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景氣現回溫跡象 年後釋5萬職缺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臺灣景氣現回溫跡象 年後釋5萬職缺

  中新網2月17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景氣出現回溫跡象,人力業者統計今年農曆年後職缺比去年同期增13%,預期將有轉職潮;18日是各機關恢復上班的開工日,臺灣「勞委會」規劃陸續舉辦逾10場就業博覽會,預估釋出逾5萬個工作機會。專家分析,今年就業市場展望不錯,尤其金融業會有較大規模招募,另製造業和科技業也應有大舉徵才計劃。

  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上月發布失業統計,臺灣還有47萬7千人失業,但已連2個月減少。「勞委會」指出,近期就業市場平穩,傳統上在春節後會出現人力轉職波動。

  徵才較同期增13%

  求職網站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也發現就業市場回溫,該網站春節期間有36萬2千多個工作機會,比去年同期增13%,以電子信息軟體相關業、批發零售業、一般製造業、住宿餐飲業、金融保險業徵才最多。上月開始主動應徵工作的求職者30萬5千人,也比去年同期增8%。

  104 人力銀行公關經理張雅惠說,電子業和製造業走出過去半年的停滯,增加職缺,顯示市場已緩步復甦。1111人力銀行副總何啟聖分析,就業市場回溫,不少訂單 帶動製造業和科技業景氣,預估會有大舉徵才計劃。《Career》雜誌總編輯臧聲遠認為,今年就業市場展望看來不錯,許多大廠年前已釋出徵才訊息,尤其金 融業和科技業3C通路,年後會有較大規模招募。

  電子餐飲需求旺盛

  最新經濟數據也顯示景氣有好轉跡象,去年12月景氣燈號也亮出暌違16個月、象徵穩定的綠燈,終結連3顆代表景氣趨向衰退的黃藍燈。

  「主計總處」上月31日更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3.15%上調到3.53%,主要看好半導體和面板產業景氣可望好轉。

  銀行業今年對理財專員需求較高,如元大銀行預計將理專部隊擴編200至300人,元大銀副總邱冠勳說,今年美股創新高,景氣看來沒這麼悲觀,因此積極擴編。

  以內需為主的餐飲業仍缺人手。鼎泰豐因高雄新開分店,加上現有分店仍缺員,年後將釋出上百個職缺,以外場服務生、洗碗作業員為主,起薪約3萬8千元(新臺幣,下同),有點經驗的師傅起薪可達5萬5千元。

  公營事業招2千人

  不只民間企業徵人,「中油」、臺電、臺糖、臺水4大公營事業因屆齡退休者多,今年將共約招募2000人。最先招考的是爬電桿維修的臺電養成班,4月報名、6月考試,高中職畢即可考,起薪2萬5千元,預計招募535人;至於4大公營事業職員班預計10月、11月招考,員額待核定,起薪約3萬7千元,限大專生以上報考。

  「當局應解決低薪」

  求職民眾廖文正說,農曆年前多數企業釋出短期打工職缺,希望年後有較多正職職缺,會去就博會碰運氣。

  但臺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提醒,職場低薪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僱主在比價效應下,不願給轉職者更高薪水,社會職場新人轉職未必能改變低薪現況,當局應努力讓僱主願把更多利潤分配給員工,才能解決低薪問題。

  專家建議 轉職若沒把握 一動不如一靜

  年後雖是轉職旺季,但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認為,目前大環境仍景氣不明,沒把握轉到更好職位或待遇的上班族,「一動不如一靜」,應靜候景氣好轉再求跳槽機會,若真須轉職,最好多投履歷表試水溫,並採騎驢找馬方式,等確定新工作再離開現職。

