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乘坐遊艇進行海釣。 本報記者 袁琛 攝
以休閒漁業推動熱帶海洋旅遊升級,將海南打造成為全球休閒遊釣目的地,是高質量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應有之義。
科學把握髮展休閒漁業和漁民轉業增收的辯證關係,在休閒漁船管理中,通過將控制指標與吸納漁民就業情況掛鈎,引導經營主體帶動漁民轉產轉業。
馮松濤
休閒漁業是指利用各種形式的漁業資源(漁村資源、漁業生產資源、漁具漁法、漁業產品、漁業自然生物、漁業自然環境及人文資源等),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將漁業與休閒娛樂、觀賞旅遊、生態建設、文化傳承、科學普及以及餐飲美食等有機結合,向社會提供滿足人們休閒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主要包括休閒垂釣、漁事體驗、休閒海洋牧場、魚鮮美食、趕海拾趣、漁家民宿、水上漁家、水族器材、水產購物、賽事節慶、科普教育、文化創意等多種類型。
發展休閒漁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休閒漁業是現代漁業乃至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維護海洋生態、推動綠色發展,創新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論述的有效抓手,對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實施海洋強省戰略,以及轉變漁業產業形態、增加漁民收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發展潛力巨大。
(一)發展海洋經濟的迫切需要。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提出,「海南是海洋大省,要堅定走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加快培育新興海洋產業,支持海南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這為我們在新時代建設海洋強省指明了前進方向。海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省委七屆四次全會通過的決定進一步提出,「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發展深遠海智能養殖漁場和休閒漁業,打造現代漁業產業鏈。」休閒漁業作為新興海洋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二)促進漁民轉產轉業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過度捕撈和養殖,造成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岸上養殖生態汙染,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越來越明顯,漁民轉產轉業的需要越來越迫切。推動漁業轉型升級,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已刻不容緩。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省委作出促進漁業發展轉產轉型,向深海走、向岸上走、向休閒漁業走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休閒漁業勢必成為維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漁民轉產轉業的重要突破口。
(三)助推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迫切需要。《海南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提出:「支持海南加快探索休閒漁業規範化管理,有序發展遊艇遊釣。」休閒漁業綜合效益高、產業鏈條長,新業態、新產品眾多,是新興消費熱點,可以作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重要產業支撐。因此,以休閒漁業推動熱帶海洋旅遊升級,將海南打造成為全球休閒遊釣目的地,是高質量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應有之義。
「十四五」期間休閒漁業發展路徑及建議
(一)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健全政策體系。建議國家層面儘快出臺休閒漁船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完善頂層設計。建議海南省加快制定休閒漁船船型標準及檢驗規則、休閒漁船指標管理辦法等規範標準、技術規程,推動《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動休閒漁業試點促進休閒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實落細落地;加快推動立法,不斷健全休閒漁業監管服務制度,實現規範管理,使廣大從業者有章可循、輕裝上陣。
(二)以試點先行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建議對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試點市縣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經驗;穩步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民」等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保障漁民利益,實現「漁民就業有保障、合作社有話語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建議國家「十四五」漁業規劃統籌考慮在海南建立休閒漁船綜合管理改革試驗區,全面開展休閒漁船的建造、檢驗、許可,以及休閒漁業立法執法、政策創製、運營監管、行業自律、配套建設等方面的創新探索。
(三)以全面加強監督管理為重點,確保生產經營安全。確保生產安全和遊客生命財產安全是休閒漁業健康發展的底線。建議試點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堅持底線思維,始終將安全問題放在休閒漁業發展和管理的突出位置,完善嚴密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可借鑑外省經驗,建立嚴格的休閒漁業安全標準,實現休閒漁業船舶憑證經營、從業人員憑證上崗、休閒海釣者憑證垂釣。加強休閒漁船管理,在活動水域、核載人數、航區限制、抗風等級等方面實行分類別、精細化監管。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休閒漁船監控調度和人員信息報備系統,加強經營活動的可視、可控、可管。
(四)以「五個一」工程為載體,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落實《海南省休閒漁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創建認定一批全國精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創建一批海釣賽事基地,創建一批休閒漁業小鎮和美麗漁村,創建一批有影響力的賽事節慶活動,投放一批新型休閒漁船。建議和「十四五」漁業規划進行銜接,對傳統漁業漁港碼頭進行多功能轉型,對國家級漁港布局配套休閒漁業區域及設施;提升部分海洋牧場功能,配套建設漁事觀光體驗區、休閒垂釣釣場等,使之成為休閒漁業海上綜合平臺。
(五)以建立推進協調機制為抓手,形成工作合力。建議建立完善休閒漁業發展聯席會議等制度,統籌休閒漁業工作,協調推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加快推動休閒漁業健康發展。建議借自貿港大部門制改革契機創新管理機構,整合分散在多部門的職能,理順管理體制機制,高起點高質量合力推進休閒漁業發展。
(六)以處理好發展和民生的關係為引領,積極引導漁民轉產轉業。科學把握髮展休閒漁業和漁民轉業增收的辯證關係,在休閒漁船管理中,通過將控制指標與吸納漁民就業情況掛鈎,引導經營主體帶動漁民轉產轉業。通過開展漁民轉產職業技能培訓,引導漁民從事服務禮儀、海釣裁判、導釣員等崗位,夯實產業發展人力資源基礎。充分利用生態、政策等優勢,建設休閒漁業(鄉村產業)學院等培訓載體,大力發展培訓經濟。
(作者系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