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樓林立的城市CBD南亞風情第一城和低矮的現代小區滇池·世界花苑旁拐一個彎,就來到了昆明市流動人口最多的社區——船房村。前一分鐘,還在城市樓盤中穿梭,下一秒鐘,過一個閘道口就來到了民房聚集,小攤小販吆喝聲不絕於耳的「村裡」。小路的兩頭,是兩番天地:昆明的樓宇經濟中心與雜亂卻充滿煙火氣的城中村。
船房村佔據著滇池路與昆明二環邊的黃金位置。巔峰時,這裡有近10萬流動人口聚集,是昆明市佔地面積較廣、出租房數量最多、外來人口最密的地方。
黃金地段對於船房村來說也是「雙刃劍」。 多次招標又多次流標的改造項目一再牽動著這裡4000多原住民與幾萬外鄉人的心。直到今年10月20日,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西山區城市更新改造38號片土地一級開發整理項目拆遷拆除工程」的公告,公告中稱,將於2020年11月25日啟動6個標段的拆遷工作。
真的要動了嗎?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來到這個昆明現存最大的城中村,來看看它最日常的樣子。
現在的船房村是什麼模樣?
船房村很開放,包容著四面八方來的人。9個道閘,也讓村裡人通向四面八方。人,供養著船房村,船房村也養活著裡面近10萬的人。「嚮導」老譚守在其中一個道閘口,靠電單車拉人生活。
10年前,老譚住在村子裡每月七八十元錢的小單間裡,吃住玩樂都在船房村裡。船房村低廉的生活消費讓他得以喘息和積累。今年生意不好做,他做起了電單車拉人的生意。想到拉人,第一個就想到船房村。「這裡挺大的,人多活多。」客戶裡,還是年輕人多,老譚每天拉著穿戴時髦的年輕人從船房村到昆明那些長得都差不多的寫字樓,看著他們進去,接著他們回來。
船房村很大,初入船房村的人,肯定會在裡面迷路。曲裡拐彎的盲腸小道,有的只能容一人通行,路兩邊的房子緊挨在一起,推開窗就能看見對面屋內的風景,出租房裡的衣服也從大敞著的窗口伸出來晾曬。不熟悉的人誤入村子,肯定要繞上半天,但船房村沒有死路,「哪兒都出得去,不怕迷路。」有時候,從一條幽深的小巷子鑽出來,撲面而來的就是濃濃的市井煙火氣。這股煙火氣讓村子一天24小時都生機勃勃。
船房村裡很忙碌。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在船房村裡總能找到謀生的飯碗。村裡有兩條主要道路,是船房村的「經濟中心」,餐館、百貨、服裝、雜貨……能在市區找到的任何東西,這裡都有,價格也更為便宜。全昆明餐館密度最大的地方就是船房村,只看招牌,這裡能找到全國各地的美食。數十家富源酸菜豬腳,每一個店的招牌上都寫著「正宗」二字。也有不少泰菜、韓餐和日本料理。唯獨不見CBD裡都有的那些連鎖店。奶茶店也有很多,只是名字總與城裡排隊那些似像非像。當然,最多的還是三輪車推著賣的各式路邊攤,五塊、十塊也能抵過一餐。
船房村從來沒有停下來過。凌晨4點,從燒烤攤吃飽喝足的人準備回去睡覺了,可是那時已有人準備出門,為一天的生計奔波。對於這些喧鬧的店,老譚知道他們的淡旺季,唯獨彩票站沒有。船房村分布著數個彩票站點,無論哪個時間來,裡面總站著幾個人,每天下午六七點是高峰期,「出過獎」的彩票站排隊都能排到店外。在老譚眼裡,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的今天也如此。
船房村裡的小商店,自有它活下去的理由。取著「顛峰之秀」「潮流發藝」「 統領千鈞」等名字的髮廊,在努力地跟上半公裡之外商業區的潮流。這裡是不折不扣的「盒區房」,可是這裡的人鮮少使用盒馬配送。整整一條街的路邊農貿市場,不論從價格還是新鮮度上,都更有吸引力。網絡科技公司(網吧)裡,年輕人戴著耳機專注遊戲,遊戲競技的賽場上,從來不論出身。
作為昆明最大的城中村,十多年前,船房村的「名氣」多來自本地媒體的社會版和法製版,通過一系列社會化治理的舉措後,這裡的衛生、治安環境都好了很多,不少村裡的美食還成了「網紅」。當周邊小區的房價已經超過1.5萬元一平方米時,船房村裡還能找到200元一間的住所,也正因為此,這裡總是吸引人一波一波的人來來回回。老譚提醒記者,還有一個多月,按照慣例,這裡的店就要進入「打折季」,會引起一小波搶購風潮。賣完了,外鄉人回家過年;買到了,外鄉人也要打包上路。
