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發生了獨立戰爭,為何美國發展迅速,拉丁美洲卻發展緩慢?

2020-12-07 指點江山

說到獨立戰爭,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美國獨立戰爭。其實,在北美獨立戰爭同期,拉丁美洲也爆發了一場類似的獨立戰爭。

在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後,西班牙人獲得了拉美地區的殖民權,自此,西班牙對該地區進行了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統治。與歷史上的殖民統治過程類似,在這三百年的時間裡西班牙人對當地人進行了無休止的盤剝和奴役,原住民在外來戶的面前毫無尊嚴,備受歧視。有統計:西班牙掠去了約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從巴西運走至少有價值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

對此,恩格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黃金』一詞是驅使拉美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為獲取黃金統治者對當地人民進行了絕滅人性的屠殺,據記載,在墨西哥和秘魯礦井的周圍終年躺滿著美洲人的屍體。大規模的屠殺很快使西印度群島上的居民幾乎絕跡,這種現象接著在其他地區也出現了。據統計在西班牙人入侵後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殺了好幾百萬。西班牙殖民者為了補充勞動力,又從非洲輸入黑人供他們驅使。300多年間,被販運來的黑人奴隸,最低限度也有1000萬人。

有壓迫,自然就會有反抗。

所以,自十六世紀開始,美洲原住民便不斷反抗外來殖民者,想要推翻西班牙人的統治。然而,在武力的落差下,這些反抗均以失敗而告終。之後,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帶給了美洲人「民族」的概念,法國大革命、黑奴解放運動相繼爆發,拉丁美洲的原住民似乎看到了自由的希望。

由於,當時的西班牙境內並不安寧,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所以,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正在醞釀著。遺憾的是,因為美洲各大殖民地之間並不團結,美洲原住民未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以至於,這次戰爭再次以失敗落幕。

幸而在人民反抗情緒日漸高漲的情況下,拉美地區出現了一位有領導能力的革命家:何塞·弗朗西斯科·德·聖馬丁·馬託拉斯。他帶領原住民發動了一次成功的獨立戰爭,將自己的土地從殖民者的手中奪回。趕走了西班牙人後,愛國者又組建軍隊擊敗了趁虛而入的葡萄牙人,以長期的戰爭換取了獨立的資格。

總的來說,這場獨立戰爭的參戰雙方為拉美原住民與葡巴西殖民者。原住民在聖馬丁·馬託拉斯等領袖的率領下,組建革命軍反抗西班牙、葡萄牙兩大殖民國的殖民統治,最終,收穫了勝利的果實。一些朋友喜歡將拉美獨立戰爭與美國獨立戰爭相提並論,是因為,這兩場獨立戰爭之間存在許多相同之處。

接下來,筆者便為大家闡述一下這兩場戰爭之間的異同。

首先,這兩場戰爭都是人民為了獲取獨立所發動的,所以,它們的名字均為獨立戰爭。此外,這兩場戰爭均為原住民與殖民者之間的戰爭,殖民者為了擺脫被欺壓的命運,反抗奴役美洲的外國殖民者。

其次,這兩場戰爭爆發的背景雷同。兩地人民均遭到了外來殖民者的壓迫和奴役,且殖民的時間都是以世紀為單位來計算的。兩地原住民之所以決定發動起義戰爭,均是因為受資本主義浪潮影響而獲得了民族自主意識。

再次,原住民們在美國與拉美發動的獨立戰爭,其目的是換取獨立和自由。雖然其名為「獨立戰爭」,但該戰爭的本質是革命。

最後,兩地原住民均以弱勝強,戰勝了戰鬥力比他們更強的外來殖民者。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場戰爭結束後,獲勝的原住民均未廢除奴隸制。

雖然,兩個獨立戰爭高度雷同,但是,它們之間仍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第一,美國地區的獨立戰爭範圍相對較小,近幾局限於若干個州,相比之下拉美獨立戰爭覆蓋了整個拉美大陸。

第二,二者發動戰爭的目的雖表面上高度類似,但仍有一些細微的區別。嚴格來說,美國人發動獨立戰爭的目的是「建立一個民族獨立的國家」,而拉美人發動獨立戰爭的目的是「讓民族獨立」。

第三,兩次獨立戰爭的主體民族是不一樣的,發動美國獨立戰爭的主體民族是美利堅民族,而發動拉美獨立戰爭的主體民族是印第安人。

第四,兩次獨立戰爭中原住民的「對手」實力不等,北美原住民所面對的是如日中天的英國(當時的英國掌握著海上霸權),而拉美原住民面對的是逐日衰弱的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

從美國與拉美的未來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兩場獨立戰爭結束後,兩地的發展形勢是截然不同的。在獨立戰爭爆發之前,北美就已呈現經濟發達的趨勢了,所以,這裡的資本主義發展勢頭良好。相反,拉美地區雖然藉助獨立戰爭的勝利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機遇,但其發達程度遠無法與北美相提並論。

