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規劃局王芙蓉:在地圖上描繪美麗城市的人

2020-12-20 南報網


記者 毛慶攝

市規劃局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王芙蓉:

在地圖上描繪美麗城市的人

南報網訊(記者 毛慶 見習記者 嚴常坤)市規劃局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王芙蓉的辦公室裡,幾幅巨大的南京主城圖、市域圖和主城影像圖格外顯眼。作為住建部、科技部和國家發改委的智慧城市評審專家,她先後多次參加國家智慧城市申報以及國家工程實驗室申報的評審工作,並擔任智慧社區專項評審的組長。

測繪地理信息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和基礎。而編研中心是集城市規劃、信息集成、城市測繪等多專業融合的新型城市規劃研究機構,是市規劃局測繪行業管理的重要技術後盾。

「中心84名員工中,一半是黨員,而且超過65%的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如何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的引領帶頭作用,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履職責任,是中心黨支部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工作。」王芙蓉告訴記者。

2012年,編研中心承擔了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務——建設「天地圖•南京」平臺,這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建設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介紹,「天地圖•南京」平臺建設需要收錄涉及的地理信息超過13大類、130小類、37萬條興趣點數據,不僅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對數據表達的美觀性要求非常高。作為黨支部書記和項目團隊負責人,王芙蓉組織黨員帶頭加班加點、克服難點,最終,經過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當年就正式開通了「天地圖•南京」門戶網站,使南京成為第一個接入國家主節點的副省級城市節點,率先實現國家、省、市三級公共地理信息的互聯互通。

近年來,在「天地圖•南京」的基礎上,編研中心又進一步搭建了區級平臺,為社會提供個性化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這些都是在全國其他同等級城市還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從頭幹起,攻克了地理信息共享服務的一系列難題,尤其是簡政放權背景下的市、區兩級測繪地理信息協同共享技術。」王芙蓉介紹,2016年,她又和團隊一起在全國率先開展電子地圖自動縮編技術探索。目前全自動電子地圖縮編技術可達到80%的準確率,可實現「一鍵式」地圖縮編,大大減輕了人工縮編的工作量。

付出總有收穫。今年上半年,王芙蓉帶領團隊負責的「智慧城市『多規合一』空間信息融合與智能決策」項目,從400多個候選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斬獲2018年度中國地理信息科學進步特等獎,「特大城市測繪地理信息標準體系構建關鍵技術與應用創新」獲得2018年度中國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王芙蓉表示,榮譽屬於過去,技術鑽研和創新永無止境,自己和團隊一刻都不能停息。

如今,王芙蓉和團隊又開始了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編制工作。為了更好地推進工作,王芙蓉提出並成立了由2名博士黨員和7名碩士黨員構成的「國際標準編制黨員先鋒隊」。目前,黨員先鋒隊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標準IS0 37156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編制,以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智慧城市系統委員會規劃仿真研究等工作,努力把南京市城市規劃和測繪地理信息的優秀成果推送成國際標準,讓南京市城市規劃和測繪地理工作在國際標準化舞臺上擁有了自己的「聲音」。

工作推進力度越大,越需要一支過硬的黨員隊伍,王芙蓉談到自己的體會時說。作為一名有著28年黨齡的支部書記,她牽頭設立了「黨員教育實境課堂」,鼓勵黨員在日常學習中加強研究並形成教案,主動走進課堂、走上講臺,開展互學活動。她本人帶頭推出的「信仰•實幹•創新•務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與思考」黨課,一舉奪得2015年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精品課堂」及示範課堂。通過組織大家說身邊人、講身邊事,講述各自的初心理想和事業奉獻,並推薦中心優秀黨課積極參加更高層面的黨課賽課活動,使黨員日常學習效果得到不斷深化。

支部年輕黨員王亞平說:「以前覺得黨課很嚴肅,但在王書記帶領下,大家結合自身專業特色,用鮮活的案例去闡釋黨的方針政策以及作為規劃人應該怎麼做,黨課一下子就鮮活起來了。」

黨建工作的強化和黨員作用的發揮,凝聚了人心、推動了業務工作的發展。截至目前,編研中心已先後獲得省部級獎項60多項,承擔國家及部省級行業課題20多項。王芙蓉本人在今年7月1日前,也被評為全市「新時代先鋒」優秀共產黨員。

