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杭州西站站房設計方案今天亮相,中國火車站將開啟4.0版本

2020-12-15 青瞳視角

「在火車站的門口設置一座『雲門』,迎接八方來客到杭州這座城市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樣的寓意既親切,又浪漫!」經過兩年左右的規劃設計,杭州西站樞紐站設計方案今天終於亮相了。

這也意味著杭州西站距離正式開工建設又進了一步。

杭州西站區位示意圖。製圖 高薇

方案展示在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4樓(江幹區新業路229號,杭州市民中心裙樓L座),現場有專業人員講解。

現場設有意見箱,市民有關於站房方案設計優化的金點子,或對於西站科創新城的名字有相關的想法和建議,都可以在現場提出。

展示從今天開始到8月25日。

南廣場設置「雲門」

寓意歡迎和自由流動

杭州已有歷史悠久的杭州站、杭州東站和杭州南站等鐵路樞紐車站。即將開工建設的杭州西站可以說是杭州最「年輕」的鐵路樞紐之一。

既然「年輕」,設計理念也就顯得更加現代和前衛,它將立足「國際視野,高點定位」,堅持「大TOD」發展、站城一體、綜合配套、三生融合的理念,力求實現交通樞紐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的緊密融合,打造綜合交通示範點、科創走廊會客廳、綠水青山園中站、世界名城新名片。

備受市民關注的西站站房部分,正是其設計理念的體現。整個站房以「多維一體的交通組織,理性而充分的綜合開發,既有江南氣質又具未來感的城市空間」為設計理念,整體以「雲」的形象出現,形成既統一、又鮮明的整體造型。「雲」既呼應了杭州獨有的山水格局,又象徵了城西科創大走廊的科技精神。

杭州西站樞紐站房鳥瞰圖

包含綜合交通和地方配套在內,西站站房佔地約15公頃,鐵路站場為東西向高架形式,站房南北最寬處為312米,地上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車站和鐵路配套約30萬平方米,綜合交通和地方配套約20萬平方米。

站房最高處約52米,地上共5層,一層是高鐵出站層和通行公交、大巴、計程車、社會車輛等綜合交通設施層;二層是快速出站和城市服務設施層;三層是高鐵站臺層;四層為高架候車廳和高架落客平臺層;五層是空中花園連廊和候車室旅客服務層。其地下空間的部分則為城市軌道交通和停車設施。

南廣場計劃設置一座「雲門」意向的建築。

雲門

在杭州西站的南廣場,將計劃設置一座「雲門」意向的建築,它是西站樞紐和城市聯繫的門戶,規劃設置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還具有長三角科創展示中心、良渚文化展示等功能。

項目設計團隊的工作人員說:「火車站是一個人員流動和集散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來到杭州的第一站。雲飄浮在空中,可以自由移動,用『雲門』歡迎來到杭州的人們,這樣的寓意使兩者剛好契合。」

除了寓意著人流,「雲門」還寓意著數據的流動。

「杭州是網際網路新經濟之城,西站所在的未來科技城更是新經濟高地,這扇『雲門』還代表著網際網路信息數據間的自由流動,象徵著高度發達網際網路信息新經濟。」

無柱空間

西站的站房在設計上體現了獨特的空間形象。面寬78米的無柱空間使高架候車廳更顯寬敞明亮。其內部四向立面設計和空中花園連廊,創造出獨特的江南韻味。

「雲谷」設計讓旅客可以快速進站

自然光線可直接照進地鐵站廳

杭州西站計劃引入新建的商合杭、滬乍杭、杭溫、杭臨績等鐵路,可通達上海、南京、黃山、武漢、南昌等國內大中城市及省內各個方向,更是「軌道上的長三角」節點工程。

杭州西站樞紐站房西立面

從杭州西站11臺20線的站場總規模設計來看,它的規模小於杭州東站。但從其引入的鐵路線走向來看,通達性或並不弱於杭州東站。

這麼多的鐵路線,將為杭州西站帶來巨大的鐵路客流。這些客流還將與地鐵、公交等市內交通形成巨大的換乘效應。因此,西站交通流線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杭州西站充分利用了鐵路站臺下部空間,集中設置公交、大巴、網約車、計程車、社會車輛等換乘空間,利用兩個鐵路站場中間拉開,形成「雲谷」,引入自然光線直達地鐵站廳層。各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形成以人為本、多維一體的交通組織。

