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2020-12-19 大道知行知行堂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

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

——陳允平《春詞》

二月二,龍抬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此日是軒轅黃帝誕生的日子

宜踏春祈福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sì)節。

「上巳」,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

這一天,萬物萌生,春水激蕩,

先民選定其為生命之神的復活節。

於是社神祭祀,洗浴身體,

不僅如此,人們還會穿上精心準備的華服,

在山花爛漫處,在山河清明處相遇,

然後道上一聲:

既然四海皆華夏,何處相逢不故人。

歲時祓(fú)除,

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釁浴,謂以香燻草藥沐浴。

「三月三,生軒轅」,

上巳節不僅為紀念黃帝,

也是「祓除畔浴」的日子,即春浴日,

後來人們常常在水邊飲宴、郊外遊春,

與春天、大地來一場詩情畫意的約會。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yú),詠而歸。

古代三月三,男女著新制春裝,

相約至郊外、河畔、山野,

採摘蘭草、鮮花,水邊嬉戲、沐浴,

舉行消災除邪的儀式,

或野外宴飲行樂,親近自然,祈求吉祥。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上巳節與花朝節一樣為女兒節,

也是古代的情人節。

少年男女,在這天花下漫步、約會。

最浪漫的愛,心悅君兮君亦知,

兩情相悅,山盟海誓,攜手白頭。

上巳節這一天,

還宜舉行少女的成人禮。

那些未出閣的妙齡少女,

端坐閨閣細心打扮。

然後由母親領著互相串門,

此時頭上還得戴上石榴花闢邪求福。

不僅如此,姑娘們還會參加「上巳春嬉」,

在臨水岸邊,踏歌起舞,嬉笑鬧春。

在最美好的時節,用最美的姿態,

享盡春天的歡愉

(zān)組蘭亭上,車輿(yú)曲水邊。

松聲添奏樂,草色助鋪筵(yán)。

雀舫宜閒泛,螺杯任漫傳。

三月三,踏青飲酒樂逍遙,

惠風和暢、茂林修竹之間,

名士溪邊相聚,流觴曲水,

暢飲美酒,山林肆笑,曠達灑脫。

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41人,

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水邊,作流觴曲水之戲。

各人分坐於曲水之旁,

借著宛轉的溪水,以觴盛酒,

讓盛滿美酒的觴順流而下,

置於水上停於某人之前,

他就必須即席賦詩。

他們一邊喝酒一邊作詩,

這天有26人作詩,編成了《蘭亭集》。

王羲之為其作序,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由此誕生。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

