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公布2016年商標侵權典型案例

2020-12-23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6年,本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發揮監管職能優勢,突出重點、聚焦熱點、解決難點,圍繞「線上線下」協同打擊,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商標專項執法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年共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253件,案件罰款人民幣828萬元,沒收各類侵權商標標識和商品17萬件(只),移送涉嫌商標犯罪案件16件,維護了上海良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環境。

1、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查處上海有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擅自使用「聯合國」名稱和徽記案

2016年8月,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根據相關案件線索,對當事人上海有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擅自使用「聯合國」名稱和徽記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當事人是一家主要從事文化交流和會議會展服務的公司。自2016年2月起,在未經聯合國組織授權同意的情況下,在其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宣傳資料以及報名協議等處使用「聯合國」、「United Nations」、「UNITED NATIONS」中英文名稱及徽記,並以所謂的「聯合國世界青年峰會」的名義組織招募人員赴美參會,從中獲得參會費等違法經營額共計600餘萬元人民幣。

當事人在經營活動中擅自使用「聯合國」名稱和徽記的行為,極易導致公眾誤認,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條商標禁用條款的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對當事人作出了責令立即改正並處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

2、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查處上海大易化工有限公司製售侵犯「TEXANOL」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7月,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接到「TEXNAOL」註冊商標所有人美國伊士曼化學公司的委託代理人舉報,對上海大易化工有限公司製售侵犯「TEXNAOL」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化學製品的行為進行查處。

經查,當事人上海大易化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化工原料及產品的批發與零售。自2014年12月起,當事人未經「TEXANOL」註冊商標權利人伊士曼化學公司許可,自行設計並委託他人印製帶有與「TEXANOL」相近似的「DY-Texanol」商標標籤紙,並將標籤紙粘貼於其採購的醇酯十二成膜助劑產品外包裝上對外銷售。至案發,累計銷售侵權產品29800kg,倉庫內尚有未銷售的侵權產品2000kg,累計違法經營額41.7萬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的規定,上海市工商局檢查總隊對當事人上海大易化工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及標籤,並處罰款166萬餘元的行政處罰。

3、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清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侵犯「LOUIS LAFON 路易拉菲」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1月,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相關舉報線索,對位於府村路255號的倉庫進行了執法檢查,當場查獲上海清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存放在此的假冒「LOUIS LAFON 路易拉菲」註冊商標紅酒2094瓶。

經查,當事人上海清武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自2015年9月起,從他人處購入2400瓶標有「LOUIS LAFON 路易拉菲」註冊商標的紅葡萄酒,通過網上電子商務平臺對外銷售,貨值共計30餘萬元。經「LOUIS LAFON 路易拉菲」註冊商標權利人鑑定,上述紅葡萄酒均為假冒侵權商品。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鑑於該案涉嫌構成商標刑事犯罪,江蘇省連雲港市公安局已立案調查,因此,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管商標法》第六十一條的相關規定,將該案移送連雲港市公安局一併處理。

4、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銷售侵犯「奔馳」、「寶馬」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普陀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奔馳」、「寶馬」註冊商標權利人的舉報線索,對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銷售假冒「奔馳」、「寶馬」汽車配件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從他人處採購了一批帶有「奔馳」、「寶馬」註冊商標的汽車配件,根據雙方合同約定,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應清除「奔馳」和「寶馬」商標標識後方可在市場上進行銷售。但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採用隱瞞虛報的方式擅自將部分未清除商標標識的「奔馳」和「寶馬」汽車配件予以截留,並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對外銷售,違法經營額共計146145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的規定,普陀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上海來利實業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汽車配件938件,並處罰款29萬餘元的行政處罰。

