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掃墓

2020-12-20 柚子老師說作文

三年級(下)作文:中華傳統節日

這段時間,我們對感興趣的節日進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穫。選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可以寫自己家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發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清明節之掃墓

清明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這一天,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祭奠已故的先烈與親人,在這一天往往會下起濛濛細雨,故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之說。

今天,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胸前佩戴著鮮豔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那些為了祖國人民的安全而英勇犧牲的戰士們,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烈士陵園是那麼的莊嚴肅穆,我們到了陵園門口,首先聆聽校長講話,然後是學校代表發言,接著班主任帶我們宣誓,最後為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鐘。此時,周圍安靜得仿佛可以聽到樹葉在空中飛舞的聲音,在這短短的幾分鐘裡,我心中卻感慨萬千: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幸福來之不易,我一定會努力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默哀完畢,老師帶領我們有秩序的來到烈士墓前,行注目禮,獻上鮮花。隨後我們又來到了紀念館,牆上的圖片記錄著革命烈士的偉大事跡,展櫃裡擺放著他們生前用過的物品,一一欣賞完越發能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偉大和崇高的奉獻精神。參觀結束後,我們所有學生齊讀了一首詩歌,來讚美和歌頌偉大的革命烈士付出的努力。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清明節的掃墓之旅也結束了,但我會永遠記得那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奉獻一切的先烈們!

清明雨節

作文分析:清明節掃墓要明確其真正的目的和用意,傳統節日清明節本來就是祭奠先人的,國家將清明節定位法定假日,其目的就是讓我們更好地記住先人,感恩祖輩,繼承尊老愛幼的美好傳統。在作文立意上,我們可以寫懷念逝去的親人,可以緬懷先烈,還可以弘揚傳統的節日文化。本篇作文主要記敘了我和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掃墓的事,先介紹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掃墓,接著寫了掃墓的經過,最後表達了我們對英雄的追思之情。

相關焦點

  •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華傳統節日》,習作的兩個內容和作文素材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有習作練習,關於中華傳統節日,可以寫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的一件事。近年來,儀式感這個詞很流行,尤其對節日的儀式感。但那些節日的元素是需要我們牢記,需要我們紀念的。我們在輔導孩子習作的時候,更要注意節日的元素。很多孩子不了解一些節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等,可以通過搜集整理,豐富這方面的知識,這單元習作本來就是個綜合性學習。只有在充分了解這些節日之後,才方便下筆寫作文。按照教材要求,這篇作文可以寫成兩種形式。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1、介紹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清明節原本並非掃墓節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清明節原本並非掃墓節日:最初可能是「狂歡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多少年前,杜牧名作《清明》描摹清明節春雨中所見,餘韻邈然,流傳至今。世人熟知,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有折柳、掃墓等,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最開始這其實跟清明節沒什麼關係。要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就先要了解其他兩個節日:上巳節和寒食節。這三個節日的日期非常接近,一般都在農曆三月上旬。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之主要習俗 2020-04-04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不僅是很重要的農事季節,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所以又稱清明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中國傳統節日:英文介紹清明節!(附清明節詩歌)
    清明節相關英文詞彙   day of sacrifice 祭祀節日   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祭祖/上供   condolence 哀悼之情   hell note/joss paper 紙錢   funeral supplies
  • 【清明節作文】關於清明節的演講稿_1000字
    本周我們即將迎來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也是新假期制度實行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之一,這是唯一一個與二十四節氣重合的節日。每年4月5日前後,我國黃河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平均氣溫一般在10℃以上。這時我們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
  • 小學三年級學生怎樣寫好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作文
    2020的春節剛剛過去,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怎樣形成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在我國的民族起源或國家發展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的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又是一年清明時,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祭祖節日。《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清明節掃墓時間是哪一天 2018清明節哪天上墳好
    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 清明節掃墓沒有有民族之分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 【清明節作文】古時清明節曾是美食節?女人節?
    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蕩鞦韆等習俗也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 三年級同步作文《中華傳統節日》,細講題目、開頭結尾、具體思路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作文《中華傳統節日》細緻講解。今天的內容包括「寫作範圍」、「作文題目」、「作文開頭」、「具體思路」、「作文結尾」、「作文分段」。孩子們對傳統節日有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中華傳統節日」等同於「中國節日」,於是部分孩子們會寫關於元旦、國慶節的作文。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中華傳統節日。中華傳統節日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意義的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 清明節習俗:掃墓祭祖、踏青賞花
    清明節習俗是指在清明節前後進行的祭奠先人的習慣風俗。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幹枝枯葉,保留可借鑑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為何採用的是公曆而不是農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在這天,人們踏青祭祖,掃墓祭祀,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可是,作為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清明節,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注意到,為何清明節用的是西方的曆法,而不是我們中國的農曆?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有什麼傳說故事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開始爭相效仿,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特定的風俗。據悉,清明節又叫踏青節,1935年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祭祖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每年到了清明節,路上的行人絡繹不絕,交通現象非常的擁堵。
  •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公曆4月4日~4月6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傳統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淡。當代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感情已淡薄,但對國外的節日卻記憶深刻。如果不是法定節假日三天假期,能有多少人記得清明節,記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更能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及其文化傳承。 你還曾記得小時候在過清明的時候,家長們備上酒菜去先人的墓地拜祭。
  • 傳統節日文化:清明節,八月十五,及三月三的傳說,長見識了
    說起清明節,八月十五,跟三月三的由來,也是有著很深的文化啊,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清明這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時候,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潔,因此叫做清明。中國自古以來大部分地區人死後都是土葬,做有墳墓,後人常在發上種點樹木,以資保護,同時作為紀念標誌。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