雲谷

西站利用兩個鐵路站場中間拉開形成「雲谷」,聯通南北廣場,打造高效的中央進站系統,來自市內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的大量客流可以通過中央進站系統直達高架層,與高架匝道進站旅客共享東西兩側腰部進站大廳,縮短旅客流線,讓旅客可以快速進站。

候車廳北向直面吳山、寡山,使乘客在候車廳中就能看見站外的青山綠水,營造出綠水青山園中站的意境。

TOD模式引領開發的西站科創新城

將體現空間大疏大密,城景有機結合

和其他一些火車站龐大低矮的建築不同,杭州西站在站房的上方規劃了多幢摩天大樓,使整個車站顯得特別高大。未來,這些大樓在豐富美化杭州城市天際線的同時,還將承擔商務和商業等多重功能。

這充分體現了杭州西站「站城一體的功能布局理念」。站中有城,城中有站,創造良好的公共空間和文化體驗。其高架式站場設計,還提高了城市地面南北向的連通性,通過城市服務設施層和空中花園連廊,營造站城融合良好的慢行體驗。

西站周邊面積達13平方公裡的西站科創新城(待命名),規劃布局為「一心、一園、一帶、多組團」,將和杭州西站一同整體開發建設。

一心為城市核心,即西站樞紐及站城綜合體,站城綜合體概念方案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分布於站房南北兩側,規劃文化、商業、休閒、公寓、辦公等業態。

一園是北部的待命名的兩山公園;一帶是聯山融水的人文生態帶;多組團則是有多個宜居宜業的複合型社區。

結合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西站科創新城將擴大西站樞紐的輻射效應。利用和保護好城西優美的自然環境,核心區採用高強度高密度開發,樞紐北側利用吳山、寡山的真山真水打造大面積生態文化公園,實現站在城中、城在園中、城景交融、藍綠交織,打造「站城一體、三生融合」的高鐵樞紐和生態科創新城。

杭州西站樞紐是中國火車站的4.0版

——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先生專訪

杭州西站樞紐站房,由著名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先生領銜的中聯·築境設計團隊為主設計。

程先生和杭州頗有緣分,浙江美術館、杭州城站、黃龍飯店等都是他的作品。

關於杭州西站樞紐站房設計,都市快報對程泰寧先生進行了專訪,一起來聽聽他的解讀吧。

程泰寧院士。攝影 江玥

總體構想

城站一體、融合發展

我曾主持過杭州城站站房設計,杭州火車東站也參加了競標。對杭州我很有感情,所以當聽說杭州西站站房徵集方案,很快就決定要設計一個我心目中的杭州西站。

我們多次考察未來科技城,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它是杭州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驅動引擎,這裡的火車站,也要和未來科技城定位匹配,它要能為未來科技乃至整個杭州的發展,增添活力。

最終,形成了城站一體、融合發展的總體構想。

方案經過多輪修改

西站樞紐方案經過多輪修改。

第一輪我們做了一個10平方公裡區域規劃和2平方公裡站房綜合交通樞紐規劃。融入酒店、會議中心、住宅、博物館、大劇院等,希望能帶動整個未來科技城的發展。

後來又改了多次。

未來鐵路樞紐開發,應該是儘可能深入城市中心,通過各種交通方式的引入,城站一體。因此車站不再僅僅是交通中轉,還要融合休閒娛樂、會務會展、旅遊住宿等,承載城市綜合功能,改變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布。

杭州西站樞紐是個大溼地公園

猶如建在「水之上、雲之下」

按照設想,杭州西站樞紐是一個和杭州城市景觀融為一體的大溼地公園,所有的建築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猶如建在「水之上、雲之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比較關注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古人園林設計比較推崇「枕上見千裡」「天地入我廬」;「不下堂筵,坐窮丘壑」的意境。不用走出屋外,山水本意已全部瞭然在心。這也是我做設計一直堅持的理念。

設計過程中,相關領導多次提到,這裡能不能看到吳山、寡山(西站樞紐北面兩座山)。設計過程中,重點考慮了把西站樞紐站房和杭州西部生態帶融為一體。

中國火車站發展

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我從50年前開始研究火車站。目前中國火車站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0版就像現在的北京站,1959年建國10周年設計建造。這個階段的火車站,是城市的大門,重點是好看不好看、寬敞不寬敞,所以北京站建造得富麗堂皇,對城市交通以及配套功能結合上,考慮得比較少,人車混流,下了公交站走到車站門口將近1公裡。

