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三門青蟹「紅」了,是時候來「浙」裡吃了

2020-12-13 澎湃新聞

秋風起,蟹腳癢,三門青蟹「紅」了,是時候來「浙」裡吃了

2020-09-12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對於海邊的人們來說,每一個夏天,記憶裡總少不了似火的驕陽,鬆軟的沙灘和溫柔的海浪。浙江三門縣的觀海村也不例外,在這片叫做木杓的沙灘上,天邊的雲被海風追逐著,地上的孩子追逐著海浪。

隨著夜幕降臨,沙灘上的人們漸漸散去,不遠處的海鮮大排檔一條街,成為了大家夜晚首選的去處。老闆程江強和他的家人也開始了一天當中最忙碌的時光。

海鮮夜排檔中的香餑餑非青蟹莫屬。立秋之後,青蟹漸肥,殼薄、膏黃、肉嫩,成為了很多食客的首選。

青蟹堅硬的外殼,在食客們的口中聲聲脆響,肥美的蟹肉呼之欲出。習習涼風中,海邊鹹濕的空氣和海鮮的香味混雜在一起,是夏夜海邊大排檔獨有的味道。

夜漸深,街道逐漸恢復了寧靜,程江強也要為第二天青蟹的進貨作準備。

清晨5點,太陽還沒有肆意揮灑它的熱量,多數人仍在睡夢中,健跳鎮上的青蟹養殖戶蔣志平已經在養殖塘中收起前一天放下去的漁籠。

在商販收走了蔣志平家今日捕撈的青蟹之後,全家用一碗青蟹面,正式迎接了這一天的到來。這在大排檔食客們眼中看來有些奢侈的用料,是蔣志平家最日常的早餐。

依靠著三門灣氣候溫暖、水質優良的自然環境,三門的青蟹海水養殖規模已有約20萬畝,產量約佔全國的九分之一。

蔣志平家共有2口養殖塘,面積約120畝,按照今年青蟹供不應求、量少價高的市場情況來看,夫婦倆應該能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青蟹鮮甜的美味為約六分之一的三門人帶來了「金飯碗」,蟹殼在人們的餐桌上由青變紅,正如他們的生活一般,日漸紅火,有滋有味。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毛映雪

