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挖藕人日賺3百背後:病痛纏身!手指疼到拿不穩筷子!

2021-02-12 章丘融媒

每年8月份至來年5月份,都是挖藕的季節。在繡惠街道華家村的幾百畝藕塘裡,有一群「職業」挖藕人。他們無論天寒地凍,天色早晚,用雙手在幾十公分的淤泥中採挖蓮藕,以此掙錢養家。

據了解,雖然「挖藕」工作又髒又累,每天要在水中站立10個小時,但挖藕人每天能賺300多元,一個月收入過萬。

採藕人寧凡祥,就是這些「職業」挖藕人中的一員。如今,他已年過五旬,從事挖藕工作7年多了。「剛開始學習挖藕時,因為不熟練,藕經經常被挖斷。而且手指經常紅腫,每到晚上雙手疼得連筷子都拿不穩。」寧凡祥回憶起剛開始挖藕時,滿是心酸。

天天早上7點,他和工友們都會準時上工,一直忙活到下午五點半。寧凡祥做採藕這項工作已經七年了,他和他的團隊也成了十裡八村都有名的專業採藕隊。兩臺採藕機,一條小船,像這樣的一片三畝半藕池,他們夥計四人互相配合,需要三天才能採完。

兩人在前面操作採藕機,把藕從水底衝起來,後面兩人一人划船、一人撿藕,把新鮮的雪白的藕收在筐中。上七點寧凡祥和他的挖藕團隊都會準時上工,穿上膠皮褲,第一件工作就是「破冰」不然機器和採藕船根本沒法動。

挖藕人的工錢是根據工作量計算的,今年的藕價格不高,才賣到2.5元一斤,這些職業挖藕人每斤能拿到4角5分錢,一天的收入能達到300元以上。每挖出一段大藕,挖藕人都很激動,粘著淤泥的藕,雖然長在泥土裡,但用的都是有機肥,從來都不打農藥,等洗乾淨了,拿來燉湯,就變成了一道很美味的菜。

挖出來的藕經過衝洗、掐頭去尾,就能進行包裝了。

現在村裡有了專門的生態養殖園區,不僅能種植還能採摘、粗加工、還能包裝,大大提高了效率、更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但是,對於長在城市裡,沒幹過農活的普通人來說,挖藕可不是份輕鬆的活。

普通人想在布滿淤泥的水塘裡穿行就已經是夠艱難了,何況是挖藕,由於常年泡在水中,挖藕人毫不意外的都會外患上風溼性關節炎。指甲縫隙裡有一圈洗不掉的黑泥,這是常年挖藕留下的。

挖了幾十年藕的挖藕人都有著統一的「職業手型」,手指骨節向外暴長,格外突兀,指甲四周的縫隙裡嵌著一圈永遠洗不掉的黑泥,滿手都是厚厚的繭子和傷痕。這樣一雙飽經風霜的手,你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正當壯年的男士麼?

商務合作 | 83268655    83668777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信息整理自「章丘晚八點,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

