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順利完成(來源新華網)
川藏鐵路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線路全長1838千米,設計速度160至200千米/小時呈東西走向,為中國國內第二條進藏鐵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
川藏鐵路的開通小編認為既有戰略宏觀意義上對收復藏南保衛西藏有巨大的軍屬性能又有經濟建設的作用,將促進沿線旅遊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改善沿線藏區區人民的出行條件,優化和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川藏鐵路是一條傍江、依山、臨湖的鐵路,東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途經過雅安、康定、林芝、山南、拉薩還經過雅魯藏布江等著名城市、名江、名湖、名山等國家5A景區與川藏鐵路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天通往西藏的天路!
眾所周知西藏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地區,也是重要的國際旅遊勝地。但是因為地形地勢的高難度使鐵路發展備受阻撓,而如今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首次長鋼軌無縫焊接順利完成這是一件多麼令人喜悅的事,備受矚目的川藏鐵路從開始動工到現在已經快有10年的時間了,川藏鐵路被稱作是繼青藏鐵路之後的又一條「天路」,是公認的最難建鐵路。面對各種「疑難雜症」,高技術裝備的出現已是必然趨勢。據報導:巴玉隧道正洞全長13073米,平導全長9481米,最高地溫約為47攝氏度,其中94%位於巖爆區,巖爆發生的強度大、頻率高,一般巖爆持續時間達到了2至6個小時,最長持續超過一周,甚至在巖爆發生幾個月以後還會有二次巖爆,這在世界隧道施工史上十分罕見。除此之外,受特殊地理條件限制,該隧道無法設置輔助坑道,只能從進、出口兩頭獨頭掘進。我們不畏險阻,攻克難關,向著成功一步步地挺進。
鐵路工人平時就住在活動板房裡,吃的是雪山上流下來的水,方圓幾裡都是光禿禿的山,早上下雪,中午下雨,下午下冰雹,走路不斷喘氣,面對這樣的惡劣環境,鐵路工人還要爬高扒地,為祖國的鐵路建設默默付出,川藏鐵路建設者真心不容易,工程難度巨大,擁有現代化科技機械和技術打通一條隧道將近10年的時間,鐵路人不畏險阻,攻克難關,向著成功一步步地挺進。
小編認為川藏鐵路全線將通車後,在一定程度上也破解了因自身經濟結構所造成的發展瓶頸。與此同時,鐵路運量大、安全性高、速度快的特點,也將吸引企業在鐵路沿線投資設廠,從而快速的提升綜合國力和人民的幸福指數,加快西藏與各大城市的聯絡,從而開啟兩地發展新篇章。也將成為繼青藏鐵路之後世界屋脊通往內地的又一條大動脈,對四川、西藏的發展建設和生態保護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於維護邊疆地區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等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聯:陳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