2.0版以現在的上海站為例,設計了高架候車室等,大大縮短乘客購票、候車、乘車的路程。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有立體設計的理念。但上海站的最大問題,還是平面進、平面出。東西兩個出口,出站人流在廣場有交叉。兩個進口,橫向也有交叉,顯得很亂。

杭州城站完全是按照立體交通來考慮的。地下出,高架進,兩股人流不會有交叉,所以很有秩序。當時我們考慮,至少一半的人會從地下離開,根本不需要到地面來,所以我就把售票、候車廳都設在高架層,同時預留很多平臺,用於緩解高峰人流。地鐵也考慮進去了。

20多年前,杭州連地鐵的影子都沒有,別說立項了。但設計的時候我還是堅持引入地鐵。當時預算不多,還需要盾構部分地下工程,預留出口,會影響工期,爭論非常激烈。最後決定找市領導拍板。市領導說,咱們還是應該看遠一點。就是這一句話,這個方案就落實了,所以後來地鐵1號線進城站的時候,地鐵就接進去了。當時要是不預留,現在再想接入,重新開挖,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到了城站,就是標準的2.0版了。

3.0版什麼特點呢,除了立體交通組織之外,站房本身設計有很大突破。候車室,以前是不連通的,現在打通了。比如火車東站、南京南站,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很寬敞明亮的候車室,視線通透。你不必擔心找不到候車室,找到一個入口就行了。也更符合交通要求,跟城市交通有一定的結合。

我們現在想做的西站樞紐,是4.0版。特點是進一步加強高鐵站和各交通方式的銜接。西站樞紐有4條地鐵引入,另外,長途客運、計程車、社會車輛也都進去了,完完整整成為一個綜合交通樞紐。

更重要的一條是,西站樞紐做到了站城融合。現在我們看高鐵站,不是只看站區這一部分,要看和整個城市的融合度。西站樞紐遠遠看去,就是一座城市建築,東邊是良睦路,西邊是高架,從很遠的地方過來,就開始進行交通分流,因此從更大範圍把交通疏解了,不會像火車東站一樣導致交通擁堵。

「雲系列」設計

打造中國火車站4.0版樣板

西站樞紐總共5層,特色之一是站房十字雲谷形通道。現在的高鐵站,一般都是單向通道、雙向通行。西站樞紐站房的十字通道,相當於東西和南北雙向通道、四面通行。

現在的高鐵站,計程車很難找。在西站樞紐設計的時候,我們把中間軌道拉開,這麼一個區段是沒有軌道的,形成一個光谷。陽光可以通過光谷一直照射到車站裡。乘客可以通過這個光谷,看到地下的地鐵、公交車、計程車等,可以特別清楚明了地找到要去的地方。說不定以後會成為杭州西站的一個景點。

