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1日從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了解到,2016年全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1944件,其中不乏涉及「稻香園」「諾和諾德」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案件。市法院還對2016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件進行了通報。
咱吃的「稻香園」不構成商標侵權
成都稻香公司享有第3063727號(稻香園文字及圖形組合)商標專用權,註冊時間為2003年3月。濟南稻香園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11日,其生產的「稻香園」系列產品自2002年即取得一定的知名度。2007年3月7日,濟南稻香園公司的股東註冊成立山東稻香園公司,並將全部業務轉移到該公司,延續使用「稻香園」品牌。成都稻香公司認為,山東稻香園公司生產並由佳佳蛋糕店銷售的糕點、月餅、麵包等商品使用了「稻香園」及近似標識,侵犯了其註冊商標專用權,起訴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
●法院判決○
「稻香園」企業字號經過山東稻香園公司和濟南稻香園公司的持續性使用,在成都稻香公司註冊使用涉案商標之前已經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被訴標識對涉案商標構成在先權利,被告使用被訴標識具有正當性和合理性,不具有攀附成都稻香公司涉案商標的主觀意圖。成都稻香公司涉案商標顯著性不高,其受保護的權利邊界應限於圖文整體標識。被訴標識和涉案商標的實際使用情況存在明顯區別,山東稻香園公司使用帶有「稻香園」文字的標識與成都稻香公司涉案商標不會產生混淆,不構成商標侵權。判決駁回成都稻香公司的訴訟請求。
胰島素品牌咋生產了化妝品?
諾和諾德公司使用其註冊商標生產的胰島素製劑等產品在糖尿病治療領域佔有較高市場份額,享有良好聲譽。濟南盡善盡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復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生產的面膜及面霜上使用了「諾和·諾德」及「NOVO.NORDISK」英文標識。諾和諾德公司認為,兩被告在不相同和不相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原告的馳名商標近似的標識,減弱了原告商標的顯著性,並不正當地利用了原告商標的市場聲譽,給原告利益造成損害。
●法院判決○
雖然被控侵權產品屬於化妝品,與涉案商標核准使用的商品既不相同也不相類似,但相關公眾在見到標有「諾和·諾德」標識的產品時,容易誤認為該商品系原告生產或其生產者使用該商標獲得了原告許可,或者生產者與原告存在某種特定聯繫。被告的這種行為構成了對相關公眾的誤導,削弱了商標與原告之間的特定聯繫,造成該品牌對相關公眾吸引力的降低,從而使原告的利益受到損害,侵犯了原告的商標專用權,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判決兩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30萬元。
買來的花束能否上傳朋友圈?
2015年5月,韓某以300元的價格在張某的花店購買了一捧花束。韓某在其微信朋友圈上傳了一條文字內容,配圖為該花束的照片。張某發現後認為韓某拍攝的花束照片沒有加蓋其花店的水印或者指出作者名稱,韓某未經其許可擅自將其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公開的行為侵犯了其著作權,遂通過微信向韓某指出其行為不妥,並起訴要求法院判令韓某在微信朋友圈中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
●法院判決○
張某對其製作的花束分別從色彩搭配與過渡、花材選擇等方面的獨特之處進行了闡釋,具備獨創性,能夠作為美術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韓某將其購買的花束拍照後上傳到微信朋友圈的行為,其受眾僅限於特定群體,傳播範圍有限,客觀上並未給張某造成不良影響。並且韓某主觀上沒有惡意,沒有獲取經濟利益的意圖,在此情況下其行為應視為對其所有權的正當行使。判決駁回張某的訴訟請求。
原標題:濟南市法院發布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值班主任:賀燕
推薦閱讀
2017年全省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將於4月22日、23日舉行。記者今天從省人社廳了解到,今年人社部門將進一步加大考風考紀的治理力度,對違規違紀考生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詳細]
清明沒玩痛快的市民有福氣了,隨著「五一」小長假的日益臨近,不少市民開始搗鼓拼假遊,請假4天就能休假九天,比國慶、清明連休還要多一天。從山東以及濟南情況來看,攜程網、去哪兒網信息顯示,濟南的趵突泉景區、大明湖景區、千佛山以及泉城廣場都是各大旅行社推...[詳細]
41個設市城市完成地下管線普查,35個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佔總數的77.8%,青島、淄博率先出臺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全省管道燃氣普及率、集中供熱普及率、汙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72%、68.7%、96%、98%,繼續保持全國前列。[詳細]
以後去濟南西站停車更方便了。記者從槐蔭區交警大隊了解到,西站東廣場南側新增一處有200個停車位的露天停車場,在裡面停車後,走路50米便能乘坐高鐵、接送乘客。[詳細]
臨沂市費縣薛莊鎮十字路口,一輛滿載貨物的貨車衝進了路邊的一所加油站,貨車車頭距離加油機僅僅一米,差點就撞到了加油機。那麼這起事故是怎麼造成的呢。[詳細]
山東省唯一的省級自然科學類專業博物館省地質博物館新館今天開館,免費對外開放。山東省地質博物館新館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東路114號,總建築面積約4300平方米,設有常設展區、臨時展區、標本保護修復室等功能分區,共有館藏標本2萬多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