多城鎮,並開始在摩蘇爾市為其控制區居民發放「伊斯蘭國哈裡發」正式護照
  • 「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死了,他是如何設計出「伊斯蘭國」的
    三年前,「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宣布建國。新華社報導稱,摩蘇爾的收復,將意味著巴格達迪一手建立的極端組織走向覆滅。作為繼本·拉丹之後最為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頭目,巴格達迪被《時代》周刊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他的死亡無疑是全球反恐的一個重大勝利,對大勢已去的「伊斯蘭國」將造成沉重打擊。
  • 「伊斯蘭國」戴上本土化面具更危險
    調查人員初步認定,襲擊者受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思想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伊斯蘭國」和關聯組織在敘利亞、伊拉克以及菲律賓南部等戰場節節敗退,但其外溢效應和危害性不可小覷,各國必須繼續合作,嚴防該組織捲土重來。
  • 日落之前不放死囚蕾莎薇,「伊斯蘭國」或將處死約旦飛行員
    日落之前不放死囚蕾莎薇,「伊斯蘭國」或將處死約旦飛行員 澎湃新聞記者 沈靚 2015-01-29 10:24 來源:澎湃新聞
  • 「伊斯蘭國」頭目首次亮相 要求穆斯林順從(圖)
    他創建的「伊斯蘭國」組織在伊拉克發動閃電般的攻勢,佔領了巴格達西部和北部五個省的大片地區。  這場攻勢震驚了世界多國領導人,導致數十萬人背井離鄉。伊拉克總理努裡·馬利基在4月份議會選舉後尋求第三任期,他目前也因此承受著不小的壓力。  視頻顯示,巴格達迪是個留著灰白色長鬍子的大個子。
  • 專訪紀錄片《苦湖》導演柯蒂斯:誰是「伊斯蘭國」的敵人
    我也痛恨他們的作為,我絲毫不想替他們說話,但是,「伊斯蘭國」並不是一群烏合之眾無中生有、橫空出世的。它的存在有其原因。它的理念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緣起於埃及的革命伊斯蘭主義,另一個是原教旨的穆斯林瓦哈比派。 二戰之後,埃及才從歐洲特別是英國的控制下獲得真正的獨立,當時的總統納賽爾想把埃及建設成非宗教的現代國家,但是因為1967年的以色列戰爭,他沒有成功。
  • 馬來西亞「伊斯蘭國」與民族國家:爭論、影響與趨勢
    1979年,伊朗通過革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而當前伊拉克與大敘利亞伊斯蘭國組織也在中東地區崛起,兩者建立的「伊斯蘭國」都對伊斯蘭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了革命和暴力恐怖主義手段外,伊斯蘭黨(1953年創立,馬來語Parti Islam Se-Malaysia,縮寫為PAS)正以和平的方式在馬來西亞推動著「伊斯蘭國」*的建立。
  • 【老城發布】前線戰鬥後方支援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老城發布】前線戰鬥後方支援 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2020-02-1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名敘利亞女人質被「伊斯蘭國」殺害
    新華社大馬士革10月2日電(記者鄭一晗 汪健)一名消息人士2日告訴新華社記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當天殺害了一名今年7月在敘南部蘇韋達省綁架的人質。據了解內情的蘇韋達省宗教人士哈穆德·希奈維說,一名25歲敘利亞女性已遭「伊斯蘭國」人員槍殺。
  • IS俘虜:上戰場前吸毒 會斬首不蒙面紗女性
    原標題:IS俘虜:上戰場前吸毒 會斬首不蒙面紗女性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曉雄】日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賈齊爾在敘利亞探訪關押「伊斯蘭國」(IS)俘虜的監獄。「我希望,他們(IS成員)都被炸死」——在賈齊爾面前,3名前IS成員講述他們「被迫」為IS作戰的悲慘遭遇,吐露了對IS的怨恨。
  •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已做大 反恐形勢嚴峻
    敘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從反叛者與政府的矛盾轉化為敘利亞民眾與國內恐怖組織的矛盾,具體地說就是他們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EIIL)」和「支持陣線(Front al-Nosra)」的矛盾。而後兩個組織都聽命於「基地」組織,受它的領導。 大家都知道,「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的成員起先站在敘反叛者一邊與敘政府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