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養生,補對一天,身體健康一整年

2020-12-25 騰訊網

晝短摒棄煩憂事,夜常相伴歡樂聲。

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

——喬金龍《冬至到》

今日冬至了。這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這一天起,黑夜漸短,白晝漸長。

冬至過後,氣溫往往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不過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

所以冬至,也代表了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有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起來。

冬至習俗知多少

在古代,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在這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餛飩的習俗,而南方則吃米丸、糰子、湯圓。

因為冬至日陰陽爭,陰窮而陽萌。人們用吃餃子表達對一年農事活動的慶賀,也表達對來年五穀豐登的期盼。南方吃的米丸、湯圓等,則象徵太陽,寄託了人們對新生的期盼。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冬至是三九天的開始,冬令進補常選擇於冬至日開始,並在之後的三九天中持續。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溫補類: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一起煮,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

平補類:如蓮子、芡實、赤豆、大棗、銀耳、豬肝等,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甲魚、鮑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注意:天寒地凍,吃飯的時候宜少而緩,少量多餐,在保證營養的同時,又不傷脾胃。

冬至養生藏陽氣,重點在「躲」

冬天陽氣藏得好,春天人體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保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飲食上:躲暴飲暴食

如今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這期間大家一般聚會比較多,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2、起居上:躲寒冷

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

3、運動上:躲大汗

中醫認為,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冬季應順應天時,注意養藏,安靜休養,不宜劇烈運動或大量出汗。

4、情緒上: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補陽氣小妙招

1、曬後背,補陽氣

天下第一補陽品是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補充人體的陽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太陽。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補陽的方式是曬背部

因為背部是人體督脈所在,中醫認為督脈是人體的陽經,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個向陽的窗邊曬曬後背,全身都會很溫暖。

2、搓後腰,養陽氣

腰眼為經外奇穴,平時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以疏通經脈、強壯腰骨,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且男女都適用。

方法:雙手搓熱後,緊按於腰眼處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閭部,每日反覆50~100遍。

冬至艾灸正當時

冬至適合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溼,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甚至會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哦!

方法:在冬至前後四天,加上冬至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過用艾條灸神闕穴的方法養生。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燻灼肚臍周圍就可以了。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注意:1、灸時要避風寒,戒生冷和油膩;2、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3、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不宜艾灸;4、孕婦不能灸。

冬至養生食譜推薦

1、羊肉蘿蔔餃子

食材:

羊肉、蘿蔔、蔥末、薑末等

做法:

1、羊肉攪成泥,蘿蔔插絲剁餡,加上蔥末、薑末、鹽即成餡。

2、包在擀好的皮裡下鍋煮熟即可。

功效:

對虛寒病症大有裨益。

2、西紅柿土豆燉牛腩

食材:

牛腩、西紅柿、土豆等

做法:

1、牛腩肉洗淨切塊,放入冷水鍋,加京蔥段和薑片,大火焯水後洗去浮沫,備用。

2、熱鍋冷油,放入京蔥圈、洋蔥末、蒜片、八角和香葉炒出香味,下焯好水的牛腩肉,中火翻炒均勻。

3、倒入燉鍋,加清水沒過牛腩肉,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左右,至牛腩肉燉軟時,八角和香葉棄用。

4、2隻番茄,頂部劃十字刀,放入鍋中,從頂部淋上沸水,再小火煮約30秒取出,撕去表皮後切塊;1個土豆洗淨去皮,切塊備用。

5、熱鍋熱油,倒入番茄塊煸炒,炒出紅油後加2勺番茄醬炒勻,再加入土豆塊翻炒均勻。

6、牛腩肉已燉軟時,將煸炒好的番茄和土豆連帶炒出的紅油一同倒入燉鍋,加清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煮沸後,加1勺生抽、適量鹽、少許白胡椒粉和冰糖調味。

7、轉小火燉煮30分鐘,盛出撒上少許蔥花,番茄土豆燉牛腩完成!

功效:

健中、和胃。

3、滋補羊肉湯

食材:

羊脊骨、洋蔥、香菜等

做法:

1、羊脊骨(或帶骨肋排)分割成適當大小。

2、鍋內添加足量的水,切好的肉入冷水鍋煮。

3、開鍋後保持一定的火力,在翻騰的水中把煮出的浮沫撇乾淨,轉小火燉至少1小時,最好煮2小時以上。

4、羊湯內加適量鹽調味,出鍋加洋蔥碎和香菜碎、胡椒粉,即可出鍋。

功效:

溫陽散寒,補益氣血。

4、香菇慄子雞

食材:

雞肉、水發香菇、去殼板慄等

做法:

1、鍋內放油燒至7成熱時下姜、八角、花椒、蒜瓣爆香。

2、將雞肉入鍋翻炒,並下料酒,再加入香菇、板慄、蠔油翻炒。

3、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改中火燜煮15分鐘,適當調味,湯汁基本收幹即可出鍋。

功效:

補氣血,提高免疫力。

冬至養生,你學會了嗎?分享給親友,一起享健康吧!

