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懼怕德國潛艇?差點被舉國餓死,只因海裡有「狼群」

2021-01-09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二戰中,英國最害怕的武器是什麼?德國的坦克?不,因為坦克他們還可以對付。最讓他們恐懼的是大西洋裡的那些德國U型潛艇。邱吉爾在回憶錄中曾經說過:唯一能讓我感到恐懼的,就是德國的U型潛艇。到底這些遊蕩在大西洋的U型潛艇,做了什麼?

英吉利海峽——不可逾越的天塹

法國戰役,德國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陣亡者寥寥,卻擊敗了同盟國裡的四個,其中三個屈服,一個落荒而逃。逃掉的那個就是英國,三十幾萬遠徵軍幾乎丟光裝備,光著屁股回到了英國。用邱吉爾的話說:「如果不能帶回他們,我們就只能用童子軍保衛英國了。」

此時的英國陸軍慘到沒邊,缺一切的東西,大炮只有五百門,坦克只有兩百輛。回到國內的士兵,甚至連步槍都湊不齊。如果明天德國人就殺過來,那麼英國陸軍根本無力抵抗。然而英國有一道英吉利海峽保護,德國的坦克又不能遊過大海,因此英國暫時無憂。

而英國在法國戰役戰敗,但是其艦隊尚在,德國想要發動對英國的作戰也是不可能的。儘管英國已經損失了他們重型裝備的百分之九十,空軍損失了百分之四十的戰鬥機和百分之二十的轟炸機。可一場登陸作戰,仍舊是困難的。

按照一個傳統的說法,攻擊一個地方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先說天時,英吉利海峽的氣候非常的不好。常年溫溼多雨霧,日照甚少。1月氣溫約為4-6度,7月最高,約17度。多佛爾海峽的法國海岸一側,全年有200個雨日,在英國海岸一側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很顯然,這樣的天氣就不適合登陸作戰。

而從地利上來講,英國人在海域構築了足夠的防禦,有許多岸防炮臺,雖然這些炮都很老舊,但是仍舊具備威脅。作為英國的本土,它的防禦力度自然不敵。可供登陸的位置,均有英軍火炮,登陸勢必陷入困境。

而從人和上來說,德國海軍完全不具備這種兩棲登陸的能力。要完成這種登陸,需要大型戰列艦4-6艘,輕重型巡洋艦30艘,驅逐艦應該在100艘左右。同時德國人還需要大量的登陸艇。然而彼時的德國海軍連所需十分之一都沒有,根本無力登陸。

另一方面,英國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還有加拿大、印度、西亞、南非等殖民地和海外加盟國。德國就算佔領了英倫三島。也不可能滅英國。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的首都遷往加拿大。國土大的好處就是英國人可以快速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和充足的兵員,繼續和德國戰鬥。這就和拿破崙一樣,即便在陸地上擊敗英國,卻也不能消滅英國一樣。

英國的弱點

然而英國的優勢是英吉利海峽,大海隔開了他們與歐洲大陸的聯繫,但他們的弱點也一樣是大海。英國是一個島國,有英吉利海峽這個天塹。此外還有大量的艦隊,可以用於挫敗登陸。但是他卻有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它所需的一切都需要海外運輸。

確實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國,工業實力強大,如果算上海外的工廠,那麼它的工業全部動員起來,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比之美國差些,但絕不弱給蘇聯。可是工廠是需要原料的,如果沒有生產原料,那麼工廠也不過是看上去很美好的廢品罷了。

而英國的弱點也恰恰在此,他是一個資源貧瘠島國,如果沒有了外界的資源輸入,那麼他們難以持久作戰。英國的工廠可以飛速生產裝備,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了資源,那麼工廠就要減產,甚至停工。這樣的話,英國的工廠就成了廢品。

事實上不僅僅是工廠,石油生產線也是一樣的。不僅僅是英國缺乏石油,歐洲都缺乏石油。當然,英國有殖民地出產石油,1920年的20年代伊拉克的巴斯拉和基爾庫克挖出了石油。此外緬甸,澳大利亞也可以搞到石油。剩下的缺口則是從美國等地進口,以及自己進行合成油提煉。

大戰爆發以來,英國就下達了對石油和煤炭等燃料的限制令,限制令包括所有的卡車、輪船和火車等交通工具,除了必要的運輸車輛之外。所有的私家車都不允許開上公路。此外,原本燒煤炭和燃油的爐子則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燒木頭和木炭。一部分的卡車也轉換成燃燒木炭和煤氣的燃料卡車。

