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庚子年!和辛丑條約還有關係呢關於閏月只是你知道多少呢

2020-12-16 947情感帳單

今年是2020年(可以整除)農曆庚子年,剛好是一個甲子。還記得1900年的辛丑條約嗎?也成庚子賠款,剛好120年了兩個甲子,自然就存在閏月現象了。對於閏月你知道多少呢?

閏月,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閏月特指漢歷(民間亦稱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為了協調回歸年與漢歷年的矛盾,防止漢歷年月與回歸年及四季脫節,每2至3年置1閏,古代曾採用19年置7閏的閏周,到唐代的《麟德歷》時廢除了固定閏周,採用無中氣月置閏,因此是該閏時置閏)。有時,閏月也指公曆的閏年中包含閏日的月份(特指公曆閏年的二月)。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上都已經大概的學習過了,今天再用比較系統的方式幫大家梳理一下。

閏月記算法: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805年六、七、閏七月是小月,八、十、十一、十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那麼多長時間加一個閏月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出回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希望m個回歸年的天數與n個朔望月的天數相等,也就是應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這個等式中我們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們的比例:

這個比例的近似值分別為:

在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歸年的數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數目。例如第六個分數式19/235=19/(19×12+7)表示19個回歸年中必須加7個閏月。

那麼閏月的計算方法大家已經知道了,但是閏月和二十四節氣也有很大的關聯,自然在民間也會有很多禁忌,就和大家簡單列舉幾項吧,當然祖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民風民俗也會有區別,就僅供大家參考吧。

一、買閏月鞋,為父母增福增壽

很多地方,盛行閏月年為父母買鞋的習俗,並有俗話為佐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所以,成年的子女,都會在閏月年為父母買鞋子,以表達對父母的孝順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長壽。

關於買鞋的時間,各地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閏月前的一個月買,好讓父母在閏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壽延年。有的地方,子女則是在閏月年前,或者在閏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買好,放在家中,說這樣更可以為父母增福增壽。

二、為老人準備壽衣、壽材,祈福延壽

舊時,老人們很重視自己的壽衣、壽材(棺材),六十歲左右的老人就開始考慮這些問題,互相之間還要交流討論。

壽衣是很有講究的。從裡到外、從頭到腳,每件衣服的樣式都有說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備齊。壽衣準備好後,老人們每年都會把壽衣拿出來晾曬,接觸陽氣。而閏月年,因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個月多了一個月,「天增歲月人增壽」是很多地方說法中的共識,所以在閏月年裡準備的壽衣、壽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為顯著。

三、為老人提前修墳建墓,延年益壽

以前的皇帝,幾乎是在繼位登基之初,就開始為自己建造陵寢,相傳陵寢越早建造好,越會為自己增壽。這種看法由皇帝影響到帝王大臣、富貴之家,後來只要有條件的人家,都會儘量在老人身體還很健康之時,就請高人選擇吉地,並擇日請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為老人延壽之用。

四、回娘家吃閏月飯,合家團聚愉悅老人的身心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從夫,行動要聽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隨意,回去住幾天也要聽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裡,娘家就可以接女兒回來,讓嫁出去的女兒和娘家人團聚,也顯示我家女兒是有娘家撐腰的。

