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詩酒風流, 一樹梨花壓海棠

2021-02-19 詩詞流光

說起張先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有人就想起來了。或者提起他的幾句詞,估計很多小文青都有抄到小本本上的經歷。比如: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又比如: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

如果連這兩句都不知道,那只能說你還沒踏進宋詞的圈兒。

張先在《宋史》上並沒有留下姓名或任何事跡,大約是因為一直在小縣城做小公務員,沒什麼大的作為,不足以青史留名。要不是他流傳至今的一百多首詞,我們可能都不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個人來過。

張先出生於990年,卒於1078年,享年88歲。這是個什麼概念呢?990年,宋朝基本完成了統一,太宗當政。他生活的時代正好是大宋各方面都蒸蒸日上,漸趨鼎盛的的時候。他先後熬過了太宗,真宗,仁宗,英宗4位領導,最後死在了神宗朝。

張先死後五十年,北宋因靖康之變而滅亡。歷史上朝代更迭最長不過三百餘年,最短只有十幾年,每個朝代都經歷過此起彼伏的內外戰爭,太平的歲月屈指可數。這種自己超長待機而又能完全避開戰亂人禍節點的,在歷史上,可能只有唐朝的賀知章能與之相比。賀詩人生於初唐,歷經盛唐,於玄宗朝的安史之亂前離世,享年85歲,一生平安順遂。都說出生需謹慎,投胎是個技術活兒。

張先出生於普通人家,小時候沒有神童的光環,長大了也沒有學霸的名聲,一直過著普通人自得其樂的生活。只是他出道的成名作非常地與眾不同。我們都知道,李白成名作《蜀道難》,白居易成名作《賦得古原草送別》,杜牧成名作《阿房宮賦》,都是氣勢恢弘的正經之作。即便是混跡勾欄以風流著稱的柳永,他的成名作《望海潮》也是磅礴大氣的。

張先不走尋常路,他一生大部分的詩詞都是詩酒酬唱及男女之情,出道打榜作品更是讓人驚掉下巴,他寫自己與尼姑難分難捨的戀情。小尼姑加戀情,擱現在都是特別狗血的劇情,別說在大宋。

說起張先的這段經歷,有種西方童話故事裡的那種夢幻和浪漫的氣質。他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小尼姑,小尼姑當然是不可以和別人談戀愛的,被庵中的老尼姑發覺之後,對其嚴厲制止,還把小尼姑關在池塘深處小島的閣樓上。為了相見,張先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偷偷划船來到小島上。然後小尼姑放下梯子,讓張先上樓。後來二人被迫分手,張先很是不舍,寫下了《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嘶騎漸遙,徵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沈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和尼姑私通是為人不恥的,但把這樣一段私情寫得如此唯美卻很少見,讓人們感動其深情的同時,也就忘卻了背後的不堪。張先憑這首詞在文壇上迅速火了,圈粉無數,連晏殊、歐陽修這樣的大V都點讚轉發,歐陽修還送了張先一個雅號:「桃杏嫁東風郎中」。

張先和晏殊歐陽修後來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張先比晏殊大一歲,比歐陽修大十七歲。晏殊是神童,14歲就入仕做了國家公務員,張先則在40歲的時候跟23歲的歐陽修同年科考,晏殊恰好是那一年的主考官。按慣例,張先跟歐陽修是同班同學,晏殊是他們的老師。晏老師顯然更欣賞歐陽同學的才華,因為歐陽修的科考結果是進士及第,而張先只是進士。

張先在文壇和仕途上的名望都不屬一流。話又說回來,這個真不能怪張先沒能力,在當時的北宋,人才如潮湧,除了晏殊歐陽修,還有範仲淹,王安石,柳永,沈括,三蘇,司馬光等等,這些歷史上頂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科學家齊刷刷登上北宋的舞臺,想要在這樣人才濟濟的一撥人中出人頭地,實屬不易。張先處於其中,一流不夠,二流有餘,小令寫不過晏殊,慢詞寫不過柳永。做官一直在地方,從來沒有進過中央。

張先自己並不在意一流還是二流,他自己沒啥雄心壯志,為人風趣幽默,很有朋友緣,又因為壽命長,身體好,風流瀟灑興致高,他可以跟同年齡的晏殊玩到一起,也可以跟小自己一輩甚至兩輩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玩到一起。王安石小張先30歲,蘇軾要小46歲。張先跟他們一起酬唱宴飲,沒有一點代溝。蘇軾曾稱張先「人善戲謔、有風味」 ,就是說張先是一個不拘小節,幽默有趣味的人,這一點跟蘇軾很像,所以兩人成了忘年交好友。