提示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挖藕工人冰天雪地工作照震撼網友心靈(組圖)
    賺的是血汗錢!辛苦錢!」「佩服這些挖藕人,冰天雪地的,太能吃苦了。」「感謝這些為我們城市菜籃子做出貢獻的人們!」網友們跟帖很熱情。「藕好吃,挖藕不容易。」一些網友對挖藕工的工作環境表示同情和擔憂,表示為了支持這些挖藕工人,即使藕貴點也會到菜場買點,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網友「樂軒A」說,「菜價漲這麼高,原來如此,再貴我也買了。」
  • 拍完《導火線》後,呂良偉叫苦不迭:吃飯我筷子都拿不穩!
    拍完《導火線》後,呂良偉叫苦不迭:「拍完最後那場戲,吃飯我筷子都拿不穩!」《導火線》中,最後一場精彩的戲份是呂良偉和甄子丹在叢林裡的一場槍戰追逐戲,從ak到散彈,呂良偉打出了幾百發子彈,這場槍戰戲拍完後,呂良偉耳朵產生了耳鳴,幾乎聽不到聲音,手也腫了,就連吃飯拿筷子時都瑟瑟發抖。
  • 看到消防員凍得拿不穩筷子的新聞,女孩送來親手做的南瓜餅
    看到消防員凍得拿不穩筷子的新聞,女孩送來親手做的南瓜餅 12月20日晚,江西南昌。
  • 非虛構|《挖藕人》
    2018年11月,CCTV《豐收中國》於2019年專程趕赴拍攝這位「野藕牛人」。在5公裡外的珍湖,這份來自大自然的湖底貢品走上了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自然的饋贈」。藕, 這份來自湖北人餐桌上樸實的味感,記錄著湖北田頭到餐桌的舌尖記憶。挖藕人,這個古老的職業如今仍然沿用至今,沒有哪一種機械可以代替藕田裡的開墾。
  • 【三農】挖藕人泥裡「撈金」每天工作8小時月收入上萬元
    你拍「小毛子」,他是我們這裡的帥哥。」小陳嘴上雖然這樣說,但還是很配合地露出笑臉,擺出各種造型。在枯燥乏味的勞作中,小陳說,他們喜歡開開玩笑,釋放壓力。  對於收入這個敏感的話題,他們並不避諱。大陳說,挖藕工人的收入是計量工資,根據每個人每天挖藕的數量,論公斤算錢。現在的行情是挖1公斤藕算1.2元,手腳麻利的挖藕人,一天工作8小時,能挖五六百公斤藕,收入六七百元很正常。
  • 杭州有人靠挖藕買下三套房?蕭山58歲的種藕王最近有點紅
    朋友圈都在說他靠挖藕買下了杭州三套房,最近去找他採訪的媒體也不少。這事是真的嗎?泥裡挖藕賣藕是盛業存的職業,也確實成了他買下杭州三套房的底氣。「小兒子一套房,二兒子一套房,自己一套房。」他呵呵笑。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射著陽光,刺得人只能眯起眼。彎下腰,把雙手伸進池塘,隔著布手套,能清楚地感覺到溫熱的湖水、黏膩的淤泥,還得不斷往下,直到手肘也淹沒在泥裡,這才能挖到藕。「蓮藕往往覆蓋著將近三十釐米厚的淤泥。扒開這層泥挖出藕,和搬一塊七八十斤重的石頭差不多。」
  • 漵浦吃藕季節,「藕」遇人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藕有七孔藕和九孔藕,這恐怕是絕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為什麼是「七」孔和「九」孔?我也不知道,這隻有造物主知道了。不過九孔藕,不論生食熟用,味道都遠遠超出普通藕。如果小炒藕片,可以選擇白嫩點的藕。
  • 荷花沒有了荷塘那些挖藕好把式也慢慢老了
    瀏陽網3月25日訊(瀏陽日報記者 張玲)荷花。正值春分時節。「荷花」是荷花街道的統稱。追溯這一名稱的來源,當地居民都說,是因為以前大片面積都是池塘,人們種田和種藕為生。如今凡50歲以上的男子,也幾乎沒有不善於挖藕的。有居民回憶,厲害的「藕師傅」能一眼看出,這口塘能產多少斤藕。「除去零頭,整數絕對不差。」
  • 青島最大蓮藕種植基地豐收 記者體驗挖藕工艱辛
    11月20日,記者來到位於即墨市大河套村的這處蓮藕種植基地,體驗了一把挖藕工的不容易。穿上防水服在泥塘裡行走都困難,還要小心,不要將藕挖斷讓泥沙跑進去,同時要忍受泥水的冰涼。據了解,這個農場今年預計收穫35萬公斤蓮藕,跟南方藕相比,本地藕口感更面,更符合北方人的口味。
  • 正確拿筷子的方法
    筷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用餐工具,是只有中國人使用的獨特工具,可是在現在這個高度發達的社會下,許多人忘記了如何正確使用筷子,經過自己總結和網絡查詢,得出下面經驗筷子正確的使用方法,要想正確使用筷子,必須要(1)使用前筷尖對齊(2)使用時只動筷子上側。
