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江口鎮再現抗日陣亡將士墓碑

2020-12-24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0日訊(記者 肖霄 通訊員 肖彬 謝定局 肖海春)4月9日,洞口縣江口鎮發現的一塊抗日陣亡將士墓碑,得到了該縣文物鑑定專家的確認。據了解,這是該鎮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塊有名有姓的抗日陣亡將士墓碑。

4月8日下午,江口鎮中學校長肖橋礅在該校校門口附近發現一塊抗日陣亡將士的墓碑。雖然該墓碑已經殘缺不全,但這些文字依然清晰可辨:第十九兵站醫院暫6師二團一兵王德明之墓。

4月9日上午,該縣文旅廣體局文物股段安華一行在得到肖橋礅報告後來到該校。經過仔細辨認後,同行的文物鑑定專家肯定了該墓碑的真實性。文物鑑定專家表示,當時的七十四軍僅下轄五十一師、五十七師、五十八師,沒有在相關書籍和資料中出現過暫六師的番號,現在這塊墓碑的出現,成為抗戰湘軍暫六師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有力證據,這支番號僅僅存在了八年左右的湘軍部隊以及它後面的歷史很值得歷史學家和抗戰歷史愛好者們好好研究。

據史料記載,1945年5月1日,雪峰山會戰(又稱湘西會戰)的重要戰役——江口阻擊戰正式打響。為阻止日寇進犯芷江機場並進而直逼大西南,陸軍第七十四軍所部在現洞口縣江口鎮地界的鐵山廟、桃田、三個坳、青巖等地與日寇展開了八天七夜的殊死拼殺。離江口鎮4公裡左右的青巖村(現更名為紅橋村),成為了江口阻擊戰乃至雪峰山會戰的收官之地,在這裡進行的激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雪峰山會戰最後一役——青巖之役。

