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一個區,人口超50萬,名字很多人讀錯了!

2020-12-14 情懷之波瀾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鄠邑區,人口超50萬,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原稱鄠縣、戶縣,位於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河,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距西安主城區18千米,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 漢代(前206—220年),漢初設立鄠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對於鄠邑區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讀錯了。對此,你能正確讀出來嗎?

首先,就鄠邑區的「鄠」字,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為(hù)。鄠邑區,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原稱鄠(hù)縣、戶縣。在地理位置上,鄠邑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嶺與安康市寧陝縣接壤,北臨渭水與興平市、鹹陽市秦都區隔岸相望,東以高冠河、灃河與長安區毗鄰,西以白馬河與周至縣為界。介於東經108°22′—108°46′,北緯33°46′—34°16′之間,東西最寬處30千米,南北最長處53千米,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就鄠邑區的歷史來說,早在西周時期,該地區屬岐豐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也即在春秋戰國時期,今陝西省鄠邑區一帶成為秦國的疆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西安市鄠邑區一帶屬內史。漢代(前206—220年),西漢初期設立鄠縣,屬右扶風。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西漢初期建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時期,鄠縣仍屬右扶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鄠邑區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鄠縣屬始平郡。晉代(265—420年),鄠縣屬始平郡。北魏(420—534年),雍州下設7郡,鄠縣屬京兆郡。西魏(535—556年),鄠縣屬雍州京兆郡。北周(557—581年),鄠縣屬京兆尹。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關中設京兆、馮翊、扶風3郡,鄠縣屬京兆郡。唐朝建立後,鄠縣屬關內道京兆府京兆郡。關內道,轄地相當於今陝山秦嶺以北,寧夏賀蘭山以東,內蒙呼和浩特市以西,陰山、狼山以南的河套地區。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鄠縣屬京畿道。五代十國(907—960年),梁時鄠縣屬大安府。唐、晉、漢、周,鄠縣屬京兆府。北宋建立後,在長安設立陝西路,後改陝西路為永興軍路,鄠縣屬永興軍路京兆府京兆郡。南宋時期,鄠縣屬京兆路京兆府,今鄠邑區一帶隨屬之。元代(1271—1368年),推行行省制。在此基礎上,陝西設行中書省,下轄6路,鄠縣屬陝西行中書省奉元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鄠縣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今鄠邑區一帶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鄠縣屬陝西省西安府。到了1912年,鄠縣屬西安府。1914年,鄠縣屬關中道。