總編/羅櫻 責編/趙益龍審校/馬濤

相關焦點

  • 【健康】冬至補對一天,身體進步一整年!自學↓
    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 「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一躲丨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 冬至泡溫泉健康一整年!溫泉成為冬季養生休閒新模式
    2020年12月21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裡的「冬至」。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此後,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一個更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隆冬時節,室外天寒地凍,跑步、打球等運動都不再適宜,養生成為人們冬天更為關注的需求。
  • 冬至之後,吃三素,戒四習,做好四件事,溫暖過寒冬,健康一整年
    今日冬至,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而冬至一過,新年就近在眼前了。在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冬至吃什麼?補對這一天,學會「躲」著藏陽氣
    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補對這一天,健康一整年!一起來了解一下!民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易經》中就有冬至養生的說法,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一般冬令進補的最佳時間是冬至後的「一九」到「三九」期間,也就是從12月22日到1月17日,一共3個9天,不僅強健身體,還能夠消寒。
  • 冬至|羅醫生祝朋友們身體健康!
    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此時「陰氣盛極而衰」,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身處北方的人,正在經歷寒冬的低溫考驗,而南方的氣溫也逐漸下降……不管你身處哪裡,冬至都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冬至,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又逢天寒地凍之時,不好好吃怎能禦寒?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營養|冬至養生保健康
    冬至養生 起居養生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常搓手對健康大有裨益。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勞宮、魚際、合谷等。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冬季是健康"儲蓄"的最好季節所謂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於內人在這時只要順應這一時令遵循"冬藏"養生之道>做到多"儲蓄"、少"透支"就能健康長壽但是冬季養生的方法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有些人盲目養生4.無病也要跟風補是藥就有三分毒,即便是藥食同源的某些中藥,如果用不對,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對於沒有任何疾病的人來說,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另外,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12 月 21 日下午 6 時 02 分,將迎來 「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 「冬至」開始,就要進入 「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 「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冬至大如年,是調養身體好時節,做好「一躲二養三暖四補」!
    按照我國傳統,從冬至開始「數九」,冬至這一日為「一九」的頭一天,直至「九九」數盡,共八十一日。這個寒冷的季節叫做「數九」或「九九」,也稱為「數九寒天」。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主收藏。冬季是我們人體吸取營養,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故極為重視冬至養生。
  • 冬至進補三倍功,養生新起點,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
    大家好,這裡是美玲食記,很高興在冬至能跟大家分享一道很好喝的養陽湯。如果在所有的節氣裡面,選一個節氣作為一年養生的開端,那麼這個節氣,就應該是冬至!冬至雖然是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但是從傳統養生日曆來看,冬至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家裡老人家就說「冬至大過年」,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否極泰來,一陽復始。
  • 冬至祝福語簡單溫馨 2020最新冬至微信簡訊祝福問候語冬至快樂
    12月21日下午6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就要進入「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迎寒冬,冬至祝福語送給大家。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說的是冬至過後90天春天就會到來。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之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都蜷縮著身體。
  • 冬至來臨,這些養生知識必須要知曉!
    冬至過後,氣溫驟降,寒冷加劇,在此氣候環境下,稍不注意,就會造成身體不適,甚至引起各類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高發。因此,冬至過後還沒有科學掌握養生知識的夥伴們,要看過來啦,小新來給你們一一划重點1、宜早睡遲起寒冬時節,萬物潛藏,我們的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大下功夫。
  • 冬至句子簡短精彩,適合冬至發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4、裝滿一車愛心餃子,讓平安開道,拋棄一切煩惱,讓快樂與你擁抱,存儲所有溫暖,將寒冷趕跑,釋放一生真情,讓幸福永遠對你微笑。祝你冬至快樂,願幸福與你相伴。5、喝上冬至酒,幸福到永久。6、冬至到了,天氣寒冷,我以關心為灶,以健康為鍋,以真情為火,以好運為皮,以溫暖為餡,以祝福為水,專門為你做一份「幸福如意」餃子湯,願你冬至快樂,闔家溫暖幸福!7、冬至送你一碗安然如意餃子,用真情煮水,以祝福調味,讓你吃出一天好命運運限,一年好福澤。李兆香祝你一冬溫暖,天天快樂。
  • 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冬至的這些美食小秘密,你都知道嗎?
    12月22日,我們即將迎來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冬至,「數九寒天」的開端。據說,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提出的一個,大約出現在3000年之前。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冬至三候初候,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 冬至養生正當時,但需注意這4點,這份養生攻略請收好~
    冬至是一年當中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所以冬至在古代也寓意為新生命的開始。飲食習俗北方餃子南方面,「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吃一面,長一線」等俗語流傳在南北方。由此可以看出冬天是養生的好時機。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冬至過後,這樣吃才養生!
    《小強說健康》由中華老字號胡慶餘堂國藥號冠名播出。昨日冬至,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美食是當天必不可少的,北方的水餃、江南的赤豆糯米飯、寧波的番薯湯果…昨天清晨,在台州三門縣海遊街道上坑村的村口,煙花爆竹聲聲,喧天的鑼鼓聲中,眾多紆岸葉氏宗親子孫匯集於此,舉行盛大而隆重的祭冬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