在船房村裡,作為外來者,嗅不到一絲要動遷的氣息。平和、忙碌、日常,只是很多地方貼著的「有房出租」和「招工」字樣在提醒著,這裡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船房村裡的人越來越少了。
25日已經臨近,但是好多人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不管船房村還在不在,有的人還會回來,可有的人離開了就再也不會回來。
我們的船房村,我們的家
曹政 87歲
「我喜歡船房村『團攏攏』的。」
曹政見過的船房村,其他人已經很難想像。船房村曹家巷就是他長大的地方。87年了一直住在這裡。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船房村與那個年代的其他鄉村沒有區別。船房村人少地廣,村裡的矮房都被農田包圍著,耕種務農,家家都一樣。
在時代的巨變裡,該經歷的,船房村一樣都沒落下。船房村被一步步拉進了昆明的城市建設包圍圈中。土地騰挪發展,村裡人手裡有了錢,就把房往上蓋。「三口之家就要有棟樓」或許是船房村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就這樣,隨著時間推移,4000多人的村子裡拔起了不少小樓,到今天,老村和新村加起來有2900多棟。
樓多了,空房間就多了,陸陸續續,外來人進村了。曹政是明顯能感覺到人越來越多的,村裡家家都住著外鄉人,他家也不例外。2008年前後,昆明不少城中村相繼啟動拆遷,船房村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巔峰時,船房村裡的外來人口逼近10萬人。「村裡很亂。」曹政還記得,每天都有打架鬥毆,盜搶情況也出現了。但是沒法把外鄉人趕走,只能想辦法把村子管好。
重拳整治船房村的一系列社會治理行動開始了,安裝監控、組建護村隊、派出所進駐……船房村一年比一年好。「船房村變了樣,社會治安大好轉,船房治理有能量,條條道路清明亮。」船房村又回來了,曹政開心得用一首順口溜記下當時的心情。
如今的船房村很平靜,但是動遷的消息還是讓村裡有了一絲波瀾。曹政說,曾經太多的消息讓村民心慌意亂,但是太多年過去了,似乎這種波瀾也成了一種習慣。
曹政還能想起一眼望過去都是田地的船房村,但是也盼望著看到融入發展的新船房。「船房已經不是原來的窮鄉下了,這麼大一個城中村,就像一塊『疤』,可是,這裡住著太多人,他們又能去哪?」
問他最喜歡船房村什麼?他告訴記者,他最喜歡船房村「團攏攏」的,家人和熟人全部住在一起,團團整整。
段國能 51歲
「就喜歡繞,不停地在村裡繞。」
段國能戲稱自己是湧入船房村的第一批外來人口。上世紀80年代,他跟著父母從紅河州來到昆明做生意,和船房村的本地人結婚後,就一直住在船房村。
1999年,段國能加入了船房村「護村隊」,現在他已是聯防中隊的中隊長。如今,這支隊伍有40多人,全部都是村裡的「子弟」,他們護著村、守著家。
2000年前後,船房村的管理思路和手段沒能馬上跟上人口聚集數量,治安問題頻發。「護村隊」的人數也發展到12支隊伍100多人。「那時候也明目張胆,大白天就敢開著麵包車來把兩三張電單車拖走。」段國能說,「護村隊」有威信,外來鬧事的人也會忌憚他們。雖然治安問題讓人頭疼,但是本村村民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經濟能力搬出村子住進高樓小區。況且,老村裡的房屋,就是他們的生計。2000年之後,來問能不能租房的人多了起來。房租的分水嶺就是帶不帶衛生間:二三百元的不帶衛生間,400到800元的帶獨立衛生間。一年下來,老村村民能有二三萬元的收入,新村帶商鋪的小樓,一年房租能有10多萬元。
終於,當老村每棟樓都裝上攝像頭後,機防、人防讓船房村重回安寧。
「護村隊」每日在村內巡邏、為村民解決糾紛。拖欠房租不給,找他們;打架鬥毆要調停,找他們;夜間電單車響個不停,也找他們。
「不管是本村人還是外鄉人,80%以上的人都有我的電話號碼。」