時至如今,有人說上巳節已死。

「曲水成空,麗人何處,往事暮雲萬葉」。

但美好的事物從來就不會消亡,

它定會用另一種方式歸來。

三月三,上巳(sì)歡,

無論我們生活在什麼別的地方,

在歌詞裡,在詩句裡,

我們一樣深深地安居。

直至一個又一個節日的到來,

它將時刻提醒著我們,

不忘根本,繼續前行。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江蘇的「三月三」,是上巳節,是薺菜節,也是女兒節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也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詩意的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從春秋到今天,上巳節歷經幾千年的演變,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民俗。在上巳節絢爛繽紛的民俗圖景背後,洋溢著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自豪。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三月三」的民俗也極其豐富,數不勝數。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3-26 0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 相傳這一天是軒轅黃帝的誕辰 同時,這一天也是漢族 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而不同地區 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 節日的叫法和風俗自然也大相逕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   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 三月三上巳節,修禊祓除秉蘭草
    三月三上巳節,修禊祓除秉蘭草枯木在春天寒食、清明、上巳三個相近的傳統節日裡面,如果說寒食節了解的人略少的話,那麼,上巳節就更是希為人知了,可是要知道,在古代《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到了魏晉時期,由於當時魏晉崇尚道教,而道教傳說三月三日為王母娘娘的生日(一說為軒轅黃帝的生日),王母娘娘在此日舉辦「蟠桃大會」,於是,上巳節就和三月三結合在一起,成為「三月三上巳節」。
  • 三月三日本女兒節,源於中國周朝上巳節
    三月三日是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是日本人為女兒祈福,慶祝女兒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幸福的溫馨日子。它曾是中日歷史上最為風雅的傳統節日。它來自中原的上巳節,與中國文人的曲水流觴、女孩的水漂人偶一脈相承。由於這一天正值桃花盛開,自古也叫桃花節。
  • 「詩詞鑑賞」楊柳春風三月三,古詩詞裡的上巳節!
    又到一年三月三!三月三稱上巳(sì)節,是我國古代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詩意的節日。「三月三,生軒轅」,上巳節不僅為紀念黃帝,也是「祓除畔浴」的日子,即春浴日,後來人們常常在水邊飲宴、郊外遊春,與春天、大地來一場詩情畫意的約會。
  • 古時候,人們是如何過(農曆三月三)「上巳節」的?
    不經意間今天已是民俗農曆三月三「上巳節」。所謂「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 中較為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或去水邊沐浴、或祭祀、或宴飲、或作詩唱和等,而舉行的郊外遊春活動 。魏晉時,書聖王羲之《蘭亭集敘》對這個節日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了細緻的記載。
  • 農曆三月三不僅是傳統上巳節,還是中國最古老的情人節
    三月三相傳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軒轅說法。農曆三月三期間,民間有踏春、交友、宴賓、祭祀、歡慶、農耕的傳統習俗。一、三月三為何叫上巳節人們對農曆三月三的第一感覺,應該知道它是上巳節。古先秦時期的農曆三月三,最初最主要的活動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被稱「上巳節」的三月三竟有...
    摘要:三月初三「上巳節」的由來。 今日是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每到這一天,人們紛紛來到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稱為祓禊,也叫春浴日。文人墨客們更是邀約曲水流觴、賞景賦詩,魏晉王羲之作《蘭亭集序》,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盛況。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
  •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時間:2020-03-26 09: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為何叫做上巳節 各族人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相傳這一天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上巳節 古時的情人節、春遊日·都市快報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上巳節   古時的情人節、春遊日 可惜杭州有雨 不過雨中看景、約會說不定更浪漫 記者 陳淑芝 攝影 葛亞琪 晴朗的天氣暫時告一段落,今明兩天,春雨落、氣溫降,陰冷的感覺又要瀰漫開來了。
  • 三月三上巳節,漢民族潑水節,最早的情人節,漢武皇帝醉酒遇愛情
    三月三,在農村會看到婦女老人趕廟會,上香祈福之外,似乎於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是,若有一定文化修為者,可知三月三日是古代的上巳節,是中國最早的情人節,遠比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的愛情節要早很多。鬼節遇到愛情其實,上巳節在唐代之前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起源於春秋時期, 興於兩漢, 盛於魏晉隋唐, 與春節、中秋節同等重要。 宋後逐漸融入清明節。所謂上巳,就是指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 也稱為「三巳」、「元巳」。
  • 今年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分別是哪一天?三節有何不同?
    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三個傳統節日很接近,習俗活動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因此很多人都分不清,那麼這三節到底有何不同?上巳節則是按照陰曆而定在每年三月初三,所有又俗稱為「三月三」,今年的上巳節是公曆4月7日。二、節日起源:三個節日都是古老的節日,都可追溯到春秋之前。
  • 今天農曆三月三古代的上巳節,好多農民到山上挖薺菜,用來幹嘛?
    今天是農曆三月三,在三月三這天挖薺菜大多數不是為了當主菜吃的,而是當輔料用的,用來幹嘛呢?當然是煮雞蛋啦,3月3是上巳節,農村的習俗就是吃薺菜煮雞蛋,可以祛除百病,百毒不侵。三月三在古代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據說是黃帝的生辰,這一天的隆重不比別的節日差,農民們一大早起來就去田野裡挖薺菜,回家煮雞蛋給老人孩子吃,祈禱他們這一年都身體健康,平安無事。當然除了照顧家裡人,還要給黃帝祭祀,畢竟是人家的生日,要燒香上貢表誠心。
  • 漸漸被我們遺忘的傳統節日——上巳節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三月三上巳節等諸多傳統節日,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之下,漸漸被人們遺忘。而五花八門的洋節日,比如: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等,一年比一年火爆,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上巳節,屬於先人們的狂歡節上巳節的歷史由來長久,相傳上巳節的起源是為了紀念軒轅帝,因為他誕生於農曆的3月3日,在那一天,先人們要「祓除畔浴」以除兇去垢。三月三上巳節,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也稱元巳。
  • 三月三是傳統節日上巳節,還知道是什麼節日,有何由來和習俗?
    《漫談日常生活文化》系列之傳統節日文化第6回庚子年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稱為上巳節。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今天還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和傳統的中國情人節,你知道節日的由來和習俗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三月初三上巳節,祓除畔浴踏青行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是一個節日,叫做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上巳節是怎麼來的?上古時代以「幹支」紀日,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所以謂之「上巳」。我們來看一下上巳節的發展歷程:「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裡,《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臨水宴飲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即禊飲。
  • 三月三是什麼日子?三月三活動習俗有哪些 和上巳日同一天嗎
    三月三是什麼日子?三月三由來習俗介紹 和上巳日同一天嗎  轉眼又是「三月三」了。  大家知道,「三月三」是我國多個少數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比如說壯族,在這一天,壯族同胞會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小夥子、姑娘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之物,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
  • 中國古代民間傳統節日:上巳節
    同時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上巳,是指以幹支紀日的曆法中的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史籍記載「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