除此之外,西站樞紐還有雲軌、雲門、雲廳等「雲系列」設計,既融合了當地的自然山水,又融合未來科技城「未來感」「科技感」,可以說是中國高鐵站4.0版的一個樣板。

見習記者 黃煜軒 記者 殷軍領

通訊員 範蘇琪

相關焦點

  • 重慶菜園壩火車站改造工程即將啟動:6臺12線,站房面積6萬平米
    日前,中國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布了《重慶站建築概念設計方案信息公告》,文章提到:為提高鐵路客站設計水平,保持重慶站綜合交通樞紐開發與站房風格協調統一,並確保鐵路客站建築方案質量,受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和重慶鐵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委託,特發布該徵集信息公告。
  • 杭州西站獲批,高架建設16臺面20線,中央進站場站分離獨一無二
    杭州西站,是杭州鐵路樞紐最為重要的高鐵車站,區別在於杭州東站,是目前杭州鐵路樞紐中唯一一個只通高鐵火車站。根據介紹,杭州西站位於城西餘杭區倉前鎮,定位為全國鐵路樞紐站,總投資約60億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
  • 西站站房需如何優化? 新城叫什麼名字好?
    杭州西站樞紐站房(實施方案)暨站城綜合體(概念方案)南立面效果圖  這幾天,杭州西站樞紐站房方案正在杭州市城市規劃展覽館4樓展示。為努力將杭州西站樞紐打造成「綜合交通示範點、科創走廊會客廳、綠水青山園中站、世界名城新名片」,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品位,主辦方向社會各界徵集意見建議:站房方案(含雲門建築功能與形態)設計優化金點子;西站科創新城(待命名)徵名。  西站樞紐選址在餘杭區倉前街道老宣杭線倉前站北側,將引入新建的商合杭、滬乍杭、杭溫、杭臨績等鐵路,可通達上海、南京、黃山、武漢、南昌及省內各個方向。
  • 最新消息:武漢西站(新漢陽火車站)最新選址方案
    武漢白沙洲資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武漢西站是武漢鐵路樞紐內規劃的一個綜合客運站,其中一種設計方案是在武西高鐵上新建新漢陽站,目前正在開展可行性研究,具體何時開工將視前期工作進展而定,我公司將配合省發改委等部門積極推進相關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 鐵道歷史博物館——長沙火車站西站房室內改造與再設計
    其中京廣線石長線普速站場(西站房)位於西廣場,總面積為4.2萬平方米(不含廣場面積),四臺八線,設有6個候車室;長株潭城際站場(東站房)位於東廣場(錦泰廣場),三臺六線,總面積為2.6萬平方米(不含廣場面積)。 但是沒有很好的將兩側站房進行合理的結合運用,導致兩側站房各自獨立沒有聯繫,再加之現有客流的猛增,給旅客換乘造成的很大不便。
  • 柳州火車站西站房3月1日啟用 將改由西廣場進站
    記者顏篁 攝柳州火車站西站房自建設施工以來,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隨著西站房主體建築基本完成,何時投入使用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昨日,南寧鐵路局柳州火車站確定,從3月1日凌晨5時起柳州火車站西站房正式投入使用,屆時旅客將改由西廣場進站,原南站路進站口將封閉。這標誌著使用了78年,承載了幾代柳州人記憶的柳州火車站老站房將告別歷史舞臺。
  • 杭州擁有4大火車站,規模都很大,其中一個亞運會前建成
    2019年12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將杭州定位為特大城市。杭州擁有四大火車站:分別是火車站杭州站、杭州東站、杭州南站、杭州西站等。在車站站房功能設計上,杭州東站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流線組織,縮小換成距離,旅客進站和出站的流線簡介順暢、短捷,站內導向直觀明確,把最大的空間、最便捷的通道、最好的環境留給旅客,室內高空間、雨棚開敞通透,建設投入與維護成本兼顧,確保一百年不落後。
  • 不僅是火車站,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
    杭州西站效果示意圖 資料圖雲谷、雲門……以「雲」為意象的杭州西站樞紐站房方案一面世,就驚豔了一票網友。目前,方案正在進行展示,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觀並提出意見建議。杭州西站規劃的適時出臺無疑將補上杭州城西地區、特別是未來科技城缺乏大型交通樞紐的缺憾。杭州西站怎麼建?公示的方案已經大體描繪出了它未來的樣貌。摩天大廈之間的一朵祥雲,既充滿了未來感和科技感,又結合了中國意象。當然具體方案還需要繼續優化,目前正在向社會公示和徵求意見。不過,從這個方案裡,我們已經可以看出新一代的火車站的設計理念已經和過去迥然不同。
  • 杭州西站旁的老火車站:「功成身退」告別「光輝歲月」
    火車,是那個年代最為熱門的交通工具,能在火車站工作,也是那個年代頗為「拉風」的工作。倉前站的道口房內。 張煜歡 攝如今已是倉前站副站長的周渭良回憶,20年前大抵是倉前站的「高光時期」,站內有道口員、值班員、調車員、客運員、貨運員等近30名工作人員。