按照咱們現代普通人的標準來說,張先的生活模式可以說是非常之理想。待遇高,工作穩定,壓力小,上班之餘經常詩和遠方。職位雖然一直不高,但也正適合老張自己沒什麼治國平天下的追求。一生歲月靜好,沒有歷史上文人慣常遭遇的那些抑鬱不得志和顛沛流離。而且他還有讓現代男人更為豔羨的一點,一生風流,妻妾成群。老張特別善於撩妹,每次參加酒宴,都能加上幾個妹子做好友,留電話留地址都是舉手之間的事:

 「耳畔向人輕道:柳陰曲,是兒家,門前紅杏花」!

他八十歲納了個十八歲的小妾,這個小妾竟然還給他生了幾個孩子,當真是老當益壯,精力超群。

據說一次家宴上,張先春風得意賦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他的忘年交蘇軾也即興附上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張先和蘇軾的這兩首詩估計都是後人杜撰出來的,兩人不至於這麼沒品。但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句子,卻實打實成了張先的典故。不過蘇軾確實有詩戲贈他,說「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笑話老張家鶯鶯燕燕的老少一大群。據說他家大娃和么娃年齡相差60歲,爺爺和孫子一般的兩個人,在老張家卻是親兄弟。

張先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風流。在北宋,提起風流,首推柳張,一是柳永,二是張先。但同樣是風流,他跟柳永又不一樣。柳永仕途失意,常年流連風月,所交往之人,全是勾欄女子。而張先一生悠閒富貴,所「勾搭」之人,大多是酒宴歌妓。經歷不一樣,心境不一樣,寫出的詞也不一樣。張先的詞沒有柳詞那樣深的離愁別意和開闊渺遠,張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比如這首《天仙子》。這是晚春的一天,張先請病假,沒去上班,窩在家裡,看著庭院裡落紅飄飛,想到自己已年過半百,詩意有感而發。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對於張先來說,這或許是他為數不多的愁緒。這首詞裡的「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歷來為人所稱道。明代楊升庵更是讚不絕口:景物如畫,畫亦不能至此,絕倒絕倒!張先自己對這句也非常得意,建議大家不要叫他以前的外號「張三中」 了,要稱呼他「張三影」。

三中的雅號來源於他的一首行香子,「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三中。

行香子

舞雪歌雲,閒談妝勻。藍淡水深染輕裙。酒香燻臉,粉色生香,更巧談話,美性情,好精神。

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鍾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三影則是他的三首詞中三句話,『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張先喜歡影,除了這三個影外,他現存的165首詞作中,直接寫到「影」的就有二十六首之多,內容包括花影、月影、水影、人影、火影等,可見張先「弄影」確實嫻熟,張三影名不虛傳。

張先跟柳永一樣,在宋史上無名,在詞史上不可或缺。在詞史上,他承晉宋風流之韻致,始創瘦硬之體,開啟了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的轉變。其詞意韻恬淡,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婉約詞史上影響巨大,他是使詞由小令轉向慢詞的過渡過程中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

比如這首《千秋歲· 數聲鶗鴂》:

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除了詩詞,張先在繪畫上的造詣也非常之高。他的畫作《十詠圖》,從清宮散失以後,銷聲匿跡達半個多世紀之久。1995年秋季突然現世,然後以1800萬元的創紀錄高價,拍歸故宮入藏。

張先 《十詠圖》 

總體來說,張先跟其他受傳統儒家教育、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文人不同,他不憂國憂民,也不田園避世,他就像現代的一個普通的打工仔,朝九晚六之餘,享受自己的小日子,喝喝小酒,調調小情,有才華,有趣味,通殺身邊男女老少,悠哉遊哉一生。