相關焦點

  • 受惠全球景氣回溫 臺灣2017年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
    受惠於全球景氣回溫,臺灣進出口實現高增長。臺灣財政主管部門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出口額3173.9億美元,同比增長13.2%;進口額259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6%,進出口同為近7年以來最大增速,貿易順差578.8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81.3億美元。
  • 臺灣義聯集團投資高雄 有望創2.5萬職缺
    臺灣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左)、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直播)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7日舉辦首場企業對外投資說明會,高雄最大民營企業「臺灣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率20人高層團拜訪韓國瑜,林義守說,支持市府拼經濟責無旁貸,預估各項投資,具體實現將增加2.5萬個就業機會,約能提升高雄就業率2%。韓國瑜也率觀光等多位局處首長高規格接待。
  • 經濟景氣回穩 施顏祥:臺灣今年GDP可望破5%
    臺「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經濟景氣正穩定快速復甦,2010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逾5%。(中央社檔案照片)    華夏經緯網5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表示,經濟景氣正穩定快速復甦,今年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可望逾5%。    據報導,臺灣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辦「2010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施顏祥受邀致詞作以上表示。
  • 臺灣百貨業景氣回暖 遠百無錫店今年開幕
    百貨業從去年第四季周年慶後,明顯感到景氣回溫。龍頭業者新光三越董事長吳東興昨(4)日表示,樂觀看待百貨業市場今年景氣,預計農曆年前在高雄左營開出最新概念店,全臺營收要超過710億元,年成長率8%。  另一重量級業者太平洋SOGO百貨去年營收約357億元,今年要達到390億元,年成長率9%。
  • 臺灣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呈現低迷
    中新社臺北12月2日電 臺灣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指,臺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續第三個月呈現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報告指,儘管受惠於境外需求逐漸回溫,傳統製造業方面呈復甦趨勢;但因大陸科技公司急單效應消退,致使資訊電子業外銷訂單和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皆較上月下滑,加之10月工作天數同比較少,拉低了需求面指標表現。整體來看,製造業景氣燈號值由9月修正值11.88分減少至11.03分,連續第三個月維持黃藍燈。
  • 藥妝景氣回升 臺灣康是美、屈臣氏拼開店
    景氣回溫,臺灣兩大藥妝品牌屈臣氏、康是美全面反攻市場。屈臣氏宣布啟動品牌煥新計劃,門市、商品結構及LOGO整體改造,同時增設小型店,吸引更多族群,預計今年將再展30至50個新店;康是美則計劃再增開10店,且年度率先啟動「醫美大賞」,預估該檔期可帶動業績成長2成。
  • 臺北國際自行車展需求回溫 規模創空前新高
    臺北國際自行車展需求回溫 規模創空前新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3月15日17:50   中新網3月15日電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2010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預定3月17日登場,今年拜全臺景氣回升之賜,看好需求回溫,大舉提升廠商參展意願,使今年參展廠商及攤位數,均創下空前新高紀錄。
  • 2007年臺灣經濟由"由冷轉溫"
