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陽臺花架上放了20多盆花 周圍無圍欄防護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20多年來,浦東新區梅園新村一業主擅自將頂樓露天陽臺擴建成「花房」,騰空而造的違法建築僅靠幾根鋼筋支撐,長期日曬雨淋,外牆牆面早已斑駁開裂,裸露在外的鋼筋滿是鐵鏽,安全隱患不小。大樓居民向居委會、物業、街道等部門反映多年,但這處違建「花房」就是「拆不了」。
圖說:「巨無霸」陽臺高懸主幹道
擅改陽臺 置放花架
9月21日,記者來到位於浦東新區乳山路近東方路口的梅園新村小區。順著乳山路南門走進小區,一眼就看到63號樓外牆從上到下都搭著腳手架。其中,頂樓6樓的露天陽臺南側及西側向外延伸,騰空凸出一建築物,整體呈「腰包」狀,與整棟居民樓顯得格格不入。 遠遠望去,這個凸出的建築物不但懸空,正對小區主幹道,而且上面放滿盆栽,四周也無圍欄防護。
「我們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真是擔心樓上這』花房』要是哪天塌了可怎麼辦。」在6樓「巨無霸」陽臺的遮蓋下,5樓陳女士家朝南的陽臺光線很是昏暗。從她家陽臺望出,樓上「花房」牆面有多處鋸齒形裂縫,底部用於支撐的鐵板鋼筋也是鏽跡斑斑。
陳女士說,6樓的違建業主是一對古稀老夫婦,平日愛養花。每層樓的陽臺本是外掛式結構,用護欄圍起。然而,那對老夫婦索性用磚塊砌水泥封住陽臺,並且用木板、塑料板等材料沿護欄往南面和西面擴建,用來置放花架和堆放雜物。
「外掛式陽臺不能負荷過重,如今陽臺擴出這麼一大截,上面還放了20多盆花,這80年代造的老房子怎麼吃得消?」 陳女士憂心忡忡。此外,樓上時常澆花造成水不斷往下滲漏,讓陳女士一家不堪其擾。
之後,記者來到6樓,嘗試與那對老夫婦溝通,但是吃了「閉門羹」。
堅持不拆 二次改造
陳女士還告訴記者,樓頂違建陽臺不但破壞了大樓整體外觀,更令人擔心的是影響了房屋承重,造成結構安全隱患。為此,樓下不少住戶意見頗大。
從2015年搬來這裡後,陳女士就一直投訴反映這一問題,但收效甚微。而那對老夫婦也始終不肯拆除違建。
去年,居委會向陳女士承諾,小區 「美麗家園」開工改造在即,到時會把頂樓「花房」一併拆除。然而,事與願違。今年9月,大樓外牆開始翻新,拆「花房」的計劃卻仍遙遙無期。由於頂樓「巨無霸」陽臺的存在,部分被遮蓋的外立面無法維護,工人搭腳手架時只能繞開處理。
陳女士告訴幫忙君,之前颱風來襲,居委會再度上門勸阻,希望那對老夫婦同意拆除「花房」,但對方執意不改,還表示要立字據「承諾」不會有安全隱患。9月17日,她突然發現,樓上「花房」竟然做了翻修改造。原來,老人順著腳手架,用槽鋼對違建陽臺的底部做了X型加固,這般「好身手」著實令人咂舌。
存量違建 立案查處
記者先後到小區所在的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梅一居委會,以及浦東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執法支隊陸家嘴街道中隊了解情況。陸家嘴街道梅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63號樓頂樓違建已有20多年歷史,一直是個「老大難」。小區違建現象較為普遍,但類似頂樓陽臺擴建的情況還是比較鮮見。由於違建是從頂樓陽臺擴建,一旦拆除不當,很可能影響大樓整體承重結構。這些年,居委會和物業也多次上門約談,但那對老夫婦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我們不是執法部門,他們不願意拆除,我們也沒辦法。」
日前,記者從浦東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執法支隊陸家嘴街道中隊獲悉,已對梅園新村63號樓6樓違建房屋立案查處。
昨天,記者又收到陳女士的投訴:「現在小區美麗家園改造已結束,腳手架也都拆了,但那個花房還是老樣子。」記者從陳女士提供的照片發現,之前曝露在外的「花房」,如今西側被套上了紅布「遮羞」,但仍難擋一盆盆綠植生機盎然地向外生長。
「這樣的日子不知何時是個頭?」陳女士最後在電話裡無奈地說。
新民晚報記者 季晟禎 實習生 姚儲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