5、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沛百貿易有限公司銷售侵犯「BOSS」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接「BOSS」註冊商標權利人雨果博斯股份有限公司投訴,對當事人上海沛百貿易有限公司利用電視購物頻道銷售侵犯其「BOSS」註冊商標商品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當事人上海沛百貿易有限公司於2014年2月起,與上海寶山電視臺籤訂合同,在電視臺以電視購物的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當事人為了擴大業務範圍,於2015年起在未經「BOSS」註冊商標權利人雨果博斯股份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委託他人加工並製作大量含有「BOSS」註冊商標的鞋子、箱包及吊牌,並在上海寶山電視臺發布購物廣告對外進行銷售,累計銷售各類侵權商品70件,尚有庫存侵權商品345件,違法經營額共計93800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寶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上海沛百貿易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商品345件,並處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6、嘉定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亮奎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冒充註冊商標案

2016年,嘉定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線索,對亮奎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冒充註冊商標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當事人亮奎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爆米花、牛肉片等預包裝食品銷售的企業。自2014年8月起,當事人委託他人生產印有「波滋逹」商標的爆米花商品和印有「POPSTAR」商標的牛肉乾商品,並在上述兩件未註冊的商標上使用註冊商標標記。至案發,累計銷售冒充註冊商標商品700多萬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冒充註冊商標使用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嘉定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亮奎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改正,並處罰款21萬餘元的行政處罰。

7、寶山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山特電子有限公司製售侵犯「SANTAK」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根據「SANTAK」註冊商標權利人山特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的舉報線索,對上海山特電子有限公司銷售侵犯「SANTAK」註冊商標專用權不間斷電源產品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商標註冊證號為第 619938 號的「SANTAK」商標所有人為山特電子(深圳)有限公司,其核定使用商品為的第9類的不間斷電源、開關電源等。自2015年3月起,當事人上海山特電子有限公司以每臺人民幣610元的價格委託他人定製了30臺不間斷電源產品,並要求在其中機器面板底部突出標註「SANTAK(SHANGHAI)ELECTRONICS」的字樣。由於「SHANGHAI」和「ELECTRONICS」分別為「上海」和「電子」的英文名稱,不具有顯著性,而「SANTAK」為他人的註冊商標具有較高的顯著性和知名度,當事人的上述標註行為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混淆或者誤認為其與「SANTAK」註冊商標權利人有特定聯繫。至案發,當事人先後以人民幣900元至920元的價格出售了上述產品共計25臺,違法經營額為27300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寶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上海山特電子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不間斷電源產品5臺,並處罰款人民幣54600元的行政處罰。

8、金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侵犯「迪士尼」等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4月,金山區市場監管局在網絡巡查中,發現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在其網站頁面上大量使用「迪士尼」等文字及圖形商標,並聲稱「本次活動通過迪士尼指導部門高層管理人士,綜合學術及武術教練,藝術導師等共同探討」。

經查,當事人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為一家從事夏令營、微電影拍攝活動的公司。自2016年4月13日起,在未經迪士尼註冊商標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為吸引消費者,拓展經營業務,在其網站上擅自使用迪士尼商標權利人的註冊商標(註冊號分別為第1479724號、第1479729號、第3730326號、第3731705號)。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第九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和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一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金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上海金詠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處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9、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查處雲剛銷售侵犯「鄂爾多斯」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線索,對當事人云剛銷售侵犯「鄂爾多斯」註冊商標專用權服裝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雲剛在水城路98號設攤銷售羊絨服裝,其所銷售的羊絨服裝上帶有「鄭邇匆斯」字樣,字跡潦草,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所註冊的「鄂爾多斯」商標字形高度近似,容易使相關消費者誤認該羊絨服裝為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

當事人云剛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長寧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云剛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服裝254件,並處罰款25萬元的行政處罰。