影響兩地戰後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北美在建立了統一的聯邦國家之後,資本主義發展蒸蒸日上;拉美原住民雖然取得了革命的勝利,但隨後又有殖民者再度來襲,最終,拉美原住民只能再次將力量投入到反對殖民者的革命戰爭中去了。

參考資料:

【《錢乘旦·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歷史局限及其影響》、《反抗殖民統治的拉美獨立戰爭》、《 拉丁美洲研究 》 】

相關焦點

  • 拉丁美洲獨立後反而打亂?究竟為何?與美國相比,究竟差在哪?
    但在此後的100多年裡,雖然擁有豐富資源的拉丁美洲經濟條件優越,但是實際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於處於同一區域鄰近的美國,為何獨立後的拉美各國在經濟上沒有美國那樣大發展呢?首先在政治上考迪羅主義限制了經濟的發展,雖然獨立以後拉丁美洲,獲得了政治自由,但是在經濟上依然保留半封建的大地產制,政治上也建立了地主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成為軍事獨裁統治制度。
  • 拉丁美洲史:哥斯大黎加——獨立運動和獨立以後的發展
    獨立以後五十年,即從1821年至1870年間,哥斯大黎加的政權,為少數大地主家族所控制,主要控制在莫拉與蒙特亞萊格雷( Montealegre)兩個家族手中。這些大地主家族集團之間,經常發生爭存政權的鬥爭。第一屆總統莫拉於1835年下臺。
  • 霸道VS友好:美國對拉丁美洲外交「態度」為何會發生180°轉變?
    將拉丁美洲作為自己的獨立後院實行變向「殖民統治」一直是美國目標,從霸權向「睦鄰」政策的轉變意味著美國將犧牲巨大的利益,這種戰略轉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二、美國對拉丁美洲外交政策轉變的原因美國對拉丁美洲外交政策的轉變,包括兩方面:經濟原因和政治原因。
  • 拉丁美洲反美主義的發展階段和內容
    拉丁美洲反美主義的發展階段和內容* 孫若彥 ( 山東師範大學 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 摘要:拉美反美主義經歷了從獨立運動期間克裡奧爾精英對美國的失望和警覺,到19世紀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知識分子的文化反美主義
  • 為啥南美發展那麼慢?網友:看完南美的足球,我總算明白了
    常常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的朋友們和經常研究各國地理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世界之大,許多國家的發展都與地理條件有著重要的關係,比如一些內陸國家,苦於沒有海洋進行貿易,經濟也發展的不是很好,一些國家則由於戰亂而無法發展。而美國作為一個地理位置優越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了世界戰爭的後援,靠著戰爭迅速崛起,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
  • 為啥南美發展那麼慢?網友:看完南美的足球,我總算明白了
    常常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的朋友們和經常研究各國地理的朋友們可能知道,世界之大,許多國家的發展都與地理條件有著重要的關係,比如一些內陸國家,苦於沒有海洋進行貿易,經濟也發展得不是很好,一些國家則由於戰亂而無法發展。
  • 拉丁美洲國家的「虛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城市化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也是最早開始城市化的國家,隨著英國率先完成工業化,社會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最終步入發達國家行列,城市化的水平也超過90%。之後歐洲大陸的法國、德國、義大利,以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也都開始工業化,推動城市化進程,目前城市化水平都在80%以上。
  • 社會分裂與制度困境:陷阱中發展的拉丁美洲
    可以說,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拉丁美洲,基本處於「陷阱中增長」的階段。探尋拉美國家發展停滯的原因,可以看出這樣一個脈絡:社會結構的斷裂導致了制度環境的困境,最終使得經濟增長停滯;長期的停滯,又進一步堆積了社會政治問題,惡化了經濟增長的制度環境,導致難以自拔的「陷阱中緩慢增長」的怪圈。
  • 地圖看世界;資源條件極為優越的拉丁美洲為何不如北美洲發達?
    拉丁美洲文化概念多過地理概念,拉丁美洲國家獨立之前多是西班牙及葡萄牙的殖民地,民族、語言、文化,及生活方式都受西班牙和葡萄牙影響極深。(拉丁天后夏奇拉)從資源稟賦看,拉丁美洲不遜甚至超越北美洲。(北美冬季雪線最南範圍)北美洲冬季過於寒冷,相較而言拉丁美洲更適合人類生存,美洲三大文明都誕生於拉美便是很顯著的證據。
  • 日本明治維新發展緩慢,為何甲午戰爭後開始飛速發展呢?
    但是其實並不是如此,日本明治維新後其實國內發展非常緩慢,而且缺錢到了極點,真正的快速發展,或者說大踏步發展,其實是從甲午戰爭後開始的。為此很多人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四個字。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開始明治維新,開始學習西方,全面西化,以求國家的強大。但是整個從60年代到90年代,其實日本發展非常緩慢。尤其是日本國內產業發展,國家力量發展,都非常虛弱。
