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同學
說說這次旅行
前言
好久不見啊小夥伴們,疫情期間大家在家裡呆著是不是都快發黴了,特別是重災區的小夥伴們,像我這種「愛折騰的大學生」早已在家裡坐不住了,本來還想著去打幾個月的工賺夠暑假去西藏行的路費,可誰知學校突然通知要返校了,可把我傷心壞了,最後想了想,在返校前和我的兄弟來一場省內遊——龍虎山逍遙遊
行程安排
由於我們縣還沒有高鐵站,又是省內遊,所以我們都選擇了坐班車,然後統一在鷹潭匯合, 對於外省來龍虎山的可以選擇坐火車到鷹潭(有高鐵北站和老火車站),無論坐到火車站還是汽車站都可以坐k2公交車直達龍虎山遊客中心(路程30分鐘左右) 我感覺我們走的路線時間安排得很合理(客棧老闆給我們規劃的),下面我就給小夥伴們詳細講下兩天一夜的最佳遊玩路線:
DAY1:龍虎山老大門(仙水巖)——竹筏漂流——觀看懸棺表演——上清古鎮——天師府——上清宮——正一觀——無蚊村——《尋夢龍虎山》實景演出 PS:我們是從中午12點30左右開始進入景區,坐竹筏1個小時左右,正好趕2點鐘的懸棺表演(要算好時間)如果時間來不及的話可以不去上清宮。 DAY2:象鼻山——浴仙池——古越水街——遊客中心——地質館(裡面展覽了一對千年乾屍夫婦) 大概費用:150元(車費)+365元(觀光車+竹筏票+尋夢龍虎山演出票 PS:6月前江西本地免門票)+200元(住宿費)+150元(夥食)=865元
從仙水巖坐竹筏漂流,探千年懸棺之謎
仙水巖崖墓群
從東大門進入景區後,沿著這條樹木茂密的路直走5分鐘就可以到達坐竹筏的檢票口,從這個檢票口坐竹筏是可以坐來回的(時間更久)這也是為什麼我說住在東大門更方便的原因了。
坐竹筏一定得選好天氣,大中午的一定不要去坐,會被曬暴的,根本就沒心情欣賞美景了,從漂流碼頭上船到仙水巖這一段大約40分鐘行程,水面平靜,竹筏非常平穩,十分安全。岸兩邊的景色也十分的美
龍虎山的這條河,叫做瀘溪河,河流繞著龍虎山曲折婉轉,增添了漂流的趣味性,坐在船上,可以聽筏工講解背後的精彩故事。景色一直在變化,一動一景。每個角度看到的山都十分不同,龍虎山的很多絕美景色也只有坐在竹筏上才能欣賞得到。
瀘溪河流經龍虎山景區43公裡,是龍虎山旅遊的精華,瀘溪河竹筏漂流被譽為龍虎山三絕之一。 一路上不僅可以欣賞兩岸的美景,還可以聽筏工講龍虎山的「十不得」。
2010年,江西龍虎山成為了世界丹霞自然遺產提名地之一,這裡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水碧緣於山青,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而龍虎山又是道教聖地,山中少不了古蹟都跟道教有關。
專家考證認為, 龍虎山的崖墓懸棺群,距今有2600餘年的歷史,是古越人所葬。這些崖墓群鑲嵌在陡峭的石壁上,猶如陳列在巨大的歷史長廊中的文化珍品。 巖洞棋布,高低錯落,不可勝數,遙望絕壁之上歷經千年的淡黃色的棺木崖穴,令人心生謂嘆。
在趕往桃花洲看懸棺表演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好運橋,上面掛滿了紅色的帶子,寫滿了大家的祈禱祝福,在橋上奔跑還可以感受到兩岸的清風吹拂,紅色祈福帶也在隨風飄揚。
準點趕到桃花洲,看一場跨越千年的古越人喪葬儀式,看著懸棺表演者在幾近垂直的崖上採藥,倒順繩子滑下來,驚險刺激的表演,紛紛拍手叫絕。
看表演的時候還可以品嘗下龍虎山當地美食,有炸小魚,小粽子一塊一個。還有茶葉蛋等等,邊看表演邊吃美食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感覺穿著古裝在此處拍照絕對仙氣飄飄,遊玩當天天氣非常好,沒有下雨太陽也不大,還有徐徐微風,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看完表演我們就去坐觀光車趕往下一個景點
上清古鎮 — 道教文化源遠流長
上清古鎮
上清古鎮位於龍虎山景區觀光車的終點站,從桃花洲乘坐觀光車到正一觀後再換乘坐到上清古鎮,總路程大約30分鐘。