目前,這塊墓碑由段安華一行帶回洞口縣文旅廣體局文物檔案室予以保管。

[責編:張佳偉]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抗戰老兵鍾華與巴蜀抗戰史研究院張光秀共同推薦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它是川人抗戰精神的體現」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被推薦為四川十大天府文化地標。
  • 【最後的勝利】記者手記:一塊烈士墓碑背後的「幸」與「不幸」
    (立於洞口縣江口鎮樅山坳半山腰的「陸軍第七十四軍湘西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塔」)  【最後的勝利】戰時「後花園」藍田聚集20餘所學校  【最後的勝利】漣源:走出「圍城」的「湘中明珠」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潘錦 洞口報導    在洞口縣江口鎮一座名叫樅山坳的半山腰上
  •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落成典禮"在潛山縣野寨中學舉行
    原標題:"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落成典禮"在潛山縣野寨中學舉行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潔出席典禮並講話。(攝影:李原)  人民網訊 2013年10月26日上午,國民革命軍第48軍176師「抗戰陣亡將士紀念塔落成典禮」在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野寨中學舉行。
  • 粵東各屆公祭獅尾山抗日陣亡將士儀式
    今天上午,粵東各屆人士、團體來到地都鎮楓美村與仙埔村交界處的獅尾山坡「抗日陣亡將士墓」前,公祭抗日陣亡將士儀式。
  • 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一座不該被遺忘的精神豐碑
    相比裡面休閒的氛圍,其實我覺得裡面最值得大家好好了解的還是【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80多年前,350萬川中男兒奔赴抗日前線,以付出64萬人傷亡的慘烈代價,最終迎來抗戰的勝利。李宗仁將軍曾評價說到:「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
  •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故事 一個抗戰將士雕塑川軍雄魂
    抗戰老兵張朗軒和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的故事  2005年,一句「抗日將士雕塑 我就是模特」一時震驚世人。大約是1943或1944年的春天,川康綏靖公署特務團一營一連中士張朗軒接到一個特殊的任務,去給幾個雕塑家當模特。連續兩個月,他每天全副武裝,背著槍、鬥笠,掛著米袋、手榴彈,提著大刀。
  • 西鄉南河壩公園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整修!
    4月9日,現場查看 根據西鄉縣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南河壩公園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存在管護不到位等情況的「檢察建議書」,縣文廣局、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人聯合實地查看後
  • 成都人民公園之: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和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實景拍攝人民公園最短簡介人民公園中最重要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和我們先去人民公園的東大門,大門口矗立著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個紀念碑很容易被大家忽視,我今天問了一些在公園遊逛的遊客的客人都不知道這個抗日紀念碑,可能是平常大家都是坐地鐵到人民公園B出口至人民公園正大門進入公園內部,少有人從東大門進入。
  • 衡山上紀念抗日陣亡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
    這便是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修造的忠烈祠。衡山上紀念抗日陣亡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  忠烈祠於一九三八年籌建,一九四二年落成。是我國大陸唯一紀念抗日陣亡將士的大型烈士陵園,忠烈祠規模宏大,依山而建,整個布局為方體,前低後高。祠內的花崗巖石板大道和二百七十六級石磴銜接,將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致敬碑、享堂從下而上組成一體,長二百四十米,寬六十米,佔地面積一萬四千四百平方米。忠烈祠其上是蔣介石遊南嶽的紀念林,兩側是翠綠山巒,四周是參天古松,把整個建築緊緊地環抱於山中。
  • 抗戰勝利75周年之緬懷: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忻城縣
    在此墓地中,為傷亡的傷員都曾立碑埋葬,後來建成紀念墓園,並立有一塊「一二一七抗日紀念碑」,但因為時代關係,各種歷史原因,這個墓園被破壞,各位英烈的遺骨也散落遺失,無所容身,墓碑被移作他用,如修水利,埔路等等,2014年在現在洞口水庫,還可以找到數塊殘留墓碑。
  • 廣西籍抗日陣亡官兵之梧州篇:梧州城區及岑溪、蒼梧、蒙山與藤縣
    梧州市所轄的四個縣市都做得不錯,都有抗日陣官兵名錄,其中以蒙山縣做得最好,該縣不僅有國民黨正規軍抗日陣亡的官兵名錄,也有地方抗日武裝為國捐軀者的名錄。 《梧州市志綜合卷》 收錄梧州抗日陣亡將士名錄282人,但《梧州市志綜合卷》在名錄表後標註:表中陣亡將士前4名為梧州籍,其餘均為蒼梧籍。按此推算,蒼梧應有陣亡將士278人,可是,在《蒼梧縣誌》中卻只收錄抗日陣亡將士共113名。看來,誤差相當大!
  • 相約以血湔國恥:淞滬抗戰陣亡將士蘇州追悼大會影像實錄
    會議主席、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認為,此次淞滬抗敵,我忠勇將士,衛國犧牲者甚多,為「眷念忠魂,愴懷部曲,並為鼓勵來者起見」,決定於5月20日在蘇州舉行追悼會,定名為「十九路軍抗日陣亡將士追悼會」,限期兩星期內完成籌備。 5月8日,十九路總部編纂處全體職員徐名鴻、蕭蔚民、陳小航、劉俠任,及十九路三師各派協助人員田笠增、林樞、林培,共同來蘇州籌備。
  • 一個格外悲哀的陣亡將士紀念日
    5月25日是5月的最後一個周一,也是是美國每年一度的「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 華盛頓·越南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
    越南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又稱為越戰紀念碑、越戰將士紀念碑、越戰陣亡將士紀念碑、華盛頓哭牆等,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心區,坐落在離林肯紀念堂幾百米的憲法公園的小樹林裡。鄰近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
  • 廣西各縣抗日陣亡官兵名單(六十六)——羅城縣(含天河)抗戰資料
    更多關於羅城縣,上金縣的抗日陣亡將士名單,都來源於1947年的那本《中華民國忠烈將士姓名錄》。同樣,在現在廣西各縣縣誌中的介紹,基本都摘抄於那本書,當然,那些最原始的檔案,很多遺失,少部分存於各地高深的檔案館中,一般人是查不到的。
  • 崑崙關陣亡將士安葬雞母嶺 賓陽村民:希望能紀他們立個碑!(附無人機視頻)
    附近設有建成貴隆高速賓陽服務區  在崑崙關戰役時間,有近百名官兵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在醫院,村民們便將犧牲抗日將士們的遺體抬到村後的一座名叫雞母嶺的山上集中掩埋。彈坑被植被覆蓋,已經看不出  安葬犧牲抗日將士們期間,日軍還派戰機來多次轟炸,雞母嶺附近還有多個彈坑,現在被植被覆蓋,已經看不出。
  • 歷史的見證之-犀浦抗日陣亡將領謝大燻(一)
    抗日陣亡將領謝大燻於1938年3月17日,在藤縣對日作戰中壯烈犧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為革命烈士。
  • 美國一處國家公墓,墓碑排列得整整齊齊,26萬美國英雄長眠於此地
    阿靈頓國家公墓在長達100多年的時間裡,有26萬以上的美國重要人物及將士長眠於此地,阿靈頓國家公墓是一片讓英魂安息的熱土。阿靈頓國家公墓與林肯紀念堂隔河相望,與白宮非常近,河邊有一條大橋抵達阿靈頓國家公墓大門。墓園面積約2.48平方公裡,到處是綠草,四周是樹木,環境還是不錯的。雖然這裡是公墓,但它像公園那樣美麗和寧靜,讓人不會有害怕的感覺,跟身在公園差不多。
  • 抗日將士後人共聚諸暨
    展覽現場,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衛立煌孫子衛智、孫女衛修寧;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孫子張紀祖;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八百壯士領銜者謝晉元團長兒子謝繼民;中國駐印軍第五十師師長潘裕昆將軍的外孫晏歡等27名抗日將士後代齊聚一堂,「穿越時光」致敬衛國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