如今的盛世真是我們都所期盼的,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吧,有時間多和家人陪伴才是我們繼承中華優良傳統的最好方式。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庚子有竊賊,辛丑見光明」,是什麼意思呢?
    老話說:「庚子有竊賊,辛丑見光明」,又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幹支紀年法?幹支紀年法也就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相配而組成的紀年法,與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方位有關,而且還配有五行和陰陽,不僅有時間概念,還有空間和方位的概念。意思是北鬥七星的鬥柄朝東,就是春天,鬥柄朝南就是夏天,鬥柄朝西就是秋天,鬥柄朝北就是冬天。
  •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歷史提問《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債呢?答:晚清各類喪權辱國的賠款裡,1901年落墨的「《辛丑條約》賠款」,即後人常嘆息的「庚子賠款」,堪稱「殺傷力巨大」。總額超過十億的「庚子賠款」裡,美國分到了其中的近百分之八。但晚清外交家梁誠,很快發現了條約裡的漏洞——美國拿到的賠款,遠遠高於其聲稱的「損失」。外加「庚子賠款」執行了沒幾年,美國就因為「排華」等醜事,激起了中國境內空前的「抵制美貨」運動,其最看重的對華貿易出口,也是連年損失慘重。
  • 2020年是「雙春閏月」年,啥是「雙春閏月」?有啥特別?是好是壞
    「金豬辭舊,瑞鼠迎春」,再過一個月,我們就要告別2019年豬年,迎來2020年鼠年。翻看日曆發現農曆庚子鼠年可不一般,因為它長達384天,比今年豬年要多一個月。不僅如此,鼠年還是個「雙春閏月年」。所謂的「雙春閏月年」並不是連著閏月一次過兩個春天,而是指在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這往往出現在有閏月的年份。如明年鼠年是雙春閏月年,就是鼠年年初的正月十一立春,年末的臘月廿二又立春;而且鼠年這年有閏四月。這就叫「雙春閏月年」,上一個「雙春閏月年」還是2017年丁酉雞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呢?
  • 2020庚子年再說「庚子賠款」: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900年的晚清
    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列強在中國的勢力,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列強於1900年組織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義和團戰士浴血奮戰。但是由於武器裝備落後以及清政府的出賣,最終以失敗告終。八國聯軍在天津塘沽登陸帝國主義列強強迫清政府籤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其中一條是要求中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為什麼列強要中國賠償4.5億兩呢?
  • 古人對庚子年的描述已經成為現實,那明年辛丑年又是怎樣的呢?
    黃曆中附載的《地母經》中對庚子年有這樣的描述。詩曰: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饑渴。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卜曰: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裡,山頭起墓田。另外,古人託名孔夫子所作的,預測未來的書籍《孔聖枕中記》中也有對庚子年的描寫。庚子疾病廣,虎狼滿山川。百錢換升米,河水衝斷船。早禾略興旺,晚稻收不全。
  • 為什麼清末時期中國籤訂《辛丑條約》後還有公款供國民出國留學?
    而今天小編想跟大家探究的問題是,為什麼在清末八國聯軍侵華時期,中國依然有大批的人出國留學,並且在八國聯軍戰爭之後中國與八國籤訂的《辛丑條約》明文規定要賠款各國關平銀4.5億兩,要知道,這個數目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那麼在這個情況下,為什麼當時的人還有錢出國留學呢?
  • 2021年是辛丑年,農諺「太歲辛丑年,疾病稍散散」是啥意思?
    在過去由於農耕技術落後,農民幾乎是靠天吃飯,所以農作物的收成如何,和氣候變化有很大的關係。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智慧的勞動人民便根據農業生產情況、自然災害發生規律等,總結出來很多關於年份和自然災害的農業諺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農業諺語「太歲辛丑年,疾病稍散散」,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
  • 《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都給清了嗎?
    清政府雖然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但苟延殘喘的清朝最終還是滅亡了。拋開割地不談,《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還要償還巨額的賠款。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1901年清朝又被迫籤訂了《辛丑條約》,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的不平等條約。
  • 《辛丑條約》規定了49個地方「停止科舉5年」,看看都是哪裡?
    《辛丑條約》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鎮壓義和團運動後,清政府為保住自身統治地位,和列強們籤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個條約可以說是標誌著中國徹底淪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那《辛丑條約》主要說了些啥呢?
  • 你知道嗎?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與天幹地支有關
