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協:航空業呼籲靈活的航班時刻監管

2021-02-07 中航天業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30日消息:由國際機場協會(ACI World)、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和世界機場協調組織(WWACG)組成的全球機場航班時刻委員會(WASB)發布2021年北半球夏季機場航班時刻表的聯合建議。呼籲全世界的監管機構儘快根據建議臨時採用更靈活的時刻規則,保持基本的航空運輸連通性。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導致需求雪崩,約65%的直飛城市對在2020年第一季度消失。採用時刻管制的機場為近半數旅客提供服務,是全球定期航班網絡的支柱。但在有關機場航班時刻使用和保留規則尚不確定的情況下,復甦充滿變數。

  現有的時刻規則並非基於應對行業的長期癱瘓而設計。監管機構暫停了2020年夏季和冬季航班時刻的管理規定,留給行業至關重要的喘息空間。然而,預計到2021年夏季,國際航空運輸量只能恢復到2019年水平的25%左右。為了在航空業恢復的同時保持連通性,一個更靈活的時刻監管系統必不可少。

  全球機場航班時刻委員會(WASB)匯集機場、航空公司和時刻協調組就時刻規則達成一致意見,向監管機構提出了一項提案,既保留了現有規則的核心,又提供了必要的靈活性協助復甦。WASB建議在2020年年底之前採取以下措施:

  ·在2月初之前恢復全部航班時刻安排的航空公司將被允許在2022年夏季保留運營權。

  ·降低下一季保留航班時刻的標準。行業常態化運營時,按照80-20的規則。但在2021年夏季,全球機場航班時刻委員會建議修改為50-50。

  ·對停飛航班時刻明確定義。例如,由於政府實施的短期邊境關閉或隔離措施而造成的不可抗力。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AlexandredeJuniac)說:「至關重要的是,監管者應在全球統一的基礎上迅速採納全球機場航班時刻委員會(WASB)提案。航空公司和機場需要確定性,它們已經在計劃2021年夏季航班(4月開始),並且必須商定時刻表。在航空業融資和480萬個航空運輸業就業機會懸而未決之際,推遲採用新規則將進一步損害航空業。」

  國際機場協會總幹事路易斯·費利佩·德奧利維拉先生(Luis Felipe de Oliveira):「創造一種全球兼容的方法來解決機場航班時刻這一關鍵問題,是支撐航空業復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需要採取何種措施來保護連通性和符合旅客最大利益的選擇上,航空運輸業團結一致,向監管機構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表明形勢極其緊迫。需要立即採取行動,任何延誤都會使航空運輸和全球經濟復甦更加困難。我們需要監管機構認識到行業所處的危機,並以快速和靈活的方式採取行動。」

世界機場協調組織(WWACG)主席弗雷德·安德烈亞斯·威斯特先生(Fred Andreas Wister)說:「世界機場協調組織(WWACG)期盼與國際航協以及國際機場協會合作,為2021年夏季的航空運輸做好準備。在這個非常時期,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正確的行動,確保整個航空業在規划過程中高瞻遠矚。」