  • 拉丁美洲唯一最不發達國家,最早獨立,領土卻僅為半個小島
    拉丁美洲大多國家在19世紀前期取得獨立,其中大多數都是在1810-1830的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獲得獨立。然而,它們建國200年卻至今未出現一個政治上的大國,甚至沒有一個發達國家。但從另一方面,亞洲的最不發達國家有9個,拉丁美洲的最不發達國家卻僅有1個。
  • 二戰時期發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慘往事
    為了找到即時且穩定的橡膠供應地點,美國將目光投向了拉美的亞馬孫地區——由於亞馬孫的大部分地域都處於巴西境內,因此實際上只有巴西能夠滿足美國的橡膠需求,然而此時的巴西是德國重要的貿易夥伴。於是,美國與德國在此地的爭奪不可避免。為此,美國通過向巴西政府施加壓力、外交斡旋、利益交換等策略,使得巴西政府扭轉立場。
  • 動蕩的拉丁美洲:杜桑·盧維圖爾和西蒙·玻利瓦爾實現夢想的舞臺
    沒有為拉丁美洲的發展作任何貢獻,卻理直氣壯地收取大量稅款,這讓當地居民很是不滿。克裡奧爾人認為,應該由他們管理當地的居民,並且擁有在美洲發現的所有財富;同時印第安人和麥士蒂索人則認為,他們應該擁有和克裡奧爾人、歐洲官員同等的權利,及獲得同等的財富;至於奴隸,他們希望改變命運,重獲自由。 不僅西班牙殖民地如此,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其他國家的殖民地也是同樣。
  • 薩爾多瓦為何和中國建交,看兩國發展歷史,恍然大悟
    1821年,墨西哥和瓜地馬拉宣布獨立,薩爾瓦多被強制歸於墨西哥。1824——1839年,薩爾瓦多加入中美洲五國聯邦,在聯邦分裂後,到1841年,它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19世紀後期,薩爾瓦多國內的自由黨人和保皇黨經常發生摩擦,鬥爭不斷。統治者企圖恢復中美洲聯邦的統治,挑起了多場戰爭,內亂不斷增加,蹂躪著這片土地,這其中背後的支持者是美英兩國。美英加緊了對加勒比海控制權的爭奪,而薩爾多瓦是大西洋與太平洋連接的要地。
  • 拉丁美洲華文傳媒發展綜述
    作者:林筠  (節選)  拉丁美洲通常用來指稱美國以南大片以羅曼語族語言作為官方語言或者主要語言的地區。因為羅曼語族衍生於拉丁語,拉丁美洲由此而得名。從社會政治角度說,拉丁美洲主要包括美洲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盛行的地區;從地緣政治角度說,拉丁美洲被分成了20個獨立的國家和一些附屬領地。
  • 拉丁美洲成為世界上發生謀殺案件最多的地區
    拉丁美洲成為世界上發生謀殺案件最多的地區 原標題 [拉丁美洲成為世界上發生謀殺案件最多的地區]
  • 亞洲的日本和韓國,同樣受制於美國,為何日本看起來比韓國獨立?
    我們都知道日本和韓國是亞洲地區兩個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國家,但是兩國都受制於美國,這兩個國家都有美國的駐軍,並且兩國都是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代言人,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同樣受制於美國,為什麼日本看起來比韓國更獨立?
  • 海地是拉美最早獨立的國家,為何現如今,卻是西半球的最窮國?
    自古以來,很多的國家都經歷了力求獨立的過程,就拿中國來說,就是通過多年的努力,才在1949年實現了民族獨立。國家只有開始獨立,才能更好地得到政治經濟的發展,因此很多國家都在力求獨立發展。然而有的國家在實現了民族獨立以後,卻依然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 玻利瓦爾,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領袖
    西蒙·玻利瓦爾是委內瑞拉軍事領導人,他在反對西班牙帝國的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出生於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軍事家。由於他的努力,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玻利維亞和巴拿馬六個拉美國家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由於西蒙·玻利瓦爾在使南美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獲得解放所起的作用,人們常稱他為"南美的喬治·華盛頓"。
  • 美國從建國到輝煌,經歷哪些大事件?法國幫助華盛頓贏得獨立戰爭
    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僅存的超級大國;如今的美國強大、輝煌,讓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昂首觀望;但很多人都知道,早期的美國從建國之初就非常的弱小,他們艱難的獨立,獨立之後又陷入了長期的抗英鬥爭,一直到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才真正開始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