相關焦點

  • D 「迷宮」數字地圖的永續更新
    在位於市規劃局的地理空間信息數據中心機房,數十臺伺服器、存儲設備、交換機正忙碌地工作著。一位工作人員演示了這個名為「南京市管線地理空間信息系統」的軟體平臺。這個數位化集成平臺不僅實現了管線數據入庫的完整和規範,未來將還通過管線數據的查詢、更新、共享,成為南京地下管線數字管理的大腦和核心。今後一旦地下管線出現堵塞或破損,相關職能部門和管線單位可以藉此迅速確定位置,保障城市的血脈暢通。
  • 明年南京三維城市地圖上線 立體地圖「暢遊」古都金陵
    原標題:明年南京三維城市地圖上線 立體地圖「暢遊」古都金陵   龍虎網訊 明年市民就可以在網上查詢,通過立體地圖「暢遊」古都金陵。昨天是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新街口地鐵站出口,正在進行測繪法宣傳的南京市規劃局工作人員透露,最快明年,南京市三維城市地圖上線。
  • 南京市規劃局微信解讀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
    昨天,南京市規劃局官方微信「南京規劃」對《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進行解讀。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原先2013年曾公示的一版規劃中,建議闊別十幾年的總統府大照壁回歸,原地復建。不過此次解讀中卻隻字未提。而總統府大照壁回歸一事從2013年一直討論到去年年底,專家還給出過3種回歸建議,現在是否能回歸?據了解,方案已經停下來,暫時可能沒戲了。
  • 地圖"知道"南京的變化 頻繁更新透視巨變速度
    昨天記者走進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從一張張地圖的變化中看到了城市的巨大變遷。據悉,如今的地圖出版早已不像過去每年更新一版甚至兩三年更新一版,而是隔幾個月就要再版,因為城市的變化太快了。  2003年地圖上有了「一城三區」  南京市白下區建中中醫院副院長餘庭源告訴記者,記得早在2003年,他在參觀南京「城市規劃圖片展」時,領到了一張南京市新地圖。
  • 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長啥樣?來看成都市規劃局解讀
    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部署,成都市規劃局牽頭編制了《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該規劃對公園城市內涵特徵及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總體目標、策略、舉措等方面進行了闡釋。5月12日,成都市規劃局和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規劃》進行了解讀。什麼是公園城市呢?
  • 專家談70年來成都城市地理變化 最新版圖像一片芙蓉葉
    趙泰安,1988年生,成都地圖出版社編輯。參與編繪的地圖作品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地圖作品裴秀獎。編著的書籍有《地圖上的故事》等;參與編制《秦嶺經典穿越線路》《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四川紅色印跡尋蹤》等;編繪《綠水青山看中國》等兒童地理讀物。
  • 一份手繪地圖 描繪鄉村振興美景
    令人驚訝的是,這張小小的鄉鎮旅遊地圖,竟是來自市規劃局的專業人士製作的——  大慈巖鎮是市規劃局(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結對幫扶的對象,也是「百千萬」蹲點調研所在鄉鎮。「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以旅遊發展作為重要支撐的大慈巖鎮在旅遊基礎服務上存在一定短板,亟須提升旅遊特色服務。」規劃局負責人說,大家決定從編制一份全域旅遊的手繪地圖著手,促進當地旅遊產業發展。
  • 阜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完成《阜陽市地圖》和《阜陽市城區圖...
    為滿足我市各級黨政機關和社會公眾的地圖使用需求,阜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完成了《阜陽市地圖》和《阜陽市城區圖》的編制工作,目前正在組織印刷,近日將向社會提供。阜陽市標準地圖電子版也在製作中,即將上線。標準地圖服務的缺失,既不利於經濟社會發展,客觀上也為我市地圖市場亂象的滋生提供了空間。阜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履職盡責,不斷提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務水平,發揮「支撐自然資源管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支撐各行業需求、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作用,連續組織開展了阜陽市公共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天地圖·阜陽」)更新升級項目和阜陽市標準地圖編制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市地圖服務缺失的問題。