    2007年,臺灣經濟形勢出現明顯好轉,呈現「由冷轉溫」或「內外皆溫」格局。 股市在波動中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在國際股市走勢強勁、外部經濟形勢趨於景氣及島內經濟回溫外資在股價上漲時大量買入臺股,在賺錢後及股市下跌時,又大量拋售臺股,將資金匯出境外,成為臺灣資金外流與影響金融市場穩定的重要原因。同時,臺灣也大量到海外進行證券投資,造成資金的另一種外流。
  • 高雄今年建築開工數量重回萬棟 有機會寫下近5年新高
    高雄今年建築開工數量重回萬棟 有機會寫下近5年新高 2018年12月27日 14: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26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根據臺灣「內政部」統計處資料,今年全臺前十個月的建築開工數量為8.1萬戶,高於去年全年的7.6萬戶,臺灣房仲業預估今年的開工量將創下近5年以來的新高量,一方面是開發商對於景氣信心回溫
  • 臺灣房市景氣不佳 專家:全臺4區房價跌回5年前
    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房市景氣不佳,全臺各地陸續出現賠售交屋案例。房產專家Sway表示,目前包括淡海新市鎮、鶯歌鳳鳴、高雄鳳山、桃園八德等4處,房價都陸續跌回5年前行情,這4處破盤價頻傳。
  • 2018年臺灣每百戶家庭僅三戶購房
    原標題:2018年臺灣每百戶家庭僅三戶購房   2018年臺灣房地產成交量落在27.8萬棟,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8萬棟。每百戶家庭購房比例為3.2%,即百戶家庭中僅三戶購房,房地產景氣回溫並不明顯。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去年全臺每百戶家庭購房比例較2017年增長0.1%。
  • 消費回溫 臺灣餐飲業者轉型搶先機
    消費回溫 臺灣餐飲業者轉型搶先機   隨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民眾消費趨勢日漸回升,在廈門的臺灣餐飲旅遊業者也抓住機會,轉型升級,力爭「先人一步」。  臺灣餐飲品牌蓮花水產自3月初對外恢復堂食,用餐率每天在20%左右。
  • 登革熱疫情有效控制 臺南觀光旅遊緩步回溫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登革熱趨緩,假期觀光旅遊緩步回溫,不只市區景點可見遊客,沒有疫情的北門區,更備受青睞。     據報導,「咦,府中街為什麼人又變多」。    不只府中街,在臺南登革熱疫情逐步趨緩後,多數鬧區景點的觀光旅遊有回溫的跡象。連市民也說,感覺好像遊客突然又變多了。
  • 釋出數萬戶住宅 臺灣房價恐有壓
    近年臺灣房市熱度稍減,板橋江翠、新莊頭前等重劃區不少房價已下修到4字頭甚至3字頭,塭仔圳市地重劃年底啟動,未來可望釋出數萬戶住宅供給,房仲業者預估,該區鄰近臺64快速道路、臺1線等重要幹道,以區域行情來每坪30萬(新臺幣,下同)以上,但如果供給量大,部分地區也不排除下探2字頭,恐怕對房價產生壓力。
  • 島內求才市場回溫!人力銀行工作機會數 13個月新高
    華夏經緯網1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求才市場逐漸回溫!1111人力銀行16日公布最新統計,10月份在線有效工作機會數來到49萬筆,創下近13個月新高,顯示因疫情衝擊遞延徵才的企業,已逐漸釋出職缺。
  • 十一黃金周島內旅遊業熱度回溫「差得遠」
    十一黃金周島內旅遊業又要"冷颼颼"熱度回溫"差得遠"  中國臺灣網9月27日訊 臺「觀光局」日前公布8月赴臺大陸遊客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0.59%,成蔡當局上任後首次正增長。臺灣《旺報》指出這其實是去年掉太多的緣故,緊接著十一黃金周將至,業者估計大陸遊客每天赴臺約有1萬人次,比起前幾個月算好,熱度稍稍回溫,但「還是不到排隊程度」。通往鹿港天后宮的民生路,過去是大陸遊客團必經之路。
  • 臺灣連續5日零確診 連鎖餐飲客流回溫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連續5日零確診連鎖餐飲客流回溫
  • 暖冬發威 臺灣消費現兩極(圖)
    原標題:暖冬發威 臺灣消費現兩極(圖)拿11月的氣溫來說,平均溫度為24.12℃,寫下近68年臺灣「氣象局」有記錄以來11月最高溫紀錄。該冷不冷,「溫暖商機」首當其衝,一些往年冬季熱賣的季節性商品,今年銷量至今慘兮兮。   導報記者了解到,某網購平臺的暖暖包,入冬以來銷量竟只有去年同期五分之一,而在網上賣羽絨衣、厚外套的服裝業者,業績也被暖冬拖累,悲觀預估達不到銷售目標。
  • 臺灣房市在逐漸回溫,2、3房型仍是主流
    2020-12-25 11:03:43 來源: 臺灣房產 舉報
  • 臺灣紡織品進軍日本大阪
    臺灣紡織品進軍日本大阪 2015-11-12 13:10:30 來源:慧聰網   24年來已連續舉辦38屆的「臺灣紡織品日本展示會」,日前在紡拓會領軍下在日本大阪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