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殼裡做道場:外賣平臺降佣金是個偽命題

2020-12-25 餘德

文 | 陸水月

「轉戰外賣!」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之下,餐飲行業受到較大影響,這也促使其發出了轉戰線上以實現自救的吶喊。

正如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所言:「線上外賣肯定將成為餐飲業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方向,即使疫情結束之後,餐飲行業反彈也需要時間,這期間誰能做好外賣業務,誰就能更好地打贏這場翻身仗。」

然而,在新冠疫情之下當外賣行業被打上高光,這廂餐飲商家紛紛轉戰外賣,那廂便有聲音呼籲外賣平臺降低佣金,以給商家「鬆綁」。

外賣平臺的佣金爭議再一次浮出水面。

線下餐飲遭到重創,上線外賣自救是在困境之中突圍的表現,而諸如「降低佣金」給商家減壓的聲音,卻無異於一種隔行如隔山了。降低佣金能做好外賣這門生意嗎?餐飲商家靠「降傭」能否贏得這場翻身仗?

外賣生意經:佣金8成用於支付騎手工資

雖然說外賣是高頻剛需,也是抓取流量的超級入口,但是,這本生意經並不好念。實際上,對於平臺而言,外賣是靠一個鋼鏰一個鋼鏰擠出來的生意。

據美團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僅騎手費用一項,美團總計支出就超177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美團外賣佣金收入為216億元,換言之,美團外賣平臺佣金收入的8成多都用在了騎手工資上。

顯然,外賣簡直是螺螄殼裡做道場。美團外賣要實現盈利,需要靠的是規模。其實,這也是網際網路平臺制勝的法則。

網際網路巨無霸平臺無一例外地以規模製勝,玩的是「剪刀差」的規律。當規模效應沒有出現之時,燒錢補貼做大規模是通行的網際網路玩法;當盈利點出現時,剪刀的一側是邊際成本的逐步遞減,而另一側則代表強勁的規模增長曲線,其中的剪刀差便是利潤,隨著時間線的拉長,邊際成本不斷遞減,利潤則會變得越來越大。

「薄利」必須「多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平臺延伸至商家,對於商家,也有一筆外賣生意的帳可以算,看看佣金之於商家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假設一個商家每天有20單外賣,每一單收入30元,佣金是18%,其他成本暫且不計,則每天利潤為492元。

(1)如果訂單量不變,平臺佣金率下降10個點到8%(如此低的佣金現實中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那麼每一單外賣收入增加了3元,每天只多賺60元;

(2)如果佣金不變,通過平臺流量支持,以及商戶經營的改善,訂單量提高50%,每天30單,則每天利潤為738元,收入增加遠遠高過降低佣金帶來的效果。

帳這麼一算,對於商家而言,是寧願平臺降低佣金日省60元呢,還是希望訂單增加每日多賺246元?答案不言自明。

由此可見,於商家而言,費率上漲與否實則是一份「奢侈的苦惱」,如果沒有足夠的訂單,費率漲不漲意義不大,對營收也產生不了實質性的影響。訂單量才是商家做外賣的核心之核心。

曾經地歌網對餓了麼、美團外賣平臺的商家做過抽樣訪談,其中多數商戶表示,平臺的訂單量比佣金更重要。

回到餐飲協會「降傭」的提議上,毋庸置疑,當前新冠疫情嚴重,餐飲企業呼籲平臺降低佣金的初衷是好的,只不過,思路欠清晰。

新冠疫情爆發,線下餐飲企業尤其是連鎖餐飲企業的業務萎縮或者停滯,實際上,遭到重創的主要是線下的堂食業務。對於它們而言,外賣只是兼營,原本佔比就不高,有的商戶的外賣甚至是新開模式。那麼,線下餐飲企業的成本核算應該分為堂食成本、外賣成本兩部分。

毋庸置疑,疫情肆虐,堂食中的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才是這些餐飲企業的癥結所在,其問題的核心並不在外賣,更不在外賣佣金上。

但對於網際網路外賣平臺而言,唯有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剪刀差利潤化才能出現。從當前中國外賣佣金水平及利潤率來看,網際網路企業大都是良心企業,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處於虧損和微利運行。

所以,呼籲降低佣金,其實是把板子打錯了地方。說得嚴重一點,降佣金以給商家鬆綁,提高佣金是外賣平臺割商家韭菜,諸如此類的聲音要麼是不懂行,要麼是別有用心。

對於外賣這門生意而言,強化佣金是個偽命題。

定價權歸誰?

提到佣金,那麼網際網路平臺佣金應該如何定價?定價權歸誰?這其中平臺是否行的是「一手遮天」的事情。不妨再來看一看,外賣佣金是怎樣構成的?平臺收取怎樣的費用率才算是合理的?