  • 打造南京人自己的「智慧地圖」!這個建設成果獲評「五星級」
    ——「天地圖•南京」電子地圖實現了市域範圍的全覆蓋,在不同地區的表達尺度和內容上更加均衡和一致;   在位置交互上更加聯動和統一。——面向全市政務和公眾應用需求,實現城市各類空間專題數據在內網行政管理和外網政務公開間的聯動更新無偏移、可逆轉換無損失的準確疊合;   在更新手段上更加多元和穩健。
  • 南京老地圖有了「電子版」
    時代更迭中的南京城又發生了哪些變化……昨天,記者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獲悉,一組題為《城市印跡——從地圖看南京》的老地圖專輯,已經上載到「南京城市規劃(http://)」網站,市民只要點擊首頁上「城市家園·歷史地圖」,即可通過地圖了解南京古今。
  • 2020南京市新材料產業招商投資地圖分析(圖)
    原標題:2020南京市新材料產業招商投資地圖分析(圖)   南京市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稀有稀貴金屬材料如金屬儲氫材料,鈷基非晶軟磁合金薄帶,鎳基非晶軟磁合金薄帶等新型金屬功能材料
  • 填補旅遊交通地圖空白《徐州CITY城市地圖》首發
    地圖上有徐州知名景點的介紹。徐報融媒記者 譚歌 攝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甘曉妹 吳雲 通訊員 張洪武)地鐵1號線和2號線、雲龍湖5A景區、漢代三絕、羊方藏魚……諸多「徐州元素」登上了剛剛出版的《徐州CITY城市地圖》。
  • 錨定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定位!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事記來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慧麗 王皇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大事記來了!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介紹今年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編制、保障項目用地、推動生態修復、提升城市品質、改革創新等方面亮點工作。
  • 南京市第七屆「美麗的哥的姐」正式揭曉
    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寧交執 記者 徐媛園)9月23日,南京市第七屆「美麗的哥的姐」名單揭曉,21名出租汽車駕駛員(15名巡遊車駕駛員,6名網約車駕駛員)脫穎而出,10人獲得「美麗的哥的姐」稱號,11人獲得提名獎;江蘇省「最美交通人」戴洪林獲致敬「美麗的哥的姐」特別獎。
  • 南京市三十六家餐飲企業上「黑榜」
    全市主城區城市環境提升集中整治行動已經啟動,第一項工作計劃就是油煙治理。我市環保部門首次梳理出了市民反覆投訴的36家餐飲汙染企業「黑榜」,要求各區認領上榜企業重拳治理。這36家汙染企業全都是因油煙汙染上榜,其中不乏知名餐飲連鎖店。
  • 三年精益求精 千年瓷都全景微縮——探尋《景德鎮城市地圖集》出版...
    近日,由景德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持編纂的《景德鎮城市地圖集》(以下簡稱《圖集》)正式對外出版。隨後,記者聯繫景德鎮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圖集》編纂的艱辛過程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和測繪技術人員,探尋《景德鎮城市地圖集》出版的幕後故事。
  • 南京首次推出專業類系列地圖
    南京市精心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地圖即將推出。這套地圖由南京交通旅遊圖、南京城區交通旅遊圖、夫子廟地圖、中山陵地圖、總統府地圖、玄武湖地圖等7張地圖組成。與以往不同的是,7張地圖中,有6張是專業地圖,大到綜合賣場,小到具體的藥房、書店、服飾店,極盡其詳。另外,還專門對夫子廟、中山陵、總統府、玄武湖這四個南京主要歷史文化區域編制地圖。
  • 南京市發布「金陵夜肆地圖」 56家夜市很精彩!
    本月4日,南京市發布「金陵夜肆地圖」,「夜經濟」的火熱上線在市民中引起關注。  4月,南京在全國率先推出「四新」行動,「外擺市集」成為新消費行動中一項典型舉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市規劃局「升通·椰海芙蓉小區」規劃批前公示
    「升通·椰海芙蓉小區」項目位於文昌市清瀾北三環路,規劃總用地面積17505.06平方米,
  • 南京市「三公」經費較去年下降近3900萬元
    南京市民政局局長陳學榮說,南京目前有社會組織2.8萬家,其中2.2萬家是在社區,註冊登記的社會組織9000家,在全國城市裡面排名第三。「民政的錢是和社會組織結合起來,社區建設的錢,養老補貼的錢,全部集中扶持社會組織的發展。比如,在社區發揮作用的社會組織,我們就把社區建設的錢用在社會組織上,因此,我們是把綜合的錢用在社會組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