這麼多年,村子安寧到混亂再重回平靜,段國能很感慨,現在人確實少了,也規矩了,他覺得以前的船房村又回來了。
而他最喜歡的事就是每天繞村,看著村子熱鬧、冷清。對於以後船房村會走向何方,他也想過:「住高樓會習慣,沒有村子可以繞了,也會習慣。」
姚春偉 27歲
「在船房村裡,過我喜歡的生活。」
2009年第一次從嵩明小街的老家來到船房村時,姚春偉覺得「昆明城」和他的老家沒什麼分別,甚至有些失望。但是在2013年再度回來,並在親戚的列印店「鑫興圖文」開始工作後,他感受到這裡的生機勃勃與老家有很大區別。
列印店是船房村經濟變化的「風向標」。「來複印營業執照的老闆特別多,都在辦證開店。」一次複印5張,每天要接待幾十個這樣的客人。沒多久,這些在營業執照裡見過的店,就出現在船房村各條街巷裡。
只有提供最便民的服務,在船房村做生意才能存活下來。列印店也不例外。除了複印、列印的業務,姚春偉還能設計廣告、搭建展板、製作標書,為各種客戶提供「量身定製」。 幫擺地攤的老闆列印過收款二維碼,也幫三輪車路邊攤、手機貼膜攤做過「產品廣告設計」,村裡最「豪」的客戶凱旋利車市的廣告背景板也出自「鑫興圖文」。列印店裡最受歡迎的設計,十多年來被列印過無數次,那就是黑字白底的「有房出租」。
從列印的工作中,姚春偉也慢慢摸到了船房村的經濟規律。每年3、4、5月份,新店開業比較集中,列印店裡扎堆在做各種優惠券;9月份生意清淡,是中秋、國慶節大批「促銷廣告」訂單來臨前夕的喘息;春節前還會有一波甩賣的「促銷廣告」要打……
姚春偉在船房村裡過著工作忙碌、生活簡單的日子,沒有聽聞船房村將會有什麼變化,只是刷手機上網時,這幾天關於25日動遷的報導還是在家人間轉來轉去。「如果真的要拆遷了,或許,列印店裡馬上要迎來一波打折甩賣的廣告訂單。」姚春偉這麼判斷的原因是,從公告發出到現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還沒有接到營業執照複印的單子,也沒見村裡開起新店。
新聞連結:
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10月20日發布了「西山區城市更新改造38號片土地一級開發整理項目拆遷拆除工程」公告。
公告顯示,西山區城中村改造38號片區位於西山區福海街道辦事處船房社區。
一標段東至格雷燃氣宿舍,西至老村農貿市場,北至氣象路(船房中路),南至第一水質淨化廠,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32.75萬平方米;
二標段東至省人大、氣象路步行街(船房中路),西至船房河,北至二環南路,南至氣象路(船房中路),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29.32萬平方米;
三標段東至船房河,西至西福路、西華公園,北至二環南路,南至滇池世界花苑,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34.80萬平方米;
四標段東至滇池中學,西至船房河,北至船房老村、銘門高第,南至福景路、和青巷,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25.53萬平方米;
五標段東至青少年活動中心,西至船房老村,北至格雷燃氣宿舍,南至銘門高第,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16.01萬平方米;
六標段東至老村農貿市場,西至氣象路(船房中路),北至氣象路(船房中路),南至第一水質淨化廠,共計拆遷拆除面積約11.87萬平方米。
項目實施用地的準確面積以規劃或國土部門最終勘測定界界址及核發的圖紙為準,最終以實際拆遷拆除量為準。
根據公告,項目拆遷費用估算41.97億元,一標段招標規模約960萬元,二標段招標規模約870萬元,三標段招標規模約769萬元,四標段招標規模約635萬元,五標段招標規模約483萬元,六標段招標規模約311萬元。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閔楠 文 龍宇丹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