10、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查處王霞銷售侵犯「迪士尼」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16年,青浦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迪士尼註冊商標權利人的相關舉報線索,對王霞銷售假冒「迪士尼」註冊商標服裝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經查,當事人王霞自2014年下半年起陸續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從常熟服裝批發市場等多地不知名的經銷商處購進各類假冒「迪士尼」註冊商標的服裝,並在其位於青浦區徐涇鎮育才路395弄2號的自營服裝店內和自己開設的名為「歡樂貝貝鴨」的淘寶網店上對外加價進行銷售,獲得非法經營額合計4200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的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青浦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王霞作出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侵權服裝239件,並處罰款4200元的行政處罰。

相關焦點

  • 山西省工商局公布2016年度全省商標侵權十大案例
    4月25日,山西省工商局官網公布了2016年度全省商標侵權十大案例,以此警示商標使用者不得假冒他人商標、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從事任何違法違規生產經營活動,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增強識假辨假維權意識。
  • 合肥市工商局發布2016年全市打假十大典型案例
    中安在線訊  日前,在合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第一屆全委會一次會議上,合肥市工商局發布了2016年打假典型案例。  一、趙某銷售假酒案  2016年1月15日,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執法局根據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對趙某涉嫌銷售假冒「口子窖」、「古井貢」酒進行立案調查。經查,2015年11月,趙某從他人手中購進5年「口子窖」酒225箱、「古井貢」獻禮版年份原漿酒216箱、5年「古井貢」年份原漿酒36箱。
  • 冒用廠名、假冒商標……鞏義市公布3起智慧財產權侵權典型案例
    今年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為提高智慧財產權保護水平,依法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發揮典型案例示範引導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良好氛圍,現將2019年鞏義市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案例一:馬某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案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馬某在其經營的鞏義市回郭鎮XX包裝材料經銷處內,銷售偽造的 「XX特變電工」等註冊商標的電線電纜合格證、防偽標。
  • 海南省工商局公布查處損害消費者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為維護好市場秩序,省工商局對欺客宰客、商業賄賂等損害海南消費者合法利益的行為進行從嚴從快處理、查處,並向社會公布了十大典型案例。  2017年7月28日,海南省工商局對經抽樣檢驗為嚴重不合格的116噸螺紋鋼材依法予以扣押,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對海南振隆實業有限公司做出沒收不合格鋼材計116噸,並處以83萬餘元罰款的處罰決定。
  • 新疆公布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新疆日報訊(記者隋雲雁報導)4月24日,自治區知識產權局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公布2017年保護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作為以「倡導創新文化、尊重智慧財產權」為主題的智慧財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此舉旨在發揮案例的示範引領作用,促進全社會依法保護智慧財產權,促進良性競爭。
  • 安徽公布最新打擊侵權假冒典型案例!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打擊侵權假冒典型案例2020年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充分發揮綜合執法優勢,全力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紮實有效開展,現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 黑龍江公布2014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網哈爾濱3月14日電(記者 劉錫菊)14日,黑龍江省工商局在黑龍江省「3.15」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14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哈爾濱聲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保健食品違法廣告案  2014年3月,消費者劉某投訴哈爾濱聲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發布保健食品違法廣告。
  • 海南:工商局查處損害旅遊形象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海南省工商局對外公布了損害海南旅遊形象的十大典型案例,承諾將對欺客宰客、商業賄賂等行為從嚴從快查處,全力維護旅遊市場秩序。2017年7月28日,海南省工商局對經抽樣檢驗為嚴重不合格的116噸螺紋鋼材依法予以扣押,並依據相關法律,對海南振隆實業有限公司做出沒收不合格鋼材計116噸,並處以83萬餘元罰款的處罰決定。
  • 濟南市法院發布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稻香園」不構成商標侵權
    記者4月21日從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2016年全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944件,其中不乏涉及「稻香園」「諾和諾德
  • 浙江省工商局公布十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在新《廣告法》實施滿周年之際,浙江省工商局9月19日公布了全省工商(市場監管)系統查處的十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新《廣告法》自2015年9月1日實施以來,浙江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重拳出擊,嚴查虛假違法廣告,有效保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一年來,共查處各類違法廣告案件2084起,罰沒款3225.86萬元,取得了豐碩的執法成果。
