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王祥龍 王攀
11月13日,伴隨著嘹亮的汽笛,列車從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緩緩開動,「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德陽—成都—欽州港)常態化開行正式發車。
2017年6月,中歐班列德陽現代物流港開通啟運。2018年6月,開行首趟「蓉歐+」東協國際測試班列(德陽—成都—欽州港)。經過兩年多,德陽更明白常態化開行班列的意義所在。據介紹,德陽全市有302家企業與142個國家或地區有貿易往來,其中230餘家企業與南向國家有經貿往來,僅化工類龍頭企業,年運輸需求超過1.3萬個標箱進入東協地區。「德陽造」遍及 「一帶一路」沿線 64 個國家,沿線貿易佔進出口總額 40%, 裝備出口佔全省 15%,居全省第二。
龍蟒大地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利偉表示,以往發往東南亞地區的產品,一般先要運往東部沿海港口進行中轉,或者走公路運輸至重慶走江海聯運。「在時間上耗費較長,相應的運輸組織保障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王利偉說,鐵海聯運受疫情影響小、速度快、效率高的優勢逐步顯現,「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對外貿企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德陽—成都—欽州港)由產業集團所屬蓉歐集團下屬成德港發公司運營,從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黃許貨站始發,經成都國際鐵路港聯動並加掛,途徑貴州貴陽,進入廣西,最終抵達欽州港港區,全程約1700公裡,運輸時效約88小時,較之前通過長江水道,從上海進入海運節約10天以上。
據悉,抵達欽州港區的貨櫃將在港口配船,可選擇搭乘東南亞全線航線、新加坡公共班輪、日航快速航線和印巴、中東快速航線,實現出海。
成都國際鐵路港作為該線路的重要樞紐。成都市副市長劉筱柳表示,成德兩市堅持以成都國際鐵路港和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為紐帶,共建共享開放口岸,協同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探索兩港一體化運營模式。實現「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德陽—成都—欽州港)常態化開行。下一步,希望兩地共同把握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兩港樞紐集成帶動作用,在更廣泛領域共商共建共享,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