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5月22日消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在《中國問題》中說:「中國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襲數千年,若能被全世界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若不借鑑一向被我們輕視的東方智慧,我們的文明就沒有指望了!」
「智慧」在古希臘語中指的是「哲學」,最精緻、最珍貴和看不見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學思想裡。羅素所說的「東方智慧」就是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他說,「典型的中國人則享受自然環境之美。這個差別就是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大相逕庭的深層原因。」
以蘇州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園林,是承載展示這一「東方智慧」的最直觀的載體:人們追求「外適內和」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享受,既要「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或將「江山昔遊,斂之丘園之內」,要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心靈亦要經過詩的精神涵養、畫的美境陶冶,悠閒自在。於是,清泉汩汩,淵渟澄澈,復樹亭於潭上,自適其適,陶然忘機,養其天倪。
園林選址務必觀形察勢、實地考察,講究山川的來龍去脈和房屋的坐向,重視陰陽說、五行說、八卦說等傳統理論的運用,以擇定吉利的建築的基址、布局,這就是中華先人綜合出的「風水術」。
蘇州園林最理想的生態環境基本原型是:前朱雀(水池)後玄武(山或樓)左青龍(河道)、右白虎(道路)。拂去迷信色彩,還原構園中符合人們環境生態、環境心理的科學性,實際上「四象模式」要求的是:四周寧謐安靜、山環水繞、山清水秀、鬱鬱蔥蔥、水道綿延曲折,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間和景色畫面,形成一個完整、安全、均衡的世界,這正是一種高度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擇址模式。
「風水術」也被國外生態學研究者贊為「通過對最佳空間和時間的選擇,使人與大地和諧相處,並可獲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寧與繁榮的藝術」,譽其為「宇宙生物學思維模式」和「宇宙生態學」。
蘇州園林如網師園、拙政園等住宅大門都偏東南,避開正南的子午線。門邊置屏牆,避免氣衝,屏牆呈不封閉狀,以保持「氣暢」。
院落式蘇州園林住宅,每進房屋前後為開敞的花木竹石的小天井,內外通透,陰陽之氣充分對流,建築與自然相親、相融,人們在此,享受著「明月時至清風來,形無所牽,止無所泥」的生活樂趣。
蘇州宅園大多建於小巷深處,「遠往來之通衢」,雜廁於民居之間,居塵而出塵,「隔塵」、「隔凡」,避市囂喧豗、塵鞅轇轕:如「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的滄浪亭、「幽棲絕似野人家」的藝圃、「流水斷橋春草色,槿籬茆屋午雞聲」的拙政園、「門臨委巷,不容旋馬」的「歸田園居」、閶門外花埠裡的「吳中第一名園」留園、闊家頭巷深處的網師園、僻處「城曲」罕有車跡的耦園……
曲徑通幽的蘇州園林,被稱為「人境壺天」,壺天模式,實際上是山水結合的生態模式,園內大多以一汪清池居中,建築皆面水而築,或圍山面水,或為空廊的四面圍合,或臨水,飛沼拂幾,曲池穿牖,水周堂下,「危樓跨水,高閣依雲」,可以「開窗迎白鳥,俯檻對清流」,成為園中「水肺」。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一種和諧結合,一如陶淵明用「人境」來象徵「仙境」的桃花源。
蘇州園林「居塵而出塵」的生態藝術空間,開啟了心靈與自然對話的窗戶,「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是怡性養壽的最佳生活空間。
推薦閱讀:
蘇州園林「搬上網」 旅遊產品「講文化」
江蘇:蘇州園林春日紅楓別樣美
蘇州園林首次試水電商平臺
蘇州園林發展會獎旅遊:轉型發展煥發園林新魅力
(來源:蘇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