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市場超4000億,唇膏板塊卻被外來者「搶佔」?前十無國產身影

2021-01-08 聚富財經

秋冬季節的來臨,也讓一種愛美的女士們煩惱起來,不管是乾燥的北方,還是溼冷的南方,都避免不了出現皮膚乾燥等一系列問題,而對於精緻的女士們來說,塗口紅之前的打底唇膏,則成了隨身必備的單品之一。

提起唇膏,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屬於女生的話題,但是隨著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精緻,不管是唇膏,還是更大的美妝,已經不再是女生的專屬系列了,男生化妝也並非是「娘」的代名詞,而唇膏,就更談不上了。

和口紅不同的是,唇膏主打的是修護、護膚感念,而一般的唇膏都是以油類、脂類以及蠟類為主要原材料,而且針對人群也不會太過於細分男女。不僅僅是乾燥的秋冬季節,即便是炎熱的夏季,唇膏也是我們生活的必備品之一。

對於女生來說,在選擇護膚品方面可能會有更精確的定位,但是對於很多男生來說,只知道好用不好用,對於品牌的研究少之又少。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如今國內市場比較熱銷的幾個唇膏品牌。

根據最新發布的一份唇膏線上品牌報告顯示,在2020年11月-12月線上唇膏銷售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曼秀雷敦,其次是DHC、凡士林、依泉、歐萊雅、資生堂、珂潤、百蕾適、妮維雅、賀本清。這十大品牌佔據了唇膏熱銷榜單前十。

對於品牌有所了解的朋友們會發現,這十大暢銷唇膏品牌中,沒有一個品牌是國產的,有來自日本的,也有來自美國的,還有來自法國和德國的,但是前十名中,沒有一個是國產品牌。很顯然,在中國4000多億的美妝市場中,唇膏這個品類,外國品牌已經加速搶灘了……

隨著中國居民的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對於「顏值經濟」的消費,大家也越來越捨得花錢了,就連男生化妝也被大家看作是「習以為常」,而中國的美妝市場規模,已經在2019年超過了4000億元,未來還將持續增長。

潤唇膏作為美妝常用細分品類之一,消費需求是十分龐大的。一個小小的潤唇膏最高都能賣到上百元,更不用說那些國際大牌了,花費幾百元買一隻唇膏的行為,在現代人看來並沒有那麼突兀。

但是我們也意識到了國內市場相關品牌的欠缺,目前國內的唇膏市場,仍然以進口潤唇膏為主,而且在消費者的潛意識消費需求中,也仍以國外潤唇膏品牌為主,即便是國產品牌也在慢慢崛起,但是國外品牌的影響力,早已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隨著年輕人對於美妝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企業甚至開始了跨界行動,此前大白兔奶糖宣布和上海家化旗下的美加淨進行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大白兔奶糖的潤唇膏,一時間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企業跨界做美妝並沒有什麼可以詬病的,但是跨界是否做得好,是否能夠獲得消費者們的歡迎,這才是重點,而不是單憑情懷和低價來「打動」消費者,從目前排名的潤唇膏品牌中,可以看出,國產同類品牌的前進速度,還是有待提高啊。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證券報《化妝品行業30年規則將改寫!逾4000億市場迎來新監管,這些上市公司站在風口》