    實際上,我們已經接觸和很多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了,只是我們還沒有清晰的認識到,例如,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幾件大事情: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你知道嗎,這些大事情統統按照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來進行的;如果不知道的話,剛好我想要分享下中國的天幹地支紀年方法,希望分享完成後
  • 《辛丑條約》:萬劫不復的無底黑洞
    ——教育部編中學八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上冊第35頁 《辛丑條約》籤約於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1901年9月7日)。關於這一點,咱們在上一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中已簡單述及,這裡也不展開了。 10億兩白花花的銀子 第三個問題最實惠,賠多少錢?錢從哪兒出?
  • 《辛丑條約》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
    《辛丑條約》中國到底賠了多少錢?為啥有些國家會主動退還賠款?眾所周知,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清末是一段比較昏暗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泱泱中華就像案板上的魚肉一樣,被列強隨意蹂躪踐踏。在晚清政府和列強籤訂多個不平等條約中,《辛丑條約》是賠款最多,涉及面最廣的一個條約。因為一起侵華的8個國家,每個國家都享有對清朝的索賠權利。我們都知道,《辛丑條約》中,清政府需要向世界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但是因為壓力太大,清政府選擇了分期付款,分39年還清,所以,本利一起再加上地方賠款,這個數字就達到了10億兩白銀!
  • 今年是2020庚子年,從1840年的庚子年說起
    今年是2020庚子年,天幹地支,為60年一循環。1840年,也是庚子年,這一年處於滿清王朝後期,發生了英國侵略中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西方列強敲開了古老封閉的滿清王朝大門。英國政府任命曾任印度總督、英國好望角艦隊總司令的喬治·懿律和駐華商務監督查理·義律為正副全權代表,負責對清朝進行軍事和外交訛詐。
  • 2020年 「閏月鞋」,你有買嗎?
    閏月鞋2020年5月23日,是農曆閏四月初一(庚子年)。有人好奇:「什麼是閏四月?」由於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是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可以理解為在四月之後還有一個四月,為了區分,稱之為「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屬於2058年(戊wu寅yin年)。看來,今年還是青年人的我們,下次遇到閏四月就是中老年了。
  • 2020庚子年,中國古代四大預言全部應驗,2021辛丑年更加不容樂觀
    2020庚子年,中國古代四大預言全部應驗,2021辛丑年更加不容樂觀!中國古代千古奇書《枕中書》當中有過預言,庚子疾病廣,虎狼滿山川,百錢換升米,河水衝斷船,這就是對庚子年的一個預言,不巧的是,今年全都應驗了。
  • 老人說:「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聽說明年是娶親嫁人好時年
    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句「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那麼這句話給我們暗示哪些美好的寓意呢?「雙春兼閏月」這句話中的「雙春」是指一年裡立春兩次,又被稱之為雙春年。我們都知道一年有24個節氣,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兩個立春的情況呢?其實這是因為陽曆和陰曆的進行「置正」的結果。
  • 2021年是「寡年」,俗話說:寡年遇到牛,一年忙到頭,是什麼意思
    有句俗語叫做:「寡年遇到牛,一年忙到頭」,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寡年遇到牛呢?人們把農曆一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寡年」,也被稱為「寡婦年」,其實這只是農曆和公曆兩種紀年法的誤差而導致的,因為公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來計算的,所以公曆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也就是一年365.2天,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 庚子賠款還沒還清,19年後此國卻反過來賠償中國400萬,有何原因
    庚子賠款還沒還清,19年後此國卻反過來賠償中國400萬,有何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近代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誌就是1901年籤訂的《辛丑條約》,在學這段歷史時,震驚於賠款之多、當時中國之弱,但卻沒有深刻了解這些賠款數字背後的殘酷事實。
  • 《易經》中在2021年辛丑年的預言是什麼?
    那麼在風水學中,《易經》在2021年的預言說的是什麼?2021辛丑《易經》的預言《燒餅歌》雖然沒有涉及當代社會的預言,如果非要將這些預測與《燒餅歌》相關聯,這是並不科學的。如果非要與當前時代關聯,在清朝已經終結的事情自然是不可信的。且所有關於2019的預測都是偽造的。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知道2020年和2021年的預測是不可信的。
  • 2021年是辛丑年,農村老人說同時也是「滑年」,什麼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下旬,沒有多久就到了2021年了。而在我國農曆日曆當中,根據延續古代的六十甲子紀年年法計算,2021年將是辛丑年,而現在的2020年則是庚子年。然而明年即將迎來辛丑年,然而為何農村老人又說同時是「滑年」呢?