責編:陳鑫漂

掌上三門

精彩三門 一手掌握

你可以了解三門人文歷史、風土人情、新聞資訊、便民信息

投稿請聯絡:sanmen2015@163.com

我們為您準備了豐厚的稿酬

歡迎推薦優質文章

原標題:《秋風起,蟹腳癢,三門青蟹「紅」了,是時候來「浙」裡吃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秋風起,蟹腳癢!台州海鮮必吃榜前15出爐
    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吃貨們翹首以盼的螃蟹上桌了不久前,東海全面開漁後海鮮天團即將抵達台州人的餐桌跟著小編來看看梭子蟹每年休漁期結束的時候,就是梭子蟹統治世界的時間,肉質肥美的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上桌即成一道美味佳餚。2.三門青蟹台州三門,素有「中國青蟹之鄉」的美譽。9月的青蟹,殼大如盤,黃多油滿,可謂「一品青蟹鮮,美味賽神仙」!3.
  • 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吃蟹的心也癢
    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吃蟹的心也癢 2020-10-12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秋風起,蟹腳癢!吃蟹順序有講究 這些人群不能吃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 入秋,對於愛蟹人士來講是絕好消息,因為天愈冷,蟹愈加肥美。且民間自古就有「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的說法。很多人都會買些螃蟹一飽口福,可你知道如何吃得既美味又健康嗎? 【如何挑選】 海蟹和淡水蟹有何區別?
  • 在三門「舞爪橫行」的青蟹,到了最好吃的時候啦
    TA,在三門「張牙舞爪」,「橫行霸道」卻人人都愛;TA,曾亮相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還時不時就登上央視屏幕。TA就是——三門青蟹。「秋風起,蟹腳肥」,每年中秋前後是三門青蟹成熟上市的季節,也是青蟹最肥、最好吃的時候!
  • 秋風起,蟹腳癢,去陽澄湖吃大閘蟹
    秋天不僅氣候宜人,而且還是吃大閘蟹的季節。俗話說得好:「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每每金秋將至的時節,陽澄湖湖畔就熱鬧非凡,五湖四海的遊客都會齊聚美麗的陽澄湖,就是為了吃美味的大閘蟹,那麼去哪裡可以吃到好的大閘蟹呢?希望這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位於陽澄湖東岸的「蟹鄉」巴城,被稱為品蟹聖地,又有「天下第一蟹城」的美譽。五大品蟹聚集區內,擁有上千家蟹舫。
  • 秋風起,蟹腳癢,「蟹」逅美味湖濱!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了吃蟹的好時節,在宿遷市湖濱新區,那一隻只膏滿黃肥的大閘蟹,誘得人垂涎欲滴
  • 【舌尖上的武義】秋風起,蟹腳癢……
    可是隨著交通的便利,河鮮海鮮在武義都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了,正值9月,秋風起,蟹腳癢,又到菊黃蟹肥時,美味的河蟹海蟹又要在武義人民的飯桌上風靡一時了。秋風送爽之時,正是蟹肥膏紅之日啊!香辣蟹的做法是清洗好螃蟹後,開蓋,去蟹腮,蟹心,把蟹剁塊,加鹽,料酒,胡椒粉稍醃一會,熱鍋上油,在油溫6.7成熱時,把蟹塊切口處沾點幹澱粉,下鍋炸紅後起鍋瀝油鍋中留少許底油,下姜,蒜片爆鍋,加入花椒,幹紅辣椒,八角,桂皮煸香,加豆瓣醬炒至出紅油,然後倒入炸好的螃蟹,加鹽,白糖,味精調味後,淋少許香油,撒上香菜碎起鍋即可。
  • 秋風起,蟹腳癢,正是吃蟹好時節!
    自古流傳「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即農曆九月吃圓臍雌蟹,此時蟹黃豐腴、肉質細嫩,十月吃尖臍雄蟹,此時蟹膏肥甘,肉厚味鮮,古語云:雌者脂黃似金,雄者膏白如玉,其它季節則食之無味。現在正是品嘗螃蟹的最佳時節!
  • 速來投票 三門青蟹正在參加這場伴手禮大賽
    三門青蟹正在參與首屆「浙宿好禮」鄉村民宿伴手禮大賽,每個微信每天可投1票,可連投5天,速來投票!美麗鄉村·浙宿好禮為更好地促進浙江省民宿伴手禮開發,推動鄉村伴手禮的轉型升級,豐富百姓鄉村生活,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今年七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浙江省旅遊民宿產業聯合會承辦、浙江旅遊信息中心有限公司和FEEKR旅行協辦的首屆「浙宿好禮」鄉村民宿伴手禮大賽系列活動在全省範圍內啟動。