往期精彩

柳永:我就是那個拍不死的前浪

歐陽修:我約等於李白+韓愈+司馬遷+陸贄

範仲淹:一肚皮聖賢心地、聖賢學問,發而為才子文章

晏殊:史上最幸福的文人

古代詩人偷詩的那些事

誰是大唐廣告王

誰是唐宋第一毒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必刪圖片。

相關焦點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由來,看蘇東坡調侃張先老牛吃嫩草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千秋歲·數聲鶗鴂】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方未白凝殘月。
  • 北宋詞人張先最風流,偏愛一樹梨花壓海棠,歐陽修和蘇軾是其粉絲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有人可能不知道這個人物,但你若知道了,肯定忘不了。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 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詞與柳永齊名,擅長小令,亦作慢詞,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蘇軾果然風流,小姐姐看了別臉紅
    直到蘇軾的橫空出世,宋詞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宋詞才開始有了豪放詞,一改以前宋詞的靡靡之音,讓世人知道,宋詞也能和唐詩一樣豪邁,也能向唐詩一樣言志。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滿庭芳·蝸角虛名》等都是著名的豪放詞。蘇軾改變了宋詞,拯救了宋詞,他對文壇的貢獻非常大。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張先,飲盡浮生與江湖,不過是一杯風月
    他一生寫過不少詩,「不如桃李,猶能嫁東風」,這句詩就出自他之手,形容一個為愛痴狂的女子,寧願捨棄自己,也希望能夠跟著他一起去,張先為什麼能夠看到她的內心活動,窺探到一個女子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其實,他詩中的這位女子是他生命中喜歡的第一個女子,當時的張先和這位女子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兩個相互愛慕相互喜歡,只是他們之間有一搭沒一道無法跨越的橫溝,這個女子是一個尼姑庵裡面的小尼姑。
  • 「一樹梨花壓海棠」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懂的千萬不要亂用哦!
    春天就要來了,記得每年春天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時候,總有人說「一樹梨花壓海棠」或「一枝梨花壓海棠」。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嗎?到底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還是「一枝梨花壓海棠」?
  • 蘇軾千古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其中深意不忍直視!
    身為豪放派的詩人,他自然寫的一首好詩,據說他的那首千古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其中深意不忍直視,而且還道出了一件風流韻事,這是從何說起?那就要從蘇軾的朋友張先說起,張先是一位北宋的官員,這個人平時也喜歡寫一些詩詞歌賦,但是只限於男女情愛之事,現代化話說就有點難以啟齒了。
  • 八十風流老新郎,一樹梨花壓海棠(北宋大詞人張先)
    兩心同,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這是北宋詞人張先寫的一首表白詩。張先,字子野,浙江湖州人。風流成性,八十歲時還娶進門一十八歲的美嬌娘為小妾。是北宋婉約派有名的詞人。他的詞大多反應了當時士大夫們的詩酒風流和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是士大夫的閒適生活,以及一些清新深婉的小令。
  • 一樹梨花壓海棠,原來汙,可以汙得這樣文藝
    皇祐二年(1050年),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時,闢張先為通判。皇佑四年(1053年),以屯田員外郎銜知渝州。嘉祐四年(1059年),改知虢州。治平元年(1064年),張先以尚書都官郎中銜致仕……作為政治人物的張先,名氣或者成就,雖然也是高官,遠不如作為文學家。
  • 「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由來:80歲畫家娶18歲美人鬧笑話
    梨花壓海棠很多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拍這樣一個題材:梨花加海棠。為什麼會喜歡拍攝梨花加海棠呢,因為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是紅色的,兩者爭相鬥豔形成鮮明對比,非常好看。劇照相信所有人都聽過這首詩,很多人都能夠脫口而出,最後一句就是著名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理解這句詩的人往往都會帶著曖昧的笑意來念這句詩,而那些將這句詩僅僅理解為形容花開景色的人就會困惑了
  • 長大後,我們才明白「一樹梨花壓海棠」的真正含義