外賣平臺佣金包括技術服務費、平臺使用費和配送服務費。網際網路平臺作為撮合信息交易平臺,其中的技術服務費以及平臺使用費理解起來並不難,主要還是在於配送服務費。

外賣平臺佣金構成

曾經有人用服務電商和實物電商對比稱,2017年阿里平臺GMV為5萬億,但營收只有兩千多億,如果扣掉阿里雲等基礎服務費,整個集團的交易扣點實際還不到4個點。而外賣顯然不一樣,首先其要把可變成本部分即配送服務費等cover出來。

通常而言,一家商戶入駐某個外賣平臺有兩種合作方式,一種是商家選擇上線外賣平臺,但自營配送;另一種則是上線外賣平臺且使用平臺的配送服務。

實際上,美團外賣、餓了麼等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的佣金和天貓、京東等實物電商平臺收取的佣金最大的不同則體現在配送服務費上。

如前所述,外賣佣金費用大頭在騎手成本即配送費用上。若以15%-21%的外賣平臺佣金費率計算,除去配送費,一家外賣平臺的實際佣金費率在3%-4%之間。外賣這一模式需要靠騎手去完成閉環,無論是商家還是平臺,這一部分成本是無法省略的,只是看商家如何決策攤銷而已。而平臺的佣金還能降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對比一下國外的平臺佣金收取情況。根據億歐的研究顯示,美國GrubHub、Uber Eats和英國的Deliveroo平臺的佣金率普遍要超過30%。以Grubhub為例,其收入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超過20%的配送費、12.5%的基礎佣金、0-17.5%的4檔推廣費,而三項費用相加竟超過40%。

整體來看,無論是平臺收取的資費還是實際佣金,歐美外賣平臺幾乎都為中國外賣平臺的2倍。而對於更多的國外外賣平臺來說,較高佣金率的背後還不包括配送服務,即便是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於中國的印度,其外賣平臺Swiggy的佣金率也高達21.6%。

由此觀之,目前國內的外賣平臺佣金依然並不算高。當前外賣平臺的佣金水平是在一個市場、平臺、商家共同碰撞出來的合理區間範圍內。

前面通過財報數據已經看過,外賣收入大部分用於支付了騎手工資,目前平臺是靠著微小淨利來支撐這一業務模式的運轉,佣金實際上已經到了降無可降的地步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賣佣金和房屋租金也不一樣。

房租是硬性開支,不管商戶是否開門營業,房屋租金一分都不能少。正因如此,由於疫情影響,商戶大面積地不能開門迎客,營收上只出不進,自然受到重創。與此相比,外賣佣金是一個浮動開支,商戶不營業、不在平臺上產生交易就不收,其只和商戶經營收入有關。

如此來看,再往前一步推,線下餐飲自救,與其呼籲降低佣金,還不如呼籲房租減免的政策來的直接和有效。

回歸到外賣業務本身,它是一個複雜的從B到C的行業供應鏈,參與者需要沉下心來把用戶、供給和履約同時都做好,並不斷優化三者的服務能力,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服務系統。而這一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無外乎有三個:流量、商品/服務、供應鏈。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當佣金爭議再一次到來,商家要綜合考慮平臺價值,而非簡單粗暴對比佣金,佣金多少和平臺給商家帶來價值有關。從更長遠來看,關鍵是如何通過技術本身來降本增效,實現平臺、商家、消費者的多贏。

在疫情之下,實際上美團和餓了麼也都出臺平臺「保護」政策,都給商家進行相應的資金、貸款扶持,以保證貨品和服務的供應,與商家一起戰疫情。

當然,商家想通過降低成本,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可以理解,但是逼迫降佣金並非良策。這就好比讓沒生病的人去幫助生病的人,倘若必想著讓沒生病的人,也得同樣生病,才是公平,才是良心。那大家,也只好罷了。