  • 秋風起、蟹腳癢,你吃的螃蟹來自哪裡?
    楚天都市報9月12日訊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到中秋之時,黃滿膏肥的大閘蟹總能惹得「吃貨」們垂涎不已。明天就是中秋節了,餐桌上的螃蟹都準備好了嗎?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暫定9月23日,這意味著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爬不上中秋的餐桌。
  • 秋風起 蟹腳癢 梭子蟹唱起主角
    秋風起 蟹腳癢 梭子蟹唱起主角 記者打探成都市場發現「六月黃」搶先上市,快去嘗鮮吧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這還不到9月,成都市場裡早熟的螃蟹品種已悄然上市。一部分有大閘蟹情節的成都人說,中秋家宴有一道清蒸大閘蟹才算圓滿。那麼今年成都市場上大閘蟹開始賣了嗎?行情怎麼樣?8月21日,距離中秋節還有20多天的時間,天府早報記者走訪市場提前進行了一番打探。
  • 秋風起吃蟹了
    西風起,蟹腳癢。又是每年千篇一律的開頭,但賞菊吃蟹實在是秋天經久不衰的主題。尤其對中山人來說,秋天一到,殺到南朗崖口去就著秋色吃蟹,已經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行程,今年怎能少了?而在秋天裡橫行霸道的蟹,又是這麼豐潤多彩,韻味無窮,一百個人,便能吃出一百種樂趣。
  • 秋風起,蟹腳癢,中國哪裡的海螃蟹最好吃?
    前文提到的「青州之蟹胥」,古代青州就位於山東半島北部,那裡至今仍然盛產梭子蟹。梭子蟹指的是螃蟹分類裡的一個科,因為它的外殼兩邊有尖,長得像織布用的梭子,因此得名。中國人常吃的梭子蟹有三種:紅星梭子蟹、遠海梭子蟹和三疣梭子蟹。
  • 秋風起,蟹足癢,又到遊陽澄湖吃大閘蟹的時候了
    秋風起,蟹足癢,又到遊陽澄湖吃大閘蟹的時候了。陽澄湖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北5公裡,跨吳縣、崑山縣,分東、中、西三湖,面積11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陽澄湖水質優良,風景美麗,蟹農們飼養大閘蟹有一套獨特的方法,當地成熟蟹味道鮮美,形成陽澄湖大閘蟹的獨特地域品牌。每年9月中旬到11月是品嘗陽澄湖大閘蟹的最好時候。
  • 回放 秋風起、蟹腳癢 溱湖籪蟹上鍋忙
    回放 秋風起、蟹腳癢 溱湖籪蟹上鍋忙
  • 寶應毛蟹: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秋風響蟹腳癢 菊花開聞蟹來 作者:陸金美 蟹苗在覓食 沈冬兵攝 秋風響,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寶應人把螃蟹叫做「毛蟹」。
  • 金秋廣東丨秋風起,蟹腳肥!快來湛江「蟹」逅鮮味!
    「秋風起,蟹腳肥」當各地大閘蟹火熱上市時在湛江遂溪各式各樣的螃蟹正當季個頭大、肉質嫩、蟹鉗粗軟白的蟹肉展現出自身特有的鮮味在遂溪有句老話:「江洪的魚,樂民的蟹。」招潮蟹(圖源:遂溪旅遊)在遂溪,一般會把招潮蟹製作成蟛蜞汁,作為一種調味品。
  • 「記憶」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秋風起,蟹腳癢。對於愛吃蟹的上海人來說,又到了美好的季節。想必有些人已經買好了大閘蟹,正在盤算要怎樣把它變成一餐美味。但不知是否有人仔細尋思過——上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大閘蟹的美味,又是怎樣將一隻蟹做出百種花樣的呢?上海人是近代才開始吃蟹嗎?
  • 秋風起,蟹腳癢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進入了秋天不由的讓人想念起這隨著秋風一起飄入我們餐桌的珍饈美味——螃蟹!我國古人詩句中描述的螃蟹多為河蟹,而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所廣為推崇和備受矚目的螃蟹卻都是海蟹!日本最為知名的三大名蟹本別是:帝王蟹、毛蟹和楚蟹。其中前兩種多出產於北海道,而今天我們要著重來聊一聊的是第三種:楚蟹。蜘蛛蟹家族楚蟹屬。
  • 秋風起,蟹腳癢...來遵化這裡釣螃蟹吧!
    中秋佳節,十一長假你,準備好了嗎西留村鄉後鋪村為大家傾力準備了別具一格的「蟹」逅時光讓您期待已久的不論時光流逝,歲月蹉跎鄉間都寄養著我們的精神情感這一田園垂釣季是否讓您回味香噴噴的大鐵鍋柴火飯是否讓您想起了媽媽的味道端起大碗蹲在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