相關焦點

  • 國產美妝的成功,到底做對了什麼?
    2019天貓雙11,交易金額瘋狂上漲的24小時裡,美妝個護領域以115.3%成為了增速最快的品類。彩妝前十銷售榜單中,國產品牌佔據2席,包括年輕的完美日記和花西子。售額破億的美?妝品牌,僅28分鐘超出20?18年雙十一全天銷售額,花西子亦一小時破億。
  • 國產美妝真的崛起了嗎?
    據36氪消息,2019年9月,完美日記完成C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紅杉中國和華人文化跟投,此輪融資的估值超10億美金。受到資本追捧的還有HEDONE、橘朵等國貨品牌,它們在輿論場的聲量越來越大。在以往認知中,美妝市場是被國外大牌長期佔據的紅海,公眾對國產品牌的觀感是廉價、質量差,而如今國貨美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火爆空前,與固有印象形成鮮明反差。當過往經驗無法解釋當下時,該調整的是對行業的認識和理解。
  • 數據解讀丨從雙十一的巨大消費力看美妝市場
    根據阿里巴巴官方公布的數據,11月1日零點至11月12日零點,2020年天貓雙11的成交額再創新高,達到了4982億。美妝作為本屆雙11中最為耀眼的板塊之一,在這場全民狂歡之中體現出什麼樣的消費特點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 變色美妝蛋?焦糖拿鐵唇膏?現在的美妝品牌也太會玩了吧!
    然後可以把喜歡的告訴我,我努力搞來讓我們大家一起感受下新品的魅力~好啦,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今天的新品速遞時間~看看全世界哪些牌子又雙叒出新品啦~BeautyBlender美妝蛋界的大佬BeautyBlender
  • 雙「11」 天貓美妝前兩名被百雀羚和自然堂包攬,國產美妝的春天來...
    在阿里巴巴公布的2017年天貓「雙11」排行榜單上,美妝品類的前十名中有7個是外資品牌,但百雀羚和自然堂兩個國產品牌牢牢佔據了前兩名的位置。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百雀羚在「雙11」當天的銷售額達到2.94億元人民幣,自然堂則為2.58億元,而這兩個品牌均在去年「雙11」銷售業績基礎上實現了翻倍。
  • 國產美妝從此站起來了
    只有三歲的完美日記,已經頂著「國產美妝第一股」的頭銜登上紐交所的舞臺了。  11月19日晚,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成功上市,股票代碼「YSG」,發行價為10.5美元,隨後開盤漲近70%,首日股價收於18.4美元。截至發稿,逸仙電商的市值超過130億美元。  從品牌成立到坐上天貓彩妝排名第一,再到上市,完美日記一路順風順水。
  • Zara進軍美妝市場,為什麼不被看好?
    Zara於12月5日發布首個唇膏系列Zara Ultimatte,這是自該品牌2007年推出雙色眼影盤後正式進軍美妝市場美妝市場正在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新風口」,實現從奢侈高端,到明星網紅品牌,再到平價品牌的全面繁榮。
  • 聖誕大作戰,美妝聖誕套盒們誰能搶佔C位
    聖誕將至,作為今年最後一個國際節日,各商家均瞄準這一機會為今年做一個好收尾,美妝行業亦是如此。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放緩與轉好,美妝行業自4月以後回暖迅速,景氣程度仍在不斷提升。這其中,本土美妝得益於疫期的快速調整動作,於第一季度便開始逐步恢復生機,從不少上市公司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看,御家匯、 珀萊雅等國產品牌都實現了同比增長。
  • 中國美妝沒有品牌
    通過粉絲通等微博變現工具,WIS一年累計350萬粉絲,年銷售額突破2億。到2016年,中國美妝零售交易規模達到3360.61億,國內市場的消費總額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其中表現最好的品類就是彩妝。本土彩妝品牌市場份額,於2016年第一次超越外資品牌,貢獻了52%的市場銷額。
  • 「完美日記」:35億營銷費砸出的國產美妝品牌
    (南方周末 衛琳聰/圖) 2020年11月19日晚,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NYSE:YSG)在紐交所敲鐘。此次IPO發行價為10.5美元,市值近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0億元),首日上漲了75%。 完美日記跑出了驚人的速度,這個品牌創立不過3年,逸仙電商成立僅4年。
  • 韓國網站評選:2019上半年必買美妝!不脫妝粉底、國民唇膏絕美色
