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要來了?中信信託清倉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要來了?中信信託清倉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安聯這次如何布局?

來源:券商中國

德國安聯集團在中國的布局有望進一步深入。

針對「中信信託掛牌轉讓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一事,中德安聯人壽大股東安聯中國控股12月25日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隨著中國市場不斷開放,尤其是監管對外資在壽險公司持股比例限制的鬆綁,安聯中國控股也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得中德安聯的更多股權。

該公司表示,安聯中國控股的開業是安聯集團的重要裡程碑,進一步增強了安聯集團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堅定了安聯集團未來擴大在中國金融市場投資的決心。

目前,安聯中國控股持有中德安聯人壽51%股權,一旦其成功受讓中信信託所持的49%股權,中德安聯人壽將成為我國第二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

中信信託擬出清中德安聯股權,安聯正評估交易機會

成立於1999年的中德安聯人壽是安聯集團在中國布下的第一子,也是歐洲壽險公司在華組建的首家合資壽險公司。目前,安聯中國控股持有51%股權,中信信託持有49%股權。

中信信託持有的中德安聯股權,是其作為受託人管理的信託項目項下的信託財產,中信信託履行受託管理職責。12月24日,中信信託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項目,擬轉讓持有的全部中德安聯股權,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

根據規則,此次轉讓中,原股東享有優先認購權。鑑於中德安聯人壽只有兩家股東,這意味著,如果安聯願意,實現全資控股中德安聯人壽的可能性非常高。

實際上,早在今年初我國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之後,便傳出安聯有意增持中德安聯人壽股權的消息。

安聯中國控股表示,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得中德安聯的更多股權。其進一步稱,安聯集團和中信集團具有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尊重中信信託出於自身戰略和業務發展規劃所作出的決策,會在現有合資協議、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給予相應配合。

近年來,中德安聯人壽發展非常穩健。2019年,中德安聯主營業務收入64.22億元,淨利潤6.9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德安聯主營業務收入62.56億元,淨利潤4.87億元。

安聯中國擬打造一支「航母艦隊」

作為歐洲最大保險集團,安聯集團2020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739億歐元、營業利潤49億歐元。

如果此次全資控股中德安聯人壽成功,安聯集團在中國系列布局將再邁重要一步。今年1月16日,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於上海開業,成為中國首家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目前安聯在中國已經涉足不少領域,包括壽險、財險、信用險、資產管理和全球救援,相關公司包括中德安聯人壽、京東安聯財險、裕利安怡、國聯安基金以及安世聯合中國。安聯中國控股的設立意味著安聯在中國集團化布局的啟動。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除了有興趣獲得中德安聯更多股權,安聯中國控股亦計劃申請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以提升安聯在中國公司的投資收益。此外,安聯也會尋求發展更多業務的可能性。目前比較關注的幾個領域包括養老金、保險經紀等。

近日,安聯(中國)控股正計劃增資12億元,由安聯保險集團認繳。中國銀保監會於11月18日受理了上述變更註冊資本事項,現待銀保監會批准後生效。

中德安聯CEO、安聯控股副總經理陳良今年8月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受訪時曾表示,安聯控股致力於打造一支「航母艦隊」。這艘航母的業務群將包括壽險業務、產險業務、健康險業務、養老險業務、特殊風險業務、資管業務、救援業務等安聯集團的優勢業務。

陳良表示,安聯全球有很多好的資源、產品和服務,安聯控股將整合安聯全球資源來推動中國業務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堅持務實和產品靈活性,將服務做好。「10年之後,我們希望安聯具備與本地老牌保險公司競技的能力。」

2018年以來,金融業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繼2018年宣布15條銀行業保險業開放措施後,2019年銀保監會又陸續出臺兩輪共計19條開放措施。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達100%。

隨著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外資保險公司布局中國市場的積極性和活力正不斷被激發。