  • 合肥工商局發布2017十大打假案例 阿迪、耐克、海之藍等均被假冒
    現如今,名牌產品極易受到假冒侵權,除了假冒品牌鞋、服裝、白酒等,數碼產品、電子產品等新興領域也成為打擊假冒侵權的重點。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合肥市工商局發布2017年度十大打假案例,並進行了點評,提醒消費者購買品牌產品時還需擦亮眼。
  • 濟南發布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涉及寶馬、小鴨等標識商標被侵權
    同時,發布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如下:疫情防控期間嚴厲打擊銷售商標侵權口罩2020年2月4日,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接到舉報,丁某某銷售假冒侵權3M口罩。經立案調查核實,本案共涉及侵權口罩3050個,違法經營額47550元。
  • 廣西發布2019年度商標行政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指導提升商標辦案質量與效率,有力震懾侵權假冒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近日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廣西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評選,並將評選出來的十大典型案件向社會公布。此次評選經過全區各市局推薦、專家評審和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審定等環節,最終從2019年查處的商標違法案件中確定商標行政保護典型案例10個。
  • 打擊侵權假冒成績顯著!內蒙古公布二十個典型案例
    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打擊侵權假冒領域二十個典型案例,公布如下:向上滑動閱覽1、包頭市東河區某燈具經銷部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燈具案5、通遼市知識產權局處理「旱田作物鋤草機」實用新型專利群體侵權案2020年6月,名為「旱田作物鋤草機 」的實用新型專利權人發現通遼市場上有多家不同的經銷商出售的產品涉嫌侵犯其專利權,向通遼市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調查取證請求書及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書,申請責令被請求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
  • 「最新」2019年上海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市知識產權局說,今年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期間,上海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十大典型案例由市高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等多部門報送,經專家評選等程序,涵蓋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反不正當競爭等領域,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執法的智慧財產權案例,包括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呂某、胡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創諾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侵犯藥品發明專利權案、朱長崗等侵犯「茅臺」註冊商標專用權系列案等。
  • 康泉"小廚寶"熱水器商標遭侵權
    近日,溫州市工商局成功調處了浙江康泉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泉電器公司)與溫州某電器有限公司關於"小廚寶"商標侵權一事,責令該電器公司停止使用印有康泉公司持有的"小廚寶"商標字樣的包裝,並立即消除市場影響。
  • 2017年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編者按 4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強化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2017年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是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依法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的代表,體現出檢察機關在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中的主動作為、不懈努力,敬請關注。
  • ADIDAS、LV被假冒 十大商標侵權案向社會公布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昨天,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去年查處的十大商標侵權案。據統計,去年市工商局共查處違法商標案1049件,罰款1288.6萬元,其中處罰款10萬元以上的29件,共收繳和銷毀商標標識143萬件。其中商標侵權假冒案件1022件,共查處涉外商標侵權案件333件,佔侵權商標案的32.6%。其中十大案例尤為嚴重。
  • 商標侵權、傍名牌、生產假冒白酒…棗莊通報這些典型案例!
    會上通報了4起典型案例,涉及商標侵權、「傍名牌」等行為。1.山東匯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案近期,根據群眾舉報,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位於嶧城區的山東匯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某某)進行執法檢查,發現其存放的飲料包裝將與知名註冊商標相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產品包裝裝潢使用,涉嫌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
  • 北京工商局公布類金融典型案例 中鴻財富、信誠時代等6家公司被罰
    鳳凰網WEMONEY訊 6月11日,北京市工商局官網公布了6起類金融典型案例。中鴻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鴻財富」)、北京信誠時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信誠時代」)、北京走出去投資顧問中心、螞蟻白領(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金潤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金潤信」)、北京新視覺收藏文化有限公司(下稱「新視覺」)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