但這樣並不能夠節省他們多少的燃料,而對於英國人而言,他們可以用木炭代替煤炭,用蒸氣機代替內燃機。這樣可以節省汽油、柴油乃至重油。但是他們卻無法對飛機的航空煤油進行限制,畢竟這個只有空軍自己在使用。但是它的煉製過程卻很繁瑣,而且需要許多原油。那麼如果海上交通線斷絕,則英國很快就會陷入災難,因為在實際上,英國連基本的糧食,都需要海外供給絕大部分。

德國的海下「狼群」

事實上,英國的這些弱點,德國人很清楚。德國海軍少將卡爾·鄧尼茨——當時他是少將。他就很清楚英國的弱點就是資源,能切斷資源,英國就得餓死。一戰時他就曾經擔任過潛艇指揮官,對於一戰的無限制潛水艇戰頗有研究,在戰爭中他擊沉了五艘運輸船,獲得了騎士鐵十字勳章。這段經歷讓他相信,通過潛艇的封鎖,進行大規模的破交戰,是完全可行的。

戰前,鄧尼茨就注意到,英國所有的物資都是需要仰賴於海外殖民地的,每年消耗的物資中,石油的75%,鐵礦石的88%,銅的95%,鉛的99%,小麥的89%,肉類的84%,石油的93%都需要進口。每年的海運物資總量超過6800萬噸,每天航行在大海的英國運輸船2500艘。

事實上這還僅僅是非戰時狀態,如果是戰時狀態,那麼這個物資量會更高。那麼如此多的運輸船,要都得到英國全面且妥善的保護,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只要將多艘潛艇集結起來,攻擊一個船隊,就能夠取得壓倒性的優勢。而二戰時,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出現和特高頻發射器都讓德國潛艇部隊的通訊能力大大增加,狼群戰術也得以成功。

這種戰術在1939年大戰爆發後投入使用,潛艇作戰的截止到1940年3月1日為止。德國損失了14艘潛艇,大約9500噸,死傷400名潛艇官兵。但是英國的損失更為巨大,他們被擊沉了各型艦船199艘,總噸位損失達701785噸。而潛艇通過布雷炸沉的艦船總噸位為394533噸。此外,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和勇敢號航空母艦也被擊沉,納爾遜號戰列艦和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也被擊傷。

這種損失是可怕的,經常出現的情況是,上個月新造30艘貨船,但是上個月被擊沉的貨船卻可能高達五十艘。而1940年6月,法國淪陷後,法國港口落入納粹之手,再加上挪威的海港,這些地方都成為了德國潛艇部隊的試驗。英國艦隊開始被這些潛艇打的人仰馬翻,1940年一年,英國被擊沉了471艘各型船隻,總噸位損失高達218萬噸。

這個的結果就是英國的交通線被德國人掐死,如果不是1940年11月開始,大西洋被暴風席捲,且英國對西部航道加強了警戒。否則,英國運輸線將遭到更為慘烈的打擊。但是英國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整個英國頓時陷入了困頓。因為英國的一切物資都很缺乏,英國為此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

甚至於邱吉爾本人也差點在奧克尼群島被德國U-56號潛艇的襲擊中遇難,索性納爾遜號被擊中後,三枚魚雷未能爆炸。否則邱吉爾也將在1939年10月30日死去,那樣英國也未必會堅持抵抗下去了。