如果沒有上清鎮,沒有上清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道教文化,龍虎山要成為中國道教第一山、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恐怕是不可能的。
幾乎所有的路面都是用瀘溪河裡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形如鵝卵,光滑溜圓,有的還排成太極或八卦狀,精巧至極。漫步在其上一種極其舒適的感覺從腳底滲到髮根,一種古老的足音由遠而近,仿佛觸摸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歷史。
古鎮上名勝古蹟很多。長約2公裡的上清古街上有長慶坊、留候家廟、天師府、留候第、天源德藥棧、天主教堂等景點,最為出名的必屬天師府了。
沿河櫛比鱗次的吊腳樓和船埠頭更讓小鎮顯現出江南水鄉的風格。河畔浣紗村婦、搗衣少女、熱心的算命人,還有聚集在一起玩紙牌的婆婆們構成了一幅十分安逸的千年古鎮。
天師府 — 感受道教文化
天師府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緻,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也是中國現存封建社會「大府第」之一。
天師府的建築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獨有建築風格。約二百平方米,高達二丈有一,十幾根大木柱,六扇三開大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
前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東側置大鼓一面,名曰:「通報鼓」。門前東西牆間有石刻「道尊」,「德貴」二坊(今不存)。建築雄偉,氣勢不凡。
進入二門有一大院,院內合抱樟樹十餘株,枝葉繁茂,十分蔥翠。
從天師府出來拍到了門口的一景,感覺視野空闊,風景極美,一群放學的小學生們在景區門口玩耍。一小男孩真好坐在太極裡。
正一觀 — 煉丹得道之地
正一觀
遊玩完上清古鎮後,如果時間充足可以繼續坐車千往上清宮,如果時間不夠就坐觀光車返程,在正一觀下車。
正一觀是龍虎山道家標誌性建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建築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築風格重建的。由正門,儀門,祖師庭等建築構成,正一觀的背後就是龍虎山丹霞山,真的很美!
正一觀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當年煉丹得道之地,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徵,地處十分講究,背山面水,整體氣勢雄偉,古樸典雅。
無蚊村 — 真的沒有蚊子?
無蚊村
從正一觀出來後,坐觀光車來到無蚊村,該村依山傍水,峰巒秀麗,村內樹木蔥蘢,村前碧波蕩漾、舟楫穿梭,這裡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宛如世外桃源。村裡還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沒有蚊子,因此被稱為「無蚊村」,是極為理想的避暑勝地。
當地人和我們說了一個傳說「當年張天師事母至孝,每到夏天,為了使母親免受蚊叮之苦,便不停地為她驅逐蚊子,所以至今這個村莊裡都沒有蚊子。」
那麼無蚊村真的沒有蚊子嗎?其實並不是無蚊,而是蚊子的數量很少。由於該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也就沒有了蚊子喜歡的池塘。所以蚊子就幾乎沒有了。
村內的一棟南方典型的古代民居建築,為許家村民俗展覽廳。這棟房子前後兩部分,廳內陳列著村民們古樸的生產、生活用具,展現著百姓恬淡的生活場景。
大家猜猜這個圖標是什麼字?我第一眼看的時候以為是蚊字,也不知道我的眼睛怎麼看的,其實是茶字。嘿嘿!