相關焦點

  • 外賣佣金上漲,商家直呼送不起!已經有餐廳偷偷在你的外賣APP名單裡...
    南寧某品牌快餐店 覃店長:網站佣金兩個月之前是18個點,應該是從2018年11月份開始,就漲到22個點。一家螺螄粉店的店長說,他們的網絡外賣佣金也從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利潤一般是30%到40%,外賣佣金確實有點高了,可目前店裡主要做線上生意,所以只能扛著。
  • 「陽明號」在螺螄殼裡做了大道場
    (原標題:「陽明號」在螺螄殼裡做了大道場) 金報訊(
  • 面對疫情主動出擊,「螺螄殼裡做道場」——專訪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
    如今,面對疫情,在出境遊尚未恢復的情況下,春秋旅遊又抱著「螺絲殼裡做道場」的態度,集中火力挖掘國內旅遊市場。2020年已經走進了炎炎夏日,旅遊行業才剛從難熬的冬天裡走出來,感受到一絲暖意。7月14日,文旅部發布通知,恢復跨省團隊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旅遊景區遊客最大承載量由30%調至50%。隨後,各大航空公司和OTA紛紛推出「隨心飛」產品,不甚熱鬧。
  • 新生兒一側腎臟只剩一成「功力」,專家「螺螄殼裡做道場」成功手術
    考慮孩子病情嚴重,專家為出生14天的新生兒手術,猶如在「螺螄殼裡做道場」一樣頗具挑戰,刷新了該院微創腹腔鏡腎積水手術患兒的最低齡記錄。今日,寶寶康復出院。吳女士今年27歲,老家在河南,平時夫妻倆在浙江工作。今年初,她懷上了二胎寶寶,一家人都很開心。在懷孕5個月時產檢,胎兒被查出有腎積水。當地醫生說出生後可以手術治療,在和家人商量後,吳女士決定留下這個寶寶。
  • 96㎡不滿足,非要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網友:想睡覺先轉暈了再說!
    96㎡不滿足,非要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網友:想睡覺先轉暈了再說!今天要分享的這套房子是個自建房,建築面積96㎡,層高就達到7米,可以設計成三層樓那麼高,按理說整體面積200多平米已經很不錯了,但是設計師卻不滿足,非要螺螄殼裡做道場,愣是將3層空間,做成了16個不同層面的設計,搞的人暈頭轉向,網友看後紛紛調侃,想睡覺先轉暈了再說!
  • 專訪|《二十不惑》導演黎志:「螺螄殼裡做道場」
    四個主角「角色的契合,幾乎是唯一的選角標準。」黎志說道,「因為我們其實在劇本階段,就對4個人物做了非常仔細的描摹,具體到她們微信用什麼頭像都做過設定,希望在創作階段就讓4個人躍然紙上,活生生地呈現在大家面前。 」同時,黎志也表示,在創作過程當中,團隊儘可能讓演員更加靠近角色,同時也有讓角色去靠近演員。
  • 小小螺螄殼,怎樣做道場?·杭州日報
    今年以來,市治堵辦實施了11個老小區大封閉綜合管理的改造項目,本報近期對此進行了連續報導。  對於改造,拱墅區小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勝將其形容為「螺螄殼裡做道場」,如何在狹小的老小區完成改造,對於各個老小區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昨天,記者走訪了今年改造的3個小區,看看他們是怎樣操作的。
  • 黃山樓市「地王」錦繡春風裡:「螺螄殼裡做道場」
    這或許對於任何開發商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需要精心的打磨,黃山錦繡亦是如此,又該如何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呢?所以,當1924號地塊以「錦繡春風裡」的名字甫一亮相,立刻成了自帶流量的人氣收集機。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到底會規劃打造怎樣產品,以及價格會賣到多少?小編也上網查了一下,目前項目對面的栢悅山二手房已經賣到了17000元/㎡以上了,而樓面地價已經是10911.11元/㎡的錦繡春風裡新房又會是多少!
  • 螺螄殼裡做道場——日本電影《其後》原聲大碟
    反觀歌劇、音樂劇,這些綜合藝術,他們要直白的很多,畢竟這裡面有很多作品都離不開愛情,總少不了要說那三個字。如果電影就更簡單了,鏡頭底下,演員的眼神,面部的表情,甚至用肢體語言,咱們觀眾也可以看出:很明顯這對男女「有問題」。
  • 美團外賣佣金調查:商家如何淪為平臺競爭的工具?
    前西貝外賣業務副總監曾姝騫對《深網》表示,純外賣店主要依靠平臺流量和補貼,影響他們最大因素是保底扣點費用,一般來說平臺漲佣金的同時保底扣點費用也會上漲。同時,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和來源也都來自平臺並且粘性不高。這樣一來容易陷入到價格戰,還要把店租攤銷在成本裡,利潤非常薄,平臺再漲個三五點,就會被壓的喘不過氣。
