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沙連成 胡順程
開網店、辦實體,線上線下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海馬製品,這在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水產品店、藥店,乃至旅遊景點已是司空見慣。現如今,這一現象,在海濱城市山東日照已成為歷史。
近日,記者從日照市公安局嵐山分局獲悉:由公安部、省廳督辦的韓某等特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件,在市局相關部門的科學指揮、多地警方密切配合下,嵐山公安抽調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案件成功告破。這是近年來日照市破獲的涉案價值最大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
72尾海馬 案件重要線索
國際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組織把海馬列入保護動物。作為締約國,我國於2018年10月,將海馬列入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自那時起,公安機關對非法收購、運輸、出售海馬及製品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但是,在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此類案件屢屢發生。
2020年5月28日,日照市公安局嵐山分局依靠前期摸排,掌握重要線索,迅速出擊,在轄區農貿市場兩個攤點查獲72尾海馬製品。經對2名涉案人員訊問,嵐山區的趙某逐漸浮出水面。
3家網店 形成利益鏈條
我國民間素有名言:北方人參,南方海馬。能與人參齊名,海馬在中藥材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而趙某正是從中看到了商機,通過各種渠道收購海馬製品,再加價銷售,因此獲利頗豐。
趙某,吉林人,長期在嵐山區海貨市場從事幹海貨批發生意,並常年經營海馬製品。根據線索,嵐山警方成立專案組,在多警種的密切配合下將趙某抓獲,同時,從其經營的店鋪中查獲海馬製品33尾。專案組民警以趙某為案件主要突破口,開始了長達數月的偵查。根據趙某的交代,嵐山警方順線抓獲其「上家」——嵐山籍犯罪嫌疑人韓某。
經查,韓某從本地漁民手中大量收購海馬製品,為了擴大海馬營銷渠道,除了與趙某等人進行線下交易之外,還利用微信平臺及在網上開設的「海中堂」、「趕海熊」、「渤海龍馬滋補行」三家網店,進行線上銷售海馬製品12.9萬餘單,交易額高達248餘萬元。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巨大交易網絡。
億元案值 令人怵目驚心
隨著趙某、韓某相繼落網,案件脈絡逐漸清晰。現已查明:趙某、韓某長期從事非法收購、出售海馬製品違法犯罪活動,與其相關聯的「下線」涉及到安徽、廣東、福建、四川、雲南、吉林等13個省份22個地市。有諸多線索支撐,嵐山警方聯合多地,在市局相關部門的統一指揮下,多次北上南下調查取證,先後在河北安國、安徽亳州、四川成都抓獲黃某、張某、呂某、劉某、程某等2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搗毀山東日照、安徽亳州等地非法窩點7個,查獲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海馬製品469.9公斤,100餘萬尾,涉案生態價值1.5億餘元。2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後,如實供述了與趙某、韓某交叉結夥,互通有無,互為利益,大肆買賣海馬製品,從中謀取巨額利益的犯罪事實。目前,嵐山警方已對該案2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根據我國《刑法》第341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國家作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本案成功告破,進一步彰顯了嵐山警方嚴打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行為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再次給那些利慾薰心,以身試法者敲響了警鐘——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