    一、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三、一樹梨花壓海棠《戲張先》蘇軾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不得不說,蘇軾是一個很皮的人,樂觀、豁達,還愛調侃,真要講起他的趣事,那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但是能將調侃都寫得這麼美的人,怕是也找不到幾人了。
  • 《一樹梨花壓海棠》:足尖,嘴角都是你的印記!
    《一樹梨花壓海棠》電影海報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又名《洛麗塔》根據納博科夫創作的一部飽受爭議的小說 《Lolita》改編拍攝。其中《一樹梨花壓海棠》是繼62年黑白片後導演阿德裡安萊恩1997年再次將其搬上熒幕。男女主角分別是傑裡米艾恩斯與多米尼克斯萬,兩人攜手共同演繹了一段攝人心弦的畸形愛戀故事。電影取名為「一樹梨花壓海棠」典故源自宋代蘇東坡嘲笑好友詞人張先的調侃之作。
  • 一樹梨花壓海棠,是什麼意思?出自蘇軾這首詩,讀完令人忍俊不禁
    蘇軾有一好友名叫張先,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迎娶了一位十八歲貌美如花的小妾,因此蘇軾就寫下了這首詞來調侃張先。有「老牛吃嫩草」的意思。也是對當時張先寫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來做一個回應。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句是對上一句進行總結,調侃氛圍修補增強,「梨花」是白色,在此詩中象徵著白髮蒼蒼的「張先」,而「海棠」本身就是嬌嫩的淡粉色的花朵。
  • 「洛麗塔」是一部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如此唯美卻禁忌
    這次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1997年)。當然,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大家名字,或許大家更為熟悉——《洛麗塔》(1997年)。一樹梨花壓海棠,本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軾筆下,用以調侃好友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蘇軾梨花指白頭新郎,海棠指紅妝新娘。
  • 「一枝梨花壓海棠」到底什麼意思?蘇軾幽默起來一般人招架不住
    相傳蘇軾的一位好友叫張先,八十歲了又娶了一位雙十年華的美嬌娘。蘇軾聽聞後,哈哈大笑。寫了一首詩贈送給了好友,稱讚他的龍精虎猛。那麼張先是誰呢?說起這位的名氣,可能不是有很多人知道,但是他在詞界的地位可是與柳永平分秋色的。他們二人極大地推動了詞的發展進程,所以並稱為「張柳」。
  • 「一樹梨花壓海棠」,上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後,便不會再隨便用
    法國有一部影視作品,直譯為《洛麗塔》,而我們則更熟知他在國內的影視名,即《一樹梨花壓海棠》。不知此句來緣的人,自然不知道這語句的深意。通篇未見花草,哪來的梨花和海棠。而此詩詞誕生了這一美妙絕倫的詞句。眾人只知梨花壓海棠,卻不知上一句的「鴛鴦被裡成雙夜」,這直白的描述和開懷的打趣,讓我們不禁讚嘆詞人的用詞大膽。
  • 80歲老翁娶18歲小妾,得意洋洋吟一詩,蘇東坡回一詩嘲諷流傳千古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風流才子的風流事跡。著名的詞人柳永就是這樣一位風流才子,在數次科舉落榜之後,他就整天流量於青樓之中,過上了放蕩不羈自由自在的生活。當時許多的青樓名妓都對柳永青睞有加,甚至東京城三大名妓陳師師、趙香香和徐冬冬都愛上了他,以至於他到青樓都不用花錢,而且還包吃包住。不過,最終柳永的結局實在所不得太好,最終他死於青樓之中。
  • 為什麼中國人將影片《Lolita》翻譯成《一樹梨花壓海棠》?
    最近,看了一部影片,恰巧就是《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麼好聽而有詩意的片名,應該用在張先的身上才真實而恰當,版權也應該是蘇東坡的。但當我一看到畫面時,我有了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再看了一會兒,我啞然失笑了。哪是什麼《一樹梨花壓海棠》?分明就是《洛麗塔》!1995年,我在一個鄉鎮新華書店買到了一本《洛麗塔》。我為什麼會買這樣一本長篇小說呢?因為它是「世界禁書名著」。
  • 唐伯虎點秋香裡周星馳說一朵梨花壓海棠小淫蟲周伯通到底幾個意思
    但最引起大鵬注意的卻是華安領著四大淫賊潛入華府時,周星馳的那一段的自我介紹:小弟我就是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朵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當時大鵬就被這種後現代的無釐頭風格弄懵了,這到底是嘛意思?那時候,還沒有網際網路呢,更別提什麼度娘了!為了弄清這幾句話的意思,大鵬連飯也顧不上吃就去翻書了。哪像現在,資訊這麼發達,滑鼠一點,啥都能查到。
  • 一樹梨花壓海棠——10句描寫海棠的經典宋詞元曲,美到窒息!
    說起海棠花,很多人最熟悉的詩句莫過於「一樹梨花壓海棠」。可事實上,蘇軾這詩並不在寫花,而是以花比喻年邁好友及其年輕的妻子,調侃其「老牛吃嫩草」。真正描寫海棠花的詩詞,更加婉轉、悽切,字字念去,美到窒息。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張先,字子野,是北宋著名詞人。其詩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他的生活寫照,便是安享富貴,詩酒風流。據說,張先在八十歲的時候仍娶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子為妾。在一次家宴上,他還寫下了一首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