    不知不覺2019年也過了一半,上半年美妝保養界轟轟烈烈的新品層出不窮,還沒找到理想中的摯愛款嗎?來參考一下韓國美妝網站評選的最火單品,看看韓國編輯最愛、最推薦必買的專櫃美妝、保養品有哪些?#植村秀 無極限超時輕粉底,35ml/RMB369這款粉底一推出就在美妝版上造成討論,粉質偏流動性高的液狀,延展性相當高、一點點就可以用全臉,另外粉體非常輕薄、但卻具遮瑕度,很多網友都說這款粉底控油力很強、油肌用也不會崩塌
  • 又快又好又便宜,一批 「國產絲芙蘭」 把美妝生意吃得死死的
    這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對逛美妝集成店不感興趣了,而是這個市場正在發生急速迭代:海外零售商的市場,正在被又快、又好、又便宜的國產競爭對手佔領。以 HARMAY 話梅、THE COLORIST 調色師為代表的國產美妝集合店,近期都受到了消費者和資本方的青睞。他們到底抓住了什麼痛點?是這屆消費者反感了 「屈臣氏式的推銷」?
  • 美妝店暴暴暴利?揭秘KK集團70億估值的生意經
    8月4日,新零售美妝企業KK集團(前身為KK館)宣布,已於近日完成10億元E輪融資。KK集團旗下擁有KK館、KKV、THE COLORIST調色師等多個連鎖零售品牌。KK集團早在去年10月D輪融資後,估值已達10億美元(近70億元人民幣)。
  • 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但是,國際大牌佔據TOP位置不意味著國產品牌沒有機會,越來越多新興國貨美妝品牌正在崛起,狙擊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傾銷」。國貨美妝品牌越來越出彩,有人認為是後疫情時代人們預算吃緊後的所謂「消費降級」導致,實則不然,這一趨勢在疫情前就已發生。國貨美妝崛起早已成為「潮水的方向」相對於發達市場而言,中國消費者接受美妝文化更晚一些。
  • 萬字拆解:勁銷3000億,國貨美妝是怎樣逆襲的?
    2019上半年今日頭條發布的《美妝用戶洞察報告》中提及2019年國內美妝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906億元,近幾年,國貨美妝在千億市場中保持遞增。 騰訊重磅發布的《國貨美妝報告》數據顯示:2013-2017年護膚品及彩妝領域,外資品牌市場份額連續四年負增長,而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6%,實現了對外資品牌的超越。
  • 國產化妝品崛起?「國貨之光」銷售額兩小時破億、關注度超國際大牌...
    「Z世代」消費力崛起 國產美妝跑出加速度在北京一家銷售國產美妝的線下集合店,記者遇到了18歲的小陸。她今天來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美妝產品。小陸的籃子裡一共裝了十多件不同品牌的彩妝產品,價格819元。算下來,每件彩妝產品的價格不足百元。
  • 男生拼Switch 拼多多雙12進口美妝銷量暴漲超3倍
    今年雙12, 90、95後年輕人在拼多多「全球購」拼美妝、數碼產品成為新常態。  今年雙12期間,拼多多進口美妝產品銷量同比去年增長310%。美妝大牌萬人團蘭蔻小黑瓶開團即售罄,SKII神仙水、海藍之謎面霜、露華濃口紅等爆款美妝也被熱搶,僅萬人團頁面就湧入超130萬用戶圍觀挑選。
  • Burberry美妝在京全撤櫃
    繼英國奢侈品集團Burberry集團宣布將美妝業務授權出售給COTY集團後將近一年時,北京商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北京市場的Burberry品牌美妝品類專櫃將全部撤櫃,且目前僅剩的一家專櫃也將於3月22日撤出所在商場。品牌專櫃負責人同時透露,Burberry將於2019年收回美妝產品代理權。
  • 增幅僅次於電商,5800億旅遊零售渠道成中外美妝巨頭新戰場
    據Nielsen尼爾森數據,旅遊零售將在2020年成為5800億人民幣的大市場。而瑞士市場調研機構Generation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球免稅購物和旅遊零售行業總盤中,美妝產品佔據35.7%市場份額,同比增長13.8%,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品類。
  • 張曼如(小小如)專注護膚美妝行業,打造國產品牌——美迪智
    尤其在美妝領域,共有12個單品在淘寶直播1小時過億。除電商和物流外,護膚美妝是主要受益板塊。不難發現,護膚美妝行業的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與釋放,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加購。這些積極的信號,對於張曼如(小小如)及其美迪智等新銳護膚美妝品牌來說,無疑是非常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