我們到無蚊村的時候正好是下午5.6點鐘,村民們都在家裡準備晚飯,也有幾堆外地遊客在此吃完飯,都坐在廣場上聊天,吹風,十分放鬆。
從無蚊村出來後,走完了這條山路就到了晚上看《尋夢龍虎山》演出的檢票口了。
《尋夢龍虎山》— 來一場逍遙行
仙水巖
《尋夢龍虎山》演出規模是史上最大,70分鐘的時間裡,共300餘名演員共同演繹,從古越民俗村到桃花洲之間3個場景的切換,給人以時空變換的奇幻體驗。
整個演出採用全新的「行進式」觀演方式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山水實景演出。
《尋夢龍虎山》通過完全真實的場景體驗,把演出和山水有機結合起來,讓遊客們行走觀演的同時,充分感受這丹山碧水間的靈秀之氣,體驗山水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
《尋夢龍虎山》徹底顛覆了傳統舞臺的演出模式,從視、聽、觸、嗅、味、感覺等6個方面入手,讓觀眾自踏入演出區域開始,就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夜晚的黑暗不僅不會制約時空的變化,反而會變為一塊「畫布」,通過極光、燈光、大屏幕投影製造出時空隧道、白晝或群星閃耀;LED燈帶變化出成千上萬的螢火蟲,營造出草木皆有靈的壯觀場面。
巨大天然崖壁上的裸眼3D投影,是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結果,天然的崖壁為投影提供了一面屏幕,將劇情完美地展現出來,呈現萬千變化,觀眾們泛舟於瀘溪河上,觀賞瀘溪河龍虎山的秀美風光同時又能欣賞觀看崖壁上的奇景。
象鼻山 — 「看大象吸水」
象鼻山
象鼻山,是龍虎山地質公園最為典型的景觀之一,是長期受雨水衝刷溶蝕風化而脫落,造成崩塌殘餘型的石樑穿洞類景觀。
這裡一座形象逼真、巨大無比的天然石象立於山中,碩大的象鼻似乎從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靈性暗蘊,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神象」。
棧道挺長的,走完大概要1個多小時的路程,幾乎全程都是在走平路或者下坡,絲毫不會感覺累感,和別的山非常不同。
古越水街 — 道教小鎮
古越水街
從象鼻山下山後就能乘坐觀光車到古越水街,古越水街是關於古越主題的道養小鎮。
「道養小鎮古越水街」的名稱來源於龍虎山的道文化和古越文化,還有2100年前古越先民遺留下的崖墓群,考古發掘出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紡織品、紡織工具、古樂器等220餘件文物,反映了戰國時期古越民族先進的生產發展水平,是古越民族在鷹潭地區生活的歷史見證
這裡主打道教文化和古越文化,整個街區以清明上河圖為藍圖,小橋流水,熱鬧街市,閒暇時可以坐在船上可以看人來人往。這條街上吃喝玩樂一一俱全。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碰上這裡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化節。
龍虎山遊客中心(地質道教館)
龍虎山遊客中心
龍虎山遊客中心堪稱進入龍虎山的第一景。總佔地面積1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千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分為遊客接待處、遺產展示中心、道教展覽館三個部分
在遺產展示中心和道教展覽館,分別配置了一部「虛擬幻書」,優美的圖片和文字都是利用光束投影形成的。遊客們只要在上面伸手一揮,系統即實現自動翻頁,宛如現實中翻書一樣,於是,龍虎山的優美風景和厚重歷史文化就在遊客們的快樂體驗中一一展現出來了。
結尾ending~
每一次的旅行都會讓我記憶猶新,但是自從做了旅遊博主,我會更加的留意所見所聽,也會從不同角度去拍攝美景,這一次的龍虎山之行真的讓我感受了逍遙行的快感,玩的非常開心,同時也期待著下一次的旅行, 就寫到這啦(寫了整整兩天),下次見啦小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