最後,1928年,鄠縣直屬於陝西省。1958年11月,鄠縣屬西安市。1964年9月,因為名字生僻難認,所以將「鄠縣」改為「戶縣」,今鄠邑區一帶屬之。1969年到1982年,戶縣屬鹹陽地區管轄。1983年10月20日,將戶縣劃歸西安市管轄。2017年9月,撤銷戶縣,設立鄠邑區,隸屬於西安市。如今,鄠邑區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截至2018年底,鄠邑區總面積達1282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56萬人。鄠邑區距西安主城區18千米,處於西安「半小時經濟圈」。對於歷史悠久的鄠邑區,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90萬,名字很多人讀錯了
    其中,就澧縣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常德市。對於澧縣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讀錯了。對此,你能正確讀出來嗎? 一 首先,就澧縣的「澧」字,名字一讀就錯,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為(lǐ)。澧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
  • 山東省一個區,名字一讀就錯,曾是古九州之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其中,就兗州區來說,人口超50萬,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4000多年前,夏禹劃天下為九州,兗州為其一。就兗州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讀錯了,對此,你能正確讀出來嗎?一首先,就兗州區的「兗」字,可謂一讀就錯,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為(yǎn),只表示兗州這一地名或者姓氏。
  • 重慶市一個縣,人口超50萬,因與山西一個縣同名而改名!
    重慶,簡稱巴或渝,位於中國西南部,是四大直轄市之一,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餘年歷史,亦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簡稱「渝」;又因宋淳熙十六年,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由此得名,重慶轄26個區、8個縣,其中,就巫溪縣來說,人口超50萬
  • 河南省一個縣,名字一讀就錯,是焦作市的南大門!
    其中,就武陟縣來說,人口超70萬,是焦作市的南大門。對於武陟縣這一地名,名字很多人讀錯了,對此,你能正確讀出來嗎? 一 首先,就武陟縣的「陟」字,名字一讀就錯,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為(zhì),表示登高、上升的意思。
  •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名字很多人讀錯了!
    同時,醴陵縣總人口超40萬,其地名中的「醴」字,不僅非常容易被讀錯,而且也比較正確寫出來。一首先,就醴陵縣的「醴」字,其正確讀音為(lǐ),表示水名,在今湖南省。
  • 中國安徽的這個城市,歷史文化悠久,名字卻被很多人讀錯
    城市的繁榮是由物質資源和國家政策的支援等多種因素髮展起來的,一部分旅遊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很多城市依靠自己的旅遊資源,推進西安、雲南等城市整體經濟發展,小編今天說的這個城市是不有名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沒辦法」的城市,歷史悠久,但名字被很多人讀錯了。
  • 陝西省一個市,人口超38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漢中市來說,人口超380萬,為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
  • 陝西省資訊|談談中國和越南各省邊界的形成原則:陝西省堪稱是犬牙...
    下面就是元朝陝西省的形狀——與目前陝西省比較類似。下面是中國陝西省的地形圖,地跨陝北的黃土高原、關中的八百裡秦川、陝南的秦嶺以南、南方之地,堪稱是地跨地理區域的鼻祖。2、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取「鳳鳴於岐,翔於雍」之意!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
  • 陝西省第二人口大縣,人口超80萬,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
    北京時間是中國採用國際時區東八時區的區時作為標準時間。北京時間並不是北京(東經116.4°)地方的時間,而是東經120°地方的地方時間。在此基礎上,「北京時間」的發播不在北京,而在陝西省蒲城縣。而東經120度的地方太陽時要比北京的地方時早約14分半鐘。
  • 上饒有一座小縣城,縣名發音來自地方方言,很多人都會讀錯
    上饒市全市總面積為2.28萬平方千米,其境內的常住人口為681萬人左右,可見其人口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上饒市下轄3個區、1個縣級市,以及8個縣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其中一個不太起眼的小城市,但是它的名字卻很少人能夠讀對。這個小縣城便是鉛山縣。鉛山縣位於上饒市的南部,與弋陽縣與橫峯縣緊鄰,地理區位良好。鉛山縣全縣面積為2178平方千米,境內常住人口為48萬人左右。
  • 陝西省一個市,人口超400萬,秦國曾在此定都!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鹹陽市來說,人口超400萬,為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關於鹹陽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古代有:山之南為「陽」,水之北為「陽」,鹹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鹹」字意為「皆」、「都是」等。在歷史上,秦國曾在此定都,至於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同樣以鹹陽作為都城。
  • 安徽省一個區,人口超20萬,名字大部分人讀錯了!
    其中,就南譙區來說,人口超20萬,屬於「南京都市圈」,名字大部分人讀錯了。一首先,就南譙區的「譙」字,存在(qiáo)、(qiào)這兩個讀音,在表示這一地名時,正確讀音為(qiáo)。如今,南譙區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合肥經濟圈重要成員城市,南京市江北門戶,總人口約為26萬人,總面積達1187.11平方公裡。文/情懷歷史
  • 我國最難分清的六個城市,名字讀法「相似」,很多人買錯火車票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名字,城市的名字也不是胡亂起的,而是有許多的文化內涵,中國有600多個城市,但是每一個城市的名字又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漢字寫出來不一樣,但是由於人們語言上的差異,總是把兩個不同的城市搞混,以下是中國最難分清名字的六個城市,讀法都「一樣」,很多人買錯火車票。
  • 走進新疆阿拉爾,人口50萬,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走進新疆阿拉爾,人口50萬,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無論讀書還是行路,我們都會與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讓你聯想到這個地方的自然特徵、風土民情、歷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會喚起你的某種記憶與情感,或許是一段難忘的故事,又或它對你有著特殊的意義。
  • 陝西「最難讀對的」3個地名,一個是虢鎮,一個是在西安市處
    現在的陝西省是中國西北地區中有潛力的省,是該省內具備的發展資源,由於大城市的發展,已經有很多城市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除了一些地級市以外,很多縣級市和縣城的發展讓人們感到了長足的進步幅度,比較驕傲。但是在中國很多縣的發展區域,它們中的文化發展也很有趣, 特別是在地名文化中,一個城市的歷史發展更常見,而陝西省的某個城市,其地名卻是意外的, 所以,我知道三個陝西最難讀的地名, 那些名字在本省人看來很簡單,虢鎮, 那是陝西寶雞市陳倉區的地名,它的歷史發展非常悠久,它至今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而且那個城市的面積不大,但交通非常方便,是個有潛力的城市, 而且,那個城市的地名也很難讀
  • 湖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巴東縣人口超50萬,自隋朝時期建縣,已有1400多年的建縣歷史了。並且,巴東縣一帶地控三峽之險,是古代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一首先,巴東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東西寬(最窄處)10.3千米,南北長(水平距)135千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今巴東縣一帶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
  • 廣東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歷史上要感謝王陽明!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自1989年起,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GDP在30多個省市中,連續佔居第一位。
  • 我國名字超難讀的村莊,幾乎沒人能讀對,全村人卻僅有一個姓
    文/旅行情報局(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城市在發展旅遊業,很多鄉村也發展起了旅遊業。甚至很多村莊成為了旅遊景點。其實之所以一個村莊能成為旅遊景點,村莊本身是有著很大的亮點的,比如郭亮村整個村莊都是出於懸崖峭壁上的,單憑這一地理位置因素就會引起眾多人的好奇心。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我國名字超難讀的村莊。
  • 陝西省一個縣,人口超70萬,為陝西第一產糧大縣!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蒲城縣來說,人口超70萬,隸屬於渭南市。
  • 陝西省一個市,人口超1000萬,十多個王朝在此定都!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古都西安。陝西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此基礎上,截至2018年底,陝西省下轄10個設區市,含30個市轄區、72個縣、5個縣級市。其中,就西安市來說,人口超1000萬,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