相關焦點

  • 中信信託擬出清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 安聯正評估考慮增持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信信託擬出清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安聯正評估考慮增持中德安聯人壽股權將有變化。12月25日,澎湃新聞注意到,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披露了一則「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的產權轉讓項目,中信信託擬清倉其所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
  • 中德安聯或成外資獨資壽險公司,中信信託擬出清股權安聯有意增持
    來源:藍鯨Insurance近日,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股權出讓方,為其中方股東中信信託,此筆股權交易底價定為23.44億元。近年來,中德安聯人壽業務規模保持上行,盈利能力也保持穩定,中信信託出清股權,或是出於戰略調整、回籠資金的意圖。
  • 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49%股權,安聯有意接盤?
    去年10月,監管批覆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可以達到100%這一消息後,外資險企蠢蠢欲動。11月,安聯控股開業,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而友邦也成為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安聯集團動作頻頻,一邊退出太保安聯、一邊增資旗下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控股。此次中信信託拍賣中德安聯全部股權,安聯或將有所動作。
  • 德國安聯保險股權大騰挪!中德安聯有望成外資獨資壽險「老二」!
    其中,最為戲劇性的是,兩年前,安聯財險引入京東,由外資獨資變為中外合資,而兩年後,中德安聯人壽則正在由中外合資公司變身為外資獨資公司。 退出太保安聯健康一事還未徹底拍板交接,安聯已經開始了下一步的打算。
  • 中信信託擬轉讓中德安聯人壽保險49%股權 轉讓底價23.44億元
    中證網訊(記者 黃一靈)12月25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產權轉讓項目,中信信託計劃清倉轉讓其持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全部股權(49%),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
  • 中德安聯人壽49%股權擬以23億掛牌轉讓,中方股東中信信託意興闌珊
    根據該掛牌公告,中信信託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及支付能力,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人民幣,並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這意味著,如果股權轉讓計劃成功,中德安聯人壽第二大股東或將生變。
  •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49%股權被中信信託23.44億元掛牌轉讓 受讓方註冊...
    中國保險網12月24日訊 近年來,中信信託轉讓中德安聯人壽股權已經不是新鮮的事了,近日,中信信託擬掛牌轉讓中德安聯人壽保險49%股權,此事一出變引起各界的關注。   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49%股權」項目,中信信託計劃轉讓持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所有股權(49%),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根據掛牌公告,意向受讓方註冊資本不低於20億元,同時意向受讓方或其控股股東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
  • 太保安聯健康股權變更獲批:成中國太保全資公司,安聯退出
    12月30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的批覆顯示,批准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下稱安聯集團)將所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股份轉讓給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601601.SH;2601.HK)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太保壽險)。
  • 中德安聯淨利增兩倍 歐洲險企做多中國
    截至4月30日,外資壽險企業均發布了2018年年報,其中,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德安聯」)也在規定日期的最後一天披露。中德安聯的外資控股股東安聯集團持股比例為51%,它與外資股東佔比51%的中宏人壽一起,成為繼友邦中國獨資經營之後,外資佔股超過50%的兩家企業。
  • 安聯落戶: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獲批開業
    原標題: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獲批開業 來源:上海證券報⊙記者 黃蕾 ○編輯 陳羽我國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舉措再迎實質性落地。11月14日晚間,全球保險業巨頭德國安聯集團宣布,中國銀保監會已批准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開業。這是我國首家獲批開業的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
  • 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集團開張,安聯如何整合中國這盤棋?
    上月,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友邦保險亦宣布,將內地的分支機構整合到擬成立的友邦人壽旗下。從安聯中國的股權結構來看,其擁有控股權的中德安聯已納入旗下,下一步如何整合其他在華金融資源,將成為其下一步的重任。安聯中國副總經理、中德安聯CEO陳良此前曾在一個業內場合透露,面對新的市場機遇,安聯中國將致力於匯聚各業務線的優質資源,打造成為「航母戰鬥群」。
  • 德國安聯加大在華布局 擬受讓泰康保險集團3.9662%股權
    出讓股權的一方為高盛集團有限公司(The Goldman Sachs Group,Inc.)(以下簡稱高盛集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進軍中國市場較早的外資機構之一,安聯集團在中國布局的腳步正在不斷加快,去年年末,銀保監會還批准安聯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成為迄今為止中國首家新設立的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 五年合作一朝「分手」安聯集團退出太保安聯
    □記者 房文彬11月26日,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安聯」)披露,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保」)及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壽險」)擬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以下簡稱「安聯集團」)所持的健康險公司全部股份,上述股權變更尚待中國銀保監會審批。
  • 高盛減倉泰康保險,德國保險巨頭安聯接手,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
    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高盛持有公司2.35億股股份(代表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的8.60%),安聯保險集團持股比例增至4%。高盛持股比例由12.56%降至8.60%,從公司第二大股東下降為第四大股東。高盛與泰康保險的淵源始於2011年。2011年3月,原保監會發布公告,批准安盛人壽將其持有的泰康人壽1.33億股轉讓。
  • 京東安聯加速謀變 原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成京東安聯臨時負責人
    加盟京東集團3月後,原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成為京東安聯臨時負責人。原總經理徐春俊已離職。 近兩年,京東帶領京東安聯實現了保費規模快速上升。毛偉標在被宣告執掌京東安聯之前,業內傳言,這位一度被馬明哲寄予厚望的平安網際網路壽險探索者或加盟京東集團負責壽險相關業務。
  • 保險業對外開放又一積極信號:安聯保險擬在滬設獨資保險集團
    據介紹,5月9日,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總部決定在上海獨資設立安聯(中國)保險集團公司,並抓緊落實籌備事項。值得注意的是,安聯保險在此次在中國擬設立的既不是壽險公司,也不是財險公司,而是保險集團公司。安聯保險這次是建立一個集團,應該是可以的,至少說不在目前政策約束的範圍內。還有就是,安聯保險在中國擁有的牌照比較多,業務較廣泛,有合資的壽險公司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持股51%),有財險公司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跟中國太保也有合資的健康險公司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還有資產管理公司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集團可以統籌這些業務的發展。
  • 中德安聯現股權變更:德國安聯轉讓51%股權至安聯中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保險訊 12月11日消息,中德安聯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銀保監會於2019年11月11日作出的批覆,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承接原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1%的股權。
  • 中國太保與德國安聯欲「分手」 雙方各得其利?
    近日,太保安聯公告稱,德國安聯擬將持有的22.95%股份全部出讓給太保集團及太保人壽。若轉讓完成,太保安聯健康將由合資變為中資公司。隨著保險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外資保險在國內的布局也在不斷加強。德國安聯獨資控股公司已成立太保安聯由中國太保和安聯集團聯手發起設立,成立於2014年12月,註冊資本17億元,前者持股77.051%,後者持股22.949%,主要通過與太保產、壽險合作將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服務推廣至全國。
  • 安聯中國獲批籌建、安盛天平股權變更敲定,外資搶灘保險市場
    11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批准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將成為我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11月27日,安盛集團宣布,已與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的現有國內股東籤訂協議,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安盛集團也將成為外資保險控股公司。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公告顯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集團」)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人壽」)分別受讓德國安聯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8%和14.9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