結語

英國是幸運的,如果不是德國海軍缺乏水面艦隊,那麼英國海軍必然會遭到德國海軍的全面打擊。很幸運,德國海軍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匱乏水面艦隊,他們無法取得破交戰的更大戰果。英國在苦苦支撐到1942年後,一切都結束了,美國海軍的加入和英國海軍的反潛能力增強後,德國「狼群」就再也不能造成威脅了。但是德國「狼群」的恐怖,卻讓英國人深深記住了。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納粹德國潛伏於大洋之下的狼群,U型潛艇部隊是如何建立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基本屬於默默無聞的存在,不僅戰果寥寥無幾,可堪大用的軍艦也沒幾艘,甚至於他們就沒有打出幾場像樣的海戰。可相比於水面艦隊,德國的U型潛艇部隊就不一樣了,甚至可以稱其為德國海軍的「海下狼群」,在德國海軍的破交戰略裡,這些U型潛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幾乎左右了早期的海上戰爭。
  • 二戰時期,德國潛艇「狼群計劃」,為何能稱霸大西洋又短期破產?
    而英國與歐洲大陸隔著英吉利海峽,德國的坦克可就很難派上用場了,除了利用空軍對英國狂轟濫炸之外,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利用積累的潛艇作戰理論,開始了封鎖英國、困死英國的行動,這就是「狼群計劃」。 希特勒和鄧尼茨的想法不可謂不惡毒,事實上,狼群計劃實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的確是給英國人造成了相當大的困擾,德國潛艇可以攻擊英國的戰艦,例如英國的「橡樹號」戰列艦停泊在海軍基地裡就被偷偷潛入的德國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特別是英國,在當時擁有著世界第一的海軍艦隊。但是,英國卻有一個弱點,那就是十分依賴大西洋補給線。該補給線是英國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線。英國依靠這條補給線,源源不斷地從美洲、非洲、亞洲運送戰略物資。對此希TL表示分外眼紅,恨不得將英國的這條生命線置之死地而後快!這時德國海軍司令鄧尼茨站了出來。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看過德國電影《從海底出擊》的網友。印象最深的一刻,U型潛艇能下潛到280米深的地方,沒有解體,幾乎要顛覆對二戰的技術記憶。在當時,只有德國能做到。在兩次世界大戰之中,德國海軍都有使用U型潛艇,但其實這兩次戰爭中的潛艇並不一樣,僅僅是因為德國潛艇的編號都是使用德文「Untersee Boot」的首字母:U外加數字來命名的。
  • 百年前德國U型號潛艇:內部構造複雜令人嘆服,英國拆解仿造失敗
    【正在被拆解的U型潛艇】這組照片原版收藏於英國的泰恩威爾檔案博物館,反映的是1918年一艘德國SM UB-110潛艇(下稱U型潛艇)停靠在英國沃爾森德碼頭,當時英國正在拆解德國潛艇,企圖以此來仿造,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因為這艘潛艇實在太複雜了,以當時英國擁有的技術根本無法仿造。
  • 德國幽靈潛艇重見天日!希特勒潛艇現身丹麥
    德國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大殺器,納粹德國海軍高官鄧尼茨發明的「狼群戰術」和古德裡安提出的「閃擊戰」並稱納粹德國的海陸兩大法寶。近日,德國的幽靈潛艇重見天日,丹麥電視臺報導,在斯卡格拉克海峽海底發現了德國U-3523潛艇。
  • 邱吉爾:二戰中唯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德國U型潛艇
    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英國,蹲守在北海和英吉利海峽,虎視眈眈,對德國海軍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震懾力量。所以,在一戰和二戰中,德國海軍都沒能夠發揮太大的作用。倒是在二戰中,一名德軍上校發明的「狼群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這名德軍上校叫卡爾·鄧尼茨。鄧尼茨生出生於1891年9月16日,家鄉是德國柏林一個近郊小鎮格林瑙。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二戰德國的裝甲集群突擊、閃電戰讓世界一震,相比之下,德國海軍在直接戰鬥中戰績並不輝煌,不過其潛艇的「狼群戰術」確實讓盟軍「頭痛」了好幾年,所示二戰中擁有潛艇最多,和最大規模使用潛艇執行破交戰的國家,德國潛艇有著多項紀錄,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看一下。
  • 德國的群狼戰術,迄今為止建造對多的潛艇,VIIC潛艇
    VIIC潛艇是德國潛艇部隊的主力,也是最著名的型號,建造工作從1940年第一艘服役的U-69,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共生產了568艘,也是迄今為止建造最多的潛艇。VIIC潛艇是由極為成功的VIIB型潛艇改進而來,兩者具有相同的引擎設計和馬力,但是VIIC潛艇比VIIB型潛艇的體積更大,排水量更多,但是航速卻比不上。除了後來建造的潛艇以外,VIIB型潛艇都裝備了5個魚雷發射管。VIIC潛艇它不是單單指的是一個潛艇,它是一個潛艇型號。
  • 德國U-47潛艇襲擊英國海軍基地「斯卡帕灣」,令邱吉爾膽寒的「狼群...