  • 挖藕季廣東僑鄉臺山人烹菜煲湯溢荷香
    挖藕季廣東僑鄉臺山人烹菜煲湯溢荷香 2018-10-15 15:51題:挖藕季廣東僑鄉臺山人烹菜煲湯溢荷香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進入挖藕季,在廣東僑鄉臺山,當地人愛用蓮藕烹菜煲湯。
  • 都是藕,七孔九孔有啥不同?職業挖藕人:2種區別大,買錯不好吃
    都是藕,七孔九孔有啥不同?職業挖藕人:2種區別大,買錯不好吃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都是藕,七孔九孔有啥不同?職業挖藕人:2種區別大,買錯不好吃!』蓮藕是一種常見的食材,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比如宋代詩人程垓在《南歌子·荷蓋傾新綠》中稱讚:「絲藕清如雪,櫥紗薄似空!」
  • 冬日荷塘「藕」遇
    【荷塘深處  挖藕人正忙碌】滿地霜如雪,衣棉不勝寒。荷塘挖藕者,兩腿陷泥灘。藕田遠處,幾隻白色的鳥正在翩翩起舞;藕田近處,十幾名穿著橡膠服的人,和著柴油機「轟隆隆」的聲音,彎著腰挖藕。由於藕身脆弱,人工挖藕一直難以被取代。
  • 「章丘鐵鍋」現象背後的品牌培育和保護之路!
    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鐵鍋走出了從紅極一時到鮮有問津的過山車行情。網上一片「送一首涼涼」「產品滯銷」的唱衰之聲,使章丘鐵鍋再次成為熱詞。好多人都被章丘鐵鍋圈粉,然後迅速種草,紛紛求"代購"。求鍋者從線上店鋪追到線下工廠,很多人為了購買一口正宗的章丘鐵鍋,慕名來到章丘,不惜翻牆入廠,開出高價,甚至追到鐵匠家裡。據了解,章丘區相公莊鎮的省級非遺傳人鐵匠牛祺聖,一周內接待了近千人次,訂單排到了2019年3月。在天貓上的銷量已同比增長近6000倍,最火時線上一天就能賣出上萬口鍋。
  • 油炸的美味「孜然油炸排骨、炸藕夾、炸雞柳」
    食材蓮藕3節前腿肉500g輔料麵粉3勺鹽半勺十三香半勺生抽2 藕刮去皮,切成2毫米左右的薄片,用清水泡一泡。3 把水瀝乾後,拿一片藕,挖一勺肉餡平鋪在上面。4 再用一片藕蓋上,溫柔的捏一捏,讓內餡均勻的夾在兩片藕中間,如果邊緣有露出多餘的,可以用勺子沿藕邊弄下來。5 全部夾好內餡,備用。
  • 【美食】舌尖上的美食記憶之四:排骨藕湯,佳藕天成
    藕到了日本,長得比筷子還細,「心眼」得用顯微鏡找;藕到了美國,長出一副南瓜的模樣,「心眼」比銅錢還大;藕到了非洲,長得如同一坨圓板凳,乾脆就沒有「心眼」。只有在湖北,蓮藕才認認真真、循規蹈矩生長,小心翼翼長出九個心眼——乃蔡甸粉藕也!
  • 冬日挖藕人:每天水下勞作十幾小時 換來百姓餐桌佳餚
    最近氣溫急轉直下,在戶外待上一會兒就感覺凍得吃不消,但有種職業必須在刺骨的冰水裡忙碌,這就是職業挖藕人。近些年,來自湖北、安徽等地的藕農在通州東社鎮一帶租下幾百畝藕塘,每年從7月一直忙到來年3月份左右。今天,記者就帶你走進這些藕農,了解他們的生活。
  • 騎行、摘瓜、挖藕、捉魚……重慶銅梁西郊綠道真熱鬧
    9月21日上午9:30,隨著一聲清脆的發令聲響,參加「慶豐收·迎小康」重慶市銅梁區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自行車騎行接力賽的近300名農民選手,意氣風發地衝向西郊綠道。他們沿著生態優美、景色如畫的西郊綠道,在8個鄉村會客廳開展系列豐富有趣的農事PK活動。
  • 武漢發熱門診護士口述:體溫計甩到手抖拿不穩筷子,最想大睡一覺
    大年初一,她回到武漢,初二上班,到現在,她已高強度地連續上了10天班,每天接診一百多個病人,甩體溫計甩到手腕酸麻,以至於吃飯時拿不穩筷子。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給武漢加油,等疫情結束後,很多人想去武漢吃碗熱乾麵。我問謝紅莉,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她說,我最想好好睡一覺。
  • 蓮心與藕絲,夏日的清涼菜
    因為先生老家是湖北的,所以時常聽婆婆說起蓮藕有七孔和九孔之分,一種清脆,涼拌生食最宜;一種粉糯,用來煲湯或製作桂花糖藕是最好的。不過,每次吃藕,也並未清楚去數藕上的孔,似乎口感和孔數之間並沒有什麼特定規律。去湖北的時候,也的確吃到過粉糯的藕。粉藕燉排骨也的確是當地的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