  • 國內首個以"十字型"站廳布局 高鐵長沙西站設計方案曝光
    高鐵長沙西站將「長」這樣 是國內首個以「十字型」站廳布局的高鐵站 建成後集六類交通方式於一體 鐵五院設計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長沙西站以「三湘四水、杜鵑花開」為設計理念,將建築塑造出「杜鵑花開」的美麗姿態。 高鐵長沙西站建設規模逾10萬平方米,一期開發8.4萬平方米,與之配套的綜合交通樞紐約30萬平方米,是國內首個以「十字型」站廳布局的方案設計,其中側式進站廣廳、橋下多層車場均為國內首次應用,開創了全新的高鐵客站模式。
  • 福州火車南站擴建設計方案確定 將成全國第二大火車站
    你熟悉的福州南站將迎來新面貌!  福州至廈門鐵路  福州南站建築項目  全新的設計方案已經確定!  擴建後的福州南站將建成什麼樣?  站房設計創新性的提出將站臺雨棚與側式站房「一體化設計」的策略,形成恢弘大氣,舒展流動的屋頂輪廓和天際線形象,新老站雨棚自然過渡,渾然一體。
  • 高鐵阜陽西站站房及片區規劃基本確定
    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記者近日從阜陽市規劃局了解到,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阜陽高鐵片區規劃及站房設計取得新的進展,規劃設計方案已基本確定,有望於明年開工建設,屆時將與商合杭高鐵同步投入使用。
  • 告別宣杭老線|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吳承超 鍾浩維「今天出發39輛,到達站長興南,主要貨物為裝卸工具;12月7日到達35輛,主要貨物為乙烯……」早上八點多,57歲的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喬司站倉前站副站長周渭良就早早來到了辦公室
  • 杭州西站開工!未來溫州南到杭州西只需一小時
    杭州西站建成後,將是一座鐵路、公路、地鐵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除了蕭山機場、火車東站之外的杭州第三大綜合交通門戶樞紐,並將打造成輻射全省、全國的樞紐大平臺。杭州西站樞紐選址(杭州西站樞紐站房(實施方案)暨站城綜合體(概念方案)西立面效果圖)杭州西站樞紐和湖杭鐵路是2017年新一輪《杭州鐵路樞紐規劃》獲批後,杭州首個動工建設的高鐵項目,也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重要交通保障工程。
  • 安徽的虹橋火車站樞紐居然在此,暫為第二大高鐵站或叫阜陽西湖站
    阜陽西站,根據阜陽市向鐵總申請,擬改名阜陽西胡站,是京港臺高鐵(京九高鐵)、商丘至合肥至杭州客運專線、鄭州至周口至阜陽高鐵(鄭阜高鐵、又稱鄭合高鐵)以及皖北城際(阜陽至淮北城際)的高鐵客運站。爆料:中國高鐵將更快了,2020年將推出400km/h高鐵動車上線阜陽西站的站房設計是高架候車,站房高度
  • 中國十個有名的火車站,你都去過哪幾個?
    地大物博的中國擁有著四通八達的鐵路線,行駛在這些鐵路線上的火車將人們送往全國各地。每個城市都有火車站,今天要說的是中國比較有名的火車站。天津西站,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始建於1909年,先後進行過三次擴建,運營至今。
  • 南京北站,站城一體化創新設計出爐
    記者從江北新區樞紐辦了解到,目前,設計團隊由程泰寧院士掛帥,中聯築境、中國鐵設和南京城交院聯合組成,團隊精心設計的樞紐方案、普華永道規劃的智慧城市藍圖均已出爐,項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並通過專家評審。記者從中發現,整個建設方案亮點不少,打造中國火車站4.0版的理念更是全國領先。
  • 林徽因設計的吉林火車站,被譽為中國最文藝十大火車站之一
    吉林西站是中國建築史上最具特色建築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最文藝的十大火車站之一。86版的《西遊記》,劉德華主演的《天若有情3之烽火佳人》和韓國影視明星張東健主演的《2009失去的記憶》,周潤發版本的《上海灘》都曾在吉林西站取景拍攝,這座老火車站至今都是遊客爭相拍照的旅遊旺地。
  • 博愛高鐵站(焦作西站)站前廣場啟用,成為焦作最大的火車站
    博愛高鐵站(焦作西站)站前廣場正式啟用,一躍成為焦作地區最大的火車站,面積是焦作站的6倍,地址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人民路西段。)站前廣場面積是焦作站的6倍焦作西站的站房面積為1.2萬平方米,比焦作站站房大2000平方米,與鄭焦鐵路修武站站房的800多平方米、武陟站站房的約3000平方米比起來,更是大得多。
  • 被譽為亞洲第一的高鐵火車站在中國杭州|杭州東站|厲害了大杭州
    被譽為亞洲第一的高鐵站/火車站,杭州東站,它與南京南站、上海虹橋站、合肥南站、共同組成中國華東四大高鐵站,它的總佔地面積為:40萬平方米、站房總建築面積為:34萬平方米、總投資117.33億人民幣,站場規模達15臺(28臺面)30線、站內可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