    並特別指出戰爭中唯一真正讓我害怕的是德國海軍的潛艇!斯卡帕灣老地圖1939年10月1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一個月後,德國潛艇U-47在經過英國的主要海軍基地奧克尼群島後,悄悄地潛入「斯卡帕灣」。 在這個無月的夜晚午夜之後,天際只剩下北極光正在與黑暗對抗。這時候,海灣旁的公路上駛過一輛汽車,雪亮的車前大燈曾短暫地掃過潛艇所潛伏的海面。
  • 二戰讓盟軍最頭疼的「狼群」!神出鬼沒火力猛,商船航母都曾遭殃
    狼群戰術"與古德裡安的"閃電戰 "並稱為納粹德國軍隊的海陸兩大"法寶"。說到德國這支以狼群為名的潛艇部隊,就一定要提到"狼群戰術"的創造者,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在1891年,卡爾·鄧尼茨出生於柏林附近的格呂瑙。18歲的鄧尼茨高中一畢業就加入了德國海軍,並在1910年4月1日作為見習水手,到"赫爾塔"號巡洋艦服役。
  • 德國潛艇的成功,源於這兩方面的技術,卻沒有大艦巨炮浪漫的情懷
    在1935年英國為牽製法國同意給德國海軍鬆綁,籤訂的《英德海軍協定》中規定德國允許建造英國海軍總噸位的35%,並允許發展英國海軍潛艇總噸位45%潛艇,而這也正式宣布德國在潛艇的路上開始回歸。不過和當時其他國家的潛艇相比,德國建造的潛艇噸位都比較小,這也利於潛艇的快速上浮下潛,而在噸位上德國也一直在和英國撕破臉之前保持著條約規定的噸位,可能這就是德國一直建造小噸位潛艇的原因。
  • 二戰德國海軍曾擁有航母,卻從未走上戰場,只因一位坑死人的元帥
    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朋友想必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的主要作戰裝備是潛艇。在時任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的帶領下,德國海軍的深海狼群頻頻出擊、給予了盟軍尤其是英國以非常沉重的打擊,就連英國首相邱吉爾都公開承認,稱德國海軍的深海狼群是差點把大英帝國給活活勒死的脖頸絞索。
  • 波蘭傳奇潛艇!只因不得已靠岸一國港口,結果致使此國滅亡
    自從潛艇出世以來,就以其獨特的海中機動方式贏得了軍事家們的喜愛。一直到今天,潛艇仍然是海戰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要追溯到潛艇的歷史,在各種各樣海戰中還真不乏潛艇作戰的輝煌戰績,比如德國二戰時的u型潛艇,在其指揮官狼群戰術的使用之下,對於當時的盟國形成了重大的威脅。
  • 年度二戰大片《灰獵犬號》裡,德國潛艇的那些黑科技都是真的嗎?
    不過,對德軍潛艇的描述就沒有多少了,除了偶爾在海面上以及水下出現,而且是一閃而過的那種,再有炮戰時看到一些「尊容」外,基本上就沒了。如果是從德國潛艇的視角,自然首推德國在80年代拍攝的《從海底出擊》(Das Boot),將這兩部對照來看,那麼對當年大西洋反潛護航戰就可以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
  • 德國海軍的密碼是如何被破譯的?全怪潛艇艇長沒有銷毀密碼本
    這話差點沒把英國情報部門就地噎死,因為如果他能弄到這東西的概率實在是不高。老實說,除非上帝保佑,否則他們絕對是拿不到德國海軍的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於是,所有人都只能大眼看小眼,心說這不就是無能為力的僵局了嗎?但英國情報部門,甚至是圖靈本人可能都沒想到的是,上帝真的顯靈了。
  • 摸航道、打悶棍、襲客船、無限攻擊——一戰中的德國潛艇
    得益於後發優勢和優秀工業基礎,德國潛艇數量雖少但性能上佳。尤其是後來的U87、U93型等艇,長度增長到60-70米,排水量870-1000噸,續航近1萬海裡。裝備多具魚雷發射管、88毫米和105毫米甲板炮,感覺也不比二戰潛艇差多少。
  • 德國施派爾技術博物館, 館藏珍品,二戰微型潛艇
    以下圖片原創拍攝於 德國 施派爾技術博物館1943年11月, 德國繳獲了一艘被漁網困住的英國W-46號 Welman 型微型潛艇, 以其為基礎, 呂貝克的弗蘭德船廠推出了 Biber 河狸級微型潛艇。雖然試航不順, 但因為鄧尼茨本人對此型潛艇的關注,弗蘭德船廠獲得繼續製造4艘試驗艇的機會, 並以此完善了設計。河狸級潛艇此後共生產了324艘, 成為德國微型潛艇部隊的主力。除了弗蘭德船廠, 河狸級也在義大利的安薩爾多船廠生產建造。河狸級的主要武器為艇外掛載的兩枚 G7 魚雷。 為防止魚雷在航行中因為觸及海底而損壞或意外擊發, 河狸級艇體下方有兩副承腳保護魚雷。
  • 二戰時軍事技術上英國、德國孰優孰劣?戰後兩國的排名又是怎樣?
    德國的飛彈技術也是歐洲領先的,德國在1944年開始對英國倫敦打擊之前,英國還不知道飛彈是什麼東西。這種射程在300公裡,裝載700公斤的飛彈打得英國人抱頭鼠竄。德國的U型潛艇也是英國人的噩夢,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戰初期什麼都不怕,就怕德國人潛艇的群狼戰術。
  • 性能雞肋的二戰後德國袖珍潛艇 性能甚至不如前輩U艇
    德國雖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非正義的失敗方,但是德國在二戰中軍工產業卻不乏亮眼表現。比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地面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虎」式、「黑豹」坦克以及大洋裡神出鬼沒的U艇「狼群」。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在二戰中被英國皇家海軍所壓制,但是其龐大的潛艇部隊卻險些扼斷英國海上生命線,讓盟軍損失慘重頗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