相關焦點

  • 國際航協積極支持中國民航復甦 著眼全球航空業重啟
    對此,國際航協駐中國首席代表、北亞區副總裁馬濤介紹說:「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眾所周知。中國航空業的恢復也得益於此,不論是9月國內運輸量僅比2019年同期低2.8%,還是客運量和航班起降架次都已經恢復至同比八至九成的水平。儘管國際航協預測亞太航司將在2020年損失317億美金,2021年損失75億美金,但中國航司將有截然不同的財務表現。鑑於中國國內航空市場已經基本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我們期待中國航司或在2020年底扭虧為盈。」
  • 國際航協:航空業加大鋰電池託運違規打擊力度
    國際航協:航空業加大鋰電池託運違規打擊力度 2019-12-13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航協:航空業應加大鋰電池託運違規打擊力度
    中證網訊(記者張玉潔)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攜手全球託運人論壇(GSF)、國際貨運代理協會聯合會(FIATA)以及國際航空貨運協會(TIACA),呼籲各國政府嚴懲偽劣電池製造商和供應鏈內錯誤標籤和不符合要求的貨物運輸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確保鋰電池的安全運輸
  • 國際航協:行業重啟亟待政府支持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張人尹 報導: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第76屆年會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會議結束後,國際航協北亞區舉辦了線下媒體見面會。會上,國際航協北亞區副總裁馬濤發表演講,總結了國際航協北亞區在疫情發生期間的主要工作,談到了中國航空業目前為止的恢復情況,並藉此表明中國在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國際航協:航空業在新冠疫情中將趨於U形復甦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導: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持續增加,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4月14日更新了疫情對2020年全球航空業客運收入影響的預測,並表示航空業在此次疫情危機中不太可能實現快速的V形復甦,而是將更趨於
  • 國際航協:2024年中國將成全球最大航空客運市場
    朱尼亞克表示,中國航空業的發展令人矚目。目前,從旅客數量來看,中國的航空公司和機場已挺進全球十強之列。包括北京新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將確保機場運力能夠滿足持續攀升的客運量。在安全方面,從2011年到2016年上半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北亞地區事故率全球最低(含所有機型)。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根據國際航協的報告,歐洲地區2020年10月航空客運量同比降幅為77.6%,北美降幅是70.1%,表現最好的是亞太地區,同比降幅61.6%,為全球最低,意味著亞太地區的航空客運量恢復近四成。亞太地區航空業的良好表現離不開中國的貢獻。據國際航協統計,去年10月,中國國內航空客運量已經全面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是全球恢復程度最好的國家之一。
  • 全球三大航空聯盟成員航司呼籲政府和利益相關者提供特別支持
    民航資源網2020年3月17日消息: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全球三大航空公司聯盟,寰宇一家(oneworld®)、天合聯盟(SkyTeam)和星空聯盟(StarAlliance),代表其成員航空公司,共同呼籲各國政府和利益相關者攜手並進,幫助全球航空業度過這一空前艱難的時刻。
  • 疫情衝擊航空業 民航局為何要求國際航班不斷航?
    從市場經營角度和阻斷疫情傳播角度兩方面出發,國內外航企取消了大量涉及中國航線航班。從1月25日起至今,涉及中國內地的國際航班取消量已經在1萬上下,而國內三大國有航企的國際航班取消率也接近40%甚至50%。據cirium的數據,外航正迅速撤離中國,截至目前,已經有至少46家外國航企宣布暫停往來中國大陸的航班。致使中國與世界各地的通航受到較大影響。
  • 國際航協敦促執行國際民航組織航空復甦指南
    民航資源網2020年6月2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敦促各國政府迅速執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發布的全球航空復甦指南。《啟航指南》建立在對政府監管和行業管理與執行流程的深度洞察之上,航空公司鼎力支持。現在,我們希望各國政府迅速落實這些建議,世界人民需要再度開啟旅程,航空公司需要在經濟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我們必須在全球協調和相互認可的基礎上,努力贏得旅客和航空運輸業界同仁的信任。」  《啟航指南》提出了分段式重啟航空業的方法,並總結出一套普遍適用的基於風險管理的措施。
  • 國際航協呼籲支持航空業重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訊 記者楊海泉報導:日前,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第76屆年度大會視頻會議一致通過決議,呼籲各國政府採取實際行動支持航空運輸業復甦,再次表達了航空公司對安全和可持續重新啟動航空運輸的堅定承諾。  這項決議向各國政府發出3項呼籲。
  • 國際航協(IATA):國際航班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正常
    這也是國際協航將會敦促政府考慮的事情。國際航協(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德拉·德·朱尼亞克(Alexandra de Juniak)表示,我們決不能讓情況繼續惡化,如果讓航空業務成為經濟復甦的催化劑,那如何才能讓國際旅行取消隔離觀察?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新冠疫情影響,各航班機票價格大幅上漲!國際航協:廉價機票再難求!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預估,航空公司採取的防疫措施將使歐洲中短途航班平均票價上漲49%,機票均價從去年125歐元上漲至186歐元。根據政府規定,為防止交叉感染,機艙內三人一排的中間座位要留空,因此,多家航班的上座率只有62%。
  • 國際航協旅行通行證 安全重啟邊界的鑰匙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宣布,旨在支持邊境安全開放的數字健康通行證IATA Travel Pass(國際航協旅行通行證),已進入開發的最後階段。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執行長:
    近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在北京就航空業的熱點問題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這也是他首次以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的身份造訪北京。作為國際航協第十七屆掌門人,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曾經在航空和航天業以及政府部門擔任過領導工作,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歷。
  • 國際航協:航空公司第二季度或陷「燒錢」困境
    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 楊卉)疫情對航空業的衝擊仍在持續,各大航企陸續出臺包括削減航班、降薪、裁員在內各項「自救」措施。4月1日,北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最新的分析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航空公司的現金流支出將高達610億美元,季度淨虧損約為390億美元,航企或將陷入「燒錢」模式。據分析,即便航空公司儘可能地迅速削減成本,也很難逃脫疫情所引發的困境。需求不斷下降、客運收入暴跌,若沒有及時的援救及應對措施,固定成本加高額退票等支出將進一步掏空航空公司的現金流。
  • 三大航空聯盟齊發聲:呼籲政府和利益相關方提供支持
    記者 陳曉雙3月16日,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寰宇一家代表其成員航空公司,共同呼籲各國政府和利益相關方採取行動,緩解新冠疫情帶給全球航空業帶來的巨大挑戰。這三個全球航空聯盟代表著全球近60家航空公司,佔全球航空公司運力的一半以上,它們強烈支持國際航協的提議,希望全球監管機構在2020年夏季暫緩實施航班時刻管理規則。國際航協理事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先生此前表示,「許多航空公司正削減運力並採取緊急措施降低成本。政府必須注意到,航空公司正在竭盡全力自救,保障互聯互通的全球經濟正常運行。
  • 疫情之下 全球航空業如何逆境求生 ?
    國際航協: 航空業陷流動性危機 呼籲政府提供援助 記者近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的全球媒體電話會議上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擴散給航空運輸業帶來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果斷的財政手段
  • 疫情之下 全球航空業如何逆境求生​?
    國際航協:航空業陷流動性危機 呼籲政府提供援助記者近日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簡稱「國際航協」)的全球媒體電話會議上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擴散給航空運輸業帶來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國際航協呼籲各國政府立即採取果斷的財政手段,幫助航空運輸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