  • 美團佣金風波啟示:外賣平臺的純佣金模式會終結嗎?
    廣東中山的商家陳路告訴鈦媒體,自己店裡有27、8個人,此前一直跟美團合作,佣金為18%。陳路原本希望上線外賣平臺後有更大的影響力,帶來二次消費產生廣告效應。但他認為,如果純做外賣根本不賺錢,佣金佔掉18%,硬成本在35%左右。「這還沒算上人員、配送、房租等成本,基本上一單就掙幾塊錢。」
  • 「螺獅殼裡做道場」,不就是田螺塞肉嗎
    油麵筋、青椒、田螺這些菜場裡的普通食材,加入肉餡子後,不約而同地有了濃油赤醬的氣質,出鍋後透著肉香。上世紀90年代,郎海寶在老城廂的烹飪學校做過老師,對這類家常菜的做法爛熟於心。「(塞肉)很能體現本幫菜的特點,實惠方便,大部分有葷有素,醬汁濃鬱,營養又下飯。」他說。
  • 徐家匯西亞賓館底層公共空間設計「螺螄殼裡做道場」 像玩「華容道...
    天華公司參與此次微更新計劃的設計師劉曄天說,在商圈進行公共空間微更新,既要把對現有空間的影響降到最低,又要有足夠的彈性空間提高整體利用率,因此才會想到這個類似「華容道」的設計。  到過徐家匯的人都知道,西亞賓館與周圍美羅城、匯聯商廈的步行距離不到20米,加之大廈北側、東側分別緊貼肇嘉浜路和天鑰橋路,地面施工空間捉襟見肘。要在「螺螄殼裡做道場」,人車混流是最大幹擾。
  • 稜鏡丨100元營業額只能結回60元 吉野家總裁呼籲外賣平臺降佣金
    更重要的一點,洪明基建議平臺降低佣金,他的理由是:即使不經歷疫情,做外賣餐品的餐廳絕大多數利潤率不足5%,還有很多虧損瀕臨倒閉。而外賣平臺抽傭比例已由1%漲到15%-28%,並且每單加設保底收費,不籤佣金和保底漲價協議,就給商家下線。外賣平臺上依託著數百萬家餐廳、近3000萬餐飲人就業,不能讓平臺侵害行業健康生態。
  • 螺螄殼裡做道場:一條白魚也能驚豔三吃?
    昨天晚上,鎮江灣仔碼頭的邵總電話裡說,在水庫釣到一條靠近3斤的白魚,問我:「怎麼吃好玩?」他做了大半輩子的江鮮、海鮮,卻來問我,我本能地覺得:要有故事!跟老饕一起琢磨怎麼吃,當然好玩。在說故事前,我卻要插播一句。
  • 評展|「螺螄殼裡做道場」與敦煌樂舞展的見微知著
    壁畫在對「伎樂天」及其五個分支分別展現的同時,沒有忽視凡間伎樂人的身影。講天宮之奇景,也講民間之風俗。在佛教的視閾下,展覽引入了「迦陵頻伽」、「不鼓自鳴」等形象概念。音樂性上,壁畫中三十餘件樂器被每每挑出,逐個介紹,另有數件微縮樂器供近距離欣賞。由樂舞一個主題生發出的知識體系,在縱橫交錯的編織下十分緊密。
  • 深圳餐飲商戶因疫情上線外賣續命 "餓了麼"宣布外賣佣金最高降7%
    :其中餓了麼平臺的商品佣金降低5-7%,口碑平臺佣金部分減免,最高全免,為期1到3個月。&nbsp&nbsp&nbsp&nbsp「餓了麼減免佣金後,每個月大概能節約2萬元錢,相當於節約門店5個員工的人力成本。」深圳巴蜀風月最近將4家門店上線了餓了麼,總經理助理李軍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之前不覺得這筆錢大,但現在我們都是靠外賣在續命。」
  • 兩大外賣平臺相繼降傭 餐飲企業評價不一:作用有限?
    兩大外賣平臺相繼降傭 餐飲企業評價不一:作用有限?9日,美團發布七項舉措迎接消費復甦,其中一條「全國佣金返還計劃」直接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外賣佣金問題。3月1日,餓了麼也開始對平臺部分商戶進行佣金減免。面對兩大平臺相繼推出佣金減免優惠,企業主普遍歡迎。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餐飲企業的關鍵在於將外賣單量提高。
  • 餐飲店因團購平臺年費被停服務 商戶呼籲餐飲平臺降佣金
    商戶呼籲降低佣金,平臺稱:已推「佣金返還計劃」張銘的店在2017年入駐美團外賣業務,佣金率為18%,但2019年底,他發現佣金費變為了23%。他猜測,佣金費的提高也許是因為自家店在那時入駐了其他外賣平臺。
  • 螺螄殼裡做道場,上海這個小鎮將創意園區與社區深度融合
    近年來,寶山區高境鎮結合產業轉型與城市更新,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統籌規劃,螺螄殼裡做道場,建成了新楊灣產業園、三鄰橋體育文化園、新業坊·源創等一批與社區深度融合的創意園區。如今,園區內的創意企業,早已成為小鎮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以園區為載體,一個配套齊全、生活便利又充滿活力的創新城區,也正在這裡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